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2-13 12:59 编辑
【2】阐释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
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综合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阴阳、五行、天文、地理、人体解剖、医疗实践经验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等。因此,中医学用经络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能够体现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灵枢•经别篇》说:“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灵枢•经水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合于五脏六腑。”所谓“应天道”,意思是说,十二经与“天道”相应。所谓“外合于十二经水”,意思是说,十二经与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相对应。由此说明,用经络学说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体现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中医临床各科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基础,认为整个人体与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离不开天地自然的影响。正如《灵枢•经水篇》所说:“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不可不察。”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还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这种思想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古代医家把人体的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归属各“经”,都用“经络”互相联系,充分体现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因此,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可以阐释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这对研究生理病理、指导诊断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3】阐释人体气血的运行
在中医学形成医学体系时,单靠解剖学知识和生物医学知识,还不能准确解释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因此,中医学用十二经或二十八经阐释人体气血运行的规律。其具体方法,前已论及,不另重复。
《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写有余,补不足。”这是古代医家对人体气血运行规律的系统认识。所谓“天之常数”,是指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气血运行的规律。所谓“太阳”,包括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同理,“少阳”包括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阳明”包括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余皆仿此。所谓“太阳常多气少血”,意思是说,在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所属的区域中,血脉多气脉少,故多血少气。所谓“少阳常少血多气”,意思是说,在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所属的区域中,血脉少气脉多,故少血多气。同理,各“经”分布的气脉和血脉有多有少,故气和血也有多有少。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会使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气血运行规律发生变化,因此,掌握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气血运行的规律,对疾病的诊治和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为中医学阐释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提供了论理工具和方法论。中医学对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一般都贯穿着经络学说的理论。这是因为,中医学在形成医学体系的过程中,已经将人的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归属各“经”。并且,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脏腑与全身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都是通过“经络”互相联系的。所以,中医学对人体任何一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都离不开“经络”。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各脏腑组织器官各有各的生理功能,但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密切关系,在功能上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阐释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用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说明人体各部位、各种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以及与天地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经络的联结作用,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骨皮肉等联贯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并与天地阴阳相对应。其次是用“经络”阐释和说明一些生理现象。比如,肺与皮毛在生理上的相互影响、心与小肠相表里、人体气和血的运行等。中医学对这些生理现象的解释,都是用经络学说。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用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阐释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理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其次是把“经络”作为反映病变或传递病邪的途径。如《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显然,这是用“经络”解释病邪的传变顺序和传变途径。古代医家认为,通过“经络”的联系,可以把整个人体的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腑与组织器官等联结成一个整体。所以,也可以将“经络”看成是病邪传变的途径。比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于肺。所以,肝病既可以犯胃,也可以犯肺。中医学对这些疾病的解释,都是将经络的联系看成是疾病的传变途径。再如,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以凌心,也可以累及肺。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阐释肝、胃、肺在病理上传变,或肺、心、肾在病理上传变,都以“经络”为传变途径。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等症,中医学认为,这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少腹,布两胁。若胃火见牙龈肿痛、肝火见目赤,则认为是肝、胃之火循经上炎。因此,经络学说对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任何一种疾病的系统分析,都离不开“经络”。
【5】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中医学将整个人体的各个部位、各种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都用“经络”联系,等于将整个人体分成了若干系统。因此,可以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各经的病证,并作为诊断依据。《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就是这种方法。比如,外感风寒,若发热、恶寒、头项强、身体疼痛、脉浮者,为太阳经证。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恶、不欲饮食、脉弦者,为少阳经证。再如,头痛之证,前额痛者,属阳明经;两侧痛者,属少阳经;巅顶痛者,属厥阴经;后头部及项部痛者,属太阳经。这种方法,就是将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分别归属各“经”。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就是由这种方法逐渐发展而成的。
在治疗方面,主要是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比如,外感伤寒病的太少两感证,是太阳经和少阴经两经同病之证,所以,必须表里两经同治而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除药物治疗外,在针灸、按摩、气功、导引等方面,经络学说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用经络学说指导针灸疗法,可以根据经络辨证的方法,首先断定疾病属于何经,然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路线和所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选取适宜的穴位,即“循经取穴”。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开创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临床选方用药确有一定指导意义。如麻黄归肺经、白术归脾经、柴胡归肝经等。
近代以来,经络学说的理论被广泛用针剌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由此说明,经络学说对多种治疗方法都有指导作用。
(152——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