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国医大士 于 2014-6-14 12:41 编辑
中医非科学学派的诞生与发展 作者:王世保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文化中心论之下的唯科学主义思潮逐渐上升为国家意识,并成为指导中医发展的核心意识形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强制性同化,唯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在中医学界根深蒂固,成为了多数学院派中医和中医科学派的根本信仰。然而,伴随着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医学界的异化,中医队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败,中医在我国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中日趋边缘化。面对中医的生存危机,在中国当下已经完全西化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振兴中医?是继续按着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医科学化的西化路径,还是改弦易辙重新回归中医自身的文化特征和发展规律? 就在中医学界对中医的本质及其发展战略方向普遍陷入无明的状态时,基于中国固有文化角度去认识中医的中医非科学学派的诞生,或许给那些日趋迷茫的中医人士注下一针清醒剂,使他们在迷茫之中看到希望。目前中医非科学学派尚属于诞生的初始阶段,仍然处在边缘化状态,仅是通过网络媒体对外活动。但随着影响力的增加,中医非科学学派正在突显自己的活力。本文拟就对这个学派产生的背景、学术主张和发展规划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医非科学学派诞生的背景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将中医家队伍分成科学派和非科学派不是依据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诊疗个性化特征的差异,诸如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之间的区别,而是依据他们对中医本质的认识和要求基于此的发展方向上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科学派还是非科学派都是在二十世纪以后才产生的。中医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固有文化环境中处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它并没有遭遇本质上的认识差异和发展方向上的问题。只有当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当中医在这个陌化的文化环境中成为被认识的对象之后,人们对其本质和发展方向上的认识才出现了差异和问题,中医科学派和非科学派就是因此而生发出来的,这两个学派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对中医本质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探讨中医非科学派的产生背景就必须从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后的转型开始。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社会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了破坏自然的巨大威力,而对自然进行不断地强力破坏成就了西方繁荣的物质文明。西方社会物质文明的强势导致其对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东方社会产生了野蛮地破坏与掠夺,于是东西方社会存在着的巨大物质文明落差使得中国在近代始终处于被亡国灭种的危机状态。为了摆脱这种文明差异所致的危机状态,中国人在二十世纪以后抛弃了一直延续五千余年的固有文化和文明,接受了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和自然科学,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意识。正是因为自然科学能够带来中国人所急需的物质文明,所以中国人对自然科学的接受随即上升为近乎宗教般的信仰,这就必然在中国国内造成一种比在西方社会更加激进的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上自国家领袖,下至平民百姓,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在用西方自然科学的意识形态来评价他们所面临的对象。唯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已经渗透到中国各个文化领域。 作为中国固有文化的一部分,中医在近代失去了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文化环境。中国固有文化环境的丧失使得中医难以再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不得不接受来自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的科学化阐释与改造。于是,在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所主导的文化大背景下,中医科学化成为了中医学界指导中医生存与发展的主流思想。中医科学化的发展战略方向自从在1950年的全国第一次卫生会议上被确定下来,就一直没有动摇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科学化,中医在二十一世纪初已经形成了近似于西医的伪中医形态体系,包括学院式教育、规模化诊疗、以科学实验为主的理论研究和以西律中的管理体制等等。然而,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必然要遵循自身的规律,那种“南橘北柚”的错误做法必然会得到可悲的结局。就在这个由中国政府控制的庞大的伪中医形态体系的背后,存在着严重的中医生存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体现在中医队伍的严重萎缩上,也反映在现代中医家医疗水平普遍低下上。据有关人员统计,中医队伍在解放前的近80万众如今已经萎缩到了20余万,而能用中医思维和中医理论看病的只有3万余人,并且这3万余人还在急剧地减少。同时,现代中医家队伍由于长期地接受西化教育和进行现代科学研究,中医思维和中医理论大大地淡化,这导致他们的临床医疗水平普遍下降。 