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599|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9-21 16: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如有对其中某一讲内容感兴趣者,可与本人联系。
我的邮箱地址:haiwei_zhao@yahoo.com
有的同行可能会问,您怎么在中西医论争栏目中讨论中西医结合呢?
笔者认为,这二者实在是一回事。人们的出发点或有不同,但中间过程和最后的归宿是大体一致的。诸位可能不同意拙见,但无妨看一看拙作。笔者坚信多数读者会从中受益——不管您对有关问题持什么态度。
出于网上习惯,笔者暂时没有使用真实姓名。不过,有心人很容易从拙文中看出笔者是何许人。无论如何,都没有问题,即笔者并不担心暴露真实身份——自然也欢迎持各种态度和观点的同好批评拙作。
顺便再说一句,拙作并非通俗讲演,所以,即便是同行,也不一定能轻轻松松地读下去。这不是笔者自视过高,而是确实希望与诸位高手共同讨论有关问题。

我的邮箱地址:haiwei_zhao@yahoo.com
目       录
   序      言
第 一 讲  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东西方科学的共同基石
          附:中西医结合论气化
第 二 讲  阴阳学说的哲学内涵和科学潜能
           ——中医特色的理论根源
          附:中西医结合论阴阳
第 三 讲  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五行学说的得失
          附:建国以来的五行之争
第 四 讲  脏象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
           ——两说并存拟或统一的构想
          附一:肺主通调水道驳议
          附二:宏观融合,通约硬核
          附三:藏五府六考
第 五 讲  经络学说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附:对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第 六 讲  心包、膻中、三焦、命门与小心
           ——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
第 七 讲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和仪器检查
           ——认识论一致和感知器官延伸
          附一:四诊客观化研究中的认识论和控制论
          附二:杨则民论脉诊
第 八 讲 中西医病因学汇通
            ——重辩病与重辨证的病因学根源
第 九 讲  整体观念和局部观念
            ——两种方法论的得失
          附:整体观念特色论之反思
第 十 讲  西医要引进八纲学说
            ——最有活力的中医构筑理论
          附一:八纲研究中的逻辑问题
          附二:八纲新论
          附三:近四十年八纲研究述评
第 十一 讲 气血与气血辨证的当代研究
             ——抓住最重要又活跃的生命现象
第 十二 讲  《伤寒论》六经新解
              ——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
第 十三 讲 杂病与负概念
             ——特殊的两分法疾病分类
第 十四 讲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
             ——病证概念和“证”实质研究
            附一:中西医结合看“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
            附二:自中医谈“证”的概念
            附三:表证实质初探
第 十五 讲 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
             ——《内经》体系终结和运气学说现代解读
            附:运气学说与时间生物学
第 十六 讲 伤寒、温病与感染性疾病
              ——中西医热病学汇通
            附一:比较热病学史之反思
            附二:寒温统一论
            附三:近代名医论疟疾
第 十七 讲 本草学与生药学
              ——本草、博物、中药和西药学
第 十八 讲 方无穷而法有限
             ——中西结合论方剂
            附一:八法新论
            附二:桂枝汤新解
第 十九 讲 治未病和预防              ——中西医预防思想与手段
第 二十 讲 中西结合论养生
——顺应自然和征服自然

