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62|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西医为什么不可通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8-23 18:0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8-23 10:54 编辑



中医的思想、理论、方法与西医模式格格不入,气、阴阳、藏象、经络等中医理论难以被理解和接受。寻找中医与西方“直通车”的努力遇到巨大的困难,无现成的“轨”可接,需要从文化、思想、学术上另行铺设中医之轨。这从世界范围更深刻地显露出中医与西医的不可通约性。

中医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发明和创造,其发明度和贡献度远远超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具有博大精深的性质,可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1953年毛泽东主席曾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也多次强调,中医的现代发展将改造整个科学技术,引起科学技术革命,导致东方式文艺复兴。

中西医之不可通约

人类文明有5个主要发源地,都孕育产生了自己的医学。这5种文明各有特色,所孕育的医学也有不同风格。在5000年文明发展史上,这5种文明及其医学分别历经了不同的命运。古埃及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后又被希腊占领,其医学过早地衰落了。古巴比伦也于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帝国吞并,其医学也过早中断。古印度于公元前曾先后被波斯帝国和马其顿一度占领,其后虽然文明继续发展,但其医学于12世纪后也相对落伍。起源于古希腊的医学在公元5世纪之前达到了西方的顶峰,但在中世纪(公元476-1640年)那“黑暗的一千年”成为宗教的婢女,学术走向凋敝,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医学也发生革命,400多年时间汇集了西方各国的医学新成就,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西方医学体系。中国的文明及其医学的命运则非常不同,虽然有不少战乱和外族入侵,但中国社会的主流是统一和稳定,使中医学几千年没有中断地连续发展至今,形成独特的学术体系。

科学的起源多元,但其目标一致,即认识和驾驭客观规律。科学在发展中逐步地分化为多个学科,一个学科研究一个领域的现象和规律。科学理论具有客观真理性,同一学科的研究往往起源不同,但对于同一规律的认识达到真理水平时,就会统一为一元化的真理性认识。起源于中国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其真理性认识已经与世界各国的真理性认识先后统一,形成一元化的科学理论,分不出中西。迄今只有一个例外——中医学。

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了50多年专门研究,考察了中国科学各个学科的成就与西方科学相融合的过程,找到了实现融合的具体时间: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在1640年;化学、植物学在1880年;医学则远不能融合。他1967年说:“最困难的是研究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与疾病的科学,在这一领域,融合过程至今尚未完成。” 

中医与西医既然同为医学,难道真的不能融合吗?早在19世纪末叶,当西方医学系统地传入中国时,就出现了中西汇通派,主张汇通中西两医,但经几十年努力,汇而不通。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导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得到两个基本结果:一是在临床防治上,创造了“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模式,在许多情况下比单纯中医或西医的疗效更好。二是在基本理论上,中医与西医两种理论的结合研究遇到始料未及的困难,至今没有一项理论能够融合和统一,发现“中西医不可通约”。

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契机,中医开始走向现代世界,在世界上出现了针灸热、中医热。至2012年中医药已经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诊所、中医医院、中医学院等机构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中医国际化的过程出现两种基本情况:一是西方各国的患者十分欢迎中医,在法律上逐步认可中医。二是中医的思想、理论、方法与西方文化特别是西医模式格格不入,气、阴阳、藏象、经络等中医理论难以被理解和接受。寻找中医与西方“直通车”的努力遇到巨大的困难,无现成的“轨”可接,需要从文化、思想、学术上另行铺设中医之轨。这从世界范围更深刻地显露出中医与西医的不可通约性。

中医与西医不可通约的理论,能否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医现代化研究,就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对于气的本质、阴阳本质、经络本质、五藏本质、证候本质、针灸机制、中药药理、方剂原理等进行了实验的和临床的现代研究,但都没能揭示其本质,也没能作出新的科学解释。这些研究获得的海量事实证明:第一,中医这些理论如实地反映着特定的客观规律,其生理、病理、药理、疗效真实确凿,故指导临床几千年有效。第二,中医这些理论所反映的是深层复杂机制和规律,落在西医的视野之外,故按西医的观点和方法迄今无法研究和理解,这是中西医不可通约的主要隔阂点。第三,中医这些理论所反映的机制和规律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也超出了现代科学已有理论的视野,因而从这些理论也还难以作出解释,只有新兴的复杂性科学为解开这些难题带来希望。

