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血溢分阴阳 甘温用药细审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24 18:1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血溢分阴阳  甘温用药细审详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  勇
血溢证,即吐、咯、便、衄、尿、汗血等在内的血分病变及出血性疾病。临床以凉血止血,宁血消淤等治法为常,而以补虚保火等法,甘温辛热之品治之常收殊胜功效,则为常中之变法。究其实质,不离阴阳虚实,通过辩证以治其本。今举诸家医论,推求师意,参究甘温用药治疗血溢证的真意,掌握其用药指征和规律,有益临床,否则错断血证阴阳,将为祸不浅。
1、虚寒吐衄,补虚保火
明代医学家赵养葵认为血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六淫中以寒气致病为多。他指出:“凡血证,是分阴阳……既分阴阳,又须分三因……既分三因而必以吾身之阴阳为主,或阴虚而挟内外因也,或阳虚而夹内外因也。盖阴阳虚者,在我之正气虚也,三因者,在外之邪气有余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赵氏批判了独持火论以论血溢的观点。他在援行《内经》论述火气能使人血溢,寒气能使人血溢,寒热凌犯能使人血溢,风湿相搏能使人血溢,燥气能使人血溢的论述后指出:“六气俱能使人血溢,何独火乎”。
赵氏治疗吐衄血证“先分阴阳。……阳虚补阳,阴虚补阴。……真阳虚者,从阴引阳。真阴虚者,从阳引阴”,“不治其虚,安问其余”。从血附于真火,虚寒是其主要病机立论,因此在治疗虚寒吐衄血证时,赵氏强调补虚保火,善用六味地黄补阴,桂附八味保火,参芪固本益气,反对用知柏等泻相火之品。赵氏之见,独具只眼。但并非完全拚弃苦寒清热之法。当提及怒气伤肝吐衄血者用柴胡栀子清肝散等。但这种治法治在有形之邪火,即赵氏所称的人火方面。
2、虚火吐血,宜补宜和
清代名医《王旭高医案•卷二•吐血》虚火之出血,实为脾虚气不能摄血,患者吐血时轻时重,血色暗淡,兼见气短心悸,面色萎黄,大便色黑,舌质淡,脉细弱。治宜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加三七、白芨、乌贼骨。若气血亏虚,阳气不足,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宜温中摄血,宜用黄土汤。若肢冷汗出脉微欲绝,当用独参汤以益气固脱。若吐血日久,中气虚寒、血不归经者,则应用柏叶汤温中止血。
3、温养脏真,尿血可止
明朝戴思恭《推求师意•溺血》说:“大抵溲血、淋血、便血三者,虽前后阴窍所出不同,然于受病不一,故治法分标本一也。其散血、止血药无下数小品,惟引导佐使各走其乡者小异耳!溺血为热客下焦,本草何乃用菟丝子、肉苁蓉、续断、鹿角等辈温补壮阳为主?《内经》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东垣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火者,热也。肾气因热而走,亦必用是脏真之药,始可补其虚,以固正气之散走也,血气相须为用,又何疑乎?”笔者循其上述医理,对数例久病尿血,在清利下焦湿热的苦寒淡渗用药上,酌加菟丝子、枸杞子、续断、炒杜仲等平补肾阳之吕,多收良效,究其因,苦寒淡渗之品易伤肾阳,久病尿血多兼腰部酸痛,此为肾虚之明证,用温养脏真之药,使阴阳水火复以和谐,故尿血渐止。
4、厚土敛火,便血可收
厚土可以敛火,温经可以止血。语出《评选环溪草堂医案上卷•虚损门》。此谓虚寒之便血,温经以止血,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摄火归经。《张氏医通》说“若使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血亦妄动,必有虚冷之状,盖阳虚阴必走也,宜理中加肉桂收摄之。”厚土藏血,温经止血辩证要点:怯寒肢冷,神疲气短,饮食减少,脘腹隐隐作痛,痛时喜温喜按,大便溏薄,舌质清,面色淡白,脉细缓无力。还应重视验齿和辨血之颜色以用药,其血色淤晦如污泥,为阳不制阴,故血色晦淡不鲜,无论上吐下失,当用温补而起沉疴,炭火星炽,厚壅其土,则可熄其火焰,新生之血不至再下,脾则可以统血矣,若误用清热滋阴之药,损伤元气,克伐脾阳,必致脉细皮寒,食少肌瘦,致五虚悉具,病致沉重。近代名医了甘仁治疗血症,见黑色则用附子理中汤以厚土敛火,屡用,均达便血可无之效,其理在亡血的同时,元阳受损这一“阴阳互根”之理。
5、久病失血,补虚收功
血证大家唐宗海论治各种出血证治,立止血;消淤;宁血、补虚四法。而特以补虚为收功之法,血证由于出血,阴没有不虚。阴虚则阳无所附,所以当补虚。从广义而论,不独补虚法是补虚,止血、消淤时所用的攻法,能使邪速去免使致虚,亦可谓间接之补虚法。所论补虚法是血证延日已久,血已归经,但前吐血已去而不回,出现明显的虚损证,非用补虚不能收功而言。
补法在血证的治疗中十分必要,但要掌握用药时间及用补分度。唐氏指出:“最恐淤邪未清,骤用补法,则突以留邪为患,而正气反不受益;”“实证断不可用虚补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恐其留邪为患也。或虚中实证,则攻补兼用,或十补一攻,在医者之善治也” 。