——中西医结合与文化交流


序   言
  这本小册子的目的,是要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清算。一看本书的题目和篇幅,有些读者肯定会对它是否能否达到目的表示怀疑。人们可能不相信现在已经有了这种可能性,即使有,也会怀疑作者的水平。对此,笔者不想先作辩解,只好请读者先耐心读下去,最后再作评价。假如读者感到从中可得到一些有益的、系统的启发,笔者也感到欣慰,因为很难设想让所有的读者完全接受笔者的见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坚信现在已经有了必要而且有了可能作一番这样的清算。假如此番努力未能达到目的,即某些读者, 特别是此道中的权威人士不接受我们的见解,并不说明有关见解一定是错误的。很多科学理论不能指望开始就被人接受,相反,它们常常受到误解或压制。我们相信这种状况不会拖很久,有关学术界在不久的未来就会在重大理论问题上达成共识。
    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比较彻底地清算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完成中西医基本理论上的结合。我们坚信有了这种清算的必要和可能,就是坚信目前已经有了实现中西医基本理论结合的可能。
  说清目的和总看法之后,本书很可能立即变得非常敏感。自西医进入中国一百多年来,中西医双方都有不少人反对结合,甚至认为二者不必要、也不可能结合。目前“纯”西医界的专家们已无人反对--准确些说是不关心(各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不让他们关心)结合了。这对中医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因为这无疑是说连中国的西医专家们也不关心中医的存在了。讳言结合者目前主要在中医界,特别是其中的某些“上层”人士。有关论述相当多,在此无必要也不可能作一番综述。下面这段话或许有代表性。
    “东西方人体生命科学认识方法与途径不同。东方是内达式,重体验与内省;西方则是外通式,要看得见、摸得着。中医持脏象论,西医为实体论。中医讲气化,西医详形迹。中医持有机论人体观,辩证论治之本在于目标选择论。西医宗构造性人体观,从病论治之要在于病因病理决定论。在方法论上东方重综合,西方讲分析。在医学美学上,中医重宏观讲谐和,西医攻微观循科学。中西医的价值观都包括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但两个体系的特质不可通约、互换,故中西医不能一律相绳。(孟庆云:中西医不能一律相绳.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年5月 第1卷 第2期 第18页)
  不知道引文中所谓不可通约、互换,不能一律相绳怎样理解。只是没有不能结合的字样。其作者将中西医之间的区别说得那么截然,至少暗示结合很难。不过,该作者说得如此自信,那一定是不仅很了解中医,也很了解西医。连这样的学者都不欲言结合,中西医结合就很难说了。笔者却不得不先说结合。
    一、什么叫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显然不单单指西学中、中学西或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交流以及相应的行政组织和管理。因为那只是手段、过程而不是主要目的。十多年前,笔者曾对此作过如下论述:
  “简单地说,新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史可分为六步。第一步是号召中西医团结;第二步是中西医互相学习,以西学中为主;第三步是在新的条件下提出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的设想;第四步是中西医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广泛合作;第五步是进一步在西医界大面积普及中医知识;第六步是中西医结合队伍相对独立。这六个步骤或阶段都是中西医结合思想实施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把中西医结合理解得太狭隘,把中西医结合队伍看成孤立的、无源无流的西学中专家,把中西医结合成果视为纯学术的阳春白雪。上述六个步骤所取得的成绩,都应看作中西医结合的成就。这些成就对发展中医具有深远的意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年 第5 卷 第4期第249页)
  总之,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应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以上所述,是其外部概念。即: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交流以及相应的行政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是中西医结合的外部概念。
  那么,它的内部概念是什么呢?就是中西医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的全面结合--特别是理论体系的互相兼容和统一。用近代医家的话说就是:中西医融汇贯通、合为一体。
  以上浅见并不意味着中西医作为个人实体、单位实体甚至行业实体都无必要或不可能单独存在。正如中西医目前都还有各自的内部专业分工一样,未来还会有中西医专业分工。可以肯定,未来还需要专业“纯中医”。这样说是指他们的知识结构以中医为主,也许有极少数人(从事单科或单病治疗)可以基本上不懂西医。但是,在较大的单位实体这一层次,便不可能有纯中医。一般而言,在我国也应该促成没有纯西医。实际上,目前我国医学界(在此主要指医疗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上述状况,只是我们似乎不很愿意正视这一点。
  二、当前中西医结合的难处在哪里?
  如果我们承认当前我国医学界有不少人对中西医结合的现状感到不满意,对其前景感到困惑的话,就应该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哪里。
  在临床实践方面,应该说没有人真正反对中西医结合。即便“纯中医”或“纯西医”专家得了自己专业疗效不好的病,大都会请对方专家治一治。公众更不会出于专业或行业偏见,宁死不求助于中医或西医。假如让专家们个体开业,只要精力有可能,绝大多数人也会中西医兼顾的(也可称为结合)。
  如此说来,中西医结合怎么会有阻力呢?
  我们认为阻力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1,认识定势障碍
  所谓“认识定势”或“认知定势”是指人的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和知识结构会影响认识事物。即便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妨碍他接受与旧有知识结构相矛盾的东西--特别是在基本理论上与旧有理论一时不能兼容的东西。这样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中西医界都有名家在理论上不很赞成中西医结合,自己得了疑难病却很可能中西医结合着治。这种理论和实践(言和行)不一致,在有些人可以是不自觉的。即“认知定势”在暗中起作用。绝大多数非名家--主要是基层工作者的“认知定势”不那么稳固,又切近实际,因而不会反对结合。
  2,政策疏导不够:
  “文革”前和“文革“中,曾经过分强调结合,把它作为我国医学发展的唯一方向。结果,”文革“一结束,中西医双方都有些人士反对结合,发生了一番争论。最后,三支力量分家,各要独立发展,互不相谋了。这一点在决策层和决策谘询层(即智囊层)表现尤为突出,至今尚无明显进步的迹象。加之急功近利的大气候,认真进行研究者也不多了。有些有见地的文章,也不大受注意。笔者现在抛出这本小册子,很可能有些迂腐、不合时宜。然而笔者还是要作下去。我们不否认这样作有功利目的--主要是对我国医学发展有好处。但主要是相信它会解决我们和同行们面临的困惑而感到满足,同时作为学者的良心得到安慰。
  三、怎样克服上述困难?
  怎样克服上述两方面困难呢?
  在政策疏导方面,笔者不想多说。因为疏导的目的主要还是为克服一些人的认知定势。所以主要说一下怎样克服认知定势。在此仅说一点,即重视青年人,特别是中医在校生和未来的在校生。长远地看,中医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我们作得好,首先受益的是他们,反之,首先受害的也是他们。中医的教育方针、教材内容、教师队伍都应该为改善现行教育的知识结构作适当调整。
  在“认知定势”方面,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似乎很难改变。但笔者相信这种功利方面的意识会随着人们知识结构的改变逐渐发生变化。即便从功利方面讲,中西医结合初衷就不是为了结合而结合,而是想对中西医(包括其中的个人)都有好处。这在逻辑上是无可挑剔的。 假如承认结合之后的中医对中国和世界人民会有更大的贡献,中国医界又何乐而不为呢! 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包括个人的利害得失,笔相信医界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名家们, 不会因一己之利而不惜妨害学术发展和大众利益。
  为了克服知识结构的障碍,显然必须努力向医界说清楚中西医的大多数基本理论是可以会通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可以互补的。互补之后,双方都会大进一步。
  这本小册子着力进行基本理论方面的中西医融会贯通,目的便在于此。
  四、靠谁来结合?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笔者并不赞成再用中西医结合统帅我国整个医学发展。但是,不可想象中西医结合单靠一支队伍来完成,也不可想象外国人会完成。
    笔者不赞成有些人为鼓动民族感情,向青年学生宣传外国人在中医研究方面要超过中国的作法。因为那既不是事实,更不宜单靠感情鼓动来促进科学进步。 我们欢迎国外一切科学家来研究中医,加速中西医结合进程。然而, 国外的中医土壤毕竟太瘠薄了,很难设想国外有关学者在整体上超过中国学者。
  显然,中西医结合主要靠中国人来完成。在中国靠谁呢?浅见以为,至少目前中医界和中西医结合界要同样重视这一任务。
  中国西医界就没有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责任和义务吗?显然不是。因为站在整个世界科学趋向一体的角度看,国外医界乃至全世界科学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国外有人潜心研究中医,不足为奇。不过,科学面临的任务太多了,科学研究还有个条件和兴趣问题,不可能号召大家都来作一件事。在中国,我们习惯称的中西医结合队伍主要是来自西医界,他们是对中西医结合感兴趣的人。目前,这个队伍大概有些老化,应该设法充实。
  读者可能还会问:为什么要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混为一谈呢?中医难道不能直接与除西医之外的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代化吗?
  要说清这一点需要再一次说什么叫中西医结合。
  五、再说什么叫中西医结合
  笔者在近著《伤寒论新解》(1996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一版)中有这样一段话:
  “就科学的内在联系看当代医学或西医,它不过是生命科学在人体生命上的应用。生命科学则是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现象方面的应用。总之,医学的科学性,最终取决于它的基础学科--数学(暂按常识把数学看作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知识的科学性,至少在生物模式医学范围内可以这样看问题。”(336页)
  所以,笔者不赞同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绕过西医直接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看法。中西医结合的完整含义就是中医借重西医与整个当代自然科学及部分社会科学相结合。拙著原稿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内部含义至今约有三种理解。
  1.承认中医经验技术的实用性,不承认其理论的科学性, 中西结合就是将中医体系内所包含的经验事实按西医的标准从头验证一番,从而将它们纳入西医体系。
  2.认为中医不仅技术上实用,而且其理论有特殊的、稳定的科学性。在中医发展过程中虽然不完全排除纳入西医的经验事实和技术──即也要结合西医, 但不必结合西医的理论,此即所谓发扬中医特色。
  3.承认中西医在经验技术上的兼容性,更重视二者在理论上的可通约性或互补性。
  读者可能会说,以上三种看法中,前两种是反对“结合”的。笔者认为, 无妨对不同看法取宽容态度。况且实际上也不可能禁止人们按自己的看法去结合。上述三种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曾实施过。我们更倾向于第三种理解。 即建立两家通用的科学方法并完成基本理论互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有机体系,才算实现了中西医内部结合。本书就是通过《伤寒论》这个样板,探讨如何实现中西医融汇贯通的。
  实际上,关于中西医结合的第三种理解仍然不够深刻。众所周知,当代西医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当代自然科学谱系的上层构成,它的根基是整个非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暂在生物模式内讨论西医)。当代西医不仅和当代科学精神一致, 它还包含了一切低层次的科学知识和一切有关的科学方法。因此,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全面而准确的内部含义应该是: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结合。”
  不知道读者是否赞同,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首先借助西医的看法。假如不能接受这一点,恐怕更难承认中医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中西医结合。笔者不敢也不希望任何人勉强接受浅见,只是希望有关人士在考虑中医学发展方向时,视野更宽一些,态度也更宽容一些。只有尽量克服自己“认知定势”的局限性,尤其是克服了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的束缚,认识才能是理智的。
  六、中西医结合与发扬中医特色
  从理智上讲,中西医结合是发扬中医特色的最佳途径。对此可能有不少人持异议。但笔者以为,这一推理在逻辑上无可挑剔。所谓特色,是指与对方比较之后发现的不同于对方又长于对方的东西。对方有无特色呢?显然应该有。否则中医就将西医完全包容了,西医无必要、也不可能(在中国)存在。既然各有特色--长处,研究的对象和最终目的又一致,结合之后(至少可以取双方之长)不是发扬了双方的特色吗?如果承认特色是可以互补的,则发扬特色的最佳途径就是结合。
  以上推理绝无让中医立即放下一切,专门去结合之意。必须允许中医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独立,进一步独自发扬特色。不过,就是这种“独自发扬”也是以西医及其作为基础的其他科学技术为参照系,才能实现的,只不过其直接目的不是为了结合。
  现在的问题是有必要首先弄清中医有哪些特色,以及怎样发扬。
  笔者不想在此只提出几句空洞的、笼统的原则提法说中医特色。有关浅见请读者参看正文各讲。仅提请读者注意,不要忘记本书开头第一句话,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自认为比较彻底的清算。因为我们认为理论障碍才是真正的障碍,故很少涉及临床具体问题。
  再次强调,我们坚信已经有了清算的必要和可能,亦即有了实现中西医基本理论结合的可能性。本书是否能达到目的,只好请读者批评了。我们欢迎批评,因为那是贤达之士们和我们一起来清算。

