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889|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7-10-19 14:3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五讲 经络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赵洪钧
     
  在所有中医疗法中,没有哪一种像中西医结合成果针刺麻醉那样曾经轰动世界,因而,在所有中医理论中,没有别的学说像经络学说这样引起全世界医学界较长时期的广泛关注。
经络学说最难得到当代解释的原因,不是它与西医理论不兼容,相反,倒是因为它在很多原则问题上与西医的循环、淋巴、神经理论——尤其是前二者,很相似却不相同。西医的循环、淋巴理论成熟很早,现有知识完全可以取代经络学说,从而更全面、准确、细致地解释运行气血的功能。然而,这样取代不足以解释针灸效应。加之,经络分布那么复杂、严密、整齐有序,而且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似乎应该有未知的解剖生理基础。因此,现代经络研究曾经长时期寻找其它形态和生理依据。这方面的努力大多集中在神经系统上,即从中寻找能够满意解释针灸现象的形态或功能基础。结果是找不到形态学上的依据。功能方面,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生理,只能不太准确地解释某些针灸现象。于是,古人用以支持针灸的经络学说至今未能证实或证伪。换言之,针灸原理研究,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突破。
需要指出,在某些特殊时代背景下,经络研究曾经出现伪科学的做法,一度严重干扰并误导有关研究。这是目前必须清除的污染。
此外,曾有过五花八门的假说,却没有一种能满意地解释针灸。
于是,传统的经络学说要暂时保留——尽管它也不能解释针灸。
何以如此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与这种学说相关的针灸疗效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特别是针灸走向世界之后,它的理论基础的真理性更有了临床疗效的保护。人们可以不相信理论,但多数人很难怀疑经得起重复的事实。即便可重复性不是很强,对与它相关的经络学说却是有力的支持。
总之,只要当代医学不能更好地解释并指导针灸实践,经络学说就会继续作为一种“工具”性的理论存在。
中外科学界有那么多聪明且勤勉的头脑,下力气研究过针灸问题,当代研究手段如此先进,至今没有满意的突破,所以,本讲涉及的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但是,笔者还是必需尽力讲一下此种学说的本意以及有关个人看法。
正式讨论前,说几句题外的话。
笔者不是针灸专家,更没有从事过针灸实验研究。但是,早在正式作医生之前,即已使用针灸治病,而且至今没有完全停止过。笔者学针灸是自学的,练习是从自身开始的,凡自己能够施针处,都自己反复扎过,也用心体会过针刺感传现象。在专业从事外科工作时,也在针刺麻醉下做过大手术。不过,真正用心思考有关理论问题,还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一 经络的本意
经络指什么,本来是很清楚的。《内经》说: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
“夫经脉十二者,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灵枢•海论》)
“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灵枢•脉度》)”
可见,经络或经脉是人体中无所不至的、运送气血的隧道系统。
据现代医学所知,人体中无所不至而且呈网络分布的隧道只有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中,运送气血的主要是循环系统。故可断言,经络或经脉的本意就是西医说的循环系统的血管。
经典中支持经脉或经络指血管的论述还很多。如:
《内经》把脉分为经脉、络脉和孙脉。说:
“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脉度》)
气口指血管是无疑的,脉的逐步分枝也和血管完全相同。
《内经》更有动脉之说。
“动脉”在《灵枢》中约17见,《素问》中约9见。
《灵枢•本腧》所述确且无疑的动脉有:肘动脉(肱动脉下端)、胫后动脉、腋动脉等。《内经》其它各篇提到的还有耳前动脉、颞动脉、足背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等,不一一注明出处。总之,凡可以触及的表浅动脉和深部动脉,古人都知道。
  民国初年,统一医学名词时,把英文的artery译为“动脉”,就是根据中医概念的准确意译。
  至于静脉,中医无此术语,《内经》只说过有些脉是不动的。如“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素问•病能论篇》)。不过,按阴阳原理,有动脉就有静脉。故静脉之说充实了经脉或经络学说。
  比如,西医说的“大隐静脉”就是对中医的补充。
《内经》原文是: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灵枢•经脉》)
古人云:大隐隐朝市。即大隐是不隐的。无所隐,故称大隐。
  《内经》还多次明确说经络是如环无端的,即血液在脉内是循环的。如:
“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类似说法在《灵枢》共8处。《素问》中2处。
《内经》还比较明确地说过气血运行的动力来源于心脏跳动。如:
“心主脉”(《灵枢•九针论》)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五藏生成篇》)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脉宗气”——脉运行的主要动力,显然指可以看到的心尖搏动。
气血怎样在脉中运行呢?
《素问•调经论》说:“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由上述引文可知,所谓经络,只能是西医所说的循环系统,特别是其中的血管。
然而,至今有人认为,经络的本意是独立于循环之外的东西。甚至否认脉的本意就是血管。那么,请看《素问•刺禁论篇》怎么说。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澑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郗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髌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刺踹肠内陷为肿。刺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今敢断言,经文中没有一个字是虚言。而且不知道是经过多少人反复实践才总结出来的。
文中有好几个地方提到中脉出血致死或仆脱色(休克也),其中两处是股动脉或髂内动脉。
凡是大动脉出血都可以致死,故文中还有。但第一句所指,不是动脉,而是静脉——大隐静脉。为什么刺中大静脉也会致死呢?一是古人用的针很粗钝(没有不锈钢不可能造出现在的毫针)。二是出血后不知道如何止血。有西医知识是不会死的。三是古人针刺放血时要刺中脉再“开其空”,(《素问•刺虐论》)于是,血就更难止了。
显然,引文中提到的“脉”,就是血管。经脉就是大血管,络脉是小血管。“脉”既包括动脉,也包括静脉。故经络的本意就是指大小血管。
从文字学角度看脉字,它的繁体字是“脈”。字形即指肉体中运送液体的、分枝很多的渠道。这样的渠道最明显的是血管,故古今字典中,脉的第一义就是血管。如果参看繁体脈字的两个异体,一个是由派字的右旁加血字构成,另一个由血字加永字构成,则脉指血管毫无疑问。
不过,笔者还是觉得有必要就“经络”一词略作探讨。
查今本《素问》,“经脉”出现约33次,“经络”只出现约26次。今本《灵枢》,“经脉”共出现约52次,“经络”出现约31次。(按:出现次数,是从“中药网-医药典籍-中医”《素问》、《灵枢》全文,通过微机自动计数的。)
据此可知,经络一词应该相当晚出,它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此前更多用“经脉”一词。
经脉怎么变成了经络呢?
这是由于后来《内经》将“脉”分作三级。经脉是主干,主干分为支络,支络再分为孙络,见上文。
现有早于《内经》的医学文献,是著名的出土文物马王堆医书。其中的两种灸经,还只有脉的概念,而且只有十一脉。故此说发展的轨迹是,从“脉”到“经脉”、“络脉”再到“经络”。《内经》总提时,仍多称“经脉”,分述时,称经脉、络脉。
总之,“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这一简称很容易使人忘记它是定语,是形容词,它限定的东西是“脉”,也就是血管。
因此,经络学说这一术语不准确,它是迁就汉语习惯的说法。按其本意,经络学应改称“脉学”。
然而,早在《内经》成书之前,中医就有诊法上的脉学,即切脉之学,而且被普遍接受。现存最早的诊脉专书名为《脉经》,再想把经络学改成脉学就不大可能了。
可否使用更早的术语,改称“经脉学”呢?也不好,因为经脉后来特指血管主干。于是,只好迁就至今惯用的术语,把指导针灸的学说称作经络学说。
  不过要再强调一遍: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脉就是血管,经脉指大血管,络脉指小血管。无论从今《内经》叙述时的实指来看,还是从文字学看,脉就是那时医学家看到的血管,而且古人确切知道血液是在经络中运行的。
  关于经络的本义就是血管的上述考证非常严密,相信大多数读者不会再有异议。
或问:如此说来,不是可以拿西医所谓循环、淋巴和神经系统来充实并改造经络学说吗?
回答是:经络的本意是血管,按西医理论,单靠血管或循环系统还不能完成运行气血功能。故最好说,所谓经络就是循环和淋巴系统。循环和淋巴系统正常运行,自然需要神经(和内分泌)调控,但神经不是管道,加之,循环系统的独立性相当强——离体心脏可以自主跳动相当长的时间,故经络的本意不包括神经系统。
《内经》关于神经的内容,集中在《灵枢•经筋》。
古人至少知道某些外周神经的主干。《灵枢•经筋》应该是基于神经、肌腱、骨联接形成的体系。该篇明确记载了尺神经。其他叙述包括那些神经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该篇所述的经筋病与《灵枢•经脉》的经脉病基本不同是肯定的。前者主要叙述运动系统疾病,特别是肢体运动障碍;后者主要叙述脏腑病。
  奇怪的是,古人没有说经筋上有穴位。当代中医实际上把《灵枢•经筋》所述的整个内容都淘汰了。人们对这一事实似乎熟视无睹,否定、淘汰都无所谓。如果要否定《灵枢•经脉》就会有人激烈反对。其实,针灸实践大多不能在经典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如众多的阿是穴和经外奇穴与经络无干即是。其它方面见下文。
   二 经络学说的意义
   笔者认为,经络学说主要不是为满足针灸实践的理论需要,也不是针灸实践发现的经验事实积累的结果。它主要是为了说明人体怎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人体各器官、部分之间通过什么互相联系、互通信息、交流物质。这是经络学说的意义所在。
  人们经常强调中医学的整体观。其实,没有经络学说,中医学的人体只是很模糊的整体。
  《素问•灵兰秘典论》拿人体比附当时的封建国家,说心为君主,其余器官受君主统帅。这种比附不能解决脏腑之间通过什么信息和物质通道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五行学说把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附在五脏上,五脏之间互相作用,就是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若问:五脏之间通过什么联系通道实现生克乘侮呢?问题仍没有解决。
不相邻的物体之间要发生作用,信息和物质通道至少须有其一,否则只是无中介的遥控或遥距离作用。当代科学至今对无中介的遥距离作用——万有引力持保留态度。
所以,只有经络学说成熟后,中医学才有了科学意义上的整体观。这一学说对中医学是至关重要的。其意义较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此,经络学说的要点可以表述如下:
  1.经脉及其络脉、孙脉,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无所不至。
  2.气血在脉中运行,营养全身。
  3.脉循环无端,气血在其中循环运行。
4.医生可以通过切脉了解气血运行状态(《内经》已明确可以通过气口,但也有遍诊法)判断疾病所在及其性质,并通过调整异常状态治疗疾病。
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还不完全具备上述要点。
  单就这四点而论,和成熟的西医血液循环学说基本上没有矛盾。所以,要坚持经络是循环和淋巴系统之外的未知实体,就必须将上述要点都否定。那样就等于否定了经络学说。
  只是中医没有说明气血循环是以心脏为中心的(尽管有“心主身之血脉”之说,见《素问•痿论》),而且这种循环有离心和回心两种脉(尽管中医有动脉之说),回心者带回氧气或养料,也带回废气和废料;离心者则向器官、组织供应氧气、养料,同时在有关器官排出废气和废料。
  经络学说缺什么不要紧。问题是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详情与循环理论大相径庭。加之循环理论不足以解释多数针灸效应,必须对针灸原理给以其它解释。
不难看出,上述要点中基本上不包括神经生理。我们可以承认暗含有部分神经生理。如上所说,《内经》还有经筋理论。此外,对气是否都在脉中运行,古人不很肯定。说还有行于脉外(似乎伴随脉运行)的比较神秘的(卫)气。这在古人算是很慎重的猜测。这不要紧,凡古典理论所无的内容,都可以补充进去,正因为它没有,才不会排斥。
三 经络学说的形成
如上所说,经络的本意就是血管。运行气血的经络只能是西医所说的循环和淋巴系统。为什么会形成与血管、淋巴实际分布差异很大的经络系统呢?