[/watermark]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6:38: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血溢分阴阳 甘温用药细审详

常中之变法,掌握其用药指征和规律,有益临床,否则错断血证阴阳,将为祸不浅。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8年11月25日 08:31pm 时添加 -=-=-=-=-
阳虚火浮机制探讨

□ 黄德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之火和阳虚之火之别。治疗上,实火可用苦寒药物直折其火,阴虚之火可用甘寒药物滋润养阴,而阳虚之火临床比较少见,若再过用寒凉的药物就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阳虚火浮的理论
  张仲景提出,阳气衰微,虚阳浮越,或为烦躁不得眠,或为格阳、戴阳,或为破汗大出。干姜附子汤证之“昼夜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和通脉四逆汤证之“其人面色赤”,皆属此类。王好古总结为:“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治者不看脉,以虚阳烦躁,误以为实热反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汤主之。”
  张景岳指出:“虚火之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此病原之二也”。同时,又对阳虚火浮证指出了分类:“一曰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热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外虽热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陷于下而见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张氏还提出了阳虚发热的治疗原则和经验:“若以阳虚发热,则治益宜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第温热之效速,每于一二剂间,便可奏效……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宜理阴煎、右归饮、理中丸、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此所谓益火之源也,又曰温能除大热也。”
  阳虚火浮的症状
  阳虚火浮在临床上呈现出两组相反的症状:一是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便泄稀溏,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如果临床上单纯出现上述症状,阳虚的辨证并不为难;二是虚火,是疾病的假象,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临床上有轻重之分。轻者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口舌生疮、牙痛齿浮、喉痹喉痛、头痛眩晕、口渴咽燥等症为主;重者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面赤、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临床上虽然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但仔细鉴别还是容易区分的,如发热或自觉发热,反欲盖衣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神智躁扰不宁,疲乏无力;口渴但不欲饮或喜热饮;咽痛而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舌淡,苔白等。
  阳虚火浮的机理
  肾阳对人体起温煦、激发和推动的作用,是全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衰,闭藏功能下降,真阳不能潜藏于肾宫,浮越于外,另外,阳虚温煦失职,阴寒内盛,逼阳浮越,两者都会引起阴阳格拒的变化。拒格的阳气可向上浮越,向外浮张,引起格阳、戴阳等证,阳气郁积之处,可引起各种热象,成为典型的浮火表现。张介宾指出“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而其表现则有以下形式:一是下焦阴寒太盛,虚惫之阳气被格拒于外而表现为内寒外热之象,《伤寒论》少阴篇之通脉四逆汤证的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或下利清谷,但“身反不恶寒”为其典型表现,此种身热乃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张介宾称其为“格阳之火”;二是虚阳被格拒于上,浮越于头面咽喉而表现为下寒上热之象,症见颧红面赤,咽痛,烦躁,口渴。此乃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张介宾称其为“无根之火”;三是肾司二便,肾阳有蒸腾气化的作用,肾阳虚,气化失司,津气不行,症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此乃虚阳离其本位所致,张介宾称其为“失位之火”。