    跋
      ——中西医结合与世界文化交流
    不知道同行们读过这本小册子或听完二十讲之后的感想怎样?或者简单说是否多数人承认本书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中西医基本理论的结合?
    作为作者的导师,又是这本小册子的合作者,按说对本书的结论应该信心百倍。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也不敢期望读者们完全赞同本书的见解。
我深深感到,中西医结合确实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大问题。所以在这里再说一下我的看法。不敢说能说得很清楚,但可能让读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一下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拙见以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把中西医看作是纯科学,还是把他们看作一种文化的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她从属于中国文化,带有中国文化的深刻烙印。西医是纯科学吗?作者提出,西医——现代医学是现代科学的组成部分。这样说自然没有错,但是,现代科学无疑又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现代医学又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简言之,医学总带有文化的烙印。要想说清中西医结合,问题就复杂在“文化”上。
从纯科学的意义上讨论中西医结合,是比较容易的。科学应该只有一个标准或者一个体系。无论一开始各学派如何不统一,最后应该是统一的。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应该是形成统一的医学。无论是西医完全能解释中医还是相反——我倾向于前者,就算完成了中西医结合。
问题是医学不能看作纯科学,至少至今还不是纯科学。我们不能无视她的文化烙印或文化特色。
读者或问,文化难道不能结合或统一吗?
不要说与几个世纪之前相比,就是与几十年前相比,当代世界文化已经实现了大量的结合与统一。不过,若提世界文化完全统一,不但相当长的时间内做不到,目前各国朝野也不赞成这样做。大概没有那个国家不提倡保存传统文化,至少要保存自认为其中的精华。
什么是文化呢?
说清什么是文化非常困难,它包括一下几个要点应该没有疑问。
1、文化强调特色而不强调统一。
2、文化是环境和历史的产物——也就是传统。
3、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异文化的兴趣(包括反感与探索、尝试欲望)同样强烈。
4、文化是有价值观念的。
所以,文化结合和统一与科学的结合和统一不能同日而语。
为说清楚上述抽象讨论,举两个通俗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吃饭:
人必须吃饭——即为维持生命,人必须从外界获取能量和营养要素。这是科学原理,没有那个民族或国家的那一个人能违背这一原理。
可是吃什么和怎么吃,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中就大异其趣了。直到今天,某一民族的某一食物,另一民族会完全不能接受。具体到吃法,某一民族认为正常而且文明的,另一民族的看法可能相反。甚至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吃什么和怎样吃,也很不相同。这就是关于吃饭的文化。文化差异有些是渐渐趋同而且应该趋同的,有些就不应该趋同而且永远不会趋同。
第二个例子是医学或通俗的讲治病:
那一个国家的人都少不了治病,古代医学家曾经治好过很多病。其中必然有科学道理。但是,使用什么方法或怎样治病,各民族之间也是大异其趣。到目前为止,能比较系统的与西医抗衡的,大约只有中医了。看来,从文化角度看问题,保持中医特色的确应该提倡。
比如中医的第一方——桂枝汤,就不大可能想象历史上会由其他民族发明出来,今后也不大可能再有其他民族发明出来。
桂枝汤中至少甘草、生姜、大枣原产地在中国(或中国人最先发明并使用它们),后者至今在国外罕见。桂枝产于亚热带,虽然不是中国特有,但是和产于北方的大枣同用,又和作为观赏花卉芍药的根组成固定方剂,除了中国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不可能的。
处在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中的近代西方人,不会理解、因而不会接受这种疗法。
史实也如此,近代中国人迅速接受了许多西医疗法,那时的西方人却不可能接受中医疗法。更难接受中医理论——少数学者是例外。
由上述两个通俗的例子可以看出,科学原理或科学体系只有一个,任何人都必须遵循。但是,遵循科学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很不一样。换言之,科学的统一性与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并行不悖。
如果片面强调文化统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全世界的人都说一种语言,写一种文字,穿一样的服装,吃一样的饭,行一样的礼节,过一样生活,甚至长一样的面孔,.该是一个多么枯燥的世界——尽管可能有许多方便之处。这样的世界,再加上共同的信仰,同样高度发达的生产水平,消灭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无疑是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们所说的世界大同。这恐怕是很遥远的事情。
在我看来,在很长的时期内,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保持活力所必须的。
所以,即便全面实现了科学上的中西医结合,也应该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无论是中医完全能解释西医还是西医完全能解释中医,都不排斥对方的文化表现形式。
说到这里,某些同道对中西医结合不必要的顾虑应该消除了。即便彻底地完成了中西医结合,也不意味着中医不能作为一种行业实体继续存在并且继续发展。
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比较成熟的中国人,早年专业学习西方语言因而较多了解西方文化,后来长时期从事医学史研究,近来在英国居留十余年又很自然地与英国中医界联系密切,亲眼目睹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在中国和西方兴衰的全部过程。这种特殊经历,促使我更多地从文化角度看待中西医问题。所以,这里想先说几句似乎与本书主题无关的话。
当代世界的文化格局,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古代特点。大体上可分为基督教文化区——欧美澳新;伊斯兰教文化区——中东;佛教文化区——印度及其周边;孔教文化区——中国及其周边。近代以来的文化运动趋势是基督教文化逐渐向东扩张,因此,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晚。可是,从目前结果来看,孔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抵触最小。看来,孔夫子的学说本质上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试看其他三大区域的宗教文化至今不能相容便可知。中国早在近代之前,便可容纳其他三大宗教尤其能说明问题。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趋广泛,不同文化之间的趋同倾向也日趋明显。当代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大事还是在日常生活习惯等小事上共同语言越来越多。至于狭义的科技、艺术等文化方面更是日趋统一。到目前为止,最明显的统一是科技和经济生活方面——自然远不是指科技、经济和生活水平一致。最明显的抵触是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方面。
  近代及其以前的世界文化交流,固然包括科学技术交流。不过,那时的文化交流主要是打着宗教信仰旗号的军事征服和经济侵略——这并不排除平时不占主流的其他文化和经济交流。近代的情况有所好转,科技交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直到近代后期,科技交流仍然主要为政治、军事、和经济交流(更准确的说是侵略)服务。历史事实如此,我们毋庸讳言。
  近代医学交流就是很好的例子。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时,几乎没有一位西医不依附于教会,而教会不是受控于罗马教廷,就是背靠着所在国家的政府。某些医生本人可能抱有良好的愿望,只想传播医学,但他们还是首先要为宗教和政治服务。且不说多数人认为西方宗教教义和西方政治观念或许更能拯救中国。这样以价值观念统帅的文化交流,必然首先受到抵制。况且,在宗教的背后实际上追求的是政治和经济利益。
不少人可能至今不大了解的是,单就临床疗效而言,近代中医在很多方面领先于西医。然而,那时的西医不会承认这一点,普通西方人也很少接受中医。更令当代人奇怪的是,不但近代西方人看不起中医,许多中国人也曾经看不起中医。于是,在近代中国曾经出现了长时期的中西医论争。读过作者所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一书的同道,对此应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假如没有读过,最好能读一遍。
  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因为那时西方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大,使一些人产生了错觉,以为西方医学也必然全面先进。西方文化应该而且可以取代其他一切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医学尚且如此,其他比较弱小的文化中的医学部分就更加抵挡不住而被淘汰了。除中医学之外,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基本上没有成系统的流传下来,原因大体相同。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文化交流中,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仍然很激烈。但是科学技术交流日趋重要。人们的偏见越来越少,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医学获得了被西方接受的大环境。特别是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中国全面向世界开放,同时也意味着西方全面向中国开放,中医学走向世界,就成为必然。
读者须知,中医诊所在海外出现,纯粹是个人行为。因此可以说,中医学走向世界完全不是国家组织的,其中毫无政治目的。说其中有经济目的,也只是个人需要谋生,完全没有经济侵略的意思。这大约是到目前为止最纯粹的文化交流。
不过,有形的传统中国文化中,最先成系统的走向世界的还不是中医,而是中国饮食文化。此种现象应该不难理解,和医学相比,饮食毕竟更容易被异文化接受。和中医走向世界一样,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也完全没有政治和宗教目的。其经济目的也只是个人需要谋生。
没有到过西方,或者到过西方但没有文化思想准备的人,大约不会发现中国饮食在西方大传播的文化意义。
中国饮食业在西方大发展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先从英语国家中开始。
在英国这样老牌的西方国家中,华侨的大约百分之八十从事中国餐饮业。大都市中,中国餐馆随处可见。即使较小的城镇或较大的村庄中也必然有中国餐馆(这在西方几乎没有例外)。外来餐饮业中,没有比中国餐馆更多的。所以,中国人在海外谋生第一靠餐饮业,换言之,中国人初到海外,首先要靠中国传统文化谋生。他们也因此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大约十年来,中国人在海外谋生又增加了另一种职业,这就是中医。华侨中,靠中医谋生的人数,仅次于中国餐饮从业人数。
显然,中医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较高。中医学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也比中国餐饮业走向世界大。
至此,我想到一位日本籍德国妇女的感慨。她在二战结束不久,嫁给一位日本富家青年,完成了家庭主妇一生的主要任务之后,于2000年第一次随丈夫访欧。在伦敦就诊于我所在的诊所,接受治疗过程中竟然热泪盈眶。此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日本在这里毫无影响!(HERE JAPENESE IS NOTHING!)
目前,日本在西方的经济实力应该比中国大,但是那似乎不值得骄傲,代表中国文化的这些中医小诊所(应该还有那些更常见的中国餐馆),反倒令人感慨。
确实,众多中国餐馆,特别是也比较常见中医诊所,在海外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它们会随时提醒人们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存在。它们是大多数华侨谋生的场所,又是外国人体验中国文化的场所。到中国餐馆吃一顿饭,来中医诊所看一回病,都蕴含着很深的文化交流意义。据我所知,有的人就是为了体验中国文化来中医诊所的。喜欢中国饭菜或者受益于中医的人自然会对中国抱有好感并且想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假如他又是有影响的人物——政治家、企业家、学者、新闻媒体从业人,这种好感会产生何种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英国的中医热乃至世界中医热,就是从英国报纸正面报道中国草药“神奇”的疗效“突然”开始的。我用“突然”一词,是由于中医热起来,表面上只是一夜之间的事,这是我亲眼目睹的。那时的英国只有伦敦中国城有一家中医诊所。她的创办人罗鼎辉大夫,就是为中医开创海外天地的文化使者。按着中国标准,她的诊所也很简陋。但是居然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门前排长队,有时需要警察维持秩序。罗大夫必然也应该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据一页,不过这显然不是偶然的一次个人成功。机遇早就等待着一位中医造诣深厚又有文化头脑的人来创造奇迹了。这位开创者把“原汁原味”的中医展现在海外。
如此说来,中西医结合是否就成为多余的呢?显然不是。从文化角度看问题,中西医结合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只要接触,交流就不可避免,中西医交流必然会发生。中国人首先做了比较多的结合工作是自然而且应该的。我所谓“原汁原味”的中医,只是相对而言,罗鼎辉大夫就是同时熟悉西医的中医,说她是一位中西结合医生或者更准确。正是因为她了解西医之所短,才以中医之长开创了局面。一位“纯”中医,不大可能做到这一点。总之,即便在海外,中西医结合也是势在必行。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位外国医学家。在中医学传到你的国家以前,你可以无视中医学的存在。现在,中医来到家门口了,而且确有长于西医之处,难道你不想了解中医!外国的西医研究中医,自然属于中西医结合。
再试想,您以中医的身份到海外,难道丝毫不了解西医对你的业务更有好处!假如那里允许你同时用西医疗法,难道你不会同时使用中西医治病。假如外国西医向你请教中医治病的道理,您能中西医结合地说清楚不是更好吗。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中西医结合都不单单是对哪一个人有好处。她既有利于中医发展,也有利于西医发展,因而会造福于全人类。近代中国的中西医汇通学派初衷如此,现代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的初衷也如此,今后也不会改变。浅见以为,单就学术而言,中西医结合首先对中医学发展有利。当初提发掘提高,提高的首先是中医学术水平。
中西医的根本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很多专家进行过讨论,不再一一列举。拙见以为,从文化精神或科学精神角度来看,作者在本书中的见解是对的。西医与西方文化精神一致,强调控制自然或人定胜天;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或顺应自然。西方文化已经认识到它的不足,这也是西方人开始接受中医及其类似疗法的原因之一。
有的同道还指出了多种促使西方人接受中医的原因,在此不再列举并讨论。最重要的原因,上文已经指出,而且应该是同道们尚未指出或强调不够的。
至此,我想再说一下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其最终社会目的是造福全人类。直接目的有二。一是发掘提高中医学水平,二是使中医学获得现代医学的解释或认同,因而使中西医学合流。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科学接受中医,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扫清道路。所以,也可以说,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就是将中医推向世界。应该承认,中医学能像今天这样走向世界,与中国有关学界长时期坚持中西医结合直接相关。假如当年根本不提倡中西医结合,不可想象现在的中医是什么样子。也不可想象她今天能否走向世界。首先是大陆中医而不是台湾中医走向世界很能发人深省。一个讲究实用理性的民族,长时期有组织地大规模研究自己的传统科学,不可能不引起其他文化的注目。针灸术走向世界与尼克松访华直接相关决不是西方政要一时兴致所至。
据说,中西医结合在国内不像从前那样热了。某些学者有些忧虑,我看大可不必。出现目前局面,深层的原因上面已经交待清楚。从中医方面讲,就是她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存在的必然性。人们不再担心中医会迅速消亡。从西医方面讲,中国人已经做了大量超前的中西医结工作。其成果有待世界医学界逐渐接受,这需要一段过程。同时,随着中医走向世界,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界共同面临的任务,不必单靠中国中西医结合界孤军奋战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界暂时小小的沉寂,正是有关学界需要的反思时间。近年国内许多有关反思文章的出现,完全可以理解。
从这个角度讲,本书算是一篇较大的反思文章。它是否能达到作者的目的,还要靠各位同道来评价。
44
发表于 2009-10-29 09:22:05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证态概念体系
       作者      李月彩     李同宪
       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中心
   关键词:中西医融合   证态   证   病理状态   状态   概念流易

