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971|回复: 3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腑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10-29 16:3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3-10-29 16:43 编辑

       经常的看到,中医讨论中医的脏腑,时而确切,时而飘忽,让西医不懂,百姓不知,科技解决不了,中医自己也一会清楚,一会糊涂,那么,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腑究竟有什么不同,我来试着谈谈,请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中医的脏腑,我认为,和西医所指的脏腑,其实没什么区别,但是,要去除中医本身对脏腑的错误认识。

    可中医和西医对脏腑的解读,是不同的。中医认识的脏腑,是从功能表现和自身功能的作用来认识脏腑的。西医,认识脏腑是从结构上来认识脏腑的。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大山,西医要测量高度,研究岩石构造,而中医的认识,就是就是高大雄伟,波澜起伏。那个认识更好,其实,都是各有所长。西医比较两个山,要复杂一些,但要准确一些,中医比较两个山,要轻松,快捷,直观一些。但要更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山,用中西两种方法会更好。

    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脏腑以及脏腑构成?我认为,中医从核心上把握着脏腑的内在核心物质构成,什么是脏腑的核心物质构成?阴阳,阴阳就是所有的脏腑的最基本的核心物资构成,这两种基本的物质,一个构成了脏腑动的、热的,另一个构成了脏腑静的、寒的物质。这俩物质,不可能是每个脏腑的全部物质,但他们确是脏腑的核心物质,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破解,但根据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任何事物的本质内部,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在这样的认识方法上,中医对脏腑的认识,在不能用微观方法去分析脏腑构成的情况下,用哲学的思想观,解决了医学对脏腑结构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从把握本质入手的,古人创造性的,用阴阳学说,揭开了脏腑的内在。
    如果说,我们从哲学的、阴阳的角度来谈,中医对脏腑构成的认识,还很难让人接受,也很难让人认可,还是一种推理,而用科学的分析,我们今天还做不到,或是还没有那么去有人来做,我们怎么来支持这个结论?于是,我不得不拿起实践检验真理的这个标准,用阴阳来认识功能,用药物来具体的实施和见证,于是,临床上,我进行了多年的实践,事实上,这个结论是对的。

  我用解剖的脏腑,用阴阳动静、寒热来看待脏腑物质的构成,去解决问题。针对西医具有明确诊断的病位的疾病,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效果是很不错的。举个病例,以肾结石为例,肾结石,病位在肾,中西医应当是没异议的,那么,中医治疗肾结石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和什么思维,化石,利尿,应当是可以让大家接受的吧,化石,让结石变小,利尿,把结石排出,这是最基本的思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治疗,那和西医就没什么区别了。中医认为,尿量不足,是因为,肾功能低下,只有肾脏恢复了功能的条件下,尿量才会正常,所以,中医要补肾。其实,下肢浮肿,西医利尿、消炎,都是治标,而中医,补肾再利尿,那效果就更好 也更不伤肾,当然,下肢浮肿,还会因为血瘀导致,但无论怎么治疗,补肾利尿,都是基础和基本。提高肾功能,中医说,这是补肾,补肾阳,这就是,中医对肾的认识,那么,将来中医的科学化或现代化,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就是要找到,什么物质,可以提高肾的功能,肾的什么物质少了,肾功能就下降了,这才是中医的现代化。
   肾脏的物质构成,西医来看  很多,但不是一个和两个物质,但中医看肾的构成,就是两个物质,一个是肾阴,一个是肾阳,这是核心认识观,更是本质认识,虽然,事实上的肾决不是一个或两个物质,但把握了、认识了肾的阴阳这两个物质,中医就事实的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我的见解,欢迎鼓励,更欢迎质疑,否则,就没有进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82
发表于 2013-12-26 15:01:01 | 只看该作者
          换个思路是个好主意。
    中医理论是运用取象比类方法建立的,首先观物取象,然后按照象的不同归类,这个类是功能,再把这些功能按照五行学说分别归属于五脏六腑。
    “象”是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功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西方科学认为:物质运动的外在表现是现象,所以,在哲学层面上看,中国哲学中的“象”与西方科学中的“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同一的。
28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6:49:17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3-12-25 05:31
千总您好!
    先生说:“‘外科医生将他的脾摘除,他仍能吃能喝,’这正说明了中医所说的脾和西医的脾 ...

非常的好
280
发表于 2013-12-25 15:58:1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2-25 07:32
回复罗先生:
      问题回答了原点: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我的看法是:结构与功能是不对称 ...

李先生好!
先生认为:“结构与功能是不对称的”,我理解先生的意思。但每个系统或器官都应该有一个基本功能吧!而机体的每一功能都会以某一系统或器官为基本的质物基础吧!而脾的主要功能是免疫(当然人体的免疫还有其他系统器官参与),而不是运化,也许今后会发现它会参与某些运化功能,但至少现在未发现,所以,脾不具备中医所说的运化功能。

点评

你给你打臁贴摘除看看你死不死?  发表于 2013-12-25 17:59
279
发表于 2013-12-25 15:47:53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3-12-25 05:42
李先生好!
如果中医的脾与西相同,脾被切后,其运化功能将立即消失,但是脾的功能不是运化,因此,脾被 ...

