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1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参究《伤寒论》类涩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5 19:0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参究《伤寒论》类涩脉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勇
参究经典《伤寒论》,仲景十分重视脉诊,在《伤寒论》一书中首列“辨脉法”与“平脉法”两篇专论。在现行《伤寒论》398条条文中,有脉象记载的135条,占三分之一以上,可见其重要地位。仲景论脉不在以脉测证,其论脉精神,旨在以脉阐述病机;辨脉以认识病证;辨脉以判断预后;辨脉以指导治疗等方面。今究其涩脉虽属阴脉,伤寒论确有表里虚实之分,笔者初探如下: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指出涩脉属阴脉,理应见阴病为生,反之则逆死。参究《伤寒论》论涩脉条文11处,涉及表证1条,寒证1条,虚证9条。脉理精微,“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园机活法,示人以渔。
表寒里热见涩脉
太阳病第48条云:“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症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太阳病,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的病理是邪未尽解,反郁化热并入阳明。太阳在表、应汗之,阳明在里,应下之。而表未罢故不可下,里证见故不可大汗,如此可小发汗。若发汗不彻……。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此脉涩,乃邪气凝滞不散,外邪郁闭,阳气壅遏不畅所致。更发汗则愈,当用何方?今举一验案,可作参考。清•程杏轩:《杏轩医案》载:许妪,冬月病伤寒,寒热头痛,医投疏风和解不应,渐致昏谵口渴;更进芩连清之亦不应;便秘经旬,用大黄亦不下。予初望其而赤烦躁,意属阳证;及切脉细涩,又疑阳证阴脉,思维未决。因问其汗,自病起至今未出,扪之肤熇而枯。予曰是矣。且不立方,姑先与药一剂,有验再商。幸彼农家不谙药性,与药即服。次日往视,面红稍退,烦躁略平,肤腠微润。予曰生矣。疏方付之,乃大青龙汤也。又服一剂,更见起色,转为调理而安。……仲圣云:太阳病不罢,面色缘缘正赤者,此阳气怫郁在表,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但坐以汗出不能彻,更发汗则愈。何以知之?脉涩故也。予能参悟此篇,自知此病之治法矣。
寒湿滞经见涩脉
太阳病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本条言伤寒八九日,以伤寒为诱因与湿邪相搏,痹着于肌腠,影响经络气血通畅,而引起的身体痛烦,不能转侧之证。“不呕”为无少阳证;“不渴”为无阳明证,由此可知里和而无病。“脉浮虚而涩”是风湿外持而卫阳不振所致,故用桂枝附子汤温经驱风,温化寒湿之邪。考本方系与22条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的药味完全相同,唯独桂附用量较上方为大,故二方主治重点就有所差异。彼方主治胸阳不振兼表阳不足,以“脉促、胸满、微恶寒”为主证,此方主治阳气不足,风湿困于肌表,以“身体痛烦,不能转侧”为主证。笔者临床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产后关节痛、偏于寒或挟湿者,多收良效。
伤寒虚证见涩脉
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本条为少阳病兼里气虚寒者,出其方治。从阴阳候营卫,则取之尺寸,因仲景有尺中为营虚血少之明文。从阴阳候表里,则又应取浮沉。本条应为寸脉涩,尺脉弦,涩为气虚血少,中阳不足,弦为寒为痛,为木旺克土,所以“法当腹中急痛,”“急”乃拘急作痛,推之应喜按则缓。故应先建中以治虚寒。若纯属虚寒为病,应服建中而愈。如不愈,多因少阳邪气纠结,所以仍用小柴胡汤和解。这种治法评价,正如柯韵伯所说:仲景有一证两方者,如用麻黄汗解半日复烦,用桂枝汤更汗前法。然设法御病,非必然也,先用麻黄继桂枝,是从外之内法,先用建中继柴胡,是从内之外去。关于“阳脉涩阴脉弦”,各家提法颇多。赵锡武主张“左脉涩,右脉弦”为肝木克脾土之脉。
第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则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本条谵语重则不识人,脉证互参断预后。基本病理是正虚邪实。“若剧者……涩者死。是阳明腑实证,热盛津枯之危候。此时判断其预后,多从脉博上考虑,脉见涩是正虚邪实,气血枯竭云象,脉见,弦则为阴气未尽,正气尚存之候,尚有生机。