中医队伍的萎缩和医疗水平的下降大大地消弱了中医的社会功能,使其在整个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日趋边缘化。中医在现代的日趋衰败和边缘化促使我们要对既往指导中医发展的政策和主流思想进行反思,而中医非科学学派就是在对当前主导中医发展的主流学派中医科学派进行质疑与批判过程中诞生的。中医非科学派在中医处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应然而生,对中医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展开反思,对中西文化作出批判性地分析,进而自愿地担当起拯救中医于现代颓势的大任。 二、中医非科学派的主要思想 中医非科学学派的诞生是以我在2006年陆续发布的几篇论文,包括《论中医学界的历史使命》、《中医非科学论》和《再论中医非科学》等文章为标志。该系列论文从中国固有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中医的本质及其发展战略方向,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中医非科学论。下面就对中医非科学论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甲、科学不是真理,不能作为评价异质文化体系优劣的价值标准。 中国人在二十世纪以后对中医本质和其发展战略方向的认识,始终是以东渐的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做为参照系的。人们对自然科学本质认识的不同,必然会因此而对中医本质和其发展战略方向的认识有所差别。毋庸置疑,无论是废医派还是中医科学派,都尊奉着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在他们的自我意识里,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就是真理,具有评价其他非西方文化的终极价值标准。科学到底是不是真理,这正是中医非科学派与废医派和中医科学派立论的相异之处。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十六世纪以后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中衍生出来的。作为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衍生物,现代自然科学虽然有着较古希腊自然哲学远为复杂的分科以及更加精神的内容,但其始终没有脱离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两个思想内核,即还原的原子主义和建构的理性主义。这两个思想内核决定了科学只是科学家利用还原和逻辑思维通过破坏自然物的原生态而建构起来的抽象知识体系,而且这些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只有能够被物化为抽象的人工事件(实验室里的实验事件)才能确证自己相对的正确性。我们知道科学家们利用还原思维破坏了自然物的整体性和广泛联系,将其割裂成为若干个可以建构的低级的物质单元;同时理性的抽象作用又把那些孤立的物质单元按着既定的逻辑关系加以重组,并把这种建构起来的抽象关系看做原生物的本质,进而导致对自然物研究的失真。因此,科学不是真理,它只是人类对自然物进行理性认识的结果。 既然科学不是真理,那么它就不能垄断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途径,并作为唯一的真理对其他异质的文化体系做出是否有意义的终极判决。唯科学主义只是人类对科学极端地盲从,它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需要被摒弃。 乙、中医不是科学,它与科学是两种并列的认识自然的知识体系 我们有了对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中的自然科学的正确认知,就能不再象废医派那样肆意诋毁中医,或者象中医科学派那样糊涂地扭曲中医本质,而是对中医的本质作出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进而在中医发展战略方向上产生正确的知见。 首先,中医在文化属性上并不属于科学。中医是在中国固有文化中土生土长的,它是中国固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古六经、儒家和道家文化保持着文化特征的一致性。科学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在十六世纪以后从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特征。 其次,中医与科学分属两种文化体系下的认识自然事物的不同途径。自然是第一位的,科学与中医都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衍生品,它们因为有着不同的元理论、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而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元理论上,中医以阴阳五行理论为主,而科学则以发源于四元素说的原子主义为主;在思维上,中医采取的是直觉类比的思维,而科学采取的是理性逻辑思维;在研究方法上,中医采用的是整体直观法,而科学则采用理性的实验建构法;在理论形态上,中医是唯象理论,而科学则是公式化或者概念化的逻辑理论。 既然科学不是真理,中医不是科学,二者分属两种文化体系下的认识自然事物的不同途径;那么中医就不需要在科学面前获得自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的解释,进而取得自己合法存在的身份。中医理论只有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才能得到真正正当与合理地理解,并在自己的文化中展开自己未知的部分,也就是说中医只有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才能得到创新。 “中医不是科学”是中医非科学学派与废医派所持的相同观点,但中医非科学派与废医派却因对科学本质认识的不同,进而以此观点为依据对中医本质和发展方向的认知发生了差异。中医非科学学派对科学理论持着批判的态度,所以对“中医不是科学”持着肯定的态度。在中医非科学学派看来,正因为中医不是科学,是科学之外的独立认知体系,才有着它独立存在的意义,保持其自身的文化形态,发挥着科学的西医学不能替代的作用。废医派则以科学为最终的价值标准,认为中医既然不是科学,要么废除它,要么将其改造成科学的文化形态。中医非科学学派因中医非科学而肯定中医存在的意义,废医派则以中医非科学而否定中医存在的意义,这就是中医科学学派在这个内容上与废医派之间的本质区别。 