两种医学有两种不同的视野

中医学之所以与西医学不可通约,在于两种医学有两种不同的视野,“仁者见仁不见智,智者见智不见仁”,这种视野差异由两种不同文明孕育而成,中医学是中国智慧的骄子。

中医学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产物。中医学是中华文明孕育的产儿,周易、道家、儒家的思想都贯彻到中医学,其学术思想的理论核心是元气论。元气论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元气,气分阴阳,阴阳交而生物;宇宙万物是由元气运化生成的,其发生机制是分化,不是组合,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功能过程形成和维持形态结构,即由气化的“始、散、布、终”过程产生和维持着形态的“生、结、育、变”。元气论的这些思想与西方原子论几乎完全对立,现代科学证明它更深刻地符合客观实际,特别符合人的实际。中医学正是吸收和遵循这样的思想,通过临床实践,按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本来面貌,不作任何取舍和扭曲地进行研究。

质朴而深刻的系统论思维。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系统论的,与现代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十分一致,且有极其丰富的应用实践。其基础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干是系统论思维,中医学吸收和运用这种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的杰出代表。二是基于对人的复杂性的认识,系统论思维是关于复杂性的思维,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具有典型的系统特性。而中国历来人口众多,有世界上最大的临床样本,中国社会长期统一而稳定,使中医能够在世界上最大的临床样本进行连续几千年的研究,对于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有了独一无二的认识,必然地形成系统论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注意的焦点是系统、关系、功能、有序、自组织。

以人为本的“人医学”模式。中国的医学模式历来以人为本,是“人医学”,注意焦点是“人病”、“病人”,强调“人者,本也;证者,标也”。这种医学模式基于对人的生命的深刻理解,生命是宇宙物质演化到高级阶段出现的运动方式,其基本特征是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人的生命的这三个“自我”正常就是健康,不正常就是疾病,治疗是对人的生命过程异常态的良性调理。这种医学模式所关注的是心理与意识相统一的“心神”,从未忽视心理过程,更不忽视意识的作用;十分注重“天”与“人”的母子关系,强调天人相应,提出五运六气和外淫六邪等理论,全面地考察和调理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

中医的发现与发明

中医学的医学原理、基础理论、临床防治等,到处都是独创的发现和发明,可以列数几十项,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项。

发现人的非解剖结构。中医学对人的解剖结构有一定研究,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了非解剖结构,最杰出的代表是对经络和五藏的认识。经络的客观存在已为世界公认,各种现代研究验证的经络循行路线与中医的论述基本一致,但寻找经络的解剖结构的各种努力均告失败,证明经络有结构但没有解剖形态。中医既认识了解剖形态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又认识了非解剖形态的心藏、肝藏、脾藏、肺藏、肾藏,许多人力图将“五藏”归并为“五脏”,但所有的现代研究都证明,两者不是一回事,五藏是人体的功能子系统,没有独立的解剖形态。例如肾藏的生理、病理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内分泌轴的功能相关,与肾脏相去甚远。从中医的这些发现可以揭开人的非解剖结构的面纱,开辟人体结构研究的非解剖时代。

认识人体功能态及其病变。人的生命是一个功能过程流,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功能态”,具有亚稳性,可变、可调,随着生命活动的变化,可在正常范围(健康)内呈现为不同的功能态,如醒觉态、睡眠态、警觉态、应激态、催眠态、气功态、特异功能态等。波动超出正常范围,就成为异常态或疾病态。中医辨证论治所辨的各种“证”,正是各具特征的疾病功能态。 

开创发生病理学研究。与西医学侧重于认识已病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不同,中医学把认识的重点推进到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改变之前,从发生学角度来认识疾病的缘起、形成、发展。其杰出成就是气化学说,从气、气化、气机来阐明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过程。

驾驭病变的非特异性机制。中医学研究和注重非特异性病变机制,其主要成就是病机学说。早在《内经》就论述了“病机十九条”,临床的辨证论治是针对病机进行调理,最常见的是阴阳失调、气机失常、正不胜邪这三大病机。

掌握机体自主调理的规律。中医发现和掌握了机体的自组织机制进行自主调理的机制,总结了“阴阳自和”、“五藏自稳”、“施治于外,神应于中”等规律,形成了中医特有的治疗原理——依靠、调动、发挥机体的自组织能力进行自主调理。

开发自然药物的中医功效。中医发现和使用了8000多种中药,都是些自然药物,有多种药用价值,西医也可从中开发西药。

发明中国式用药方式——方剂。方剂是把中药组合起来形成和发挥整体功效的用药方式,有记载的约10万多首。方剂不是中药堆,是按中医理论和治疗法则来组方用方,对中药的使用灵活、多样、完善,能够遵守常规又通达变化地适应复杂性病变和个性化治疗,开辟了以复杂多变的方药功效防治复杂性疾病的广阔道路。 