第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脉反微涩者,说明不是因下所致,而是因昨日正气尚能抗邪,今日正气衰弱。“微”主气虚,“涩”主血少,此为邪气未去,而正气先衰,补碍邪,攻伤正,故曰:“难治”。即或燥实尚在,也不宜用承气之辈攻下。
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鞭,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综观本条是以脉联系证与病机,浮为阳脉,涩为阴脉。“趺阳脉浮而涩”提示胃气强,脾气弱,即胃中有热,脾阴不足;脾既不能上输精以养肺,又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只能下输膀胱而致小便数;脾阴穷约,胃阳特强,故见大便则鞭。因此证乃脾先穷约所致,故用麻子仁丸以缓润为治。
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中风是指脾虚之人感受风邪,脾主四肢“风淫四末”,故见“四肢烦痛”。脉见阳微阴涩是阴证阴脉,由阴转阳,即由微涩之脉转为长脉,提示邪退正复,里气未损,故为“欲愈”之象。
第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脉微不可发汗”,因脉微为肾中阳气已衰,少阴真阳为一身阳气之根,如再行发汗势必造成亡阳之变。所以原文指出:“不可发汗,亡阳故也”。如果尺部脉见“弱涩”之象,多为肾中阳气衰,精血亏损之候,既或有大肠失润的便难之证,亦不应下。因此说:本证既不能发汗,复不可下,否则亡阳、亡阴之变,即在顷刻之间。
第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少阴病,下利,脉见“微涩”,微为阳虚、涩为血少,此谓少阴病阴阳两虚之候。“呕”为阳虚而阴寒上逆;“汗出”为阳虚卫外不固;“下利”而数为阳虚不摄而下陷;“数更衣”而“反少者”是津血虚少,化源不足,阴涸无物可下。综上所述虽为少阴病之阴阳两虚候,但以阳虚下陷为急、阴津受伤是由于阳衰、有形之阴不能速生、无形之阳所当先固。故用艾火从上“灸之”。多数注家主张灸百会穴,以期温提其阳气,阴固则阴摄,阳生则阴长。
未完待续.......不知是否有益同道.恭候批评[/watermark]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7年07月05日 09:21pm 时添加 -=-=-=-=-
第363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脉“浮数”为阳,虚寒下利,见浮数之脉是阴证见阳脉,示阳气来复,其病向愈。今“下利”病在里,寸脉反浮数,迟中自涩,是里热炽盛,伤及血分。“寸脉”属阳主气,寸脉浮数为阳盛,涩脉属阴主血,尺中自涩为伤血,血为热蒸,腐化为脓,故便脓血。如果和306条的“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相参,可知彼者为心肾阳虚下利便脓血,本条为厥阴下利里寒外热,其里寒为两者所共有。所以余遇久痢或体虚便脓血者,但见寸脉浮数,尺中涩者,给予桃花汤加味,多可受益。
第384条:“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本条论述了霍乱病的脉证特点和预后转归,并与伤寒病进行了鉴别比较,如成无已说:“微为亡阳,涩为亡血。伤寒脉微涩,则本是霍乱吐利,亡阳亡血,吐利止,伤寒之邪未已,还是伤寒。未应脉浮紧,因吐泻后津气大伤。脉转微涩无力”。
综上所见涩脉,无论在表、在里、在虚、总以阳气变动为着力点,涩脉有表、里、虚、实之分,临证宜详审,方能契入病机。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8:1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参究《伤寒论》类涩脉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勇123在 2008/12/05 06:22pm 第 1 次编辑]

转帖:
试论涩脉的脉象    2008年10月29日 22:24:54
作者:张红丽    作者单位: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关键词】  涩脉;脉象研究;脉象
    涩脉是往来艰难、如轻刀刮竹的一种脉象,主精亏、血虚、瘀滞和顽痰。涩脉与结脉、代脉为一类脉象,都是以迟缓为共同脉率,其性质均为阴。涩脉的脉象特点为脉率迟缓、脉形细小、脉律不齐、参伍不调,有如雨沾沙之脉感[1]。笔者通过对100例涩脉患者脉象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脉律