简言之,经络学说是在相当有限的解剖知识基础上,主要靠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思想推演出来的体系。其中,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尤其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构造理论时,中国古代的哲学自然观,如阴阳、五行以及和这两种观念密切相关的天人相应思想起到激发、同化和吸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哲学自然观迁就经验知识,而是按照哲学自然观的模式增加经验知识中没有的东西。
故可断言,这样的体系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证实。
读者切莫以为,指出哲学思想的作用是对古代贤哲的亵渎。任何时代的科学家都不可能不受哲学思想、特别是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就形成理论体系而言,哲学思想从来都是积极主动的。没有哲学思想——亦即没有对世界的一般信条,就没有理论。我们说哲学思想有负面作用,是指其排它性并且常常要求研究对象迁就它。一般自然观总是一种思维定势,而且会渗入人们的价值观。至于说哲学思想常常要求经验知识迁就它,至今仍是普遍现象。问题是,一旦有足够的经验知识否定旧学说时,是否有勇气解构它。
  何以见得经络系统是天人相应的体系呢?
古人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灵枢•经别》说:
“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灵枢•阴阳系日月》说: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
    上述引文应是十二经脉说定型之后的说法。由这两段话就能明白,十二经脉说不过是为了与十二月相应。
此外,还有别的天人相应经脉论述。
比如,《素问•阴阳别论篇》如下说: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此话也应该出于十二经完成之后。“十二月应十二经”是清楚的。与四时相应的“四经”是什么呢?大约是冲任督带。
《灵枢•五十营》还有28脉说。
为什么要28脉呢?因为要应天周28宿。即该篇所谓“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其算法大约是手足十二为二十四,再加冲任督带。其余的脉,就不管了。
此说还见于《灵枢•卫气行》。这两篇都有大段文字讲人气运行如何与太阳运行相应,不再引。
穴位、孙络、溪谷的数目也是天人相应的。
《素问•气穴论篇》说:“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本知其所,愿卒闻之。……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孙络之脉……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脉,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这样推论来的穴位等数目,也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证实。
还有类似说法,不再举。
更有甚者,为了与天六地五相应,早期经络学说只有十一脉。那时不但没有手厥阴脉,手少阴脉也没有穴位。
  《灵枢•邪客》说:“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
于是,经文不得不做些自相矛盾的解释。
总之,经络的本意虽然是血管,最后形成的经络分布体系却是出自天人相应的推理。
显然,主要用天人相应思想认识或解释人体构造和生理,已经不能被当代人接受。人体构造和生理,与不包括生命的天地之间有极大的距离。阴阳、四时、五行、六气、十二月、365日等规律,远远不足以填充天人之间的空白。人体基本上不是这样与天地同构(即天人相应)的。即不能说天有四时,人有四经;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六气,人有六府;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天有365日,人有365个穴位等推论是正确的。
或问:如此说来,至今公认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大多是为了满足天人相应而想象或主观安排的吗?
答案是:据以上所述,除非认为经络与循环和淋巴无关——即经络不运行气血,而且确实是现在根本没有认识到的天人相应构造,只能说多数经络是为了满足天人相应而想象或主观安排的。
试看所谓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带脉等没有一条与动静脉走行相符。
至于《难经》第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更是错误的。按照现代循环、淋巴解剖生理,不可能如此。遍查内难更不能证明十二经皆有动脉。
笔者以为,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证明人体有传统的经络分布体系。
  也许,经络学说天人相应的局限性还不宜全盘否定。
  但是,就我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当代哲学思想来看,应该及时的对它进行扬弃。否则便没有新理论出现,科学再无法进步。
关于《内经》时代的经络学说的发展演变过程,笔者在旧著《内经时代》(198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刊)第十二节中曾有较多讨论,结论大体如上。因为篇幅很长,不再引用。有兴趣的读者,请参看旧作。
    四 经络学说导致的谬误和矛盾
    如上所说,经络的本意是血管,为满足天人相应需要,形成的经络体系却远离了实际血管系统。迁就哲理导致经络循行远离血管分布也是谬误,但只是理论问题。真的刺破血管放血就不仅是理论问题了。
1.谬误的放血疗法
当代中医也知道,所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大多不是较大的血管所在。现代针灸都要避开大血管,但不要认为古人也这样看。古人不但认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都是运行气血的,而且常常有意刺破大血管放血。于是出现严重谬误。
为什么要刺破大血管放血呢?
这要从古人如何看针刺治病说起。
关于针刺何以能治病,《内经》论述很多。简单说来,就是“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灵枢•九针十二原》)
  怎样使经脉气血通调呢?
《内经》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灵枢•通天》)
总之,不出补泻二端。
针刺如何补泻呢?
《灵枢•小针解》说:“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著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读者由上文,大概还不明白实际上如何补泻。
如何补,见下文,先说如何泻。
简言之,《内经》时代的针刺泻法主要是不同程度的放血。
《内经》时代的刺法,的确常用放血法。放血量常常很大,不细读《内经》的人大约不知道。举三段经文如下: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洪钧按:即大隐静脉。此处横字不作横竖讲,而是跨越的意思)以止之。……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癃,取之阴蹻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男子如蛊,女子如怚,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灵枢•热病》)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洪钧按:即大隐静脉)出血。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脉满大急,刺背输,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诸疟而脉不见,剩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郗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郗中出血。先手臂病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痠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胻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附髓病,以鑱针针绝骨出血,立已。”(《素问•刺虐论》)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大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一本有动脉),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厥病》)
由引文可知,古人针刺治疗实证,就是通过放血而“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读者以为上述放血疗法能够治愈有关疾病吗?
为什么现代中医不再使用此种疗法呢?
须知,用古代针具刺破大隐静脉、腘动脉、股动脉甚至舌下动脉都可能造成出血不止。
笔者以为,无论何种疾病,大量放血都是危险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大量放血,放的不是邪气,而是人体最宝贵的正气。
以疟疾而言,即便实证,用放血法治疗也毫无道理。“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达到恶寒的程度(洪钧按:必然因为放血量很大),更是危险的。同理,“热病……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也是严重的谬误。
这种疗法早已废除。废除大量放血法,大约在隋代。《外台秘要》的作者王涛据《内经》说:“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灵枢•玉版》)很可能是目睹过大量放血,导致死亡。上文标题一中引用的《素问•刺禁论》,也指出针刺中脉很容易出现危急情况,甚至死亡。
  《内经》还多次提到热病五十九刺,处处要见血,总放血量不一定很大,理论上也是错误的。
顺便提及,西医也曾经常用放血疗法。直至1950年左右,治疗高血压和脑意外等,还偶尔使用。放血量也相当大——可达500ML以上。现在看来,也是错误的。
或问:针刺放血都是错误的吗?
答案是:刺破大血管大量放血,肯定是错误的。挑刺或浅刺皮肤见血对某些疾病可能有效,故至今还偶尔浅刺十宣和挑刺风池、风府等少量放血。民间还有其它挑刺法,与刮痧原理大约相同。只是,这样的疗法既不讲经络,也不讲穴位,不能用经络学说解释。至于局部严重充血或有瘀血、死血而放血,如中医治疗扁桃体炎点刺放血有效,却不必用经络学说解释。
2.难以理解的出邪气和得气
古人认为,针刺也可以放出无形的邪气。
《灵枢•官针》说:“脉浅者勿刺(按:据此可知,当时有人认识到不可刺破表浅的大血管),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
《灵枢•终始》说:“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
这是讲针刺时分三步。第一步“刺绝皮,以出阳邪”——靠迎来的血气;第二步“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出阴邪;第三步,“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
有针刺经验的人都知道,刺入肌肉之前,一般不会“得气”。然而,古人认为,针刺得气,所得是谷气。
针刺得气显然不是谷气。得气之前何以能“独出邪气”也难以说清。
3.说不清的补法
针刺怎样补呢?
就是得气之后再“追”一下——捻转刺激的同时再稍微深刺一点。
古人认为,这样就是补充了谷气。
显然,现代人不会同意此说。
    总之,不引进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理论,不能解释针刺治病原理。
  4.非血管循行处的穴位是什么?
不刺中血管放血而得气,刺中的是什么呢?
  笔者恰好翻到一张2002年1月26日的《中国医药报》。其中第7版上有一篇文章:用针灸探索人体传导密码——记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其中提及几例神奇的疗效是否完全可信且不论,王氏发现的某些穴位和所谓“平衡针灸学”则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
  其中说:“他终于惊奇地发现,肩周炎最敏感的穴位不是在传统的中医经络穴位上,而是在西医解剖学的神经干上。……王文远认为,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部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的破坏。通过针灸刺激传递给大脑一种生物信息,由它指挥人体自身传导密码,调动能量修复平衡系统,促进机体康复,这就是平衡针灸学。”
  这又是关于针刺机理的一种新假说。王氏的看法虽然很空洞,却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如果他的疗效确实像报导说的那样好,就可以肯定,最便于解释其疗效的是神经理论。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发明的很多刺法与传统经络理论没有关系。如耳针、头针所刺部位,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毫不相干。这两个地方也没有较大的血管分布。
5.经络学说在外感病治疗方面失败
以伤寒为例,《伤寒论》以六经辨证。六经与经脉有些瓜葛。伤寒病在太阳且有针足阳明,使病不传的经文。实际上,没有医家这样做,至少当代中医不这样做。显然是因为曾经有很多人这样做过,而没有效果。不仅如此,《伤寒论》中还提及其它针灸法,大都被仲景否定,后世也很少应用。比如,足阳明属于胃是无疑的,可是,承气证显然不能用针灸阳明经的穴位来治疗。
温病按卫气营血辨证,按说可以使用针刺放血或补气治疗。但是,温病学家几乎无人使用针灸疗法。
读者或许认为,这是实践过少的缘故。其实不然,《内经》中,治外感就以针刺为主。
那时有很多刺法,现在几乎都淘汰了,说明疗效不好。
6.穴位主治不能体现所在经脉的特异性
由于每一经主要联系一个藏府,按说治藏府内伤病,最便于经络学说指导。即藏府病只能或者最好是循经取穴。实际上,常常不是这样。
我们常常背诵的歌诀是: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酸痛取阿是,面口合谷收。这一歌诀是很实用的。倘问:肚腹里面有那么多脏腑,为什么只有三里穴最重要呢?经络学说显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7.刺激穴位的方法与疗效没有特异相关性
按传统说法,最早是用石头刺激的。后来用过铜针、银针,现在最多用不锈钢针。更有激光针、电针、磁针、超声针、穴位注射疗法。似乎机械、声、光、热、电、磁、化学刺激都可以取得同样的疗效。可见,疗效与刺激的性质没有关系。不过,凡做过针刺的人都知道,电刺激的针感最强。所以,应该认为,多数刺激最终都要转化为电刺激,而且主要通过神经系统起作用。
针灸书和有经验的医生还知道,疗效最好的穴位不在神经线附近,就在四肢远端——即膝肘以远。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地方神经敏感。
至于针刺治疗昏迷和惊厥,就是刺激可引起剧烈疼痛的地方,与经络学说没有什么关系。
总之,传统经络学说,非但不足以解释针灸效应,还曾经导致严重错误的刺法。
五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所谓工具主义,就是理论上的实用主义。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不必管,利用它能达到实用目的或解释某些现象即可。但是,所谓理论,正是人类特有因而最可贵的理性思维的结果。工具主义至少是对理性思维的蔑视。实际上,与客观实际相距很远的理论,不可能有满意的实用价值,也不可能满意地解释客观对象。据笔者所知,近现代科学理论中,只有电子从负极向正极运动与电流从正极向负极流动,是实际与理论恰好相反,但理论上仍按电流运动方向讲。这一事例,不能算工具主义。因为实际上知道电子如何运动,在普通电路中两说的结果也完全等价。在离子回旋加速器中,则只能按离子实际运动方向设计。
对经络学说这样重要而且复杂的理论,不能满足于工具主义。况且,如上文所说,传统的经络理论,也不能解释针灸效应。
如何认识或评价现代经络或针灸原理研究,见下附“关于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附:关于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笔者不是经络研究专家,本文也没有具体引用专业文献,但仍希望它对专家有些参考价值。经络研究就是研究针灸原理,而且以研究针术为主,为行文方便,本文多针灸并提。
所谓理性思考,是说不盲从一切古代或现代人的有关见解,而是从已经实验充分证实的理论和自己的有关经验知识出发,运用尽量严密的逻辑思维考虑问题。当然,所谓“已经实验充分证实的理论和自己的有关经验知识”也不是绝对可靠,但总比盲从或从古今许多猜测性假说出发更好些。
笔者对现代经络研究思考的主要看法如下。
一 现代经络研究扼要回顾
近五十年来,经络研究面对的是以下七个问题。
1.针灸疗效的可重复性怎样?