誉满全球的非药物疗法——针灸。中医发明的针灸是更加典型的中式疗法,它以经络为基础,选取穴位组方行针,调动机体的经络之气进行自主性调理,可防治多种疾病,是一种非药物治疗的高级艺术。其临床疗效已得到世界公认和广泛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针灸列为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年毛泽东主席曾预言:“针灸是科学的,将来全世界各国劳动人民都会要用它。”现已成为事实。

中医学的发现和发明不只上述所列,天人相应、藏象相应、人的整体性、人身阴阳等理论和实践,以及黑箱式唯象诊断方式、脉诊、舌诊、生态调理治法、推拿、按摩、导引等,都是独创的发现和发明。

(祝世讷 大众日报  2013-05-18  5版)
57
发表于 2018-11-21 21:01:38 | 只看该作者
明华 发表于 2018-11-21 10:37
第一段的说法有合理的部分,但第二段说营是卫的附属,而且说内经不重示营,显然是错误的,营还有血的意思 ...

谢谢支持。营卫都是很重要的,营卫是阴阳的两面,缺一不可。只是说《内经》对营的研究不如卫的研究出彩。
56
发表于 2018-11-21 18:37:55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21 10:06
在《内经》时代以前,营还没有营养的意思,营的本义是军营,卫是在营门站岗或在营周围四处巡逻的卫兵,所 ...

第一段的说法有合理的部分,但第二段说营是卫的附属,而且说内经不重示营,显然是错误的,营还有血的意思,营卫的重要性是同等的,若强分营卫的重要性,在下以为营更重要,营为根基,而内经中表明心为君主之官,心生血,血生脾,从脉相看六脉滑大一般比六脉细涩易治。
5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16:14:34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21 10:06
在《内经》时代以前,营还没有营养的意思,营的本义是军营,卫是在营门站岗或在营周围四处巡逻的卫兵,所 ...

先说本义,先不要说引申义,一引申就远了。先说概念,概念清楚明白了,胡吹海侃任意意会无中生有就不会有了。
54
发表于 2018-11-21 14:40:15 | 只看该作者
明华 发表于 2018-11-21 04:50
不战而屈人之兵,一般指没有发生流血,可以是谈判,也可以是综合国力的强大将对方威慑,或者其它利益关系让 ...

内经是吸收了其它学科的思想,进行类比(援物比类是内经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不过,内经的理论却是严格根植于临床,根据于事实,并非为了类比而类比,因为类比的结论要经过临床事实的反复验证,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法式检押,然后才可传焉
53
发表于 2018-11-21 12:50:31 | 只看该作者
不战而屈人之兵,一般指没有发生流血,可以是谈判,也可以是综合国力的强大将对方威慑,或者其它利益关系让双方感觉不应战。与上工治未病不是一类,不战而屈人之兵更像是修身养性,道德经等说有道者路不遇虎熊,道德所感而无灾患。
52
发表于 2018-11-21 10:37:16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21 10:06
在《内经》时代以前,营还没有营养的意思,营的本义是军营,卫是在营门站岗或在营周围四处巡逻的卫兵,所 ...

言之有理。
《黄帝内经》确实吸收运用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黄帝内经》:善治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
51
发表于 2018-11-21 10:06:03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8-11-21 00:21
您一直在研究营卫和系统医学,请问营卫是一个系统还是两个系统啊?

在《内经》时代以前,营还没有营养的意思,营的本义是军营,卫是在营门站岗或在营周围四处巡逻的卫兵,所以营卫是和当时的军事战争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内经》借用了这两个概念,结合人体的实际,创造了营卫学说,卫延续了保卫的含义,类似于前线的军队;营则渐渐分化,和荣通假,因为军队和战争的维持需要大量的消耗,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可参见《孙子兵法》),荣是和营养代谢密切关联的字,原义草木繁盛之状,但在古人简陋的条件下,无法深入系统内部,营养代谢的具体过程是没有办法研究的,只能有这个笼统的概念,如果说荣是营养代谢过程的话,营的概念类似于军队的后勤保障系统,因为军队的后勤保障需要机体的营养代谢系统提供支持,在《内经》中,营荣逐渐合流,这两个概念是统一的,可以相互换用,在《内经》中,这两个概念在当时似乎没有区别的必要。

