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68|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10-27 00:5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0-26 20:58 编辑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五
                 青岛    仁海诊所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第一部分、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五、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为了有序地有针对性地相对比较透彻地探讨有关问题,定期发出一个题目进行辩论交流。
           
我的论据:
一、从“
五行”的特性与五脏主要功能的比较看五行配属脏腑的错误
        就五脏之间的关系而言,我认为,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难以从五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而事实上,各个脏器的复杂功能, 均是“寒”“热” 、“升”“降”、“出”“入” 等因素,相互密切配合、积极协调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师长同道指正。

      下面分述之。

1、木与肝
       “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
       从肝脏对消化系统静脉输送来的营养原料进行分解、合成、解毒,以及对消化、泌尿、循环、神经诸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她不是仅仅能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而是适宜的“寒”“热” 、“升”“降”、“出”“入”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过 “寒” 、过“降”,或 过“热” 、过“升”,均不利于肝脏内一系列生化、物理反应的完成,其功能必然受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影响。


2、火与心
       火的特性: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
       从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来看,她同样也不是仅仅能用“温热、上升”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如:没有适宜的“升”“降” 、“寒”“热”,心脏正常搏动的活动就无法实现。而无限制的“热”、“升”,就会心动过速,甚至“飞车”;过度的“寒”、 “降” ,肯定会心动过缓,甚至会“停摆”。因此,正常的心脏功能,是“升” “降” “寒”“热” “出”“入”等因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综合结果。



3、土与脾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
       脾主运化的功能,同样也不是仅仅能用“生化、承载、受纳”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如:没有适宜的“寒”“热” 、“升”“降”、“出”“入”,脾脏的运化功能就无法实现。因为没有适宜的“寒”“热”,胃肠中的内容物就无法正常“腐熟”; 没有适宜的“升”“降”,经过消化所生成的营养物质,就不能被正常吸收;同时没有适宜的“出”“入”,胃肠的内容物,就不会正常向下推进。     


4、金与肺
       金的特性;日落于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
       肺主呼吸的功能,同样也不是仅仅能用“清洁、肃降、收敛”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如:没有适宜的“寒”“热” 、“升”“降”、“出”“入”,肺脏的呼吸运动就无法完成。因为没有适宜的“寒”“热”,肺脏就不能适宜地舒张、收缩 ;没有适宜的“升”“降”、“出”“入”,肺内的气体交换,就无法达到正常范围。   
       因此,肺脏血气交换的复杂活动, 同样是“寒”“热” 、“升”“降”、“出”“入”等因素密切配合、相互制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5、水与肾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
      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同样不是仅仅能用“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而是适宜的“寒”“热” 、“升”“降”、“出”“入”相互作用的结果。过 “寒” 、过“降”则小便多,或为尿崩症,或为少阴寒化证;过“热” 、过“升”则小便少,或小便浓缩成泌尿系结石,或持续性的小便量少,最终成为尿毒证。


二、从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看五行配属脏腑的错误
       心为血液循环的原动力,使血液正常运行,以保证全身机体在生理活动过程中,对新陈代谢运输传送的需要。肺的血气交换正常,给全身输送了充足的氧气,也是保障全身机能正常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胰腺胃肠道等器官(脾)消化吸收、排泄消化道糟粕的功能正常,提供了营养全身机体的原材料。肝脏再对胃肠道提供的营养原料进行分解、合成、解毒等深加工,及其助消化的功能,为全身器官提供了在营养方面上的保障。肾脏的泌尿-水液代谢功能,及时排除了人体在生理活动中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为人体内环境的清洁稳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尽管心肺脾肝肾分别各司其主要职责,但其每个生理活动都不是一个脏器独自所能完成的,而是必须在其它脏器的共同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例如,肺脏的血气交换活动,没有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胃肠道等的消化吸收获得充分的营养原料,肝对营养原料的深加工及助消化功能,肾通过水液代谢稳定正常内环境等等方面的保障支持下,单独肺脏是无法正常进行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脏器发生病变后,其它脏器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间接的连带损害。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后,首先心脏右心室受累。久而久之,可出现右室肌肥厚,最终出现右心衰。随之肝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肝淤血,进而可经常发生胆系感染,甚或出现肝硬变。肝脏出现病变后,又可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腹泻、营养不良,乃至全身状况急剧下降。肝门静脉高压后,又可出现腹水、、、。
       以上就是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不难看出,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有各自的不同规律,而绝非象五行配属五脏那样,套生演绎出来一系列的机械化的简单现象。



                                              参与辩论交流说明:
        1、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辩论交流,即无论中医、西医、非医务人员、暨欲取消中医之人士均可。
        2、由于参与人士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加之本人才疏学浅,不得不求教于有关老师与同仁、或需查寻相关资料时,回复的时间一定会延迟,届时尚请各位鉴谅。
        3、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好的学习机会,希望师长同仁们不吝赐教,以期碰撞出灿烂的中医思想火花。如此,中医幸甚,于殿生幸甚。
     
        谢谢各位!





