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外国胚胎学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受精卵在分化形成胎儿的过程中,耳朵和肾是由一个枝桠分化出来。而早在2500年前,我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肾开窍于耳”。
《四诊诀微》中有言:“耳焦如炭色者,为肾败,肾败者,必死也。”肾为先天之本,藏五脏六腑之精,所以我们对耳朵的动静自然不可掉以轻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博士范春老师带我们由耳朵认识自己的身体,并针对生活中常见病症通过点按耳朵,进行有效缓解与治疗。
好耳朵的标准
耳朵是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缩影,人体各脏器、各部位与耳部皆有集中反映点,脏腑组织有病必然反映于耳,因此,通过察耳可以窥知内脏之疾患。
“按照我们日常生活来说,我们可以把耳廓作为人体体表外窍中的重要‘荧光屏’,是人体信息输出输入最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除了耳廓外,我们五官的七窍:眼神、鼻子、舌头都是反应我们身体信息的荧光屏。”范春老师风趣形象地比喻,让在场的朋友们皆印象深刻。
那么好耳朵的标准是什么呢?
“长、厚、软、红、润、贴”范春老师为我们指明6大要素。
“我们可以看到佛家许多得道高僧皆是长耳,‘大耳有福’也是这个道理;其次耳朵的厚度和软度也是标准之一,生活中常说耳根子比较软的人,都是热心肠的人。在中医看来,心与小肠相表里,如果心、肠都好,其表现就是热。热心肠的人心血比较充足,身体相对会健康许多。而红、润则是指颜色与光泽,在临床看诊多年,我们就发现许多重症病人,耳朵是失去光泽的。”
耳穴对应部位
你知道吗?我们全身的一共有365个经穴,其中耳朵上就分布了91个穴位,分别对应着我们身体不同的部位。
如图所示,耳穴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耳垂对应着头面部,包括脸、眼、耳齿、上下颌等区域的问题都反应在耳垂这个部位上。
“我有位活了98岁的老祖母,她每天都会佩戴一对精致的耳环,90多岁仍然耳聪目明,正是因为天天刺激着耳垂上的穴位。”范春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身边的常见例子。
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位置叫耳舟,这个位置对应着我们的上肢,即前臂、上臂、手、指,在耳舟上还有一个穴位叫风溪穴,常期点按该穴位,能有效地缓解各种过敏性疾病。
对耳轮、对耳轮上、下脚,是与躯干下肢对应,包括颈榷、腰榷、胸榷、脊榷,其中两个上下角就相以于我们的两条腿。
耳甲对应于五脏,如上交的心、肺,下交的肝、肾;而口、胃、小肠、大肠、直肠、腔门这些消化系统的穴位,则是环绕耳轮角顺序排列。
点按耳穴 巧治病痛
※ 巧治发烧 ※
如果我们在感冒初期,有头疼脑热,温度在38度5以下,可以采取“耳尖刺血”的方法。
耳尖的位置非常容易找到,把我们的耳朵往前一折,上面对折点的位置即是耳尖。我们将耳尖用磺酒消毒后,用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针头,快速在此处点扎下,挤出血来,即可有效缓解热症,此方法不仅能治疗发热,还可治疗麦料肿、红眼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