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实中医很简单》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1 07:2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8-11 13:09 编辑

曹东义

《其实中医很简单》摆在我面前的时候,还没有感到它将如何考验我的态度,当我初步读过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写这本书的序言或者书评,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尽管我为很多前辈、同道的书做过类似的事情。
我的困惑首先来于姬领会的大胆。他对于《内经》经典之中的理论,进行了删繁就简的大动作,是很多时髦学者标榜的“解构重建”工作。如果说他们有区别,那就是别的人只是这样喊,却没有具体的操作;他一个民间的小中医,竟然不声不响地完成了很多人想干又干不成的大动作。当然,很多主张要对中医经典理论进行“解构重建”的人,是希望按照实证科学的要求用现代科学语言,对于中医理论进行重新安排,而不是姬领会这样仍然用气机升降、清浊出入来重新布局。
毫无疑问“升降出入”是《内经》的主张,也是被提炼到很高境界的学术概念,比“新陈代谢”更能说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因为“新陈代谢”只强调了用新的取代旧的,因此比假肢、义齿更多的新物件(比如支架、导管、再造、转基因一系列的在本质上属于人体异物的新东西),堂而皇之地被大量地安排到了人体之内,因为这并没有违背“新陈代谢”的原则。因为“新陈代谢”既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升降出入”与此不同,它强调的是生命有机体的自主运动,尽管医生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人们顺利地完成“升降出入”,但是“升降出入”的主体只能是生命物体本身,而不是外来的异物。
姬领会改造中医理论,把《素问•灵兰秘典论》以及其他篇章之中,关于人体脏腑功能的阐述,按照气体、饮食出入,清升浊降的原则,进行了重新安排,把肺的功能定位于排泄浊气,把肾作为吸气、藏精、进食等一系列下降运动的根源,把肝的作用,脾的功能,心的主宰,都看作是肺出肾入的“辅助设施”,使升降出入的生命自我代谢更加简洁,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更难能可贵的是,姬领会的设想不仅是“理论猜想”,而是把中医的各种治疗也与之贯穿起来,俨然是“理法方药”完整一套了。他不无自豪地说,按照他的这一套说法,更多种疾病,无论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都很有效,比如咳嗽、胸闷大多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缓解,慢性的疾病也大多可以三服药取效,包括很多单方验法、无理可讲的民间经验,在他的理论里也大多可以解释圆满。
我困惑,我矛盾。我不能因为自己曾经主张“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就盲目的反对一切创新,而仅仅停留于传统的理论之中;也不能因为迫切地想发展中医,而轻率地支持对于传统中医理论的“解构重建”。我担心反对创新会阻碍中医的发展,也担心鼓励“解构重建”而抛弃了中医的精华。
掩卷细想,姬领会的《其实中医很简单》不过是一种尝试,未必会冲击传统中医理论,因为他的新论都是根源于传统理论的构建,而不是离经叛道、违背经典。
姬领会也有很多表述不清的东西,或者论述不当的地方,可以成为人们攻击的目标。为了不至于“因小失大”,我这里先做一些论述。
首先是,姬领会对于气的论述有概念不统一的缺陷。他说的气,有自然物质(如空气),也有人体代谢产生的人造物质(如矢气),更多是指的人体的功能(如五脏之气)。这种概念不统一的缺陷,不是他个人的弊病,而是东方科学的本质特色的体现。首先,在古人的描述里,气是什么就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从我们可以追溯的古文献里,气或者精气是被作为世界本原来看待的。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忽兮恍兮”的气,或者被称为“道”。老子说的道,绝对不是唯心的虚空,而是“物”。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由此可见,道根源于物,这个物不断变化,极为广大而不会消失,是天地产生的母体,难以命名,勉强称之为“道”。
老子说的道,在《易》传之中就变成了“无极”、“太极”,也是先天地而存在的。这个先天地而存在的物,就是混沌的气。道和无极、太极,与元气、精气,都是指的世界的本源,是先天地而生的物。在古人的心里,先有一个物,然后生成天地,再往后才产生万物;产生万物的这个东西,很难命名是什么,只有天地产生之后出现的具体物质才容易命名。
作为世界本原的气,它产生了万物;产生了万物之后,这个元气并没有消失,而是潜存、或者分散于万物形质之中,隐藏于万物的运动之内。因此,气既是物质,也是物质的运动,二者不离不弃,浑然一体。任何试图把物质与物质的运动加以分离的做法,都是徒劳的,也是错误的,只是这样的错误观念今天一直被当作理所应该的,你必须分清楚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物质的功能,或者叫物质的运动。
姬领会说的气,也就包括了自然之气、人为之气与脏腑的功能。气有清浊,功能有亢进与不足。自然之气,多属于清气,代谢之后的气,基本上都是浊气。清气主升,应该在上部;在上部的清气,“静而生阴”就会“浊化”,所以清气之中相对浊稠的部分要下降,或者要排出体外,为新的清气进来提供空间、位置。浊稠的气体要下降,或者排出体外;在下部的浊气“动而生阳”,浊气之中相对清稀的气体,也会不断上升,去充填清气之中浊降的空间位置。升升降降,出出入入,永不止息,这就是生命“升降出入”的不断变化,一旦这个变化减弱了,或者过度增强了,人体就就会发病;这个升降出入的过程一旦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医生的责任,就帮助人体维护正常的升降出入,不能太多,不能太少,不能太快,不能太慢,更不能停止。治疗疾病的措施尽管很多,都应该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措施,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了“道法自然”就要受惩罚。
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至今还没有造出一棵小草来。生命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工合成的。世界上还没有人工合成的生命,转基因、克隆技术,都是对于自然生命规律的利用,而不是随意的创造。
基于这样的认识,基于中医学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我对《其实中医很简单》所做的尝试,是极为赞赏的。当然,赞赏它,不是说它已经完美无缺。中医学的进步永远不会停止,人们的探索也不会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只要符合中医自身的特点,就可以“根基牢固,千年不倒”。
曹东义
2010年12月12日
写于石家庄求石得玉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23:28 , Processed in 0.0964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