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6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用四逆汤合桂枝汤给自己治鼻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7-22 21:2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上旬末,我已往发生过的一个小毛病又犯了,夜间睡觉中发生鼻塞、多涕,侧睡向哪边就哪边的鼻腔尤为堵塞,清涕也多,1~2个小时后缓解,连续两晚,影响睡眠。5年前在医院退休职工年度体检中x光摄片有上颌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以往大多是感冒或受凉后才发作,常用辛荑散合桂枝汤服用,确也有效,但也未根治。6月11日中午自我辨证:本次发作的特点是有特定的时间,在夜间睡觉中,头部微有凉意,鼻塞、鼻鸣,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半夜睡中发病,头部有凉意,口不渴,为少阴阳虚证;鼻塞、鼻鸣、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缓,为太阳表虚中风证。共为太阳、少阴合病。治以温阳散寒,调和营卫,佐以益气固表。方用四逆汤合桂枝汤加味:
炙甘草30g干姜25g熟附片30g桂枝45g白芍45g黄芪45g大枣12枚生姜30g
加水2000ml浸泡20分钟后,用高压锅大火高压熬至保险阀喷气时改极小火熬一小时,滤出药汁400ml,每次温服100ml,每日三次。当天服两次,当晚未再发病,连服三剂,至今未复发,即使以后重发,自有利剑在手,入秋先服几剂预防预防也可。鼻渊之属于虚寒时用温阳调营固表之法也能标本兼治,不用辛荑、苍耳之类也同样有效。见笑了,欢迎各位朋友拍砖哈!               2014-7-22

点评

《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鼽者,鼻出清涕也。” 似乎应该诊断为鼻鼽!  发表于 2014-7-23 21:42
26
发表于 2014-7-26 16:46:37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4-7-26 07:13
谈不上指教,版主过谦了!

惭愧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7:13:59 | 只看该作者

谈不上指教,版主过谦了!
24
发表于 2014-7-26 00:06:09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4-7-23 12:51
谢谢回复!笔者是按汉时一两合今15g计量,服药后未见不适。

恩恩,多谢指教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21:26:1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7-24 09:11
鼻鼽与鼻渊往往是伴生的。同意先生的意见,我也认为是这样。

谢谢千超版主赞许!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21:25:1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7-24 08:57
十分赞同梁院长的意见。杏林先生确实谦恭厚道,颇具儒医之风。在这个浮躁、功利的红尘中,杏林先生是如此 ...

惭愧!惭愧!千超版主过奖了,比起先生的学识真知,笔者差远了!
21
发表于 2014-7-24 17:11:17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4-7-23 23:17
谢谢版主指正!鼻鼽与鼻渊往往是伴生的,治疗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只要病机一致时便可用相同之法与方 ...

鼻鼽与鼻渊往往是伴生的。同意先生的意见,我也认为是这样。
20
发表于 2014-7-24 16:57:07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7-24 02:00
先生有儒医之风,佩服

十分赞同梁院长的意见。杏林先生确实谦恭厚道,颇具儒医之风。在这个浮躁、功利的红尘中,杏林先生是如此的恬淡和空灵,真的是非常的难能可贵的啊。本人也深表钦佩。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11:29:25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7-24 02:00
先生有儒医之风,佩服

儒医之风千总版当之无愧,笔者差矣!谢谢梁院长!
18
发表于 2014-7-24 10:00:54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4-7-24 06:58
是的。笔者佩服千总版严谨的学术精神和风度。谢谢梁版主!

先生有儒医之风,佩服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7:20:5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7-23 22:56
伤寒有六经之证,有六经之脉,证脉井然不杂,则可直指为某经之病。若两经、三经,阴阳混淆,不可以一经名者 ...

谢谢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18:58 , Processed in 0.1928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