2.经络是否特殊构造?如果是,相当于西医已知的什么系统、器官或组织?
3.如果不是已知构造,它是否一种未知构造?
4.如果找不到经络构造,它是否已知构造的未知功能?
5.古人描述的经络循行完全或基本上正确吗?
6.经络和穴位在功能方面的特异性能够证实吗?
7.不同性质的刺激手段可否表现为不同效应?
到目前为止,以上七个问题的求解情况大致如下。
1.针灸疗效的可重复性比较好,但不是重复《内经》和《甲乙经》等,特别是主要不再用于热病。
    2.古人描述的经络,与西医已知的构造几乎没有对应关系。古人所说经络的基本功能,只能是循环系统的功能。换言之,经络功能的传统理论不能解释针灸效应。
    3.找不到与经络基本相符的未知构造。
4.已知构造中,以神经、内分泌,即人体调节系统最便于解释针灸效应。
    5.古人描述的经络循行,可重复性很低很低。
6.经络和穴位的特异性,未能得到满意的证实。
    7.针灸刺激手段的特异性与产生的效应基本无关。
    于是,对经络实质有过不胜其多的假说。多数假说与西医所说的调节系统有关,但至今没有一种令人满意。
二 笔者对经络学说的粗浅见解
到底该怎样看经络学说?浅见如下。
经络学说是古代的针灸原理,研究它的理想结果是:找到与经络分布、循行完全相符的解剖学或生理、病理学依据并且能够据以全面而准确的解释针灸效应,特别是针灸的疗效。
现在看来,找到与经络学说完全或基本相符的解剖学依据是不大可能了,不宜再去钻这个死胡同。
经络的原意或实指就是血管,然而,循环理论基本上不能解释针灸效应或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只有神经和内分泌理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针灸效应,可惜太不准确,太不严密。
于是,必须重新认识针灸效应。
重新认识的关键是:经典和后来积久形成的观念(包括近数十年形成的观念)必须转变。不但传统理论和循环理论不能解释针灸效应,神经和内分泌生理、病理也不能全面、严密而准确地解释针灸效应。所以,不宜一味追求通过一种学说,企图全面解释针灸效应。
笔者以为,今后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要害穴位与西医所谓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即探讨人体表层与内部构造之间如何相关。
“相关”之说,不是笔者的创见。上个世纪早期,法国人就有体表与内脏相关之说,而且发现了与中国针灸不全相同的很多相关点(略同穴位)。
我国学者也有不少人赞同此说,而且有过据以研究针灸的专著。
不过,提出模糊的“相关”说,不足以进一步认识针灸原理。人体当然是密切相关的整体,体表自然与内脏相关。比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不是夸大其词的整体相关形容。
然而,针灸原理研究是为了尽量详细而准确地说明经络和穴位如何与内脏等相关。为此有必要引进数学中的相关概念,以便量化。
以下直接结合针灸效应说明“弱相关”、“强相关”和“相关度”的概念并据以浅谈笔者对经络学说、针灸原理和针灸效应的看法。
    1.针灸效应,是一种弱相关反应现象。所谓弱相关反应现象,指此类现象的因(如针刺激)和果(如预期效应)之间的相关度较低。所谓相关度,通过四项指标计算。即①由因见果的频率②因果之间线性关系程度③因果部位的对应程度④因的性质对果的性质的影响程度。每一项指标最高值,均为百分之百。暂定,相关度≈①×40 % ②×30%  ③×20%  ④×10% 。当相关度低于40%,即可认为属于弱相关。如果低于20%,就应该认为是典型的弱相关。总之,所谓相关度,不是仅仅指出现效应的频率或几率。
    2.弱相关反应现象的对立面,是强相关反应现象。最典型的强相关反应,因果关系的相关度接近100%。比如,脊髓横断必然截瘫,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必然心肌梗死。反之,真能完全修复横断的脊髓,则截瘫完全恢复;真能及时解除冠状动脉阻塞,则可完全避免心肌梗死。此类现象的因果关系,不仅由因见果的几率是100%,预期效应的程度和定位准确性也几乎是100%。这是因为已知有关神经和循环解剖生理,决定了上述因果之间必然是接近100%的强相关关系。即有一因,必有一预期结果,而且理论上完全可以解释。生理、病理和治疗学方面,有许多这种强相应关系。比如静注射副肾素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就是强相应关系。人们希望医学问题都能归结为这种现象。可惜,至今为止,凡是要费力研究的现象,大多数不能得到这么高的因果相关度。这就是为什么要设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处理。
    3.弱相关反应现象,只是有因可能有果。不仅有因见果的几率比较低。施因部位、性质与产果部位、程度之间,更少见严格的相应关系。此类弱相关反应现象,不是只见于针灸效应。和传统针灸相似的耳穴、头穴、按摩效应等,自然属于弱相关反应现象。气功、热疗、强身武术、体育锻炼等所见效应也主要是弱相关反应现象。某些西药的作用,如大剂量维生素C可缓解癌症等疾病,也是弱相关反应现象。科研术语称之为可重复性很差。
    4.所以,笔者认为,经络或经络感传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弱生理反应现象。因此,开始较早、资料积累较多的经络感传现象研究,值得反思。如果承认经络现象是一种弱生理反应现象,就不可能完全证实古人描述的经络路线。如果预先认定,经络现象是一种强生理反应现象,那么,按照科学原则,感传现象应该在绝大部分人身上以非常近似的方式出现。感传现象研究结果,显然支持拙见。其可重复性不到20%,也就是说,针刺和感传现象出现之间的因果相关度不到20%。这还不计入出现感传现象之间的个体差异。
    5.针灸疗效或效应,当然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机制起作用。(破坏大部分脊髓,再看针灸效应,就可证实这一点)而且首先接受刺激的是神经系统末稍。但不是完全通过此种机制。比如,灸法治疗体表慢性炎症、特别是中医所谓阴疽,就主要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再如,古人曾主张经常在三里穴(因方便之故)保持灸疮,应该是不断激活免疫机制。又,古时针具较粗,现在也有强刺激、久留针,会破坏少量组织,就有破损组织效应。总之,除去治疗时的积极暗示和患者主动的心理调节以外,已知针灸效应虽然以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作用为主,还有其它环节。
    6.凡弱相关反应,都是多因素、多环节、多径路反应现象。可否深化认识,把某些效应改进为强相关现象呢?从理论上讲,这至少是很困难的。或问,人体当中不是有很多强相关反应现象吗?
    7.这要看从哪个层次、使用什么性质的手段为因去求果。假如作为因的手段及其作用部位并无特异性,就不可能期望出现强相关的果。近来西医发明了某些介入疗法,目的是通过直捣病因,求得结果。凡真正产生强相关反应的,必然是对病因的认识很准确,而且病因基本上是单一的。凡是不明原因,特别是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反应,至少目前不大可能得到强相关结果。
    8.针灸,特别是针刺也有时产生强相关反应。如刺眼眼必盲;刺哑门、脑户过深多死;刺胸背过深必见气胸;刺中大动脉必大出血。(古时有刺中脉“开其孔”放血的治法)古时针具很粗,这些反应几乎会100%地出现。或说,这不是针刺的目的。但是把针刺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们也是针刺效应,而且也是当代针灸家必须要有的知识。所以,不是很剧烈的刺激,作用于要害部位,照样会产生强相关反应。
    9.按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随着系统增大而增大。人体正是一个巨系统,其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果关系。问题不仅仅在于人体系统太大,黑箱理论是说,在不打开或基本上不打开研究对象的前提下,看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之间的关系。待积累一定数量的结果(即因果关系)之后,就可以制定理论模型,以便解释黑箱。
    10.针灸术正是古人采用黑箱手段治病。它通过非特异的作用,刺激体表的几个(有时一两个)点,去解决特定部位的特殊病变。可以想象,此种刺激可以通过多少径路、多少环节起作用。故大体可以肯定,针灸效应是不可能呈现强相关的。
    11.古人提出经络学说,也有尽量使针灸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的目的,即试图从理论上强化相关性。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理论表现形式极有待修改,对穴位特异性的认识也不够。
    12.当代针灸原理研究,当然要继承。没有继承,早就没有针灸术了。但是,继承的目的是保存、应用并最好能发扬。研究就是为了发扬。研究过程中,固然少不了验证古代理论这一步。不过,没有怀疑精神的研究,会永远停留在证实旧说的水平上。很多情况下,古人的错误通过逻辑分析就能发现。如本讲正文所说,天人相应的十二经脉等,是不可能实验证实的。
    13.通过逻辑分析,发现古人的错误之后,还要验证,但目的是证伪。暂时不能证伪,即暂时保留。不过,凡是逻辑上不通之处,必须得到新的理论,实现逻辑严密才能结束证伪。
    14.当代针灸研究,大体上证明了经络和穴位都只有不强的特异性。占体表面积更大的非经络循行地带,还有很多“穴位”,它们也有和已知穴位大体相当的特异性。这些都提示人们,针灸原理和传统经络学说之间有很大距离。
15.还有一个极待解释的问题是,刺激手段与效应之间几乎完全没有特异相关性。机械、声、光、热、电、磁等物理刺激和穴位注射的化学刺激,为什么会产生同样的效应,除了说它们都是非特异的弱刺激外,没有更好的解释。任何刺激,只要太弱,都可看作非特异刺激。正如人体实际上一直在接受外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我们却不认为在接受治疗一样。
16.如果从本质上改变刺激手段,比如在穴位和非穴位注射副肾素,都会出现强相关反应。此种反应原理,在西医看是已知的。但是,经络、穴位理论完全不能解释,故值得深思。反之,在上下肢各刺入一针,再加上40伏以上的电压,就会心跳骤停。这说明针灸刺激还是很弱的刺激,此类刺激作用于非要害部位,除疼痛外不可能产生强相关反应。尽管个别人看到针就会虚脱,却不属于强相关反应。总之,如果把针感也看作效应,则只有这一种效应近于强相关反应。此种效应,完全可以用神经感觉理论来解释。
17.把针灸效应看作弱相关反应,怎样解释针灸治疗中往往呈现高有效率呢?笔者以为,即便不认为有关报告需要重复之后再确认,也可以做出比较满意的解释。相关度,不是和有效率等价。高相关度,不仅由因见果的几率高,还要求因与果的线性关系强;因果部位的对应关系强;因的性质要影响果的性质。按上文所给公式计算,应该没有符合强相关反应标准的临床或实验报告。而上文所举,刺眼、刺脑户、刺胸、刺大动脉的效应,则符合强相关反应标准。
18.按上文笔者对针灸机理的理解,针灸术应该对主要因为调节紊乱导致的疾病,而且尚无严重消耗时疗效较好。实际上,基本上是这样。比如,针灸对多数全身感染性疾病疗效不好。倘感染较重,从张仲景时代,就基本上淘汰了针灸疗法。温病学派更少用针灸。这样就可理解,《内经》时代,曾经以针灸,特别是针刺为主治疗热病,为什么后世少用。如果说,轻浅的热病用针灸还不如药物方便,那么,结核病是药物疗效不好的慢性病,为什么没有多少针灸治疗成功报道呢?有严重消耗的病人,忌用针刺,道理略同。镇痛最常用针灸,曾有过脑啡肽假说,提示针灸效应与神经系统最密切。
19.与镇痛相关的针刺麻醉曾经轰动世界,针麻是否强相关反应呢?显然也不是。针麻发展到最后,曾形成无穴麻醉,这实际上是对经络穴位针刺麻醉的否定。换言之,针麻效应不能用经络穴位理论来解释。
20.笔者以为,今后的经络研究,重点应放在强化穴位特异性上。基本无效的穴位,应予清除。新旧有效穴位,进一步弄清其特异性。假说固然不可没有,但是,对同一现象有数十、上百种假说,则不是正常现象。科学史上的学派争论,大多只有两派。
那么,经络学说或针灸原理研究的前途怎样呢?