        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脾切除之后他的功能被其他器官代偿了,这就是功能与结构的不对称,所以,脾切除之后,这就是“运化功能”没有完全消失的道理。免疫功能下降不仅仅是容易引起感染,还会对炎症过程、炎症介质发生影响。
278
发表于 2013-12-25 15:3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3-12-25 08:13 编辑

        回复罗先生:
      问题回答了原点: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我的看法是:结构与功能是不对称的。
    具体地说就是: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呼吸器官的功能是不对称的,或者说呼吸器官的结构并不能完成呼吸功能,呼吸器官的结构还具备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等等器官系统的部分功能。机体的任何功能的完成都是全身所有结构参与的结果,而不是那一个系统结构所能够单独完成的。
    有了这个观点,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中医脏腑与西医器官系统之间的不同点与共同点,中西医理论才能够融合。

     西医把脾脏切除之后,机体内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至今没有人进行过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只是因为感染致死的人多了,引起注意,才发现脾脏具有免疫功能。脾脏切除之后对于物质代谢究竟影响有多大?影响了代谢功能的哪些方面?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西医的脾脏与“运化功能”究竟有多大关系,我们并不清楚。即就是西医的脾脏与物质代谢(运化功能)有关系,那也不是脾主运化的全部内容,脾主运化必定还有超出西医脾脏功能的结构与功能。
277
发表于 2013-12-25 13:55:50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3-12-25 13:42
李先生好!
如果中医的脾与西相同,脾被切后,其运化功能将立即消失,但是脾的功能不是运化,因此,脾被 ...

切脾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炎症。如果脾切后,没受外邪侵袭,就不会有痰症。
---------------------------------------------------

“没受外邪侵袭”,这种情况再实际中不会出现。人总不能整天住在ICU吧。中医是讲辨证论治的。只要出来证,就辨,只要辨,就落实到脾虚上。(指现在举得例子)。

健脾化痰估计要用上。

脾脏都割掉了,咱们还健脾化痰?当然还健脾化痰,你割掉的是脾脏,没有影响我管运化的脾。------------这个脾不是那个脾。

276
发表于 2013-12-25 13:42:0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2-25 04:02
回复罗先生:
    2012年我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续》,这本书主要解决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的 ...

李先生好!
如果中医的脾与西相同,脾被切后,其运化功能将立即消失,但是脾的功能不是运化,因此,脾被切后,运化功能并不受影响。而李先生认为脾被切后,“中医的运化功能的确受到了影响,而且能够引起痰证。”从回帖可知,先生的思路是“脾切除之后,免疫功能下降,其直接后果是容易引起感染” 感染导致的炎症代谢产物与中医的痰相同,形成了中医的痰症。我的观点是:目前已清楚,脾在体内主要是免疫器官,其功能与中医人体正气有关,脾切后不是直接导致炎症(我们暂且将其看作是中医的痰症),而是由于切脾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炎症。如果脾切后,没受外邪侵袭,就不会有痰症。所以,这种痰症并不是由于中医脾的运化功能受影响而导致的。

点评

切脾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炎症。如果脾切后,没受外邪侵袭,就不会有痰症。 --------------------------------------------------- “没受外邪侵袭”,这种情况再实际中不会出现。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5 13:55
275
发表于 2013-12-25 12:0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罗先生:
    2012年我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续》,这本书主要解决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的问题。脾主运化与痰饮血瘀则是本书的重点。如果要详细说明,恐怕在论坛中难以实现,简要的说,又恐怕说不明白,反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请谅解,我只能够简要的说,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有这么一段话: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痰饮》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西医认为:血液中营养物质过剩诸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钠、血粘度升高等等,均可以引起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引起慢性炎症过程,成为肿瘤、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疾病、脑梗、心梗的危险因素。而且感染性炎症的渗出性病变也是从血管中渗出到细胞间隙与第三间隙之中,即津液存在的地方。感染生成的脓液就是由血管内渗出物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谓痰由气血津液生成,与西医炎症产物是由血液与组织间液变化而来,本质上完全一致(参看:《中西医融合观续 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 2012,9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
    西医对于脾脏功能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是通过无数人的生命与血的教训而来的,上世纪60~70年代以前对于腹腔这么大的器官,其功能是什么,一直不清楚,以至于认为脾脏似乎可有可无,常常在手术中把他切除了,后来发现脾切除后的病人非常容易感染,才逐渐认识的脾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才发现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
     脾切除之后,免疫功能下降,其直接后果是容易引起感染 ,不少人由于感染而命丧黄泉。
     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我们主要论证了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感染引起的炎症就是西医的痰证,所以,脾脏切除之后引起的感染就是脾运化失常引起的痰证。
     关于炎症与痰证是一个证态,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是一个象态的详细论证,就要看《中西医融合观续》的全书了。
274
发表于 2013-12-25 11:17:5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3-12-25 03:13
中医“脾”的功能,是古人运用猜测和哲学的思辨得来的,是以象测藏的产物,是将人体的消化吸收,造血,循 ...

谢谢陈先生的鼓励!!!
273
发表于 2013-12-25 11:15:33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3-12-24 21:31
千总您好!
    先生说:“‘外科医生将他的脾摘除,他仍能吃能喝,’这正说明了中医所说的脾和西医的脾 ...

因此我们现代看待中医的脾,应看着是综合了人体多个系统的部分功能的“功能性单位”。这样给人的理解就明瞭多了,这也是用现代语言解释中医理论的一种方法。对中医的其他藏府而言,莫不如此。

——认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8 16:50 , Processed in 0.0812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