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4 22:49 编辑
(三)湿温综合征、暑温综合征、暑湿综合征
夏秋季节(长夏)容易发生的疾病非常多,中医认为这些疾病是热与湿的胶着而致,与暑湿、暑温、湿温相关,讨论如下:
夏季容易发生下列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霍乱、副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以及伤寒等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血吸虫病等。
(2)蚊媒传染病: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
(3)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等。
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消化道传染病与消化道感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按主要病变部位和临床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病变主要在肠道且以腹泻为特点,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O157:H7出血性肠炎、病毒性腹泻、阿米巳病等。另一类虽然通过肠道传染,但病变脏器主要在肠外,包括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
中医认为,暑湿、湿温、伏暑都是湿邪与热邪交织而成,吴鞠通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只是发病季节与湿与热的态势有区别。夏秋季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分别属于中医的暑温、暑湿、湿温、伏暑。
1.湿温综合征与消化系统感染综合征
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消化道感染病,如痢疾、伤寒等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肠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因为:①气候条件适宜于肠道感染病细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在猪肉、米、面等食品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痢疾杆菌的增殖率由温度上升而增高,在37℃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造成人群暴发流行。②夏秋季节水的温度及其中的腐败物质有利于肠道杆菌科细菌繁殖及存活,伤寒杆菌在水中可存活2~3周,痢疾杆菌在溏水中可存活数月,同时人饮用水的机会比较多,容易引起暴发;③夏秋季节的气候与湿度适宜苍蝇大量繁殖,大大增加了传播媒介;④由于大量出汗需要补充水分,饮水过多,稀释了胃酸,降低了杀伤肠道杆菌科细菌的能力;⑤气候炎热喜食生冷,暴饮暴食,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能力,同时增加了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肠道杆菌科细菌进入消化道之后侵入肠粘膜,由于肠道免疫系统特别是肠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肠道杆菌科细菌的吞噬作用,使得肠道传染病的病情呈现出比较慢性的、缠绵难愈的特点。这类疾病中医称为湿温,其病因是湿热病邪,所以,引起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只是湿热病邪的载体。(见感染过程中的“湿温”)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在夏季,副热带高压或大陆暖高压控制时,大气湿热,如果持续时间长,就会导致丘脑下中枢形成兴奋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兴奋降低,通常在夏季天热时,人们尤其是儿童,经常感到胃里满满的,甚至肚胀、不消化、不想吃东西,这就是迷走神经兴奋降低、胃的蠕动减慢造成的。
肠道疾病一般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细菌或病毒与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和人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一般肠道细菌感染主要集中在幼儿和老人之中,约占82.3%,10岁以下的幼儿特别多,占69%。肠道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正好相反,最多年龄段为青壮年,占65.7%,10岁以下的年龄段较少。肠道感染与季节有关,集中在8~11月,以夏、秋季最多,有两个突变转折期,分别是7~8月突升期和11~12月突降期。
季节与天气变化虽不是引起传染病的直接原因,但病原体和媒介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及机体抵抗力均受四季气象要素的影响。持续高湿天气,病原体也易繁殖、传播,容易发生肠道感染病。统计表明,最小相对湿度45%以上,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发病住院人数明显增加,占总病例数的76.4%。
肠道传染病与气压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肠道感染病例集中的5~11月,统计气压与肠道病的关系得知,平均气压小于1015百帕时,肠道病住院人数占97.3%,小于1010百帕时病例占总数的52%。可见,低气压有利于肠道病发生。
消化道感染症候群: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
中医认为:夏秋季节湿热交蒸,人体脾胃功能大多较为呆滞,内湿易于留困;若素禀脾胃虚弱,或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则脾胃更易受损,以致湿停聚,此时再感外来湿热病邪,就会引起湿热病。湿温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夏末秋初(农历大暑~白露,公历7月下旬~9月上旬)气候炎热雨湿较多之时。发生在其他季节,有湿热表现的疾病虽然可以以湿温论治,但一般不称作湿温。湿温指的是夏秋季肠道感染病。
湿温的临床特点:
①初起多湿重于热,呈卫气同病表现。初期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
②发病缓,病势缠绵,传变慢,病程长。
③虽一般具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的病理演变,但常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而稽留气分。出现腹痛、腹泻、大便不爽、恶心呕吐等症候群;后期可有湿热化燥伤阴或湿盛伤阳两种不同转归。
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发,多在夏秋(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西医相关病症:凡夏秋季节出现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消化系统感染病都属于湿温,例如伤寒、副伤寒、夏季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病的部分类型,以及其它急性热病之有湿热表现者,均可归属于本病范围。
根据湿温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与消化道感染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之比较,可知发病季节、症候群是完全一致的,推导其病因也相同,所以,湿热病邪就是引起消化道感染的那些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侵入消化道以后,引起侵袭性腹泻及其他消化道症状,并穿过粘膜进入腹腔淋巴组织,呈现出湿温综合征或者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湿温综合征与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是等同的。