     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1)的研究中发现,西医感染病中的所有病理状态在中医外感热病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证,反之亦然。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由此而产生的《外感染热病证态学》(2)涵盖了西医的感染病与中医外感热病(包括伤寒论与温病),并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实现了二者的融合。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但是他们没有揭示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证态体系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病理过程,即:卫分证、太阳经证与感冒、前驱期是一个证态,其本质是感染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侯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证、少阳证与SIRS、各器官感染典型期是一个证态,其本质是发热(或者SRIS)与典型的器官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与脓毒症或者MODS的早期是一个证态;血分证与脓毒症或者MODS合并DIC是一个证态;三阴经病与感染的慢性期是一个证态。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医的证可以通过相应的“证态”在西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西医的病理状态也可以在中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这样,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相应的证态可以获得正确的中药方剂,中医可以借助证态体系使得“证”得到相应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以及详尽的治疗方案。证态体系在中西医融合理论层面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    证态概念
     中医的证: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阶段性本质所作的结论。
    西医的病理状态:当把感染病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时,疾病的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也会显示出阶段来,这种相对稳定的阶段,就是病理状态。这个定义与近代西医病理生理学著作中“病理状态是指病理过程的结果”例如烧伤遗留的疤痕,脑出血遗留的瘫痪等有所区别。
    病理状态是从系统论中“状态”概念衍生出来的。系统论认为:系统从一个状态(始态)变成另一个状态(终态),即:发生了一个过程。所以,在疾病这个系统内,病理状态随着时间的运动就是病理过程;病理过程是由病理状态依次运动组成的。
    系统论认为:能够完全描述动态系统时域行为的所含变量个数最少的变量组称为系统的状态变量,使用状态变量判定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在疾病这个系统内,疾病的状态变量就是临床医学中证、病理状态、证态的诊断标准,运用诊断标准判定证态,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怎么治疗的问题。
   “证态”只有两个字,但是他已经承载了中医、西医、系统论三者的基本概念的融合。我们实际上面对三套语言:中医语言、西医语言和系统科学语言,三个系统的语言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证态”这个交叉点,可以实现西医语言、系统科学语言、中医语言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解释和相互运用。因此,可以说“证态”是现代医学的原基概念。
     二      临床医学概念体系举例:
   