按上文所述拙见,此种研究的对象既然是弱相关生理或病理反应现象,其理论就不可能是强相关的,只能形成一种弱理论(或称软理论)。即不可能形成一种像神经、循环理论那样可以严密解释有关现象的理论。笔者认为,此种弱理论只能附属于已知调节理论,可命名为边沿或边际调节理论。
三 如何看待经脉和经筋学说的其它意义?
如何看待经脉和经筋学说的其它意义,笔者认为是显而易见的事。笔者的简明认识是:
    1.运行气血的经脉、络脉、孙脉和冲脉等就是血管。血脉循环不息,周流不休,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营阴阳、濡筋骨、温分肉等循环营养功能,就是血液循环的营养功能。按本讲正文标题1中所说,最好再加上淋巴系统。现在已无必要保留十二、十四、二十八、三百六十五脉等说法。当代血液循环解剖生理,已经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取代经脉或经络学说。新说比旧说准确而且严密得多。
    2.主要不运行气血的经筋学说,是不完善的神经、肌肉和骨联接解剖生理学说。现在也没有必要保留十二经筋说。当代神经、肌肉和骨联接解剖生理,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取代经筋学说。新说也远比旧说准确严密得多。
  
91
发表于 2009-4-7 16:59:33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陳總版主呢?
90
发表于 2009-4-6 11:03:21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4/05 00:45pm 发表的内容:
转帖: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也是针灸的施术部位。根椐穴位的基本含义,穴位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感受刺激和反映 ...
轉貼文章最好註明出處
這是基本學術素養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
第一句就錯了
這篇作者不知是誰
對經絡誤解很大
最好不是臨床醫師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4月06日 11:06am 时添加 -=-=-=-=-
這篇文章是篇典型的
搞錯';理論模型"的作品
89
发表于 2009-4-6 10:58:16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4/05 11:36am 发表的内容:
个人的理解,用针或用灸,都是一种刺激的手段,其最终的效应,是靶器官的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善改变。而中介的生理病理机制,应当是机体神经、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的改变。
太籠統了吧!
針與灸
第一個改變的是人體的血流分配
所謂調氣血是也
是透過血流分配的改變
達到治病的效果
與藥物歸經是同一理
與脈學也可聯繫
灸還可活化穴位的組織
恢復穴的原本功能
穴與車站的觀念是完全不同的
穴較類似"加壓站"
88
发表于 2009-4-5 12:45:15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4/03 10:27am 发表的内容:
好“经络与穴位是有区别的”
借問在穴位上用針用灸
改變的是甚麼?
转帖: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也是针灸的施术部位。根椐穴位的基本含义,穴位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感受刺激和反映病证。与一般感受器比较,穴位对刺激的感受性有其独自特点,掌握这些特点,采用适当手法促进“得气”的形成,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异常变化,称为穴位病理反应。穴位病理反应有各种表现形式,并遵循一定规律,将其应用于临床可协助疾病诊断和帮助选取穴位。针刺入穴位后究竟刺中了什么结构,该结构与非穴位有何不同,对此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迄今虽未发现穴位下存在尚未认识的特殊结构,但结合针感研究发现穴位下有丰富的感受器及肥大细胞,因此,推测它们可能是产生针感的结构基础。从神经科学认识上,穴位既是感受装置也是效应装置,本节对产生针感和效应的传导通路进行了阐述,对穴位效应装置机能变化的原理进行初步分析。
一、穴位的功能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内经》称穴位为“气穴”,是“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部位。根据穴位的基本含义,穴位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感受刺激(to recept stimulus)和反映病证(to reflect illness)。
(一)感受刺激
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必须作用于一定穴位而产生作用,这是因为刺激作用于穴位后,能激发经气运行,以达到宣通气血、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所以,从感受刺激这方面来说,穴位是体表存在的感受针灸、推拿等诸多刺激的感受装置(recepting setting),穴位感受刺激的特点如下:
1.穴位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一种感受器(receptor)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刺激引起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如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是耳蜗毛细胞的适宜刺激。一定波长的电磁波是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适宜刺激。组织学已证实,穴位区域的皮下及深部组织中有多种感受器,如痛、温、触、压觉感受器等,这些感受器可分别接受不同能量形式的刺激。如毫针的机械刺激,艾热的温度刺激,电针的电流刺激,磁穴疗法的磁场刺激,推拿按摩的触压刺激,激光的机械刺激等。这些刺激对穴位都是适宜刺激。穴位感受装置能将这些刺激通过换能转变为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或直接产生传入神经冲动,并产生酸、麻、胀、重等多种针刺感觉。
2.穴位的适应现象 当某一个恒定强度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作用,但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减弱,感觉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adaptation)。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但适应的强度可因感受器的类型不同可区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两类。如感受皮肤触觉的环层小体是快适应感受器,对其施加恒定压力刺激时,其传入冲动频率很快下降至零。它适于传递快速变化的信息。肌梭和关节囊等感受器属于慢适应感受器,对其施加刺激时,所产生的感受器电位可持续相当长时间,衰减得很慢。穴位感受装置对刺激也存在适应现象,如单调重复的电脉冲刺激,易使机体产生适应性,导致针刺效应降低,而频率、节律和振幅不断变化的复合波,较难产生适应。因为穴位处有多种多样的感受器,感受刺激的形式也各自不同,因此适应的发生有快有慢,例如,穴位对电针刺激发生适应相对较快,对毫针的机械刺激发生适应相对较慢。
3.穴位的感觉阀(sensory threshold) 作用于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感觉。引起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强度称为感受阀。感受阀受刺激面积和时间的影响。要使感受器兴奋,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总量。同样作用于穴位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和一定的持续时间,才能引起穴位感受装置的兴奋,产生相应感觉。常用的穴位刺激方法有手法运针、电针、艾灸、指压等,其强度是以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包括酸、胀、重、麻、凉、热等感觉中一种或几种感觉的混合感)为最佳。临床证明,只有产生“得气”(to get needling feeling)感觉时才会有明显的疗效。相比之下,艾灸所兴奋的感受器阀值较高,手法运针次之,电针兴奋穴位感受器的阀值较低。
(二)反映病证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灵枢·邪客》指出,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月国 。张介宾《类经》注曰:“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节之会处索而刺之”。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穴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反应点。机体在病理状态下,体表穴位具有反映病证的作用。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各种异常变化的现象,称为穴位病理反应(pathology response)。
1.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穴位病理反应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感觉异常:内脏患病时,常在一定的穴位或某条经脉的多个穴位处出现感觉异常。最常见的感觉异常是痛觉过敏,即穴位处出现疼痛,或按压穴位时出现明显的压痛。尤其是急性病时,压痛明显,其程度因病情而异,压痛阳性的穴位有时还有酸、麻、胀等感觉异常。有学者提出,脏腑病变时相应经脉的井穴或原穴对热的敏感度发生变化,称为知热感度变化。正常人左右同名穴的知热感度基本对称,脏腑病变时则不对称,或升高或降低、或失去平衡。
(2)组织形态改变:脏腑病变时有些人穴位处病理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色泽改变或形态改变,如出现瘀点、白斑,或出现皮肤局部凹陷或隆起、丘疹、脱屑等,或在穴位皮下出现硬结、条索状反应物等,后者需要用按压、循摄等方法才能触摸到。
(3)生物物理特性改变:脏腑病变时,穴位处的生物物理特性会出现一系列改变,主要有穴位皮肤温度的改变和穴位电学特性的变化。穴位电学特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穴位皮肤电位或导电量的增高、降低或左右失衡等变化。例如内脏有病时在相应经脉的井穴、原穴及相应的耳穴上即出现低电阻点(导电量增高)或皮肤电位的变化等。根据各经井穴、原穴及耳穴电学特性变化或失衡即可判定相应脏腑的病变。
2.穴位病理反应的基本规律 穴位病理反应呈现出以下规律:
(1)穴位病理反应的主要部位:穴位病理反应主要集中发生在背俞穴、募穴、原穴、郄穴,及其它特定穴和个别经外反应点(阿是穴)。在耳廓则出现在与患病脏腑有联系的耳穴反应区。
(2)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相关的相对特异性:穴位病理反应在体表的分布区域和部位,与患病脏腑之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例如胃病患者在胃俞的反应远较肝病患者多而明显;反之肝病者在阳陵泉的反应又比胃病患者多。胆病患者主要在足临泣、外丘及阳陵泉下一横指出现反应。肺及支气管疾病则以肺俞、中府(肺经募穴)及其各特定穴为主要反应点。心脏病人以心经或心俞为主。
(3)穴位病理反应同脏腑疾病进程关系:穴位病理反应的性质、强弱常随病情发生相应变化。病变轻时阳性反应的穴位数量少,结节性病理反应质地较软;病变加重时出现阳性反应的穴位增多,反应结节质地较硬。例如胃癌或肝癌患者,阳性反应穴位的反应物总数可达25~50个,此时分别在胃俞或肝俞见到病理反应物。胃功能紊乱或轻症肝吸虫病人则无结节性反应物出现,仅在胃俞或肝俞穴出现松弛感或凹陷反应。穴位皮肤色泽、形态改变也有类似规律,慢性病时相关的穴位多以形态改变为主,皮肤色泽的改变则既可见于急性病也可见于慢性病。如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时,穴位区出现点片状充血红晕、红色丘疹、有脂溢和光泽;慢性器质性疾病则多出现点片状皮肤变白、白色丘疹、点片状隆起增生等。点片状凹陷、线状凹陷可见于慢性炎症、溃疡病等;结节状隆起或点片状暗灰色等则多见于肿瘤疾病。穴位病理反应变化的快慢依病情而异,病情轻、好转快,病理反应物消失快;病情重、好转慢则病理反应物消退慢。由此根据病理反应穴位多少、反应轻重及反应形式的变化可提示病情轻重缓急及进退消长。
3. 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应用 穴位病理反应是机体内部病变在体表特定部位的外在表现,它揭示了穴位与脏腑之间存在着某些特定的相互关系。所以,在临床上常把穴位病理反应的出现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协助诊断疾病,二是帮助选取治疗穴位。
