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657|回复: 2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谢王锡民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9 17:5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7-9 18:01 编辑

王教授说的阳气为人体下丘脑交感神经——内分泌联合中枢阳性细胞调控下的一身功能活动,阴气则是下丘脑副交感神经——内分泌联合中枢阴性细胞调控下的一身功能活动虽然未尽其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曾说的阴阳在人体代表正气,寒热虚实在人体代表邪气和疾病的观点。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古人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正确的。这说明,西医破解中医并非一点意义也没有。在此,向王教授表示感谢!
现在感觉以前对王教授只看缺点很少看优点,实在不应该。所以,不同的人对中医有不同的认识是正常的,也是容许的。黄帝内经说的上工、中工、下工就包括不同的人对中医不同的认识。
另外,王教授说的道是大自然的运动规律肾克心中的制约,也是我赞成的。

点评

论坛需要和谐讨论!  发表于 2015-7-10 21:17
可谓论坛盛事,特此恭贺。  发表于 2015-7-10 05:23
阴气、阳气都是指功能,功能有正常,也有异常。  发表于 2015-7-10 00:06
141
发表于 2015-7-30 15:12:33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7-30 11:29
你这段回复还动脑筋了,提出表扬。
       1、不过,你说的也对也不对。对的是内经中确实没提新陈 ...

王教授啊,第一,“阳化气,阴成形”的气和形,分别是什么意思,能引经据典加以说明吗?


第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能引经据典简述一下人体内与外的“阳化气,阴成形”有什么不同,“阳化气,阴成形”怎么体现在新陈代谢上的吗?


第三,能引经据典简述一下“地之三阴三阳”的出处在哪里吗?

140
发表于 2015-7-30 11:29:34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7-30 09:26
太白侠按,高智海先生和王锡民教授,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微言大义的功夫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当然,这 ...

      你这段回复还动脑筋了,提出表扬。
       1、不过,你说的也对也不对。对的是内经中确实没提新陈代谢的事。不对的是,内经不提,不等于不是。
       人体内的阳化气、阴成形体现在新陈代谢上,这是我最早提出来的,有2012年1月出版的那本《破解元气阴阳》的书为证,之前我也在这两个论坛上提过此事。
       小高只是一说,也可能是看过我的发言,估计他也不懂阳化气、阴成形与新陈代谢有关。
       2、内经中关于气的概念,是一个广义词,不是你说的那么单一。
       3、”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你说已经融会贯通,请问,天之三阴三阳与地之三阴三阳是怎么相应的?
139
发表于 2015-7-30 09:26:3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7-10 11:28
高志海说:
       谢谢王教授认真地跟我讨论!
       我之所以说阳化气阴成形是新陈代谢的前提 ...

太白侠按,高智海先生和王锡民教授,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微言大义的功夫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当然,这也是整个中医界的学风使然。

这里的气和形,《内经》说得明明白白,气是“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的气,形是“生长化收藏”这一“表现”的形。根本没有气为功能,形为结构的意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素问·天元纪大论》: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内经》似乎早有预料,后人会学洋人,把五行说成是五元素说,故在《素问·天元纪大论》强调:“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木火土金水是符号,说的是生长化收藏的内涵。

把《内经》各章节的概念融会贯通,不难发现,“阳化气,阴成形”与新陈代谢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138
发表于 2015-7-27 09:33:28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7-27 00:22
我认为有阴阳。如硬件为阳、软件为阴;壳为阳,里为阴;通电时(工作状态)为阳,断时后为阴。

    请问先生,阴阳是不是物质、结构?!是不是功能、状态分类?!阴阳究竟是什么?!
   阳性细胞,是物质结构还是功能状态?!还是二者皆有?!
   在西方科学理论中,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功能依赖于结构!只有功能,而没有形态结构的细胞是不存在的!
137
发表于 2015-7-27 08:22:3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27 07:29
计算机里没有阴阳五行。