中医概念体系西医概念体系证态概念体系中药方剂
一、气分证SIRS一、气分-SIRS证态白虎汤
二、营分证MODS二、营血分-MODS证态            
1、热灼营阴MODS早期1、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清营汤
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清营汤加安宫牛黄丸
三、血分证MODS
1、热盛迫血MODS合并DIC3、热盛迫血-DIC证态  清营汤加犀角地黄汤
2、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4、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  清营汤加羚角钩藤汤
3、气营(血)两燔MODS合并颅内高压5、气(营)血两燔-颅内高压证态清温败毒饮
4、热结肠腑MODS麻痹性肠梗阻6、热结肠腑-肠梗阻证态  清营汤合大承气汤
5、热耗真阴MODS晚期异常消耗7、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加减复脉汤
     三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理论体系的融合。理论体系包括:概念体系及理论构架,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才能成为理论体系。流易就是运动与变化,就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SIRS是由什么病理状态引起的?他可能引起什么结果?需要与哪些病理状态鉴别?此为概念流易。具体的说就是:SIRS与感冒的鉴别;SIRS与MODS的鉴别;MODS与MODS合并DIC的鉴别等等。同理,在中医系统内:气分证与太阳表证之间的演变关系与鉴别;气分证与营分证之间的演变与鉴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关系等。这就是概念的流易。
     1   中、西医是两个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系统,就是说:中医的概念只能在中医理论体系内流易,不能在西医理论体系内流易;反之亦然。例如:
    气分证不能在西医理论系统内流易,即他与SIRS、MODS、MOF、DIC等概念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DIC在中医理论系统内也不能流易,中医理论体系中没有DIC这个概念,他与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既没有演变关系,也不可能进行鉴别,DIC的诊断指标在中医系统内没有任何意义。
    2    通过证态概念体系这个中介,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实现在对方理论体系内流易,例如:
    在感染病体系内凡是SIRS均可由白虎汤证替换;在中医外感热病体系内凡是白虎汤证均可由SIRS替换。
   气分证与SIRS,二者的临床表现分别符合对方的诊断标准,白虎汤可以治疗SIRS;
   营分证与SIRS的鉴别,就是气分证与营分证的鉴别;
   SIRS可以演变为营分证;营分证可以演变为MODS合并DIC;MODS可以演变为热耗真阴,MODS的异常消耗状态可以使用加减复脉汤治疗。
    四   证与病理状态是怎样融合为证态的:以气分-SIRS证态为例。
   1   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共同之处:
   中医: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大(滑数),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指100次/分以上。
   西医: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1991年美国ACCP/SCCM标准。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所以白虎汤证与SIRS形成一个证态。
   2   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与SIRS是等同的。
  《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3)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表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西医SIRS是在重大打击、严重感染之后大约经过72小时的潜伏期发生的病理变化。白虎汤证可以与脏腑气分证组合;SIRS也可以与各器官系统感染典型期组合。
     3    鉴别诊断的内容以及鉴别要点相通:
   (1)白虎汤证应当与卫分、太阳表证鉴别;SIRS应当与感冒、传染病的前驱期鉴别。
   (2)白虎汤证应当与营血分证鉴别;SIRS应当与MODS、MODS合并DIC鉴别。
     4   有临床证据或者药理实验证明:白虎汤对SIRS有效。
    至少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证,我们才能确定证与病理状态融合为一个证态。
     结语:
    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经过300多年的历程,至今没有实现融合,是因为在研究同一客体(疾病)时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形成了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是认识上的差异,而不是客观真实存在(客体)的差异,因此,只要找到共同参考系,中西医的理论体系就能够融合。
    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统一的,在一个系统内,子系统之间、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系统存在的必备条件,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因为,只有具有不可通约性,才可能把他们区分开来;正因为他们具有可融合性,他们才能够处于同一个系统内。医学发展的过程及融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事实上时时刻刻都处于融合的过程之中,最困难的是找到融合的方法,证态体系正是实现融合的方法。
    临床医学的基本任务是诊断及治疗,西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的是症状、体征、各种实验检查。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的是症状、体征、脉象和舌象。症状与体征是中、西医具有的共同参考系。在临床上一组相对固定的症状与体征的组合中医称为证,西医称为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证态成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体系,通过这个中介,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从而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
43
发表于 2009-10-29 08:48:17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下面引用由代肖言2009/10/29 00:09am 发表的内容:
可怜的小野鸡,原来挑了几年赵先生“评思考”毛病,只挑了一个字。
完全瞎挑!
只要在雅虎等网页上一点搜索“龙木眼论”就出来了!
奉劝小野鸡们不要再提这种太愚蠢的问题——连捣乱的小把戏也算不上。
在下无能,实在搜不出“龙木眼论”,也查《大藏经》,也没有,麻烦你搜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吧,大家都等得急死了。
《评思考》浑身都是病,只不过我先挑一个大家看得出的毛病,治好这个再治其它的更严重的毛病,即先治表再治里。
42
发表于 2009-10-29 00:09:31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可怜的小野鸡,原来挑了几年赵先生“评思考”毛病,只挑了一个字。
完全瞎挑!
只要在雅虎等网页上一点搜索“龙木眼论”就出来了!
奉劝小野鸡们不要再提这种太愚蠢的问题——连捣乱的小把戏也算不上。
41
发表于 2009-10-28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十人看后有九个半人大呼上当!
40
发表于 2007-1-17 20:44:06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热烈祝贺!
39
发表于 2007-1-6 22:30:38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按:赵洪钧先生的《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已经印出,近日即将上市。他说:让朋友们等了3年多,不好意思了。现在的稿子和3年前,有点出入,欢迎批评指正。
38
发表于 2007-1-6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赵洪钧著
按:这是赵先生的新作,已经印出,近日即将上世。
他说:三年多前就把目录、自序、跋和第十讲等贴在本论坛,现在总算给关心此书的网友们有了一个交代,自然,也欢迎一切朋友批评指正。
 