(1)协助诊断疾病: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比较准确地提示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变的性质、部位等,甚至可以提示疾病的转归或预后,因而具有协助诊断作用。临床上常用的穴位诊断法有以下几种:
穴位压痛诊断法:基本方法是先按病人主诉初步分析预测部位,然后用右手拇指指腹或点压工具逐次点压进行测定,寻找出敏感点。若发现敏感点,可结合其它临床表现和体征推测病变的虚实轻重和转归预后。例如传染性肝炎在中都和耳穴肝区多有敏感点;肾病者在肾俞和三焦俞出现痛敏点;心脏及胸腔疾病的敏感点在郄门最显著;胃病则在足三里和梁丘出现敏感点;肠道疾病敏感点在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地机;肝胆疾病在右期门、日月、膈俞、胆俞等出现敏感点等。
经穴触诊诊断法:是通过循、摸等特定的手法在经络线上或其特定穴上寻找阳性反应物或点作为客观指标,来诊断经络脏腑疾病的诊断方法,较之穴位点压诊断法有更强的客观性。诊察手法分为滑动法、按揉法、移动法和推动法。检查部位和顺序主要是背部俞穴和胸腹部募穴以及四肢部郄穴和循经线上的阳性反应物,结合外观、形态、色泽、肌肤凹凸变化,通过循摸触诊进行判断 。其顺序一般先查背第一行线(旁开脊柱0.5寸,包括各夹脊穴,),若有异常则多为脏腑炎症;其次查第二行线(旁开脊柱两侧各1.5寸)各脏腑背俞穴所在部位,若有反应物常是相应脏腑有病的标志。再查第三行线(上线再向外1.5寸),沿膀胱经背部线上相应各穴寻找病理反应点,若有异常则提示相应脏腑病变;第四查胸腹部各募穴;第五查四肢郄穴;最后查与主诉有关选定穴等。认真诊察穴位下有无圆形、扁平状、条索状结节或敏感点,并注意其质地软硬、光滑度、活动度与皮下粘连情况,以及压痛、胀、传导感的有无等等,最后进行全面分析做出诊断。诊断方法依阳性反应点所在穴位及其脏腑络属关系确定病位,结合四诊及现代医学检查,全面分析做出诊断。
穴位异常现象诊断法:是根据俞募穴、下合穴、耳穴及阿是穴等处出现的异常现象协助诊断。例如据胃俞穴对压痛敏感性可测知胃及十二指肠病变;根据肺俞、膏盲俞的痠疼引背可推断肺及气管疾病;志室、肾俞疼痛或叩痛常提示泌尿生殖系疾病;八髎穴痠楚、钝痛又常和妇女生殖系疾病有关。募穴则适宜于六腑病变之诊断,如:中府(肺经募穴)有压痛者常与肺部疾病(如肺脓疡、肺结核等)有关;期门(肝经募穴)隐痛胀满提示肝病;中脘(胃经募穴)疼痛提示病痛在胃;膻中(心包经募穴)部位绞痛、闷痛者提示冠心病;关元(小肠经募穴)部位疼痛,是小肠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兆征。下合穴是六腑气血汇聚于下肢阳经的部位,这里出现的感觉异常多提示六腑病变。如下巨虚为小肠经之下合穴,该部位疼痛常提示小肠疾病(如肠炎);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其压痛常提示大肠病变(如肠炎、菌痢等)。
耳穴诊断法:这种诊断法认为,当人患病时在耳廓上相应的耳穴部位就会产生各种病理反应。如:变色、变形、丘疹、血管充血和脱屑五种类型。诊断方法是先根据病理反应发生部位所在的耳穴区域来判断病位;再按变色的深浅来分急性、慢性或亚急性;此外还可根据阳性反应发生部位之形态或其它特性来确定器质性病变或肿瘤的良性与恶性程度。
(2)帮助选取穴位:临床上经常利用检查穴位的病理反应作为针灸取穴的一种依据。如《灵枢·背腧》指出“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临床研究证明,不少压痛点与穴位的定位及分经有一定的关系,如坐骨神经痛患者于臀、月国 、腓骨头、腓肠肌等处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这些点大多是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的所在处,根据疼痛部位是在下肢后侧面或在下肢外侧面而分为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两型。临床上另一应用的例子就是“阿是穴”,取穴依据完全是“以痛为腧”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常应用这一原则发现新的治疗穴位,如内脏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压痛点并伴有电阻降低等现象,人们就把耳廓上的这种反应点称为耳穴。
综上所述,当内脏有病时常常会在体表相应穴位处出现阳性病理反应,观察这些阳性病理反应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临床上选取那些反应最为明显的点作为首选的穴位施治,常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以上有关穴位功能研究主要是通过它的主治作用来表达的,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还提出“穴性”的概念,并对大部分腧穴的穴性作了表述。尽管对此有所争议,但它无疑是腧穴功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探索。近年来有人进行了腧穴同药物协同作用研究,该研究主要指通过腧穴小剂量给药,它们的作用效应往往明显地被增强或放大。药理学研究显示,腧穴注射药物后出现的作用同传统给药途径相比有其显著特点,除个别药物外,药理或毒理作用的出现均比药物皮下、肌肉注射快而强大,作用潜伏时间显著缩短。注入腧穴的药物仍呈现传统途径给药的作用规律,但不单纯是由于吸收速率上的差异或腧穴受物理性刺激所产生影响的结果,由此提出穴位具有“半导体特性”。对穴位的药效学原理进行探讨,不仅为穴位药物微量注射治疗方法开辟新的应用前景,还对阐明穴位药物归经机理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言,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结合治疗作用的研究对穴位功能的系统阐述将会逐步实现。
二、穴位的结构
(一)穴位结构的解剖学特点
针刺进穴位后究竟刺中了什么结构?该结构与非穴位有何不同?不同穴位之间在形态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利用现代解剖学方法从宏观方面对穴位进行的层次解剖、断面解剖等研究,初步证实了穴位同神经、血管、肌肉、肌腱之间的关系。
1.穴位与神经(nerve):上海第一医学院对十二经324个穴位的解剖研究表明,其中323个穴位(占99.6%)均与周围神经有关。徐州学医学院的研究也证实,全身361个穴位中,靠近神经主干者205穴(占56.8%),其中靠近皮神经主干者104穴(占38.8%),靠近深部神经主干者122穴(占33.8%);上海中医学院对十二经309个穴位的解剖观察表明,针刺进穴位后直接刺中神经干者152穴(占49.19%),针旁0.5厘米内有神经干者157穴(占50.81%),说明十二经穴与周围神经有密切关系。穴位与非穴位比较,非穴位区神经干支比穴区较少。如Nakazo等对动物及人体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作光镜、电镜观察,并经计算机统计发现,两者神经纤维密度之比为7.22:5.26(约1.4倍)。穴区与非穴区比较,穴区的皮肤、皮下、肌层等不同层次内所包含的特异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束和神经丛等神经装置要丰富得多。如Kellner曾对11个不同穴位进行过12000个组织学的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经穴部位是效应器和感受器明显集中的部位。一个感受器所支配的皮肤表面面积在穴区仅为2.80mm2,而非穴区为12.83mm2,两者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2. 穴位与血管(包括血管壁上自主神经) 穴位与血管(blood vessel)的关系也很密切,仅次于周围神经。如徐州医学院研究发现全身361个穴位中,靠近动脉主干者58穴(占16.1%),靠近浅静脉干者87穴(占24.7%);上海中医学院对十二经309穴针下结构的观察也表明,针刺入穴位,针下正当动脉干者24穴(占7.26%),针旁有动、静脉干者262穴(占84.36%);大连和福建医学院也有类似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这说明穴位同血管分布间也有密切关系。
对7条经脉上的295个穴位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主要穴位及其循行路线同神经和血管以及血管周围的植物性神经丛支有密切关系。例如胃经的足三里穴区恰是腓总神经、胫深神经至胫前动脉血管支的汇合区;肾经的复溜穴内有胫神经发出到胫前动脉血管支的吻合支;心包经的劳宫穴内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发出到血管的吻合支;合谷穴有来自拇指掌侧总神经的血管支。这些事实说明在穴位下躯体神经与血管周围或血管壁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很可能就是沟通躯体神经与植物性神经之间的机能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枢纽与通路,也是得气感与植物神经性效应往往伴同发生的原因之一。
3. 穴位与肌肉、肌腱 穴位的断面层次解剖发现,穴位处肌肉(muscle)、筋膜较肥厚且集中,人体55%穴位正位于肌肉群上,肌肉外包裹着深浅筋膜,针刺必须穿过筋膜到肌肉组织中,因而提出穴位即肌肉反应点。有人统计穴位分布和肌肉肌腱(muscle tendon)的关系,结果发现占经穴总数62.5%的穴位是在肌肉分界处有神经干支进入的部位,符合古人认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的观点;还有37.5%的穴位则多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其起止点上。加拿大的C. C. Gunn等(1976、1979)对70个穴位的研究也证明穴位的所在部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位于肌肉运动点上,这正是肌肉神经最接近皮肤的位点,对电刺激最敏感,此类穴位有35个,占研究穴位总数的1/2(如阳白、颊车、合谷、外关、曲池、三阴交及一些背俞穴);②位于躯体正中矢状线上两侧浅表神经会聚处的交点上,共14个穴位,如任、督二脉穴属此类型;③位于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共21个(如下关、晴明、风池、环跳、阳陵泉等)。此后Gunn又发现有些穴位位于肌-腱连接处。
4. 穴位的立体构筑 对穴位部位所进行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迄今没有找到目前尚未认识的特殊结构,所见到的都是神经、血管、淋巴、肌肉、肌腱等已知结构。故有学者提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构筑” (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on),与非穴位处相比,在已知组织的配布上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相对特异性。采用CT断层扫描研究,发现三阴交穴的皮下组织,浅筋膜层的组织间隙均较小;肌肉、深筋膜层组织间隙较大,认为其软组织的厚薄在穴位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介于穴位局解与显微解剖之间的巨微解剖方法对足三里穴的血管网进行组织结构研究,发现通过穴区的小血管分支多,微血管相互交叉,相互吻合,形成致密毛细血管网。非穴区小血管仅呈树干样分支,多呈稀疏分布状态,证实足三里穴不是由一种组织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共同参与穴位的传导作用,穴位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二)穴位形态结构组织学观察
如果说用肉眼尚不足以发现穴位的特殊形态结构的话,用显微镜观察能否有所发现呢?尤其是在穴位局部产生针感并引起效应的点是否存在区别于周围组织的特殊结构形式呢?对此,国内外许多单位都结合针感,用组织学(histology)、组织化学或形态结构与机能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上对穴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使人们对穴位功能的形态学基础、针感与针刺效应的发生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1.穴位组织形态学(morphology)的一般特征 早期在人类新鲜尸体或拟定截肢的病人肢体上,对穴位及非穴位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研究发现穴区的表皮、真皮、皮下、筋膜、肌层及血管组织中都有丰富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支或各种特殊感受器。但全身不同部位的穴位中,上述组织的种类、数量和组合形式差别很大。例如,指尖部穴位,在表皮的基层细胞之间有新月状或小环状游离神经末梢;真皮网状层有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和克劳终球,皮下组织与真皮交界处有大量环层小体。在血管丛周围有粗、细两类纤维构成的神经丛伴行。足趾部穴位(如隐白、大敦等)镜下所见主要是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有毛部位的穴位下则以毛囊感受器和各种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麦氏小体、克氏终球、环层小体等多见。在肌肉丰厚的部位则以肌梭、肌肉内的神经或血管较多。但耳穴内既能见到丰富的血管、淋巴和游离神经末梢,尚见到环层小体、露菲尼小体等。总结以上研究,用显微镜在穴区内所见到的主要是血管(包括血管壁神经丛)、游离神经末梢及穴位深部的多种感受器等已知结构,未见到新的可作为穴位或经络普遍特征的任何特殊结构,但是在同非穴区组织结构对比中发现,每个穴位都是血管、神经束、神经支和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神经感受器的集中区,而非穴区则否。例如合谷、内关等穴区内肌梭密度远较周围非穴区大;足三里穴区内压力感受器密度也较非穴区大得多。这些事实均表明,穴位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较非穴区组织内存在有更为密集的血管神经及神经感受装置。
