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17|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年前的一本中医教材节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5 20:3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古代医家为了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在两千多年前就进行了人体解剖的实践,《内经》中详细地描述了人体内脏的形态、位置、大小、重量以及血管的分布、血液的运行、筋与骨骼的连接等,许多数据与现代解剖学知识相差无几,反映了古代医家在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重视解剖实践,重视物质运动和运动功能两个方面的研究,反对种种神秘化的观点,坚持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可知性。
    《内经》在对人体进行解剖观察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血液循环的概念,并对血液的来源,经过的部位、速率等做了较明确的描述,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属于最前列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5
发表于 2017-6-2 07:03:0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7-6-1 23:48
对器官的命名、形状、部位,这些内容来自解剖。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解剖知识不论多少,都对医学没有帮 ...
古人对脏腑的知识命名很早,起源应该是来自祭祀的需要(“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我手上有本2007年出的甲骨文字典,里面收有1000+已认出来的字,但五脏里只找到心字。甲骨文时代是商的中后期,距今至少3200年前。但到周时(周初是~3000年前),孔子所看到的周礼(至少是~2500年前)已经对五脏有完整命名记述,当然也完全是和祭祀之礼相关而与五行无关。而这离王莽时代可能已超过整整一千年。

所以,应该说,中国人对五脏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来自对客观实体的认识,虽然这与以医学为目的的解剖出发点完全不同。中医将五脏“功能化”是个很自然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只能建立在对客观实体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而不是相反。故此,任何把中医五脏说成与解剖所见五脏不同的说法,实际上反倒是在割断历史,不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且也不符合人类对客观事物由浅到深的认识规律。





34
发表于 2017-6-2 06:4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6-2 06:50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7-6-2 00:19
王教授说的是关于王莽时期解剖活动那一段吧?
旧的《中国医学史》教材,不是必修课,课本也很薄,没有这 ...

《汉书·王莽传》记载了王莽以刳剥之刑处理翟义之党王孙庆: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
      谢谢李老师。
      这一段资料我也看过,只注意解剖,没注意“以竹筳导其脉”的意思。还是李老师细心。      《素问》中有一篇谈解剖,有人认为,就是指解剖的王孙庆。
33
发表于 2017-6-2 00:19:15 | 只看该作者

王教授说的是关于王莽时期解剖活动那一段吧?
旧的《中国医学史》教材,不是必修课,课本也很薄,没有这些内容。我后来在其他医史书或专题文章里见过。具体我在哪里见到记不清了。当时主要参考书是陈邦贤的《中国医学史》,或者其他杂志上看的。


我当时看的文章记不得了,不过有关原文出处能找到,在《汉书·王莽传》记载了王莽以刳剥之刑处理翟义之党王孙庆: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后来,北宋也有过类似的以医学为目的的解剖活动,但都没有影响到脏腑学说。

32
发表于 2017-6-1 23:48:41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6-1 17:42
内经对人体的认识,是依据解剖得来的,君不见内经对人体“五藏六府、奇恒之府、四支十二节、皮肤、 ...

对器官的命名、形状、部位,这些内容来自解剖。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解剖知识不论多少,都对医学没有帮助。所以,后来的脏腑学说,就只是借用了解剖器官的名称,完全是用其他方法发展起来的。
其实,古人的解剖知识,已经超过了脏腑学说的需要,脏腑学说实际上,只用了心肝脾肺肾五个名词,其他知识都没有用处。

点评

古人对脏腑的知识命名很早,起源应该是来自祭祀的需要(“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我手上有本2007年出的甲骨文字典,里面收有1000+已认出来的字,但五脏里只找到心字。甲骨文时代是商的中后期,距今至少3200年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 07:03
31
发表于 2017-6-1 19:19:1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3 22:08
原因有几个:
1,当时的条件,解剖只能是粗糙的,到西汉王莽时期,曾经记载有,在解剖尸体时,用竹丝插 ...

llyyjj

106
主题       
9458
帖子       
102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1025
发消息
禁止帖子       
28楼
发表于 2014-10-23 22:08:44 | 只看该作者
jyds123 发表于 2014-10-20 19:51
"对解剖熟悉,却不用来研究医学,这里面自然有原因、有道理。”
    願聞其詳,謝謝

原因有几个:
1,当时的条件,解剖只能是粗糙的,到西汉王莽时期,曾经记载有,在解剖尸体时,用竹丝插入血管中探测血管的长度,在内难里面没有这方面记载,可见解剖比较粗糙。
————————————————————————————————————
     李老师是否看过这方面的文字资料?

点评

王教授说的是关于王莽时期解剖活动那一段吧? 旧的《中国医学史》教材,不是必修课,课本也很薄,没有这些内容。我后来在其他医史书或专题文章里见过。具体我在哪里见到记不清了。当时主要参考书是陈邦贤的《中国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 00:19
30
发表于 2017-6-1 17:4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6-1 09:45 编辑

       内经对人体的认识,是依据解剖得来的,君不见内经对人体“五藏六府、奇恒之府、四支十二节、皮肤、九窍”的认识,除皮肤、九窍等少数器官是直接能观察到的外,其余都是在体外看不见的。如果不是通过解剖得到的对这些器官的认识,难道是意想出出来的么??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19:49:1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3 22:08
原因有几个:
1,当时的条件,解剖只能是粗糙的,到西汉王莽时期,曾经记载有,在解剖尸体时,用竹丝插 ...

    李老师,不知您看没看过黄胜白的一篇文章《二千年前中国的人体解剖学》,文章里有很多和您观点不一样的段落,有兴趣的话,您看看吧
28
发表于 2014-10-23 22:08:44 | 只看该作者
jyds123 发表于 2014-10-20 19:51
"对解剖熟悉,却不用来研究医学,这里面自然有原因、有道理。”
    願聞其詳,謝謝

原因有几个:
1,当时的条件,解剖只能是粗糙的,到西汉王莽时期,曾经记载有,在解剖尸体时,用竹丝插入血管中探测血管的长度,在内难里面没有这方面记载,可见解剖比较粗糙。
2,即使解剖细致了,从尸体只能把结构弄清楚,不可能了解功能。了解功能需要现代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只看见结构,看不见生理活动,医生自然对解剖失去了兴趣,转而观察活人的生理活动。
4,有解剖的细致且准确的部分,比如骨骼。因治疗骨伤的需要,中医对骨骼的认识其实和现代解剖学相差不多,有的骨骼名称现在还用着,接骨的手法,现在也有超过西医的地方。这都是在熟悉解剖基础上做到的。

治疗骨伤外,中医的临床研究只好抛开解剖,从生理病理方面来认识人体。

典型的例子有三焦、肾等。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9:51:3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0-11 13:40
不用我考证,考证资料早就有了,八五年我带医史课的时候就查过,整个中国历史上,以医学为目的的解剖活动 ...

     "对解剖熟悉,却不用来研究医学,这里面自然有原因、有道理。”
    願聞其詳,謝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06:59 , Processed in 0.0583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