序  言
由于工作关系,曾经仔细读过洪钧先生此前问世的几本书,深知他在治学方面的执著和见解,颇为学界称道。当年,《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一出版,立即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内经时代》虽非正式出版且印数很少,也使有关学界耳目一新。他与马堪温先生合著的《伤寒论新解》,更加证明师生二人在逻辑学、科学学和中西医热病学方面的造诣深厚。此外,以洪钧先生为主翻译的《希波克拉底文集》,至今仍然是唯一的西方古典医学名著中译本。当今医界,像他这样博古通今而又学贯中西的人是不可多得的。他的专著尤其别具一格。
或问:赵洪钧的书为什么如此值得称道呢?
答曰:因为他的著作具有鲜明的个性。枯燥的内容,深奥的理论,在他的笔下常常变得深入浅出、澄明清澈,甚至妙趣横生、酣畅淋漓,因而可读性很强。更为难得的是,他敢破敢立,随时给人一种勇于面对真理的感染力。
这大约是燕赵精神的延续。看来,中医史上的七大学派中,至少两大学派源自燕赵,不是偶然的。
然而,拿到这本书稿,还是觉得出乎意外。粗粗翻过一两讲,立即发现,作者功力和花费的心血非同一般。看来,作者被视为传奇人物,不无道理。以他的经历和近年来的条件——年过五旬、没有公职、住在乡下、自食其力、远离学术中心、没有任何资助,还能坚持十年做完这样难度很大的研究,这种精神非常难能可贵。所以,无论是否赞同作者的见解,本书都值得一读。
毫无疑问,洪钧先生是主张中西医结合的。在他看来,中西医结合是继承发扬中医必由之路。
不少同道可能不大赞同上种看法,这是正常现象。我相信,讨论如何继承发扬中医,应该提倡百家争鸣。只有在宽松的气氛中,才能凝聚出真知灼见。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中医文化热。人们纷纷提出振兴之道。
为什么要振兴中医呢?
我认为,其目的或意义有三。
首先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众健康。
其次是为了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瑰宝。
最后才是顾及业者的切身利益和感情需要。
如果把这个顺序弄颠倒,出发点就不是理智的,必然会误入歧途。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中医的社会功能从来都是保护人民健康。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不是文物,不是纯哲学,也不是修炼秘方,而属于科学技术。
科学从来不是孤立的,中医的奠基和发展就是随时汲取古代其他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结果——包括随时汲取来自域外的知识。
于是,当代中医不应该也不可能无视当代科学——包括当代医学的存在。
当代医学及其靠山当代科学,是中医生存乃至发展的新土壤和新环境。
当然,继承、整理和发扬中医,也需要深研国学或旧学。近年出版了不少从传统文化角度阐发中医的著作。看过此类著作的读者,再看本书,就不难发现作者的旧学功底。
包括本书在内,洪钧先生问世的著作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最多只能算是理论家。实则并非如此。由于从事过各主要临床学科的实际工作,壮年之前,以西医为主,近十多年来,以中医为主,还有长期在海外从事中医临床的经历,他觉得最熟悉而且注重的倒是临床。用他的话说,近年来主要靠中医临床吃饭。所以,凡是涉及临床的地方,他不会说外行话。
笔者与洪钧先生订交20年,不敢谬托知己,但对他的人品、学问和创新勇气甚为钦佩。近10年来,他谋生故里,久处江湖之远。然而,他从未愧对学者的良知,陆续发表的文字无不振聋发聩。不久前造访这位老朋友时,亲见乡人对他十分敬重。白天他忙于诊务,夜阑更深,还在整理医案或文稿。他的收笔之作《医学中西结合录》,拟介绍1000个最有心得的中西医结合病案,把毕生经验献给医界。
倘问:本书中哪一讲最值得一读呢?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没有任何一讲是败笔。
如果非要推荐几讲。可以这样说:
想深入研究中医经典及其与旧学的关系,请看第一、二、三、四、六讲。
欲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方面深造,请看第八、九、十、十一、十七、十八讲。
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现代科学阐述中西医结合的独到见解,请看第五、七、十六讲。
当然,上述看法是否准确,还需要读者自己做出判断。
                 胡世杰
                  
  
目  次
  序 言
绪 论
第一讲 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东西方科学的共同对象和基石
第二讲 阴阳学说的哲学内涵和科学潜能
            ——中医特色的哲理根源
第三讲 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五行学说的得失
附 建国以来的五行之争
第四讲 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
            ——两说并存拟或统一的构想
附 宏观融合,通约硬核
第五讲 经络学说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附 关于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第六讲 心包、膻中、三焦、命门与小心
            ——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
附 解放后关于三焦的争论
第七讲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和仪器检查
            ——诊法的认识论、信息论意义和中西医结合
附一 四诊客观化的认识论和信息论思考
附二 中西医结合谈高血压脉诊心得
第八讲 中西医病因学汇通
            ——重辨病与重辨证的病因学根源
第九讲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
            ——病、证概念和“证”实质研究
第十讲 西医要引进八纲学说
            ——最有活力的中医构筑理论
附一 八纲研究中的逻辑问题
附二 八纲补苴
第十一讲 气血与气血辨证的研究
            ——抓住最重要又活跃的生命现象
第十二讲 《伤寒论》六经新解
               ——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
第十三讲 杂病与负概念
               ——伤寒、杂病新解
第十四讲 整体观念和局部观念
               ——整体特色论的误导和科学方法论
附 评《内经》中“天人相应”论述
第十五讲 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
               ——《内经》体系终结和运气学说现代解读
第十六讲 伤寒、温病与感染性疾病
               ——中西医热病学汇通
附 寒温统一论
第十七讲 本草学与生药学
               ——本草、博物、中药和西药学
附 中药药理应说清中医特色
第十八讲 方无穷而法有限
               ——中西结合论方剂
附 和法新解
第十九讲 治未病和预防
               ——中西医预防思想与手段
附 比较热病学史之反思
第二十讲 中西结合说养生
——无为与有为,养心和养身

