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1 22:3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我的证态融合的态是依据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5版6页,关于疾病概念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我以句中的homeostasis稳态的态作为总纲。又依据系统论学者陈雨思先生“稳态是运动的恢复”。“稳态的运动是变化”的这个态为指导,以中医的证为核心,结合西医的态,经过独立思考,反复推导的结果。为了表述与中西医融合观作者的差异,故文中有我的及我见字样以示区别。你们证态的定义我还不是十分清楚,愿与你们交换看法。
关于中医的血概念与西医的血概念有什么不同,我的认识是,血概念或痰概念都是通过人的感观,得出的现象概念。人类的感观都相差不多,所以这些感观现象概念不会有多大差别。但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不能仅限于感观。这些感观得来的现象概念要经过大脑的思维,寻找现象之间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联系总结出规律,形成具有共相的本质概念,成为理论。在形成本质概念上,寻找其共性规律的过程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对同意事物观察面的不同,着重点的不同,寻找出的共性不一定相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本质概念的认识,不一定相通。如中医的瘀血证痰证本质概念,就与西医的凝血、血栓、炎症本质概念不完全相同。但既然都是对相同的客体(相同的病理状态)的概念表达,就有可能融合,其发展方向必然要融合,只是时间的问题。上述意见,仅供参考。
你们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证态融合是怎样认识的,这也是我们进行中西医融合必须闯过的关口,热切希望与你们交流意见共同讨论,谢谢关注。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1:03:19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奇妙的我与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异曲同工的合奏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收到先生的“中西医融合观”书后,逐字逐句认真阅读,发现我与先生证态中西融合所走的道路,不完全相同。我也先后写了十多篇文章,发表在中西医融合观专栏上。这些文章都是紧紧抓住中医理论阳气与阴液的对立统一辩证规律,又以系统论为导向,紧扣病理生理学疾病是自稳态调节紊乱的定义,以系统论学者陈雨思先生的意见:稳态的运动是变化(病理状态),运动的恢复是稳态(病理修复)的系统论含义,尊照西医法国前辈学者贝纳德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为基调,把人体的体液循环稳态,分为多个子系统,它们的稳态变化为病理状态。回头再与中医理论阳气与阴液的平衡关系相联系,把阳气调控下的阴液平衡也分成多个子系统,以中医证中阴液平衡的变化为基础,推导阳气气机的调控变化,共同组成“证”的病理状态,阳气气机则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因子的网络调控相联系,与周东浩先生的认识一致,在系统论的共同参照系下实现中西医的证态融合。
    而先生的证态融合是“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伤寒论的子系统是六经病,每一经病的子系统是证”(中西医融合观89页)。“当把感染病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时,疾病的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也会显示出阶段来,这种相对稳定的阶段,即特定的状态,就是本书所称为的病理状态 (中医称为证)。(同上书92页)。先生是把证态的病理状态直接看作是各个子系统,而我则是把证态(病理状态)看作是离开基态(原初稳态)的运动偏移变化。是代偿的、不稳定的、另一个层次的相对稳态。
  我们都在系统论的黑箱中各自探讨摸索,但到达的彼岸、得到的结果,却是惊人的相似。这只能说明我们面对的客观事物是同一个,事物中的道理是客观存在的。也说明系统论的奥妙、真理的奥妙所在。先生开启先河,创新探索,精神可嘉,我们应该紧随其后,促其发展。
  先生在中西医融合观书中,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参照系到可融合性;从热力学到系统论;从量子论到生物分子学;从宇宙系统到生物系统;从东方哲学到西方哲学;论证了证态融合的必然性,分析精到透彻,使人受益匪浅。并在热性感染疾病中,具体的证态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令人敬佩。
  希望对于中西医融合关心的人士;对中西医融合有兴趣的人士;有意探索中西医融合奥秘的人士;为了振兴中华文化,振兴中医学,参与讨论,发表高见。
11
发表于 2010-1-5 08:33:02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请批评指正。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20:43:43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书收到了,十分感谢
9
发表于 2009-12-28 16:52:11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书已经寄出,请查收。挂号邮件  邮件编号SA  0066  5994  4  61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9:39:05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谢谢先生赠书给我,收到一定认真拜读。我的邮编是030003 太原市尖草坪区太钢总医院内分泌科 郝志玲收