无论何处之热象,皆为元阳虚衰为其根本。但并不是阳虚一定会产生虚阳上浮的表现,只有在阴寒极盛,真阳极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阳虚火浮的表现,这是一个重症、危症,再进一步发展就要出现阴阳离决,所以笔者根据阳虚的程度由轻到重分为阳虚阴寒、阴盛格阳、阳虚欲脱三个阶段,其中阳虚阴盛阶段表现一派虚寒之象,临床容易鉴别;阳虚欲脱阶段,乃精气离决的边缘,其人虚弱的表现也不会难区分;而本文讨论的阳虚火浮就是阴盛格阳阶段,包括虚阳上浮和虚阳外越两个方面,由于症状上寒热错杂的迷惑性,容易被人错辨。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在肾阳虚之后,机体阴寒之邪自然偏盛,随着阳虚的加重,阴寒也随之愈发亢盛,阴盛逼阳于外,浮阳游离就出现了虚阳浮于上、外,阴盛于下的寒热错杂局面。而肾阳虚衰,温煦、气化失职,导致阴寒内盛,水湿、痰浊、瘀血形成,这些病理产物停留于何处就在何处表现出症状。
  阳虚火浮的治则
  虚火在性质上不同于一般之火,“得湿则炳,遇水则燔”,故在治疗上应“以火逐之,则焰灼自消,炎光扑灭”,应用益火法和引火法,即温肾壮阳,阳气壮才能吸火归原,使真阳闭藏于坎宫;引火归原,浮游之真火才能下归于肾。正如清代何梦瑶曰:阳虚火浮“乃因其在上之热,而直探其在下之根言之。病既根于下,则不可以治上者治之矣……火虚而治以寒凉,是益助其下焦之寒,火愈被逼而上浮矣。”程国彭指出:“其阳不足而火上炎者,引火归原以导龙入海,此内伤虚火之治也。内伤之火,虚火也……得水则炎,故不宜直折……是此虚火可补而不可泻……内伤之火,以补为清。”又说:“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如八味汤之类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论喉证原有因下焦虚寒迫其真阳上浮致成喉证者,宜治以引火归原之法,洵为见道之言。”可见温补肾阳,引火归原才是治疗此类火病的正法。虽然以引火归原为主,但根据配伍原则及病症中产生的病理产物,还要兼用滋阴药和利水药。
  阳虚火浮的处方用药
  肾阳虚火浮治以温肾助阳,引火归原,选用肾气丸加减,《医方论》说:“附桂八味,为治命肾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张景岳亦说:“又有寒药治热病而热不愈,反用参、姜、桂、附、八味丸之属而愈者,此即假热之病,以热从治之法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第今人之虚者多,实者少,故真寒假热之病为极多,而真热假寒之病则仅见耳。”方中附子和肉桂用量加大,为温肾壮阳,引火归原之主药。附子回阳补火,通行十二经,其作用迅猛急烈,能追复散失欲绝之元阳,前人称它能“救阴中之阳”。《本草汇言》曰:“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用肉桂代替桂枝,因肉桂的作用和缓浑厚,能补下焦肾中不足之真火,善引上浮之火下归于肾,以息无根之火,因此前人称它能“救阳中之阳”,如《本草汇》云:“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总之,肉桂、附子辛甘大热,气厚而下行通肾,峻补下元真火,能引上浮之虚火下归于肾,使之复入其宅,这是疾病的本质,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干地、山萸、山药滋阴益精,补阳药中配伍滋阴之品有两层含义:肾阳是受肾阴制约的,即所谓火在水中。只有充足的肾阴制约肾阳,这个阳才能在下焦起到温化的作用,不致浮越,单用桂、附这样的热药补阳就会伤阴。补阳伤阴之后,没有阴的制约,就不能安居在下,就要妄动。这样不但达不到补阳的目的,而且还造成了阴阳更虚的后果。一是因为补阳而灼耗了阴液,重用补阳药而轻用滋阴之品,妙在制约补阳药之辛热燥烈之性;二是因为补阳必须补阴来保持二者的平衡;茯苓、泽泻、丹皮的配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泄利水邪,肾阳虚衰,不能化气利水,所以水湿内停,产生各种水邪;二是降泄通阳,引诸阳药冲破阴寒直入坎宫,正如《医宗己任编》中说:虚阳上浮,“欲纳之复归于宅,非借降泄之势,不能收摄宁静”,故用茯苓之淡泄,以降阴中之阳,泽泻之咸泻,以降阴中之阴,丹皮之苦寒,导湿泄热,利用“三泻”的降泄之势,使浮火直达于下,复归于坎宫,而发挥其温煦、生发之生理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3
 楼主| 发表于 2007-9-26 18:04: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血溢分阴阳 甘温用药细审详

下面引用由胡来元2007/09/25 01:29pm 发表的内容:
吐血其病机在胃络,有热伤与劳伤和努伤三类也。久则才以虚损补之。或大出血不止,脉欲绝独参汤救之。审其病机也。
  胡来元先生的开示有深刻的临床意义!谢谢先生!  

2
发表于 2007-9-25 13:29: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血溢分阴阳 甘温用药细审详

吐血其病机在胃络,有热伤与劳伤和努伤三类也。久则才以虚损补之。或大出血不止,脉欲绝独参汤救之。审其病机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7:18 , Processed in 0.0521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