2.暑温综合征与夏秋季节神经系统感染综合征
暑温,指的是夏暑之季人体感受暑热邪毒所导致的病症。发于夏季(夏至~立秋,公历6~8月),起病即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的急性外感热病。现代临床上“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暑气感冒”“中暑”等病中的某些类型,均属“暑温”的范畴。
古代中医已经认识到“暑温”与天气、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增多,易生疲劳,同时也影响睡眠和食欲,使得身体内虚,元气亏乏,暑热邪毒就容易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暑温病发生。其发病特点和症状,一是病情来势凶猛,患者会迅速出现发热、口渴、头痛等症状;暑热炽盛之时,会出现频繁呕吐、昏迷、抽搐、惊厥等危险症状。二是暑温常常与“湿”形成夹攻之势,从而对人体危害更大:上可犯肺,中可困脾胃,下可阻滞气机,出现咳嗽、呕吐、泄泻、小便不利等症。我国许多地方盛夏之前的梅雨时节,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气压低,属于“暑必夹湿”的气候时段,是暑温病的高发时节,很多病症追其源由,都是“暑”和“湿”所致。
夏日天气通常有两大类型,一类“火”气很重,亢热少雨干燥,多半出现在盛夏或“秋老虎”时节。另一类“湿”气很重,天闷热而多雨,空气湿度大,一般都出现在盛夏之前(南方尤其显著,梅雨最为典型)。某年石家庄流行“乙脑”,属于“火”天气,中医用白虎汤主治,疗效显著。第二年,北京地区又流行“乙脑”,用同样的方法治疗,收效甚微,原来这年夏季北京地区多雨,患者多出现夹湿较重的症候,某著名中医适时提出用“白虎加苍术汤”为主治疗,结果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症候群特点:
①发病急骤,往往起病即见壮热、汗多、烦渴、面赤、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证候。少数病例可见短暂表证,很快转为阳明气分热盛证候。
②病变过程中极易伤津耗气,变化多端而迅速,易出现闭窍动风及津气欲脱等危重证候。有的病例在出现短暂的表证之后迅速出现神昏、肢厥、抽搐等窍闭动风之证;或由阳明气分证迅速转变为高热、肢厥、大汗、昏愦等暑热内闭,正气外脱之证候;或热退而见汗出不止、气短喘息、脉散大等津气欲脱之象(战汗、热退、休克过程)。
西医认为
夏秋季节的温度与湿度利于蚊虫等媒介昆虫的生长繁殖和活动,也利于病原体在其体内生长和繁殖,因此媒介传染病在此季节容易形成流行,例如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中暑的发病因素在高温,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由于气温高于皮肤温度,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机制均不能维持,使得人体汗液大量分泌、蒸发成为主要散热方式。如此一来,长时间的出汗便会引起汗腺疲劳,同时引起体内水分、盐分减少,致使汗量减少,散热完全失衡。接踵而来的是环境加热和体内余热使体温逐渐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机能增强,蛋白质、糖类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强,产热也增加,使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可达42℃以上,最终出现中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于6~10月,集中于7、8、9三个月,十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临床上以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昏迷、惊厥为特征。除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外,恶性疟疾脑型、超高热型,登革热引起的脑膜脑炎等,其临床表现与发病季节与暑温综合征一致。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就是暑热病邪的载体。
3.暑湿综合征
暑湿是感受暑湿病邪所致,发于夏末秋初(农历大暑~秋分,公历7~9月),气候炎热,雨湿较盛之时发生的急性外感热病。具有暑邪炎热酷烈、传变迅速的暑热见证,并兼具湿邪重浊、易犯中焦、弥漫三焦、病势缠绵难愈的双重特点。实际上暑湿兼有湿温与暑温二者的特征。
暑温是指典型的中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轻型的、不典型的中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典型的病毒性脑炎属于湿温。典型的伤寒病及夏秋季的消化道传染病属于湿温,暑湿与湿温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现代一般认为钩端螺旋体病是暑湿综合征的代表,其临床表现复杂,具有暑湿与湿温的两种特点。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起病急骤,恶寒发热,肌痛显著,尤以小腿肌肉(腓肠肌)疼痛明显,眼结膜充血或黄疸,有出血倾向,脑膜刺激征与肝、肾损害等表现为特征。常发生于7-11月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季节,故民间有“打谷黄”、“稻瘟黄”之称。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病季节是暑湿的典型代表。
小结:中医没有见到、也不认识病原体,但是根据临床表现与季节的变化,把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作出了大致的分类,冬春季节容易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属于冬温与风温;夏秋季节容易发生肠道杆菌科细菌肠道感染病,属于湿温。但是冬春季节还有一种与风温表现不同的疾病,春温,这种外感热病是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如流行性脑膜炎等。同样,发生在秋冬季节的伏暑是指另外一类传染病,例如,流行性出血热等。在夏秋季节有两种外感热病,一是湿温,一是秋燥。湿温是指侵袭性肠道感染病,这类细菌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和存活,容易在水灾之后或者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传播媒介也需要湿热的环境,这与湿热的气象条件完全相符,而且湿邪黏滞、缠绵难愈与肠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免疫功能有关。秋燥则完全相反,它是发生在干燥的秋季的呼吸道感染,出现的证候也具有干燥的性质,多雨的气象条件(湿)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飞沫传播,即使在游泳池传播的流行性结膜角膜炎,也是因为气候干燥炎热,游泳池内过于拥挤造成的。中医根据临床表现与季节的不同组合,对于病因病性的分类与西医病原体与季节气候条件的组合大致是相符的。这说明中西医的病因学可以融合为外邪,还说明季节气象条件与病原体、临床表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夏秋季节如果多雨潮湿,容易流行肠道感染即湿温;如果干燥炎热,容易发生头面部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于秋燥。冬春季节除了容易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外(风温),还容易发生经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春温)。季节与病原体、临床表现之间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很复杂、很宽泛的。例如夏秋季节最常见的是胃肠道感染病,但是呼吸道感染病、媒介传染病也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行。这就需要进一步分类,因此夏秋季节才有暑湿、暑温、湿温、秋燥等病种;而冬春季节的常见病进一步分类为风寒、风温、春温、伏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