《内经》研究的重点是机体的防卫系统,是怎么运作的,怎么去调控,所以营是作为卫的附属而存在的,《内经》对卫的兴趣和力度远远大于营,因此,可以说营卫是两个系统,但是《内经》对营养代谢过程的研究并不深入,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条件使然,《内经》最大的贡献是对防卫系统的研究,因此也可以说营卫主要是为了说明防卫系统,它讲的营养和代谢更多的是强调防卫系统的营养代谢变化,或者说营养代谢改变是如何影响机体的防卫系统功能的。

点评

第一段的说法有合理的部分,但第二段说营是卫的附属,而且说内经不重示营,显然是错误的,营还有血的意思,营卫的重要性是同等的,若强分营卫的重要性,在下以为营更重要,营为根基,而内经中表明心为君主之官,心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1 18:37
先说本义,先不要说引申义,一引申就远了。先说概念,概念清楚明白了,胡吹海侃任意意会无中生有就不会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1 16:14
言之有理。 《黄帝内经》确实吸收运用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黄帝内经》:善治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1 10:37
5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08:21:14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20 20:56
营是营养,卫是防卫,中西医都曾对营养代谢过程和防卫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不过用了不同的方法(系统 ...

您一直在研究营卫和系统医学,请问营卫是一个系统还是两个系统啊?
49
发表于 2018-11-20 21:18:24 | 只看该作者
王清任,在其名著《医林改错》中提出“卫为动脉,营为静脉”,因为他《医林改错》越改越错
48
发表于 2018-11-20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1-20 13:30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10-2 00:39
所谓中西医的结合点应该是中西医所共有的、内涵和外延都相接近的概念,营卫是中医所独有的概念,所以营卫 ...


营是营养,卫是防卫,中西医都曾对营养代谢过程和防卫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不过用了不同的方法(系统和还原),建构了各自不同的概念术语体系。

中医广泛使用了类比、运动、模型、状态等具有古代文化特色、类似于系统论的研究方法,西医是分析、解剖、还原、实验等方法。中医讲营卫是气化,西医讲营卫是分子。营卫不仅仅是中医概念,营卫应该是中西医的有效结合点。

营卫是现代中医遭遇误解最大、蒙冤最深的两个概念。营卫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本是很明白的两个字,历代医家对营卫的理解一直也都没有大的歧义,只是在中西医交流之后,营卫才逐渐变得混淆难解。


因为中西医交流之初,西医的长处在于解剖,对机体的代谢和免疫过程了解甚少,在开始的中西医交流中,西医并没有能够和中医营卫对应的概念;然而,在当时以西医为科学标签的社会语境下,以西解中,生搬硬套的乱解盛行,当时的营卫不但得不到理解,还不断遭遇误解和误读:


中医中首先重视解剖的改革者王清任,在其名著《医林改错》中提出“卫为动脉,营为静脉”,因为他当时看到的动脉内无血,认为是行的气,也就是卫气,所以称呼动脉叫卫总管,认为动脉也就是卫气的所在,静脉中含血就称为荣(营)总管,这开始了从解剖乱解营卫的先河;不过王清任的错误大家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观点也就没有多大市场了,以后民国时候的辞源辞海中国医学大辞典又完全翻了个个,异口同声:“营为动脉,卫为静脉”、还有称为“卫为小便”,“卫为体温”,“卫为淋巴”(直可以当做笑话大观,却都是出自当时的中西名家之口,而且都是以无比严谨认真的态度讨论的),归根结底,是由于当时“科学”的西医还没有对人体防卫系统全面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当时中医西医在这方面很难沟通和交流。

建国后,中医整理理论时,曾经经过了长达两年的营卫争鸣,大家统一认为营和营养有关,卫和防卫有关,不过因为当时西医对人体营养代谢和防卫系统的认识依然是片面的,中医的营卫依然无法被理解,营卫成了中医理论中最难解读的东东,所以在编纂教科书的时候,营卫这一部分内容就被错误的边缘化了,历次中医教科书中,营卫的内容只剩下了一小点点,或者以气血代替、模糊化了营卫。《内经》、《伤寒》很多以营卫解释的内容,却被现代中医有意无意的回避,药物方剂中,和营卫相关的似乎只有桂枝汤了。


十年浩劫之后,中医重建,被这套教材教育出来的中医对营卫的了解越来越少,营卫似乎已经成了中医视野之外的某种东西。只有看《内经》,才能知道原来营卫才是中医这一套理论建构的来源,理解营卫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点评

您一直在研究营卫和系统医学,请问营卫是一个系统还是两个系统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1 08: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1:09 , Processed in 0.0575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