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8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伏邪新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9 10:0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伏邪新概念
    伏邪 (又称“伏气”)这一概念 ,最早见于《注解伤寒论•伤寒例》 ,用于阐述温病的病因和病机 ,以与伤寒鉴别。它的涵义是 :温病因于冬季感受寒邪 ,寒邪伏藏于体内 ,至春季而发为温病。
    来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伏邪致病主要有两种:春温与伏暑。
     暑秽之邪,从口鼻吸受者,由肺胃而伏于募原,至秋令凉气外束,则发为伏暑。冬寒之邪,从皮毛袭入者,由太阳而伏于少阴,至春令温气外达,则为春温。
     古人为什么会总结出伏邪的概念呢?为什么产生“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认识?那是因为观察到春天的温病与冬天的温病是一个病,临床表现一样,因此推测,冬天伤于寒,一部分人发病,而另外一部分人没有发病,而是到了春天发病。后代医学家就认为是寒邪潜伏于人体,到了春天再发病,并由此推论了许多道理。
    现在我们知道,许多传染病有两个发病高峰,例如流脑全年均有发病,具有两个发病高峰,冬季与春季,但以2-4月多见为主高峰;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季节有双峰与单峰两种类型,双峰型系指春夏季(5~6月)有一小高峰,在冬季(10月~次年1月)为主高峰;单峰只有秋冬季一个高峰。所以温病的伏邪是许多传染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所致。
   伏邪致病主要是春温与伏暑。
   春温是由冬令感受寒邪,郁伏化热,发于春季的一种伏邪温病。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病急,初期即可表现为一派里热证候,表证一般为时甚短。②发病大多急暴,严重。③大多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但是病情多有反复,缠绵难愈。④发病不久,即可迅速耗损阴精,发生诸多肝肾精血亏损之证,或邪毒内陷迅速导致死亡。即使救治生还,也会遗留痴呆、抽搐等难愈之症。⑤春温初发之时,其里热证候表现有在气、在营、在血之别,而证候的转归则有顺逆之异。一般说来,病发于气分而止于气分,邪热未再深入,且能透达于外,属顺;病发于营分,而伏热尚可由营转气,具有外透之机,亦为顺;若邪热深伏营血,不得外出,甚至变证峰起者,则为逆,预后不佳。春温指的是西医的危重型春季感染病,而且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根据春温的发病季节与临床表现,流行性脑膜炎是春温的代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流脑全年均有发病,具有两个发病高峰,冬季与春季,但以2-4月多见,故名春温。
   伏暑的代表疾病是流行性出血热,暑湿的代表疾病是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登革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它们的基本病理变化都是全身小血管或/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它们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1.起病急,突然高热等毒血症表现;2.充血性表现:颜面、颈部、上胸部潮红,结膜充血,极似酒醉貌;3.头痛、肌肉痛;4.出血。除此而外,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伤寒的暴发型、回归热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上述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季节有双峰与单峰两种类型,双峰型系指春夏季(5~6月)有一小高峰,在冬季(10月~次年1月)为主高峰;单峰只有秋冬季一个高峰。发病高峰与鼠的类型、密度及活动度有关,野鼠型以秋冬季为多,家鼠型以春夏季为多。
   中医没有认识到一个疾病会有两个高峰,以为秋冬季发病的病人是因为在夏季感染暑湿或者暑热病邪之后,病邪潜伏于气分或者营血分,到了秋冬季再受到寒邪的侵袭,诱发致病。根据其发病的急缓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暑热病邪的特点相似,应当属于暑温,但是疾病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与暑温的发病季节不同,发生在夏季的自然称为暑温,发生在秋冬季节的,称为伏暑。所以,流行性出血热发生在夏季的流行性出血热属于暑温或者暑湿,发生在秋冬季节的属于伏暑。
23
发表于 2008-4-19 23:05:23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伏邪,伏气,不过病之一本,治病求本才是正题。近治一患,年24岁,男,突然胸部面部出红疹,痒,渐发热,西医打针无效,来店求治,只是面部,胸部有密集红疹四肢没有,体温39度,舌色偏绛,苔白薄腻,右脉稍弦80,左脉弦90,咽痛,胸闷痛,有点咳,从地理气候考虑,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比邻老挝,缅甸,可能是登革热,询问从未打疫苗,也未出过疹,按伏邪说,正是。于临床有何意义?度其本为热毒且直入营分,当清热透邪,解毒透疹,透营转气,一剂仅服一半,其母听他人说,出诊不需服中药,自己会好。于是将药倒了。虽仅服半剂仍烧退,疹出更多,病情大减,患者误以为母亲话对。过了一天,咳嗽胸痛,腰痛如折且发起烧来。我度其邪未透尽,更向深入,已上干太阴,下入少阴,右脉74,稍弦,左脉80,弦,舌如前。原方加百部,紫菀,前胡等止咳,半夏瓜蒌韰白丝瓜络厚朴等宽胸,细辛川断寄生杜仲等为少阴达邪,一剂疹退,热清,胸,腰不痛,但仍咳嗽,右脉70,左脉66,邪已从营转气而出,易方清肺化痰止咳,加人参,太子参,南沙参扶正善后。《内经》云: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抓住了病本,穷追不舍,其中随症加减,即所谓辨证论治,也不能疏忽。此患若不切中病本,病邪很快入心犯肺,出现胸膜炎,心肌炎,若入少阴亦可出现肾炎,这些病西医治之甚难,绝非危言耸听!!伏邪是有那么回事,但并非中医重要概念,勿需大加阐述!