2. 产生穴位针感的形态结构基础 在穴区内由浅层到深层全面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和特点,未能看到穴区和非穴区的明显差异。如果能把研究的范围进一步缩小集中到与针感有关的一个点的组织结构上,必然能使研究目标更加集中,其结论也将更加精确。
(1)穴位针感点的定位:为了探寻穴位中产生针感的确切部位,以判断或鉴定其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常用某些方法标记穴位得气部位。
针感点定位方法:利用患者将要截肢的肢体,在手术及麻醉前针感反应尚正常时,针刺穴位,测定针感,同时设法将颜色标记留在产生针感处的组织里,待截肢后找出被标记的组织,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鉴定。目前通用的针感点标记法有:蓝点法、改良蓝点法、美蓝法、墨汁法等。前二种是根据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原理设计的,后二种是用微量注射器直接注射无害染料来进行标记的。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法是根据普鲁士蓝反应原理,即铁离子遇到亚铁氰根会产生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利用此原理在因需截除的肢体上,用尖端裸露的绝缘针测定得气感,然后向针尖通30-50uA直流电,起针后,针尖有部分铁离子电解出来并沉淀于针尖周围的组织中,待肢体被截下后,用1%亚铁氰化钾—甲醛溶液灌流,沉淀于局部铁离子遇到亚铁氰化钾而形成蓝色颗粒,从而显示得气部位。
穴位针感点的分布:用蓝点法或改良蓝点法研究证明,穴位下针感点可存在于自皮肤到骨膜的各层组织中,但大多数分布在深层组织内。例如,1974年首先有人用蓝点法证实足三里等穴位的35个针感点均分布于深层组织中;也有人用美蓝标记针感点并记录感觉的方法研究了偏历穴等13个穴位中的30个针感点的分布,结果发现只有6个针感点是在皮下结缔组织中,其余的均在深部组织内。还有人用改良蓝点法研究了足三里、内关、外膝眼等14个穴位的44个针感点,结果发现,11种不同性质的针感可分别出现于自皮肤到骨膜以及关节囊内、外的各种组织中,但深层组织内者约占90 %。
(2)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改变的结构和装置。感受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感受器就是外周感觉神经的末梢本身,如体表或组织内部与痛感受有关的游离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是裸露的神经末梢周围再包绕一些特殊的结缔组织的被膜样结构,如分布在各种组织中与触压感受有关的环层小体。用改良蓝点法对足三里、内关等穴的16个针感点的组织学观察发现,在蓝点1~4平方毫米的范围内见到组织结构的比例为:神经束35.2%,游离神经末梢14.8%,肌梭4.5%,血管45.5%。还有人用改良蓝点法研究了足三里、内关等穴的44个针感点周围1.8毫米直径范围内的组织结沟,发现神经干、支和小血管(管壁神经丛)为100%;游离神经末梢为54%,肌梭为37%左右。其中神经干、神经支、血管和游离神经末梢与针感呈平行关系,这些事实表明穴位下的血管、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和针感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穴位的感受装置。此外,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有可能参与针感的形成。如有人发现在针刺兔“足三里”引起肠蠕动增强的效应中,先后切断后肢的皮肤、肌肉、坐骨神经和股骨后,该针刺效应依然存在,只有切除该侧骼外动脉或用石炭酸在股动脉上环形涂沫一周后,该针刺效应即消失。病理检查证明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丛可能是这一针刺效应的传入途径之一。组织化学的研究也证实穴区内小血管上确有植物神经纤维,其中有的属肽能神经纤维,它们与躯体神经及其游离末梢分支到血管的纤维相吻合,形成了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在血管丛的汇合区,也可能是针刺穴位时产生针感反应的组织形态学基础。
穴位所处环境与感受器种类的关系:不同穴位内的组织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其中所含神经感受装置的种类也不同,究竟是哪种感受装置同针感性质有关,尚难以从形态学研究做出判断。不过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规律。通过形态学和穴位肌电,以及神经细束分离法等研究发现:在肌肉丰厚的穴位(如合谷、内关等)下,肌梭密集分布并同手下感有关;肌腱附近穴位(如昆仑、曲泽等)中主要是环层小体最多;肌与肌腱接头部的穴位(如承山)中心则以腱器管为主;头皮处穴位(百会、印堂、攒竹和丝竹空)中主要是游离末梢和包囊感受器;关节囊处的穴位(内外膝眼)则以露菲尼小体为主。可见同针感有关的神经装置,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对于认识穴位针刺时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也许会有所帮助。
针感性质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用美蓝标记针感点并记录患者主诉的方法,以及直接刺激不同组织时产生的感觉与针感的对比研究发现,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刺激到肌肉多引起酸胀感。同时还发现,同一神经干,当用手术器械碰它时产生麻感,针刺时产生酸感,手术刀分解它的鞘膜时又产生麻感,手搓它时产生重的感觉。在各种组织刺激中可引起针感反应者,仍以刺中神经的发生机会最多。说明针感可产生于各种组织之中,但针刺作用于不同组织时产生的针感性质不同,但同一组织内,由于针刺手法不同(刺激方式及质和量不同)也可能引起不同性质的针感。这可能就是针刺不同穴位可能产生多种性质(酸、麻、胀、重等)针感的原因。针感除被试者的主诉外,还应包括施针者捻针时手下感,手下感产生与肌梭结构有密切关系。
(3)穴位下的肥大细胞(mast cell):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结缔组织中,尤其以接受外来刺激较多部位的皮下及粘膜下层。它一般规律地排列在小血管、毛细血管周围,在神经末梢、神经丛处大量聚集。肥大细胞胞质内布满异染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有多种具有不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组胺、肝素、5—HT、缓激肽等。在一定条件下,肥大细胞以脱颗粒形式释放这些活性物质到组织中发挥效应。在某些肥大细胞内还含有P物质(SP)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它们是机体内调节性多肽,椐此有人认为肥大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关于穴位中的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和形态已有不少报道。辽宁中医学院报道,截肢标本各穴区的真皮内有大量肥大细胞存在,呈弥漫散在或成群分布。有研究表明,人体主要穴位肥大细胞数量较非穴位多,多沿经络线走行方向的小血管、神经束分布。有作者取人体上下肢30个穴位,对其结缔组织浅深层的肥大细胞进行了观察,深层中心区肥大细胞呈梭形密集成群,与周边比较有显著差异;浅层单个存在,数量少,与非穴区比较无显著差别。深层穴区CGMP显色反应强,CAMP显色反应弱,而非穴区显色差别不明显,由此说明穴区肥大细胞代谢旺盛。
针刺对穴位肥大细胞数量和形态有一定影响,如有人观察到针刺诱导20分钟后,大鼠“足三里”穴深层筋膜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针刺或电刺激可观察到大鼠穴位局部以及同经线上远隔部位肥大细胞呈脱颗粒反应。用电镜对电针后穴位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也发现肥大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活性物质。用荧光组织化学法(如乙醛酸诱发组胺产生荧光)观察到电针后肥大细胞荧光减弱或消失,提示肥大细胞释放的物质主要是组胺类物质。上述物质作用于血管及结缔组织中的植物神经末梢及间质细胞,有扩张毛细血管及静脉作用,并有可能使血管内皮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导致经穴皮丘带出现。近期有人发现人皮肤真皮深层SP样轴突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触突联接。穴位受到刺激兴奋了支配该穴位的神经末梢,一方面有冲动直接传入中枢,产生针感。与此同时还经轴突反射在轴突分支末梢释放SP,进而诱发邻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弥散到相邻节段的神经末梢,再次引起其兴奋传入,由此反复进行,形成外周神经末梢跨节段信号传递。该现象被认为是产生循经感传和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由此提示穴位肥大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针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穴位形态和结构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深入进行中:如 ①采用大体、巨微、超微解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穴位进行三维重建研究,探讨穴位的“立体构筑”;②从组织与细胞形态学角度探讨与经穴相应区域的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液晶物质等表现,从细胞分子水平、离子通道等角度探讨穴位的结构;③采用生物传感技术、穴区灌流等方法检测针刺穴位下微量物质变化,探讨穴位下分子事件的发生及与脏腑机能变化的关系; ④ 用电生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及微量元素示踪、放射自显影等技术寻求穴位与脏腑之间反射弧的联系途径等。上述研究在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及阐明穴位结构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三、穴位针感的形成和传导
(一)感受器电位及穴位针感
1.感受器电位 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最后转换为传入神经的上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这种能量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因此可以把感受器看成生物换能器。在换能过程中,一般不是直接把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而是先在感受器细胞内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对于神经末梢感受器来说,发生器电位就是感受器电位。外来刺激作用于感受器细胞后,主要是通过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或膜的特异受体把外界刺激转换成跨膜电信号,由此将不同能量形式的外界刺激转换成跨膜电位变化。换能机制中另一假说是某些感受器具有化学敏感性。伤害性刺激使受损伤的组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激活不同的受体,使感受器去极化,产生传入冲动。这些化学物质包括:①从损伤细胞中溢出的K+、 H+、组织胺、Ach、5-HT和ATP、缓激肽、前列腺素等;②由感受器本身释放的肽类物质如P物质等,它们进入组织液中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后者进一步增强感受器的活力。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coding)功能。正如电报在发报以前,要将待传送的信息转换成某种电码序列一样,由任何传入神经传向中枢的信号只能是动作电位,而大脑皮层产生感觉的直接依椐只能是经过编码的神经电信号,外界信息就包含在这些动作电位的组合和序列中。在某一感受系统内,刺激的强度不是由动作电位大小和波形来编码,而是由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来决定。也就是说不同强度的刺激是以不同频率的电信号来编码和传送的。