丙、复兴中国古典文化是振兴中医的根本,中医只有在自己的文化母体中才能得到有效地发展 中医隶属于中国固有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其他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正是中国固有文化在二十世纪后的没落,才使得中医在近代失去了赖以发展的文化根基。没有了这个以上古六经、儒家和道家为核心的文化根基,多数中国人一方面带着西方文化中心论下的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来为中医的发展出谋划策,要求中医与现代科技融合;一方面怀着愤恨自己文化的近代文化心理来仇视中医,对其进行怀疑与诋毁。因此,复兴中国古典文化是振兴中医的前提,没有中国固有文化这一母体的支撑,中医也就在当下的中国人的自我意识里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我们要想振兴中医,就必须为中医培根固本。只有中国固有文化在中国社会重新获得了自己的优势,多数中国人能够重新用传统的文化意识来看待中医,中医理论才能很容易得到理解,人们也就不会再用西医或者其他学科的阐释来证明其合理性与正当性,而是从其文化母体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助推其理论创新与发展。 因此,中医学界要想振兴中医,首先就要复兴中国古典文化。 三、中医非科学学派的发展规划与前景 目前,中医非科学学派的队伍很小,仅是活动在民间,通过网络媒体对外宣传自己的理论和发展中医的政策主张。无疑,经过近三年的不屑努力,中医非科学学派的理论影响力正在加强。这是必然的,因为中医非科学学派抓住了中医理论自身的文化特征,才能破开遮蔽在中医之上的唯科学主义迷雾,把中医还原到半个世纪以前的真相,并指出中医按着自身规律发展的正确方向。 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医非科学学派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影响,必须得扩大中医非科学学派的队伍,从目前的边缘化状态逐渐进入主流状态,进而影响中医发展的战略决策,改变目前发展中医的错误政策,以便彻底拯救中医。 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建立中医非科学学派成员交流的学术平台,增强对外宣传力度 由于当下的中医学界主流媒体受到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左右,中医非科学学派必须走从下到上的民间路线,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渐影响主流媒体的观点。这就需要中医非科学学派建立自己的舆论阵地,诸如建立宣传中医非科学论的相关门户网站、论坛等学术平台,以供成员之间的交流,并逐渐扩大队伍。在时机成熟时,可以建立正规的学术报刊杂志,举办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进一步增强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对外影响力。 (二)继续批判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以及中医科学化,推动中医政策的变革 我们知道中医科学化只是西方文化中心论之下的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医领域里的衍生物,要想消除中医科学化,就必须有效地清除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中医非科学学派要想扩大自己的理论阵地,就必须强有力地批判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医科学化的政策,让世人清楚中医科学化对中医生存与发展的危害性,进而放弃那种异化中医的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推动国家医政管理部门逐步废除或者修改中医科学化的教育和管理体制。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以几个方面的研究: 甲、进行中医近代发展史研究。 乙、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西方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认清科学的本质特征,划清中医与科学之间的文化边界。 丙、进行东西文化对比研究。 丁、进行中医理论创新规律的研究。 (三)加大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为中医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化氛围 正像前面所述:中医学界要想振兴中医,首先就要复兴中国古典文化。我们在批判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医科学化的政策的同时,还要加强中国古典文化研究的力度。通过对中国固有文化经典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我们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领悟能力;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宣传,使得多数中国人能够重新用中国固有文化的意识来对待中医。 这需要我们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古代中医学史的研究,理清中医与其他中国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 2、加强中医理论与道家、易家、儒家和佛家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3、积极宣传儒家和道家思想,培养国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近几年国学的复兴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国家执政党的执政意识也在不断地回归传统,这都为中医的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我们中医学界必须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为中国的古典文化复兴添砖加瓦,进而为中医的振兴培根固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中医非科学学派仍然处在边缘化的初期,但是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复兴走向强劲,中医非科学学派将会逐步增强自己的生命活力,不断地扩大对外影响,由边缘走向主流,为中医的发展构筑出一条光明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