22
发表于 2008-4-19 09:50:39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伏邪的概念很象现代医学的潜伏期,古人是很了不起的。带状疱疹被认为是水痘病毒潜伏于神经节而引起。潜伏期有长有短,有的长达半年或更长。古人提出伏邪这个概念,其重要性不仅是指导治疗,如寒气入内化热,也是指导预防,让人们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防病邪入内。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0:19:55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下面引用由城里娃脑2008/04/17 09:19am 发表的内容:
强扭的瓜不甜,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很自然的事。时机尚未成熟就强行嫁接生出来的只能是怪胎,怪胎的后代先天不良必然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所淘汰。脚跟不稳,没有立场和原则的墙头草是活不长的。
其 ...
[强扭的瓜不甜,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很自然的事]
  瓜已经打开了,甜不甜,大家品尝之后就知道了!如果这个瓜不熟,大批的熟瓜很快就会上市!
  水不到,先修渠,南水北调就是如此,如果水到了北京,北京的水渠还没有修好,北京就被淹了!
20
发表于 2008-4-17 09:19:37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强扭的瓜不甜,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很自然的事。时机尚未成熟就强行嫁接生出来的只能是怪胎,怪胎的后代先天不良必然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所淘汰。脚跟不稳,没有立场和原则的墙头草是活不长的。
其实许多时候中医灵光一现便能很自然的援西入中,根本无需强行媾和。时机尚未成熟,还得慢慢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0:47:52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谢谢大家的关注.共同能力!
18
发表于 2008-4-13 07:08:15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4/10 04:43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融合观>不是以西医解释中医,而是希望求得理论的融合.证态概念就是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的融合.下编"证态学"实际上是以证为主导的,我把西医的感染病解构为病理状态,使之与"证"对应;并且,完整地保留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即便如此,也有许多不能相通的地方,只好保留了,以待后人!
西医的感染病是以病因为纲进行分类诊治,而中医的六经与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是以病理为纲进行分类诊治。由于分类的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二者解读比较的困难。同时,也正由于二者在诊治相关病症时,其分类的出发点的不同,又都一定程度上能够确实的解决相关的病症,决定了二者结合的意义性与价值性。
17
发表于 2008-4-12 06:58:24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善,支持!希望你继续下去,最好把临床确有疗效而现代科学还不能理解的也实事求是的总结进去。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16:43:58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现代科学发生在上世纪初,100年的历史,以现代科学的现在水平很难解释中医的主要理论.我的态度是,不能解释的不要勉强,留给后人!
     <中西医融合观>不是以西医解释中医,而是希望求得理论的融合.证态概念就是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的融合.下编"证态学"实际上是以证为主导的,我把西医的感染病解构为病理状态,使之与"证"对应;并且,完整地保留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即便如此,也有许多不能相通的地方,只好保留了,以待后人!
    中医的精华存在于医疗实践中,人中黄,金汁,人尿这些精华迟早要被人们重新发现,要让人们知道他们是精华,必须明白他们能够治现代什么病的什么病理状态?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在温病学中知道,金汁用在气血两燔的极严重阶段,神犀丹使用金汁,这个阶段与MODS的极期出现高热,昏迷,抽风,肠道菌群失调是一个证态,所以,我们知道了金汁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伤寒论>315条白通加猪胆汁汤中人尿五合,这是治疗暖休克的.这些精华的揭示只有证态体系才能办到!
15
发表于 2008-4-9 18:06:54 | 只看该作者

伏邪新概念

的确有“现代科学还不能认识的那一部份中医的精华”
比如中医的病因和发病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1:13 , Processed in 0.0542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