2.穴位针感的形成 针感指的是针刺入人体腧穴后,受试者所产生的酸、麻、胀、重、痛、凉、热、蚁走感和触电感等感觉,以及施术者手下的沉紧感。研究认为针感的形成主要是针刺直接刺中了穴位感受装置中的小神经束、神经干(支)、游离神经末梢、某些包囊感受器、血管壁上的神经装置等,引起感受器的兴奋,后者将针刺刺激转换成相应的神经冲动,即针刺信号,该信号沿一定的外周和中枢路径逐步传入到脑的高级部位,最后导致针感的形成。以下实验可证明针感的形成过程。


图2-1针刺引起的C纤维末梢放电
1. 针刺时(— 表示提插捻转); 2.留针时; 3、4 ..起针后
在经细心制备的动物神经纤维细束上,可记录到针刺穴位引起的单位电活动,或在人体上利用钨丝微电极可记录到对针刺敏感的感受单位。这类实验证明,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其中有的只是在运用捻转手法时才大量放电,有的则是对提插手法更敏感。有相当一部分C类神经纤维(简称C类纤维)末梢对针刺或压迫很敏感,表现为大量放电,有的在留针时甚至在起针后仍有放电,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见图2-1 ),而这种长时间的后放电可能与针感的后效应有密切关系。现已知道游离神经末梢对局部化学环境的改变很敏感,实验证明,当组织受损伤时,能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故有人设想针刺有可能引起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或破裂而释放出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等,上述的C类纤维末梢之所以能在停止针刺刺激后继续发放冲动,可能是因为它们和皮肤中的游离神经末梢一样,不仅对针刺的机械刺激起反应,而且对针刺刺激造成的局部损伤引起的化学环境的改变也起反应。
那么,为什么同是刺激神经结构甚至是同一神经结构而针感不一样呢?这可能是不同穴位内组织结构不同,不同的刺激方式或刺激量使被兴奋的神经纤维的数目与种类有所差异,而这些数目不同,粗细不同神经纤维(或末梢)在兴奋时产生的冲动则以不同的编码传导到高级神经中枢,从而产生酸、麻、胀、重等复杂针感。
(二)穴位针感的传导通路
针刺穴位由针感点各种感受装置产生的兴奋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枢?这些神经冲动在中枢各级水平中怎样传递、怎样互相联系并相互作用?中枢作用后产生的调整信息又通过什么途径作用于效应器官等一系列问题的阐明,对于穴位脏腑相关规律和联系途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于针刺作用原理的研究也有很大的价值。近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入通路和传入神经纤维类别 根据穴位感受装置的形态学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穴位针刺效应的主要传入通路(afferent route )是支配穴位的的躯体感觉神经,还可能有部分交感神经的传入成分也参与了冲动的传递。
(1)外周传入通路:有人曾在人体用分别封闭皮神经和肌神经的方法证明,合谷穴针刺镇痛效应的传入路径是深部的躯体神经,因为仅封闭皮神经对该效应影响不大,但封闭深部肌神经后该效应消失。还有人证明针刺大鼠“合谷”穴的镇痛效应只在桡神经完整的情况下出现。用交叉灌流、血管架桥、神经切断等多种方法证明,足三里穴的传入通路,主要是支配该穴区的腓神经,因为切断此神经后,其在兔身上的针刺镇痛效应消失,但其它各组处理后变化不显著。针刺“内关”穴的镇痛和升压效应,在切断支配此穴的正中神经后即消失;针刺“人中”的抗休克或升压效应,在切断眶下神经后不再出现;在人体针刺出现针感时,即可在支配有关穴位的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放电反应。以上大量事实均证明,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是针刺效应的传入通路。但是在前述足三里针刺引起肠运动变化的效应中,有人发现股动脉壁的交感神经纤维也可做为该效应的传入途径之一。例如有些刺络放血疗法的刺激冲动可能就是通过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传入中枢的。若再结合针感点下躯体神经通过血管旁或血管壁的植物神经丛形成汇合区的事实来看,交感神经的部分纤维参与针感传入冲动的传递也是很有可能的。
(2)传入神经类别:在分析针刺信号的传入神经纤维(nerve fibrin)类别以前介绍一下有关神经纤维类别的生理知识。神经纤维一般可分为A,B和C类;A类纤维还可进一步分为α,β,γ和δ纤维。A类纤维是指脊神经中粗的、快速传导的、有髓鞘的纤维。B类纤维与最细的A类纤维的区别仅在于前者在受刺激后不显示有负后电位。C类纤维是非常细的无髓鞘神经纤维,其传导冲动的速度缓慢。另一种分类是根据传入纤维的粗细分为Ⅰ,Ⅱ,Ⅲ,Ⅳ类;分别相当于Aα,Aβ和γ,Aδ,C类。
关于躯体神经中和针刺效应传入有关的神经纤维类别问题,看法尚不一致。目前倾向认为针感和镇痛信号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负责传递的。如在针刺内关穴的效应研究中发现,只要Ⅱ类传入纤维足够兴奋时即可产生显著的效应。用循环阻断、普鲁卡因阻滞、阳极阻滞和神经刺激等多种手段对比了各类纤维在针刺足三里的镇痛效应中证明,针刺足三里镇痛的向心冲动主要是由腓神经中的Ⅱ类纤维和部分Ⅲ类纤维传入中枢的。采用背根分离神经细束并记录背根电位的方法,以及在人体上用止血带压迫、硬膜麻醉、腰麻和电生理等刺激和记录方法也证实,人体针感冲动和针刺镇痛冲动主要是由Ⅱ、Ⅲ类纤维负责传导的。以逐步增强的三角波电脉冲依次兴奋并阻滞足三里穴区腓深神经各类纤维,比较兴奋不同类别纤维对针刺镇痛影响,发现兴奋Ⅰ、Ⅱ类纤维时镇痛有效率为22.73%,仅兴奋Ⅲ类纤维时有效率为79.62%,阻滞Ⅰ、Ⅱ、Ⅲ类纤维,兴奋Ⅳ类纤维时动物挣扎,呼吸明显变化。说明过强刺激达到Ⅳ类纤维兴奋时,该刺激本身就会引起难忍的疼痛和明显的痛反应。但也有人认为针刺穴位可兴奋Ⅳ类纤维,兴奋Ⅰ、Ⅱ类纤维时的镇痛优良率为54.5%;兴奋Ⅰ、Ⅱ、Ⅲ类纤维时镇痛优良率提高为63%,若兴奋Ⅰ、Ⅱ、Ⅲ、Ⅳ类则效果更佳,优良率则为86%。对以上不同结果有待深入探讨。不过针刺兴奋何种纤维还与刺激方法、针刺刺激所涉及的神经结构和刺激强度有关。如实验研究证明,电针感以兴奋Ⅱ和Ⅲ类纤维为主,而手法运针针刺的酸、麻、胀、重感则主要由Ⅲ和Ⅳ类纤维传导。
2.穴位针感信号在中枢内的传导通路(transmit pathway) 针感信号在中枢内的上行通路包括脊髓和脑内通路。
(1)脊髓上行通路:按照现代神经生理学的方法,躯体信号在脊髓内是沿两条途径上行入脑的,一条是背索通路(dorsal funiculus tract),另一条是脊髓丘脑通路(spinothalamc tract)。
背索道路(见图2-2):来自肌肉、肌腱、关节等处的大部分粗大有髓鞘纤维(主要是Ⅱ类纤维),经由后根进入脊髓后,就在同侧后索上行至延髓下部,在薄束核和楔束核更换神经元,换元后的第二级神经元再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经内侧丘系抵达丘脑的后腹核以及相关的特异感觉接替核。这个上行系统又称为后索(脊髓部分)或内侧丘系(脑干部分)。这条通路主要参与躯体精辨感觉的形成。鉴于临床上后索损害病例,如脊髓痨,病损部位以薄束为主,两下肢深感觉近乎消失,而浅感觉无明显障碍者,病损区的穴位针感无明显异常;实验性后索切断动物的针效也未见有明显影响,可以认为针刺信号主要不是沿这条通路传导的。但与对照区相比,针刺脊髓痨患者病变区穴位的得气不易持续,当停止运针时,针感和针下肌电迅速消失。这提示与精辨感觉有关的后索似乎同得气的维持有关。
脊髓丘脑通路(见图2-3):大多数解剖学家把脊髓丘脑通路分成三条不同的束径: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网状束。传导触觉和痛觉、温度觉的纤维进入脊髓后在后角更换神经元,换元后的第二级神经元再发出纤维在中央管前交叉至对侧,在脊髓的前外侧1/4部分形成前外侧系的上行纤维,其中传导痛觉、温度觉的纤维走行于脊髓丘脑侧束,而传导触-压觉的纤维走行于脊髓丘脑前束,这些纤维中一部分抵达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另一部分投射到丘脑的中线区和髓板内非特异感觉接替核。除了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的纤维外,还有另外一些纤维也和这两条束的纤维一起,起源于脊髓的背角,但它们从不延伸到丘脑。这些纤维终止于延髓和中脑区域的网状结构中,因而构成了脊髓网状束。


图2-2背索道路
图2-3脊髓丘脑通路
脊髓空洞症的病损部位涉及脊髓前连合,侵犯经前连合交叉的痛温觉纤维,临床表现为节段性的痛温觉障碍。在这种患者身上针刺患区的穴位,针感和针下肌电活动明显减弱并和病变的严重程度平行。针刺痛温觉完全消失区的穴位无针感,但只要存在较轻微的痛觉,就有迟而轻的针感。脊髓肿瘤引起布郎塞卡氏(Brawn Sequard’s)综合征,由于脊丘束的损害,在病变水平以下病灶对侧出现浅感觉障碍,而由于脊髓后索的损害,在病变水平以下病灶同侧出现深感觉障碍,针刺这种患者病损水平以下躯体两侧穴位,痛温觉减退区的穴位针感远比锥体束受害与深感觉减退区的穴位针感迟钝,后者针感与病损水平以上躯体穴位针感大致相同,这提示针感冲动的脊髓通路与痛温觉传导径路有密切关系。
目前倾向认为,针刺穴位传入冲动,在脊髓内换元后其二级冲动主要经腹外侧索向高位中枢传递。与此有关的实验证据很多,如切断动物脊髓背索并不影响针刺效应,但是切断或损毁两侧腹外侧索后针刺镇痛效应或对内脏机能的调整效应消失。临床上发现,脊髓空洞症病人,由于病变破坏了脊髓温觉传导束—腹外侧索的连结,针感和针效两者都明显消失,这也证明针感和镇痛效应的脊髓上行通路是腹外侧索。此外,进入脊髓后角针刺信号还可对前角或侧角神经元发生影响而发动躯体——内脏、或躯体——躯体反射,经交感纤维或γ-传出纤维分别对相同或相邻节段区域内的痛反应和内脏或活动进行调节、控制。总括上述事实,证明穴位针刺信号进入脊髓后作用于背角细胞,主要经腹外侧索向上级中枢传递。
(2)针感信号的脑内通路:针感信号经脊髓上行入脑后,只有经过丘脑换神经元上行到大脑皮层后才能最后形成针感,如丘脑感觉神经细胞的轴突与皮层联系中断时,则患者不能定出针感的位置。
3.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出通路(efferent route)  针刺穴位后,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通路进入中枢有关各级脑部,经中枢整合调制后,通过传出途径对脏腑器官的活动和痛反应进行调节和控制,已有实验证明,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出途径与神经反射性通路和神经-体液途径有关。
(1)神经反射性通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传入的针刺信息,通过各级中枢作用后转换为传出神经冲动。其神经冲动沿脊髓背外侧索下行至有关节段,对脊髓背角、中间外侧角及前角神经元发生作用,作用后的神经冲动再沿相应的躯体运动神经或植物神经传至各自的效应器,引起其机能活动的各种变化。实验发现如针刺有关穴位,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胃肠运动和分泌机能增强等针刺效应的传出途径可能与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有关。针刺不同穴位产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运动及分泌机能减弱等针刺效应的传出途径,可能与交感神经有关。
(2)神经—体液通路:在针刺效应的传出途径中,除神经机制之外,还有体液因素的参与,即神经—体液途径。其环节主要是经过神经反射性通路引起内分泌腺功能的变化,由此产生的激素等物质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对相应的脏器和组织发生影响。如针刺有关穴位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机体免疫机能提高等效应,而切除肾上腺、脑垂体后,可明显影响针刺效应,此类反应大都范围广泛、缓慢、持久。针刺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调整作用大多与调节多种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相关。
(3)脊髓γ-传出系统:这一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的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的肌紧张。
四、穴位的效应装置
从祖国医学关于穴位是经络之气输注聚结或游行出入场所的论述以及部分有关现代研究论点来看,穴位除接受刺激引起相应的躯体—内脏反射而显示其治疗作用外,还能对针刺本身作出应答性反应或对各种内脏病理冲动引起的内脏—躯体反射,表现出相应的病理反应。所以穴位不只是一个感受装置,而且是一个效应装置。
(一)穴位效应装置的组织结构
作为针灸作用效应装置的穴位,从现代研究看与下列组织结构密切有关:
1.肌梭中的梭内肌(effct settling) 它接受来脊髓γ-传出系统的冲动产生收缩,并发放肌电(穴位肌电),同时引起穴位下局部肌纤维的收缩,后者经针柄传达于捻针者指下,即形成沉、紧、涩、滞等手下感。
2.穴位局部小血管 穴位局部小血管丰富,其血管壁上交感神经丛参与穴位感受装置而接受针刺信息产生传入冲动,但其中交感传出纤维及其所支配的血管平滑肌则有可能作为穴位的效应装置,对针刺本身或内脏病理性冲动引起的反射性变化作出反应。有人认为穴位局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丘疹、白线、斑丘带等变化,可以从局部小血管机能状态的变化(充血、瘀血、痉挛、通透性变化等)来解释。
(二) 穴位效应的机能变化及产生机理
穴位作为效应装置所出现的机能变化表现为穴位肌电和手下感,以及由于穴位局部小血管舒缩或神经纤维敏感性变化而导致的穴位电阻、电位、皮温等各种特征变化。
1.手下感与穴位肌电(electrical activity of muscle) 针刺得气时除病者出现针感传导外,还有医者捻针时指下的沉、紧、涩、滞等感觉,统称为手下感。古人早就注意观察寻找不依赖于患者和医者主观感觉的得气标产志,如《类经附翼》曾形容“气至,如摆龙尾”,把针柄的颤动作为“得气”的指标。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手下感明显者主要发生在肌肉丰厚处穴位,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而四肢井穴等肌肉组织菲薄处穴位针刺得气时,手下感不明显。组织学结果证明,肌肉丰厚处穴位下的针感感受装置主要是肌梭。因而认为手下感是由穴区肌肉收缩而形成,但主要是由于梭内肌收缩引起。通过穴位肌电现象可阐明手下感的形成机理。







穴位肌电的特点:针刺时,由穴位处引导的肌电信号称穴位肌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施术者手下有得气感时,大多可以从针刺处引导到肌电。肌电是肌纤维兴奋的标志,在通常情况下,肌纤维的兴奋将导致肌肉收缩。由图2-4可以看出,针刺时穴位肌电的发放有单位型(见图 2-4(a))和干扰型(2-4(b))两种不同形式。针尖对肌肉的机械刺激可直接引起一串肌电发放,称之为插入电位(inserting potential)。这种电位发放的持续时间只有十分之几秒,而针刺穴位得气过程中肌电发放持续的时间最短也有10多秒,长的可达5~6分钟,显然得气时的肌电活动不是此种插入电位。腰麻和全身麻醉后针刺不再引起穴位肌电活动,说明得气时的肌电活动是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反射活动,这种反射活动的感受装置可能为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等组织结构,其效应可能是由细纤维支配的梭内肌。针刺得气时针处肌电活动幅度和密集程度比肌肉主动收缩时小得多,故很容易把两者区分开来。一般说,针刺得气效应中,穴位处出现的肌电信号之频谱集中在低频段,如55Hz和165Hz附近为多。肌肉主动收缩时引出的肌电信号则无此规律,其频谱范围在0~1000Hz之间。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的不同穴位之间,肌电的幅度差异很大,通常在80~300μv之间,少数在400μv以上,而肌肉主动轻度用力收缩时,肌电幅度可达100~300mv。由此可见,针刺时施针者的手下感主要是由穴位部位肌肉轻微紧张性收缩所造成的。
针感、手下感与穴位肌电的关系:在肌肉组织丰富的穴位,针感、手下感和针刺部位的肌电活动三者有无和强弱常有规律性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手下感到松空时多无肌电发放;有肌电发放时,手下多有沉紧感;当手下感强烈时,肌电发放增多,幅度加大;当手下感减弱时,肌电发放也变得较少、较小,不同的手下感和不同的针感之间有时互相对应。至于那些没有肌肉或肌肉少的部位,如头顶、耳廓、手指等处的穴位,针刺不能产生真正的手下得气感,但受针者仍有明显的针感。脊髓有病变时针感和针处肌电活动可能分离,如脊髓侧索受损,痛觉消失区无针感或针感很差,但可有肌电;脊髓后索受累深部感觉障碍区穴位有针感但在留针期间针感迅速减弱或消失,而肌电则不出现或呈断续状态。有必要指出的是,即使在正常人肌肉丰富的穴位,有时针感与针处肌电也会出现分离,因此,用穴位肌电作为针感的指标是不可靠的。在正常情况下,针感、手下感与针处肌电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针刺的机械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兴奋了某些传入神经末梢或感觉器,使它们发放传入冲动,引起酸、麻、胀、重等感觉,并反射性地引起针处的肌肉收缩,使施术者手下产生沉紧的感觉,同时反过来加强针刺的刺激作用,会使更多的感觉器兴奋,从而起着加强和保持针感的作用。以上可以推知,得气的产生机理是:针刺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时,引起梭内肌收缩产生肌电,其继发冲动传入中枢后形成针感,其局部的肌纤维收缩经针体传到针柄后引起捻针者的手下感。
2.穴位皮肤低电阻点的形成 关于皮肤低电阻点的形成,目前已提出的主要有神经—皮脂腺(汗腺)说、神经-血管说、屏障障碍说等。
神经—皮脂腺(汗腺)说:有人在动物身上找出皮肤低电阻之后,把自皮肤至肌层的直径为2mm的组织取出进行组织学检查或向血管内注入X线造影剂进行透视检查,在所有良导点部位均看到神经束,但在非良导点部位,见到神经束的机会较低,因而认为良导点与神经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谷义雄认为自主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与皮肤电阻有密切关系,支持此说的实验依据是:①在颈部交感神经麻痹或剔除了颈部交感神经的人体,同侧的导电性不良或消失;②当注射交感神经兴奋剂时,其皮肤电阻减少,导电量增大;③当注射交感神经抑制剂时,其皮肤电阻增大,导电量减少;④当注射副交感神经抑制剂时,其皮肤电阻减小,导电量增大;⑤当注射副交感神经兴奋剂时,其皮肤电阻增大,导电量减少。据此中谷义雄提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某些穴位皮脂腺和汗腺开口增大是穴位皮肤电阻低下、导电量增高的主要原因。
神经-血管说:石川与冈本两氏认为皮肤低电阻点的成因是,当内脏有病时,通过内脏—躯体自主神经反射而引起皮下小动脉的血管运动神经异常兴奋,以致血管收缩,使该部皮肤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水肿、出血而形成半坏死层,所以通电时电阻降低。
屏障障碍说:我国有学者认为,人体属于第二类导体,只要皮肤某点存在水和电离子并与人体的体液相连通,则形成导体。正常皮肤有一层角化层,阻断了人体的体液和外界的联系,故形成高阻抗。机体患病时,患病脏腑相应穴位的角化层变得很薄甚至消失,其颗粒层甚至棘层细胞暴露在外,由于角化层变薄或消失,失去了高阻抗的屏障,外界可与人体的细胞、体液接触,所以导电性增高,形成了“良导点”。
3.压痛点的形成 将人体前臂伸肌劳损者腱内压痛点作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观察到:①小血管的内皮细胞浓缩(包括核的固缩)及结缔组织壁增厚,较大血管有栓塞现象。②红细胞从血管逸出并浸润于组织,组织间某些细胞结构异常,血管内亦有红细胞潴留现象。(3)脂肪母细胞处于活动状态,含丰富的线粒体。④纤维母细胞处于活动状态,含丰富的内质网,胞外粘液样物质(粘多糖)增多及胶原纤维增生。⑤游离神经末梢多数无改变,少数末梢轴突与外围细胞间隙有肿胀现象。血管栓塞和红细胞潴留说明循环不畅,而内皮细胞损害及结缔组织壁增厚都不利于组织呼吸,脂肪与结缔组织增生与组织缺氧亦有密切关系。因此,这种压痛产生的原因大部分应归于神经末梢微环境的改变,因为腱内正常游离末梢对缺氧及张力改变(由肌肉痉挛及纤维化造成)可能是敏感的。此外,也不能排除少数末梢由于其本身病理改变(如细胞间隙肿胀而牵引末梢轴突膜)而产生痛觉敏感。
4.穴位皮下硬结的形成 在病理情况下,患者某些穴位深处可以发现有结节或条索状物及压痛敏感点,这种深层组织出现结节、敏感以及有时伴有放射痛,有人把它称作为触发点,触发点部位与某些经穴基本一致。活体检查发现,触发点是肌肉组织中的局部变性区域。通过显微镜可观察到肌纤维破坏,肌纹消失,以及由于肌纤维皱缩和结节中有纤维、脂肪组织浸润而出现的肌细胞核积聚等。触发点部位一般多呈现局部肌肉痉挛与紧张度亢进状态,采用反射光电管和脉波计记录穴位皮下硬结、压痛及伴有压痛皮下硬结部位的皮肤血行状态,发现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均较正常部位处于不良状态。
综上所述,可试用图2-5对穴位针感的神经传导途径作简要的概括。
① 穴位不仅是一个接受针刺刺激的感受装置,而且还可视为一个效应装置。可以在针刺或内脏活动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穴位的感受部位可能是以小神经束、各种感受器为主的多种深部神经结构,而穴位的效应部分,则与穴位下局部小血管平滑肌或梭内肌有关。
② 针刺的机械刺激(或电针的电刺激等)作用于穴位感受装置而产生针刺信号,后者由支配穴位区域的神经(主要是躯体神经)传入纤维(Ⅱ、Ⅲ类传入纤维)进入脊髓背角,一方面就地与痛觉或内脏伤害刺激传入冲动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可继续由腹外侧索传至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形成针感。针刺信号经中枢整合调整后的抑制性输出,又经脊髓背外侧索下行到脊髓背角。
③ 针刺信号经下行通路的传出冲动既可对脊髓有关节段的侧角或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调制性影响,又可通过躯体—内脏或躯体一躯体反射的方式,经交感或γ—传出纤维对痛反应和内脏或躯体活动进行调节或控制。
④ 与上述过程同时发生的就是穴位本身效应变化,表现为穴位肌电,手下感,以及由于穴区局部小血管舒缩状态或神经纤维敏感性的变化而导致的穴位电阻、电位、皮温等各种局部特征的变化。
这种从穴位感受装置开始,最后止于包括穴位在内的内脏—躯体效应器官神经通路的研究,对针刺作用神经途径作了初步的概括。
87
发表于 2009-4-5 11:36:41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4/03 10:27am 发表的内容:
好“经络与穴位是有区别的”
借問在穴位上用針用灸
改變的是甚麼?
个人的理解,用针或用灸,都是一种刺激的手段,其最终的效应,是靶器官的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善改变。而中介的生理病理机制,应当是机体神经、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的改变。
86
发表于 2009-4-5 04:44:29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代肖言先生:你文中提到的“脉”,就是血管。经脉就是大血管,络脉是小血管。“脉”既包括动脉,也包括静脉。故经络的本意就是指大小血管。——是不对的,经脉也不是大血管,我告诉你,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之外的人体的一套系统,当然经络与 神经、血管、淋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是血管,经络的实质今年应当有定论,你信吗
85
发表于 2009-4-4 11:48:59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经络=≠≈血管,那就不是经络,就是血管
84
发表于 2009-4-3 10:49:15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编辑本段]现代经络发展简史
  近代经络创新简史表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1996年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大统一的分形经络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
  1995
  ·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1995年?
  ·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孟竞璧(同位素示踪)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83
发表于 2009-4-3 10:27:17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4/02 01:19pm 发表的内容:
我是说“经络与穴位是有区别的”,而没有说“经络与穴位是可分离的”。
好“经络与穴位是有区别的”
借問在穴位上用針用灸
改變的是甚麼?
82
发表于 2009-4-2 13:19:30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4/02 01:2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22 04:21pm 发表的内容:
經絡與穴位竟然是可分離的
我是说“经络与穴位是有区别的”,而没有说“经络与穴位是可分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08:14 , Processed in 0.0770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