       ——中西医结合与世界文化交流
     
 
37
发表于 2005-12-6 23:31:24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兹将拙作《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的目录发表,全文另续,敬期方家不吝赐教。

                  《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
                        
                          目  录
前  言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形成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定义中的几个要点
第三节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与“统一的新医学”
第四节“中西医结合”对“中西医汇通”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节“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科学化”的否定与回归
第六节“中西医结合”引出的“中医现代化”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启程的脚步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新时期的开始
第九节 略论中西医结合队伍的“中西医兼通”
第十节 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十一节 中医学是否会因中西医结合而消亡
简短的结语


-=-=-=-=- 以下内容由 山尔一夫2005年12月06日 11:31pm 时添加 -=-=-=-=-


-=-=-=-=- 以下内容由 山尔一夫2005年12月06日 11:33pm 时添加 -=-=-=-=-
    以严谨、严肃的态度讨论学术,应称为本论坛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原则。很高兴看到学者们就“中西医结合”这个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发表高见。兹将拙作《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的目录和中文摘要发表,全文另续,敬期方家不吝赐教。

                  《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
                        
                          目  录
前  言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形成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定义中的几个要点
第三节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与“统一的新医学”
第四节“中西医结合”对“中西医汇通”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节“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科学化”的否定与回归
第六节“中西医结合”引出的“中医现代化”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启程的脚步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新时期的开始
第九节 略论中西医结合队伍的“中西医兼通”
第十节 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十一节 中医学是否会因中西医结合而消亡
简短的结语
                                