7
发表于 2009-12-27 17:19:37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你们对中西医学基本概念(如我所提到瘀血、痰证、饮证、凝血、血栓、炎症、渗出液、漏出液)是怎样考虑其证态概念融合的。
===========================================================================
     感慨万千,十年来第一位知音。
    【 瘀血、痰证、饮证、凝血、血栓、炎症、渗出液、漏出液)是怎样考虑其证态概念融合的。】我们现在正在进行这项工作。瘀血、痰证、饮证、凝血、血栓、炎症、渗出液、漏出液是疾病过程中的产物,他们必然能够融合,但是,不是对号入座,不是直接融合,首先要实现中西医病理过程的融合,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才能够融合。
    先生和我走的路不一样,先生从正常生理稳态向病理状态推进,是按照系统论的指导进行,我是从病理状态向正常生理稳态推进,与系统论的指导方向相反。但是,我们谈论的问题,关注的方向能够如此完全一致,我感到非常惊讶!如果能够有第三个、第四个这样的同仁,我想,中西医融合一定是水到渠成了。
    先生与太原山西中医学院三部六病研究所有没有联系,先生可与马文辉联系,从他那里先拿两本书: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融合观。或者先生把地址、邮编告诉我,我给先生寄去。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7:04:56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上篇错字太多,又发一遍

认真读了你们的文章我很赞同,我也多年反复阅读赵金铎著的中医证侯鉴别诊断学。但就是不和现代科学
知识以及西医学知识相连系,时至二十世纪的今天,还把医书写的古书一样,很感遗憾。你们大胆创新,
中西证态直接融合,我很赞赏。但我想证态融合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我的证态融合方法与你们的方法不
大相同,不是把病理状态直接当做一个系统,我把病理状态认为是离开系统稳态的运动变化。首先要抓住
系统稳态为纲,再围绕稳态的运动变化(病理状态),与稳态的恢复(病理变化的修复)来研究证与态。
我的系统稳态是以休液内环境稳态为基础,西医病理状态是以体液稳态变化为主基调,中医证是以阴液变
化为主基调,进行证态融合。我正沿着这个方向摸索和探讨,是否能成功,还不知道。
你们对中西医学基本概念(如我所提到的瘀血、痰证、饮证、凝血、血栓、炎症、渗出液、漏出液)是怎
样考虑其证态概念融合的。
基本概念就象一串串珠的绳索,绳索坚固就能把一串串底层概念紧密联结,形成稳固的证态概念融合理论
体系。否则串珠四散,难以维系。你们的看法如何?希望交换意见,共同讨论。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6:31:05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认真读了你们的文章我很赞同,我也多年反复阅读赵金铎著的中医症侯鉴别诊断学。但就是不和现代科学知识以及西医学知识相连系,时至二十世纪的今天,还把医书写的古书一样,很感遗憾。你们大胆创新,中西证态直接融合,我很赞赏。但我起证态融合也不可能一个模式。我的证态融合方法与你们的方法不大相同,不是把病例状态直接当做一个系统,我把病例状态认为是离开系统稳态的运动变化。首先要抓住系统为纲,在围绕稳态的运动变化(病理状态),与稳态的恢复(病理变化的修复)来研究证与态。
我的系统稳态是与休液内环境稳态为基础,西医病理状态与体液稳态变化为主基调,中医证与阴液变化为主基调,进行证态融合。我正沿着这个方向摸索和探讨,是否能成功,还不知道。
你们对中西医学基本概念(如我所提到瘀血、痰证、饮证、凝血、血栓、炎症、渗出液、漏出液)是怎样考虑其证态概念融合的。
基本概念就象一串串珠的绳索,绳索坚固就能把一串串底层概念紧密联结,形成稳固的证态概念融合理论体系。否则串珠四散,难以维系。你们的看法如何?希望交换意见,共同讨论。
4
发表于 2009-12-22 10:57:53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中西医概念融合的看法

     我的证态融合的态是依据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5版6页,关于疾病概念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我以句中的homeostasis稳态的态作为总纲。又依据系统论学者陈雨思先生“稳态是运动的恢复”。“稳态的运动是变化”的这个态为指导,
===========================================================================
  1 中医的证是疾病状态下的临床表现,他的对应概念应当是病理状态,而先生的“态”是【稳态的态作为总纲】。机体自稳态的维持、平衡是生理状态,是人体正常时的状态,所以,先生的“态”与证不对应,先生的“证态”不能够成立,也不存在正常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与统一。
  2  系统论与医学的关系。系统论不能够指导医学研究!系统论从医学的发展中,借助医学的某些成果,吸取营养,可以指导系统论的发展与研究,从而推动系统论的发展,是可行的,也是能够取得成果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与陈雨思教授进行过专题讨论,结果是他回避了。
   3  【关于中医的血概念与西医的血概念有什么不同】:血管里流动的红色液体就是血。中西医的概念是统一的,但是中西医的理论构架不同,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所以中西医融合,必须还要把不同的理论构架进行融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2:52 , Processed in 0.1063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