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86|回复: 1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五行配五脏的由来-《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14 17: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经>时代》补注(第五节草稿)

赵洪钧著  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补注


第五节  儒家思想和《内经》

                                二、五行配五脏的由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4
发表于 2015-7-23 12:05:54 | 只看该作者
      五行无论是配脏腑、属脏腑、应脏腑,还是什么相关脏腑,那都是古人在科技不发达时期的无奈之举。此等理论对当代的中医学来说,均无积极的实际意义,必须完全地束之高阁于历史博物馆中去。

点评

老于:你要求古人用电子、细胞来认识自然界,不现实吧?  发表于 2015-7-25 13:17
133
发表于 2015-7-23 10:20: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人先认识阴阳,后认识五行,阴阳、五行都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阴阳是对事物的大分类,发展到五行,更是细化和具体化,五行之间的生承制化关系,足能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关系。否定阴阳、无行者,十足无知也!
132
发表于 2015-7-23 10:09:03 | 只看该作者
“五行配五脏”是错误的提法,不是医家所提,是外行人的提法,中医提法是“五脏应五行”,指导思想源于“人天相应”(“人亦应之”)思想。
131
发表于 2015-7-23 10:02:1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目前流行的很多研究《周易》的书籍,在谈到阴阳理论时都引用《阴阳应象大论》原话(如《周易占测入门》),可见《黄帝内经》对阴阳学说的运用是很出色的。
130
发表于 2015-7-23 07:10:23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大部分内容说的是“五行”!说明阴阳五行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
     否定五行,就是否定阴阳五行学说。
     破解一个与五行无关的阴阳,说明他根本没有看过《阴阳应象大论》!王新华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中没有阴阳五行学说,分别讲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完全背离《内经》的假中医!
     

点评

很明显: 否定阴阳、五行者,就是不懂阴阳、五行!  发表于 2015-7-25 13:22
先生学了什么中医理论,就是真中医理论,否则,就是假中医。——没感到好笑?  发表于 2015-7-23 08:12
129
发表于 2015-7-23 06:56:30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板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法阻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股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水为明,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干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儒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阻必阳,重阳必阴。故日:冬伤于寒,春必湿病;春伤于风,复生飧泄;夏伤于身,秋必疾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裂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 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 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微,在声为笑,在变动 为优,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股热;苦 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 湿,在地为主,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吉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 为吵,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 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 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 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优,热伤皮毛,寒 股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威,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 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威,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
;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故日: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政日: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股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展,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日: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家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酒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惧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法阻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隘,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接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现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点评

引文有差错,可能来于网络,与王冰本《黄帝内经》不同。  发表于 2015-7-25 17:21
好,帖出来,让不学习运用《黄帝内经》者开开眼界!  发表于 2015-7-23 10:11
128
发表于 2015-7-22 20:08:13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7-22 17:13
欲知中医阴阳,必读《阴阳应象大论》。

有道理。

点评

我看到目前流行的很多研究《周易》的书籍,在谈到阴阳理论时都引用《阴阳应象大论》原话(如《周易占测入门》),可见《黄帝内经》对阴阳学说的运用是很出色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3 10:02
127
发表于 2015-7-22 17:13:39 | 只看该作者
欲知中医阴阳,必读《阴阳应象大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0:38:5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节气及五行)
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尝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朝廷活动)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22:44:10 | 只看该作者
【语译】天子居住在青阳堂的左室;乘坐带有鸾铃的车(色青),驾驭高大的青色马,有青色的旌旗;佩戴青色玉石;要以小麦和羊肉为主要食物。餐饮器皿上刻镂的纹理要粗疏而通达。
以上所论赵先生括号附注“天子活动礼仪”是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3 03:21 , Processed in 0.0610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