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31 09:5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79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擘,十四个   厚朴炙,去皮,四两    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80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擘,十四个   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81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之服。
    词解
    烦热:心中烦闷而热。
    胸中窒:胸中塞闷不舒。
    心中结痛:“心中”是指心下,相当于胃脘部即上腹部。“结痛”的意思是结塞且有痛感。
    解读  76,77,78三条都是栀子豉汤证,尽管临床表现不同,其病机都是热扰胸膈;其病因都是误用汗吐下法之后,余热留扰胸膈而成。但这不是绝对的,也有未经误治发生热扰胸膈的,如太阳病表邪刚刚传人里的初期,或者阳明病刚刚开始还没有达到高潮时都会出现烦热不眠、胸中窒闷等症。杂病中热郁气滞也会出现虚烦不得眠、胸中窒、心中结痛等症,因此在临床事贵在掌握病机,不应拘泥于是否误治。
    78条“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与热实结胸证的主证和成因有相似之处,但病机完全不同。热实结胸证为有形的热与水结于胸膈,按之心下石硬,痛不可近;热扰胸膈证为无形的热郁气滞,按之心下濡,即使按之痛也很轻微。说明二者的病位都在胸膈,只是病机不同。
     栀子豉汤证的临床表现特点是: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没有某一个器官感染的特异性的症状;病位在胸膈,在胸腔的下部和腹腔的上部(胃、十二指肠、肝胆等),包括膈在内。和痞证的病位不一样,痞证主要是在胃肠道内的感染,还具有器质性的改变。
从西医的角度看,这一组症状可以发生在水电解质紊乱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发热过程中,也可以是胃、十二指肠、肝胆等器官感染的轻型或早期病例,也可以是轻度脑功能障碍的表现。所以只要出现该组症状,就是栀子豉汤证(热扰胸膈证),就是栀子豉汤的适应症。该组症状是:中度发热;烦躁不安;心中郁闷烦杂之甚(胃脘部即上腹部极度不适)难以忍耐,所以辗转反侧,影响睡眠。这些都是功能性变化,没有某一个器官感染的特异性的症状。
      药物药理作用   淡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消炎、解热、助消化作用。栀子具有保肝、利胆、退黄、降低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含量的作用、促进胰腺分泌作用、对胃机能产生抗胆碱能性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还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和镇静、降温作用。所以栀子豉汤的药理作用与栀子豉汤的适应症(栀子豉汤证、热扰胸膈证)是一致的,与栀子豉汤的禁忌症也是一致的。原来就有慢性腹泻的病人,不要用栀子汤,因为栀子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3:28 , Processed in 0.0513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