我认为有阴阳。如硬件为阳、软件为阴;壳为阳,里为阴;通电时(工作状态)为阳,断时后为阴。
136
发表于 2015-7-27 07:29:58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7-26 05:08
万物皆有阴阳的存在。计算机也不例外。

        计算机里没有阴阳五行。
135
发表于 2015-7-27 06:05:50 | 只看该作者
         阳性胰腺细胞;阴性胰腺细胞?!
      胰腺分泌:胰液与胰岛素!哪个是阳?!哪个是阴?!
      大笑话!
134
发表于 2015-7-27 05:43:5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阴阳五行细胞理论体系如下:
          按照五行分类细胞:木细胞、火细胞、土细胞、金细胞、水细胞。
         按照五行学说,木细胞就是肝细胞,火细胞就是心细胞,土细胞就是脾细胞,金细胞就是肺细胞,水细胞就是肾细胞。肝木细胞又分为阳性肝木细胞,阴性肝木细胞,……余类推。
         按照精气神,可以分为精细胞、气细胞、神细胞。
        按照命门学说,可以分为:命门细胞、元阳细胞、元阴细胞、元气细胞、元精细胞等等。
        阳性元精细胞就是精子;阴性元精细胞就是卵子。阳性元神细胞就是阳性神经细胞;阴性元神细胞就是阴性神经细胞。 精气神也是分阴阳的,精细胞、气细胞、神细胞同样可以分为阳性精细胞、阴性精细胞,阳性气细胞、阴性气细胞,阳性神细胞、阴性神细胞……以此类推!
      按照三焦分类细胞,上焦细胞、中焦细胞、下焦细胞。
        按照表里分类细胞,表细胞、里细胞。
        按照六经分类细胞。太阳经细胞,阳明经细胞、少阳经细胞……
       这样大大丰富了中医理论,而且根本不需要显微镜,也不需要直面自然科学评价!
        
       这是人体阴阳平衡,正常情况下的阴阳五行细胞理论。在人体疾病的时候,这些细胞发生了哪些形态结构的变化,功能上发生了哪些异常,临床上出现了哪些症状与体征?诊断为什么证?也必须是连贯的,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必须是在显微镜下看得见!各种化验有数据!影像学检查与异常的!
       难道到了临床诊断治疗的时候,还不需要显微镜,也不需要直面自然科学评价!
     例如:
     肝气郁结,是哪一类肝木细胞发生了变化引起的?!
     心气虚,是哪一类心细胞发生了收缩无力?脾气虚、肾气虚……余类推!
     心火上炎、下移小肠,是阳性心细胞,还是阴性心细胞发生了变化引起的?
     大汗漓淋,是由表细胞病变引起的,还是阳性、阴性神经细胞引起的?
     ……等等
                推论一下病理、病机:
        心与小肠证治     
                  阳性心细胞,阴性心细胞
                      虚证
                         心阳不足  阳性心细胞功能不足
                         心阴不足  阴性心细胞功能不足
                         心气虚     心肌细胞收缩无力
                     实证
                          心血瘀阻   心血细胞瘀阻
                          痰火扰心   痰火扰动心细胞
                           心火上炎  阳性心细胞功能过剩
                    小肠
                       小肠寒证  阴性小肠细胞功能过剩
                      小肠热证   阳性小肠功能过剩
       肝与胆证治
                   阳性肝细胞、阴性肝细胞
                      肝阴亏虚  阴性肝细胞功能不足
                      肝气郁结  胆汁淤积
                      肝火上炎  阳性肝细胞功能过剩
                      肝风内动  肝细胞发疯
            
                    胆火亢盛  阳性胆细胞功能过剩
                    胆气虚怯  胆细胞收缩无力
   余类推

133
发表于 2015-7-27 05:36:4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分清泌浊,小肠没有细胞这个概念!
   西医理论中的小肠,没有阴阳五行!
    井水不犯河水,没有千古之谜!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2:02:57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7-26 12:15
[0.1]者,天地之道也。


先生说的什么意思啊?能详细说说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5 20:57 , Processed in 0.0610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