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595|回复: 8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拷问中医界:“心主神明”是演绎出来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1-1 20:0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1
  存废辩论赛-反方辩题:9、心主神明辩——五行学说废除后心主神明说即消失 [

论点:五行学说废除后心主神明说即随之消失

论据:
1、        “心主神明”说是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观点。
2、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废除后,“心主神明”说即自动消失
3、        中医的“心主神明”说与西医的脑主神明说并不矛盾
论证:
概述:“神明”的含义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称心主神志、心主神明,亦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诸如人的面色、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即通常所谓的“神气”;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记忆、灵性、推理、判断、综合、分析、比较、抽象等。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持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的作用,属于狭义之神的范畴。
  神志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睡眠安稳。如神志异常,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健忘、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其则神昏谵语、狂乱、昏迷等。

一、“心主神明”说是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观点
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中重要理论时,不惜人体的全部生理、病理扭曲变形,而必须分类、归纳入五大系统——“心肝脾肺肾”中。而其中的“心主神志”,是因“心”主血脉,与神志的关系比较其它脏器相对密切,故将神志归于心脏管辖,而不是说“心脏”本身能直接主宰“神志”。
      五行学说引入中医理论以后,与其他生理功能一样,“神志”也必须归纳入五大系统。那么,究竟哪一脏主神志最合适呢?
  请先看一下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2、肺主气、司呼吸  
  3、肝主疏泄  
  4、脾主运化
  5、肾藏精,主生殖与发育  
  由上可以看出五脏与神志(或称神明)的关系:
1、心主血脉   而营养中枢神经者,首要的是血液。
2、肝主疏泄   由于疏泄不利,也同样会出现情志的变化,如喜悲伤欲哭。
3、脾主运化   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与否,相应地可使其身体或强或弱,也同样会对情志产生一定影响。
4、肺主气、司呼吸    呼吸不利,甚或呼吸衰竭时情志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5、肾藏精,主生殖与发育  肾的盛衰关乎尿液生成、生殖质量等,也同样间接地对人们的情志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虽然五脏的功能均与神志有关联,但神志的产生与血液的运行,关系最为密切。如血脉充盈、运行正常而大脑供血良好,则会精力充沛,神志正常;血液虚少,大脑无法得到有效滋养,则脑细胞活动不灵敏,继而情志不正常;进一步,无血液供养大脑,神志也就没有依附的物质基础。
  因为,神志与五脏中的心脏关系最为密切,故在全身生理功能的归类上,就理所当然的将“神志归为心所主”。
  事实上,“心主神志”的含义,古人已经说得很清楚:这就是说,因为心脏有主血的功能, 而血液的营养与神志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称“心主神志”,并非心脏本身主宰神志。

二、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的“神志”究竟为谁所主
  1、脑组织的功能  如意识、思维活动等,包括记忆、推理、判断、综合、分析、比较、抽象等。这些都是大脑的功能范畴,而心、肺、肝、肾诸脏只能对血液循环通行正常与否、血液成分的正常与否等起作用,从而对“神志”起到间接作用。
  2、人体整个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如人的精神、面色、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即通常所谓的“神气”。 这些有关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全身多脏器组织共同参与作用下的结果。
  3、各脏器病理变化在神志方面的反映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血液成分正常,则神志正常;反之,各个脏器在病理情况下,产生的各种异常病理产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会使脑组织在功能甚或结构上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如;外感热病影响大脑后所发生的病理反映,为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说的“热入心包”证、 “痰浊蒙蔽心包”证 ;心脏病对脑供血障碍引起的头晕、甚至意识障碍;肺呼吸衰竭引起的脑病;肝脏对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处理不当,致血液成分异常,出现一系列的血液病,不同程度的神志失常、甚至严重肝病时引起的肝昏迷;尿毒症引起的脑病理变化等,都是某一脏器病变严重时,使生理代谢出现障碍,而对脑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可知“心主神明”说是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观点,随着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之后,“心主神明”说也将不复存在。