                                  中文摘要
   
一、 “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形成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的局面是中国医学界独具的特点。
   党和国家提倡的“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到1960年已基本定型。毛泽东指示、党报社论、政府文件等,应该成为理解“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基础。我们有充分依据为“中西医结合”下这样一个定义:
   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
   简言之,中西医结合是一个研究过程。明确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哪些工作属于中西医结合,哪些正确的研究结论应属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与实现最终目标有关的自觉活动,都当视为中西医结合工作。因此“中西医结合”具有比较宽泛的外延:中西医生的团结合作、中西医疗技术的并用、中西药物的配伍、中西医理的互证、中西医学的交融,都属于“中西医结合”的范畴。
    二、 “中西医结合”定义中的几个要点
    中西医团结合作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过程的开端。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
   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 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关于“现代科学方法”的含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西医结合专家即进行过专门论述。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直接应用现代医学以外的现代科学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不会占有太大的比重。
   在关于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的讨论中,曾经萌生过用传统医学方法研究西医药的思想。例如有人专门围绕着“西药中药化”问题发表论著,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现在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内容,从而不仅能为西医使用,也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西药具有特定的西医诊断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严格的配伍规律和使用剂量,这些精确的定量参数,是笼统的中药性味归经理论无法概括的。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西药的设想不过是无法操作的空论,有违于科学发展规律,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三、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与“统一的新医学”
     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统一的新医学”。
    “统一”是“结合”的结果,而“结合”是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中医药学的历史过程,决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所有内容的水乳交融,而是在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统一于实验科学的基础上,两种医学的全部理论精华和经验真知的融会贯通。“统一的新医学”的科学形态必然是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形态,不可能是传统的科学形态,也不可能是传统与现代相混合的科学形态。当然,作为“统一”基础的实验科学决不是停留在目前水平的实验科学。实验科学对于人类各方面的真理性认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吸纳力,对实验科学的发展速度和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应当给予充分的评估。
   “新医学”的“新”,不是科学形态的前所未有,而是获得的极为丰富的民族性科学内容为目前西医学所不备,完成科学形态转化之后表现出来的科学性又为传统医学所不及。
    有人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但这两个词语表述的必须是同一个概念,必须具有相同的外延和内涵。若将中西医术语混杂的过渡性概念当作“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新理论,而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是目前存在的医学体系之一,必然引起概念的混乱。依照人们的一般理解,中国并存的只是三类学者组成的三支卫生力量,而不是三类学者创立的三种医学。如果新医学果真能够全面综合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所有长处而又能摈除其所有短处,那末将来也不可能出现三种医学并存的局面。
四、“中西医结合”对“中西医汇通”的继承和发展
    20世纪除了“中西医结合”之外,还先后出现过“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等几种不同的学术主张,反映了中西医交流的指导思想和处理中西医关系的政策问题。
   中西医汇通派,是在近代中医学和中医界因西医传入而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产生的一个中医学术流派。他们为了振兴中医事业和维护执业中医的社会地位,主要与“废止中医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汇通学派的队伍中,几乎都是谙练国术的中医名家,而缺乏精于西医的新型学者,更没有兼通中西的饱学之士。汇通派医家所接受并真正掌握的西医知识远远不是西医学的全貌,尽管当时的西医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他们著作中有关西医的记述,大多支离破碎,舛错百出。十分明显,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西医之说不可能和师传庭训的中医妙术占有同样的比重,在他们的心目中,西医远没有取得与中医分庭抗礼的平等地位。
    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者,都认为中西医可以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最后形成统一的新医学。但他们的立场、研究方法及所要实现的新医学的面貌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站在中医的立场上,用思辨和类比的方法,将西医学知识融于传统中医学的体系,建立新的中医学即“新中医”;一是站在两种医学之上,用实验科学的方法,阐释传统中医学的规律,发掘中医学的理论精华和经验真知,使之与现代医学体系相融合,建立统一在实验科学基础上的新医学。
    “中西医结合”对“中西医汇通”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而发展是主要的,是一种质的变化,这是医史学研究者不可忽视的。所以中西医结合史不应该从近代写起。
    五、“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科学化”的否定与回归
   “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近代 “中医科学化”的“科学”是广义的“科学”。倡导“中医科学化”的前提是中医不科学,目的则是把中医理论转化为正确的、合理的、真理性的体系,以求得到世界的公认,丰富世界医学,并促进世界医学的进步。
    废止中医派代表人物余云岫,不仅指责中医理论“不合科学”,而且把中医临床疗效也说成是“偶合幸中”;而“中医科学化”的代表陆渊雷虽然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经验,却基本上否定了中医学理论,后来竟提出“从根本上推翻气化”的口号。不难看出,“中医科学化”与“废止中医派”的主张具有某些一致的倾向。
    新中国成立后,“废止中医”思想一度回潮,陆渊雷等也仍然坚持“中医科学化”的观点,这对卫生部领导人制定新中国的卫生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中西医团结”和“中医科学化”,是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酝酿形成的中医政策的两大主题。而那时的“中医科学化”又有了与近代“中医科学化”不同的含义:不再是指中医理论的科学化,而是指中医医生的科学化,即对经考核合格准予执业的中医,通过“进修”进行现代医学的改造,使其变成“科学医”。至于中医理论,则没有什么讲求的必要了。
    从1954年批判轻视、歧视中医的错误政策开始,逐步确立了中西医并重、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卫生方针。不仅肯定了中医学的丰富经验,而且还承认中医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存在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具有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合理内核,并认为这些理论内核可以弥补西医学认识论、方法论的不足,因而必须努力继承和发扬。
   “中西医结合”是对“中医科学化”的直接否定。然而,“中西医结合”为达到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中国新医学的目标所运用的现代科学方法,也正是“中医科学化”所提倡的“科学方法”,这又表现出“中西医结合”向“中医科学化”的回归。科学史同其他门类的历史一样,总是在辩证的否定中逐步前进的,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六、“中西医结合”引出的“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舆论热潮中,由不满于中西医结合现状的一些中医界人士提出的一种依靠自身力量,直接用现代科学改进中医的主张。“中医要现代化,不要西医化”等充满了反对中西医结合情调的呼声,表达了一些人倾力于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欲望。
   “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现代科学化”,就是将中医学转化为现代科学形态的科学 。然而,“中医现代化”采用的现代科学方法不可能不包括现代医学方法,最终发展成的“世界先进的医学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现代医学的内容。实际上,“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目的是基本一致的,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研究的主体不同:一是中医界,一是中西医结合界。
    如何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是中医界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1980年确立的三支力量长期并存的方针,已经明确了三支力量的相对独立性。尽管“要搞海陆空,不搞魏蜀吴”不失为一种卓越的见解,但三支力量毕竟各有主攻方向和首要任务,都不应该尸位素餐而又越俎代庖。中医界应当认识到实验科学向中医药领域进军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注意学习和借鉴必要的西医知识和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而不能坚持什么“纯中医”。但这也只是像中国的西医不应坚持“纯西医”一样,并不意味着中医界要放弃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而竞相进入实验室去从事属于中西医结合的前沿研究工作。如果中医界都打着“中医现代化”的旗号,去做实质上等同于中西医结合的事情,那么中医这支力量就会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失去与另外两支力量并存的可能。
    中国传统医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实用性,是世界任何民族的传统医学都无法比拟的,在现代医学面前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和稳固性,也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绝无仅有的。从整体而言,不仅目前,而且在今后长久的历史时期内,中医学的理论内核对应用中药及中医疗法的指导作用都不是片断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成果所能替代。今人和后人都应该尊重中医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和今后都需要有一批优秀人才完整、系统地学习、研究、继承中医,沿着传统的轨迹发展中医,而不能把中西医结合当作目前发展中医的唯一或最重要的途径。
     在2001年11月25日召开的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前夕,有知名中医学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实验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另一种研究和发展中医的方法,即以临床观察为基础、以心灵“悟性”为特点的积累经验、发现规律、丰富和修正理论的方法。卫生行政和科研管理部门应当充分承认这种方法在目前的必要性,在科研立项、经费使用和成果评定等方面给这种方法留下应有的席位,打破人们“唯实验为科研”的观念,以促进中医科研工作的开展、中医力量的壮大和中医事业的更快进步。
    七、 中西医结合启程的脚步
    建国初期,中央卫生部受“废止中医派”思想的影响,制定了轻视、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政策和措施,破坏了中西医的团结合作,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机。毛泽东对卫生部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批评,使之在1954年开始得到纠正。毛泽东的多次指示和批示,作为制定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思想基础,一直指导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西医学习中医的群众运动、中医参加医院工作、改进中医进修教育、创建中医研究院和中医学院、提倡中医带徒弟等措施,使中医学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中西医团结合作得以真正实现。
    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除确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原则、推广了中西医综合疗法外,还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大成就。如骨折和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刺麻醉的应用和原理研究、青蒿素的发现和成功提取等,都为世界所瞩目。
    在这一阶段,政策因素对中西医结合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两次高潮,60年代初、70年代末的两个低谷,都有一定的政治背景。
     八、 中西医结合新时期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
     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相对摆脱了号召的鼓动,由被动的执行政策转变为主动的科学研究。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方针的确定,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开始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实验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理论、方药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被及时引进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上述方面形成了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
     第二阶段刚刚开始20年,何时再出现大的转折尚难预知。在这一阶段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虽有大量的结论发表或交流,但像骨折、急腹症、针麻、青蒿素等能够引起世界医学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却屈指可数。中西医结合的任务是发扬中医学,丰富现代医学,所以既不能丰富现代医学内容,又非优于中医学理论的研究结论,至少暂时体现不出科学价值。另应警惕或有“人造”的“成果”混杂其中,“学术腐败”的风习有可能将有名的“学者”熏染得急功近利。
    九、 略论中西医结合队伍的“中西医兼通”
   “中西医兼通”并不是指对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全部内容的了如指掌,那是任何人都无法做到的。但作为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必须对中西两种医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做到基本掌握和基本理解,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逐步提高和深化,争取对研究课题所必需的中西医知识达到精通的程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具备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资格,“中西医结合”就只能作为学位和职称的定语仅仅具有概念性的意义。
    自1982年开始,中医学院的西医课时明显减少,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仅足以使学生听听古老而新鲜的中医术语。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的主要来源;而在攻读硕士或博士的几年中,一般又不能像当初“西学中”那样比较系统地学习中医或西医知识,这就决定了中西医结合队伍的“中西医兼通”素质是绝对不容乐观的。
    中西医是能够兼通的,尽管并非人人都可轻易做到。与可以克服的“思维负迁移”现象相比,更应该强调比较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十、 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是正确的,三支力量并存的方针符合中国的国情。但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评价。
   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在中西医兼通方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因此常常导致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不够深透。
    没有普遍将“丰富现代医学科学”作为近期目标,急于建立中西医结合新理论乃至新医学的方向错误,致使某些研究陷入困境。
    动物试验模型并非都能起到模型的作用,尤其在“证”的动物模型制造和应用方面,严重存在着与中医理论相违背的情形。
    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大都分别从事单项具体研究工作,亟需知识全面、能力出众的人才来进行整体综合和宏观把握。
    科学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善意批评是有益的。但不该横加指责,俏皮夹杂着讥讽;更不能无视科学发展的规律,予以全盘否定,丧失科学家应有的公允。
    十一、 中医学是否会因中西医结合而消亡
    关于中西医结合是否会促使中医学消亡的担心是多余的。“结合一点,消灭一点;全部结合,全部消灭”的说法,无异于“杞人”的哀嚎。一种科学能否存续,最终取决于社会是否存在着对它的需求。如果在指导中药及所有中医治疗方法的应用方面出现了优于中医学的现代科学新理论,则标志着中医学完成了历史使命。当它真的完全丧失了社会需求之后便自然地走向消亡。其实即使到那时,与其视之为消亡,更不如认为其可贵的经验和精神以新的形式获得了永生。
    民族的习惯和传统必将形成某些牢不可破的积淀,永远伴随着民族的生存,不能奢望在任何方面都能实现全球的统一。“药食同源”是中国药学史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这一特点表现出典型的民族性。中国人的食谱完全西化是不可想象的,无论现代营养学把人体对营养种类和量的需求研究得多么清楚,也不会完全变为指导中国烹调家操作的唯一原则。中国医药学的理论精华和经验真知虽将转化为现代科学服务于人类,但其原始的民族形式不会因此遭到彻底的破坏,它本身的简便易行以及在长期历史过程中获得的民族信仰,都应当作为我们思考中医学存亡问题的依据。
    中西医结合工作虽已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但在医学发展的历史途程中,不过是刚刚起步,现在还根本无法看到这条道路的尽头。中医学的完整性应该受到医学界的尊重,中医学如何按照传统的轨迹,与中西医结合并肩继续发展,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中医学的消亡应该归属于未来学的范畴,不应提前带给人们多余的忧虑。
36
发表于 2005-12-6 23:29:43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以严谨、严肃的态度讨论学术,应称为本论坛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原则。很高兴看到学者们就“中西医结合”这个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发表高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1:06 , Processed in 0.1323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