    涩脉是脉率迟缓、脉律微微止歇、脉形细小、充盈度较为充实的一种现象。《脉象》载:“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王冰说:“涩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滞也。”[2]“蹇滞”即滑伯仁所说的“往来难”“如轻刀刮竹”,也即张璐所指的“涩滞不前”。“蹇滞”“往来难”“参伍不调”“涩滞不前”都是描述脉律,“蹇滞”是指脉律不均匀,“往来难”和“涩滞不前”是指脉有止歇。李中梓说:“盖涩脉往来迟难,有类乎止而实非止也。”100例涩脉有67例有不规则的止歇,止歇的时间平均不到0.15秒,时间非常短,往往被忽略而误认为是正常脉律。“参伍不调”是指间歇的周期不规则。根据我们的研究,涩脉可有不到0.15秒的不规则的止歇,这一点和古人描述是一致的[2]。
    2  脉率
    涩脉的脉率古代医家已有定论,李中梓说:“迟细而短。”戴启宗说:“细而迟。”因此涩脉的脉率为迟缓脉率。根据我们对100例涩脉的研究,有49例为迟脉,36例为缓脉,85%的脉率为迟缓脉率。由此可见涩脉是迟缓基础上的不规则的微微止歇的一种脉象。古人把涩脉划定为阴性脉象,这是主要的依据。也根据这一点,可以认为寒邪、湿邪以及寒性的瘀血、痰饮、阳虚是形成涩脉的基本原因。
    3  脉形
    涩脉的脉形为短而细小。李中梓说:“迟细而短,三象俱足。”“短”,不及本位,关脉明显,寸脉与尺脉之位缩短;“细”,脉形如线,指下分明。短细脉为细小脉,故涩脉的脉形为细小。细小是气血不能充分输出的表现,而见血虚、气虚或瘀滞,故涩脉主精亏、失血、血虚、瘀滞。100例涩脉中短细小者57例,弦长细小者38例,正常者5例。
    4  脉力
    脉力有三种,一是无力脉,二是有力脉,三为接近平力脉。100例涩脉中43例为无力脉,其余都不能确定为无力脉,但比平力脉相比又显脉力不足,也有近1/3的病例出现有力的涩脉。涩脉是以细为基础的,细脉本身就是无力脉,因此,这里所说的有力脉是相对的,是在细脉基础上脉力偏强,涩脉的脉力较复杂,这要看疾病的具体病情,但以无力为主。
    5  脉位
    涩脉的脉位也不固定,100例中有51例为沉位脉或接近沉脉,其次为不浮不沉,也有少数,特别是亡血、失血者脉位偏浮。如果没有外感表证、出血、气脱等病者,单纯的涩脉罕有浮象。涩脉的脉位以沉为多见,如有浮象为逆。偏浮的涩脉见于失血者,为失血、气脱的先兆[3]。
    6  充盈度
    涩脉的充盈度不足,有近半数的涩脉充盈度明显不足而脉形细小,而在诊脉时空虚感并不明显,这是由于涩脉患者多有血管硬化的变化,变细的血脉和细小的脉搏可相对地维持充盈,故诊脉时无明显的空虚感觉,甚至于还有一种“如雨粘沙”的实硬的感觉[4]。无血虚的涩脉患者并不少见,故其充盈度有不亏虚的,特别是瘀滞型涩脉,其充盈度相对较实。
    脉往来艰难,脉形细小是涩脉脉象的基本特征和确定涩脉的主要依据,脉律止歇、脉位偏沉、脉率缓慢是确定涩脉的重要脉象,脉力只能说明相关疾病的气之盛衰,而对于确定涩脉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培琳.详谈细论28脉[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8:167.
[2]郭教礼.试探濡、涩、硬、动脉的临床主病[J].中医研究,2007,20(10):5?6.
[3]刘冠军.脉诊[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121.
[3]陈冬志,牛 欣,董晓英,等.涩脉脉图和血流动力学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3):164?165.
5
发表于 2007-7-21 16:1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参究《伤寒论》类涩脉

要得
4
发表于 2007-7-21 16:16: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参究《伤寒论》类涩脉

可以
3
发表于 2007-7-19 23:5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参究《伤寒论》类涩脉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21:24: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参究《伤寒论》类涩脉

涩脉有表、里、虚、实之分,临证宜详审,方能契入病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7:44 , Processed in 0.0527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