三、根据以上证明,可以看出中医的“心主神明”说与西医的脑主神明说并不矛盾

结论:五行学说废除后心主神明说即随之消失

参考书目:
1、《人体解剖学》 > 第二章 人体各系统概要  第八节 神经系统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 ... e/970-4-8.html#m0-0

2、《生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shenglixue/950-12-6.html#m0-0

3、《中医基础理论》 > 第三章 脏象 第三节 奇恒之府(二)脑的生理功能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chulilun/44-3-3.html#m0-0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page=1#pid482156
  正方论点:心主神明不是五行演绎出来的。
正方论据:荧惑的固有功能是“长”,其精气藏于心,他既不主神明,又不主血脉,而心主神明及主血脉是固有的,五行之荧惑星之功能不能等同心的功能, 其“ ‘心主神明’说是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观点”是杜撰的,因此心主神明也不会消失。

正方论证:  五行之火星,或称荧惑,其精气藏于心, 所以“南方赤色,入通于心……藏精于心……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那么,其应四时的那个季节呢?《淮南子•天文训》回答道:“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又有那些作用呢?《吕氏春秋•制乐》:“熒惑在心。” 高诱 注:“熒惑,五星之一,火之精也。”《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曰:“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如果违背了这个“长之道”,则“逆之则伤心。” 由此可见,其荧惑之精气对心有奉养作用。违背了这个规律,则使心伤。由于荧惑与心各有自己的功能,即荧惑主夏三月,主万物 “长(zhang)”。且脏精于心,而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但是心不能主万物 “长”。不难看出,荧惑的正常与否,往往受荧惑的影响,但是心,不能决定荧惑的变化,也没有任何证据荧惑主神明。据此不难得出结论:荧惑之精气藏于心,物有所归是自然使然,并非“不惜人体的全部生理、病理扭曲变形,”其“心主神明不是五行演绎出来的。”而是反方杜撰“五行演绎出来的”。
-----------------------------------------------------

对于反方认为“虽然五脏的功能均与神志有关联,但神志的产生与血液的运行,关系最为密切。如血脉充盈、运行正常而大脑供血良好,则会精力充沛,神志正常;血液虚少,大脑无法得到有效滋养,则脑细胞活动不灵敏,继而情志不正常;进一步,无血液供养大脑,神志也就没有依附的物质基础。”
-----------------------------------------------------
正方认为血对神志的影响,因为心主神明,心血的多少影响而神明。反方以“血脉充盈”和“血液虚少,”而推理出供应大脑的多少来得出“脑主神明”的结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前几年中央台新闻联播讲述一个年迈的人因心脏病而将一个年轻人的心脏移植于这个病人,之后,这个病人原先的性格,思维方式竟然变成了这个年轻的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据此可以得出心主神明是心所固有的,心主神明非大脑所主。也不是“因为心主血脉的原因”,是心本身主宰神明。如果反方认为这个案例不是心主神明,需要拿出证据来否定。
另外,反方以“心主血脉”而由血的多少供应大脑来说明“脑主神明”,以此推理,还可以得出清气供养大脑的多少而与神明有关,这样就将“肺司呼吸”,间接推导出肺主神明的谬论。所以心主血脉,肺司呼吸不能靠间接来推导出“血脉主神明”,或“清气主神明”的错误的结论。
除此之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国人的意识与观念,因此中国人的观念意识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中医的很多概念是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如果按照仁海用西医的理论改造中医,就是把“心”变为“脑”,本质是消灭中国文化。不妨我们试举几例:“心君、心思、心死、心计、心秤、心眼、心焦,心意、心镜、心照不宣、心心相印、一心一意、心无二意、心猿意马、心惊胆战”,如果将“心”字改为“脑”,中国人不理解,外国人也不懂所云,成了中不中,西不西,非驴非马的骡子——“杂种”。骡子是不能繁衍后代的,这种“骡子文化”的后果,是不能传承的,中国文化不存在了,中医的理论也必然随之灭亡,据此,反方是打着振兴中医,爱护中医的旗号,目的是消灭中医,进一步把中国文化“逼到墙角”,置于死地而后快,与其说
是“脑存不良 、别有用脑、包藏祸脑、居脑叵测、脑怀鬼胎”,不如说是心存不良、 别有用心、包藏祸心、居心叵测、心怀鬼胎更恰如其分。。