59
发表于 2016-1-10 19:26:3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4-3-28 23:32:3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3-28 09:04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 ...

以全文而言,第一段说的是五脏的功能,而不是解剖位置。第二段是刺中五脏引起死亡的临床表现与时间,也是大致推论。以下各段是具体的部位禁刺的原因,针刺会出现的后果。
58
发表于 2016-1-10 19:24:5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4-3-28 00:21:33 | 只看该作者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盲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以上原文按照解剖以及字面直译表述应当是以下文字:
      译文:
       岐伯对曰:脏的解剖位置各有要害,不可不察。肝脏在左,肺藏在右,心部在于表,肾脏位于里,脾为住曰本大使,胃为集市贸易,鬲盲之上,中有爹妈,七节之傍,中有一个小心脏。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57
发表于 2016-1-10 19:24:0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4-3-27 00:00:37 | 只看该作者




       肝气左升,肺气右降,这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推论出来的气机升降道理,先生们自己教条主义的、错误的理解为肝脏、肺脏的位置,那是你们自己的错误,不要强加于《内经》!
    自己批评自己吧!
56
发表于 2016-1-10 19:23:24 | 只看该作者
             明清以来,对“左肝右肺”之说,企图订正者有之,以中医脏腑非解剖实体,“《内经》之五脏非血肉的五脏”论者有之,故对“左肝右肺”之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我认同以下说法:肝气主生发,应的是东方之象,东方在古代就是左边,中国古人是“左东右西”来看世界的。肺气主陈降,应的是西方之象,所以说“右肺”,肝和肺,一升一降,能够协调全身的气机,气机顺畅了人就没病了,所以治病可以说是治肝肺,病难治,就说“肝肺难调”。
     因此,我有收获,我受益!
55
发表于 2016-1-10 19:22:0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4-3-26 08:05:46 | 只看该作者




         1    理论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其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因此是相对正确的理论;
      2    任何理论都有其最佳适用范围与泛化、扩大的适用范围,即有其相适应的“范式”。
      3     学习理论的态度,如果带着找毛病的态度去学习,这个理论完全都是错误;相反,这个理论就是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去评价理论,要研究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个理论是怎么样得出来的?是故意臆造的?还是根据某种事实抽象得出的?根据什么事实,怎么样抽象得出来的?等等。
      4    如何正确运用理论?不能够教条主义的去运用,而是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根据什么事实得出来的?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我们要从其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我们抱着这种态度学习中医,就会有收获!
54
发表于 2016-1-10 18:00:2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0 09:15
请先生把原文完整地引发出来!

李老请看这里: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extra=#pid409983
53
发表于 2016-1-10 17:15:25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0 07:43
李老先生糊涂了,中医的脾是什么?如果古人没有见到解剖的,那么,脾字如何造出来?

   请先生把原文完整地引发出来!
52
发表于 2016-1-10 15:4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鸿声 于 2016-1-10 09:3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28 01:51
中医的脾,在娘肚子里存在不存在?是不是人为的创造出了的说理工具?运用现代科学与西医解剖学直接解 ...

李老先生糊涂了,中医的脾是什么?如果古人没有见到解剖的脾,那么,脾字如何造出来?

点评

2013年的帖子,请完整引用出来!  发表于 2016-1-10 17:16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8:32:11 | 只看该作者
萧铁先生说:
       中文对脏腑(除三焦外)的称谓绝对是来源于解剖,这从对内脏的称谓不仅用于人而且也用于动物就是一个明证。既然心肝脾肺肾胆胃肠等概念与西医同样基于解剖,本质上没有不同。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tra=page%3D1&page=1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08:53:46 | 只看该作者
有关中医脏腑实质问题的争鸣,请参考杨金峰先生的帖子:

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腑有什么不同?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694&extra=page%3D1&page=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0 19:56 , Processed in 0.1092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