二、 反方说:“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废除后,“心主神明”说即自动消失”

前边已经阐明五行学说源于五星,五星有五星的功能,心有心的功能,没有荧惑主神明的依据,心主神明是心自身固有的功能,所以即使五行学说不存在,也照样存在“心主神明”,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的功能不是由荧惑演绎出来的。既然五行对人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然五行不能废,“心主神明”也不会自动消失。

结论:通过论证,证明五星对人体有重要影响,故五行学说不能废,心主神明也不会消失。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page=1#pid482157
更正:“荧惑的正常与否”,改为“心的正常与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2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7:08:52 | 只看该作者
敏感话题,且已经进入深水区,相关话题不再讨论。
71
发表于 2015-11-18 05:53:27 | 只看该作者
ksjyjs 发表于 2015-11-17 03:45
中医五行与脑地形图仪的比较分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高级 ...

谢谢先生参与和赏评。大脑却是人体耗能最大的器官,但是也必须给与及时的产能和供能,否则大脑就不可能正常运转。大脑在心的支配下紧张工作,肯定耗能;同时肾脏主骨生髓,髓海即为脑。所以肾脏是大脑的供能器官。
70
发表于 2015-11-16 21:14:08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1-16 11:57
仁海中西医
为什么不是脑主神明呢?
西医认为人的感情思维都是大脑主管,而中医认为人的一切思维和情感 ...

我们是在讨论心和脑的关系,而岳大师自称是建高铁的,却不放过一切机会在中医药论坛大放厥词,肆意贬低中医,大闹论坛!请问,中国建高铁的人们会像你这么整天无所事事和无聊吗?
69
发表于 2015-11-16 19:57: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8
发表于 2015-11-16 11:5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1-16 04:01 编辑
ksjyjs 发表于 2015-11-16 03:51
中医五藏象场产生五光色及神明,大脑不是藏象场不产生五光色及神明,只是耗能的结构网络

谢谢先生回复。先生您见过脑地形图吗?你见过在光电检测下它的五光十色吗?:脑地形图,是一项具先进的,新的检查方法。既能进行病理诊断又可进行功能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比脑电图带来更多的信息,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
目前脑地形图主要用于精神病、痴呆,癫痫、脑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病的辅助诊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7
发表于 2015-11-4 19:52:44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5-11-4 04:54
嗯,我不是已经表示支持和欢迎你拷问我了吗?拷问我之前请你先看看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最好是一边喝 ...

好了,101先生不管怎么心情不平静,从来不失风度,语言虽然倔强,但态度一向是认真和中肯的。这很难得的。赞一个!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2:54: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5-11-4 12:55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4 12:28
你拷问中医,别人为什么不能靠问一下你呢?

嗯,我不是已经表示支持和欢迎你拷问我了吗?拷问我之前请你先看看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最好是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阿Q正传》一边拷问我,这样你会感觉更好、更过瘾: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697&extra=page%3D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2:45:14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4 12:27
你是不是余云岫的弟子,大家有目共睹,这一次也不是我说的,我只不过是回答别人的话。到底怎么回事儿,你 ...

千秋雪你戴上放大镜看清楚了:是你不失时机地说我是余云岫的弟子还是我不失时机地说我是余云岫的弟子?
64
发表于 2015-11-4 12:28:27 | 只看该作者

你拷问中医,别人为什么不能靠问一下你呢?
63
发表于 2015-11-4 12:27:37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5-11-4 02:55
千总版千秋雪老先生您戴上放大镜找找,我怎么“不失时机的自称是余云岫的弟子”了?找出来了告诉我。记住 ...

你是不是余云岫的弟子,大家有目共睹,这一次也不是我说的,我只不过是回答别人的话。到底怎么回事儿,你自己比谁都明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9 15:30 , Processed in 0.0609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