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如有对其中某一讲内容感兴趣者,可与本人联系。
我的邮箱地址:haiwei_zhao@yahoo.com
有的同行可能会问,您怎么在中西医论争栏目中讨论中西医结合呢?
笔者认为,这二者实在是一回事。人们的出发点或有不同,但中间过程和最后的归宿是大体一致的。诸位可能不同意拙见,但无妨看一看拙作。笔者坚信多数读者会从中受益——不管您对有关问题持什么态度。
出于网上习惯,笔者暂时没有使用真实姓名。不过,有心人很容易从拙文中看出笔者是何许人。无论如何,都没有问题,即笔者并不担心暴露真实身份——自然也欢迎持各种态度和观点的同好批评拙作。
顺便再说一句,拙作并非通俗讲演,所以,即便是同行,也不一定能轻轻松松地读下去。这不是笔者自视过高,而是确实希望与诸位高手共同讨论有关问题。
我的邮箱地址:haiwei_zhao@yahoo.com
目 录
序 言
第 一 讲 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东西方科学的共同基石
附:中西医结合论气化
第 二 讲 阴阳学说的哲学内涵和科学潜能
——中医特色的理论根源
附:中西医结合论阴阳
第 三 讲 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五行学说的得失
附:建国以来的五行之争
第 四 讲 脏象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
——两说并存拟或统一的构想
附一:肺主通调水道驳议
附二:宏观融合,通约硬核
附三:藏五府六考
第 五 讲 经络学说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附:对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第 六 讲 心包、膻中、三焦、命门与小心
——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
第 七 讲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和仪器检查
——认识论一致和感知器官延伸
附一:四诊客观化研究中的认识论和控制论
附二:杨则民论脉诊
第 八 讲 中西医病因学汇通
——重辩病与重辨证的病因学根源
第 九 讲 整体观念和局部观念
——两种方法论的得失
附:整体观念特色论之反思
第 十 讲 西医要引进八纲学说
——最有活力的中医构筑理论
附一:八纲研究中的逻辑问题
附二:八纲新论
附三:近四十年八纲研究述评
第 十一 讲 气血与气血辨证的当代研究
——抓住最重要又活跃的生命现象
第 十二 讲 《伤寒论》六经新解
——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
第 十三 讲 杂病与负概念
——特殊的两分法疾病分类
第 十四 讲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
——病证概念和“证”实质研究
附一:中西医结合看“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
附二:自中医谈“证”的概念
附三:表证实质初探
第 十五 讲 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
——《内经》体系终结和运气学说现代解读
附:运气学说与时间生物学
第 十六 讲 伤寒、温病与感染性疾病
——中西医热病学汇通
附一:比较热病学史之反思
附二:寒温统一论
附三:近代名医论疟疾
第 十七 讲 本草学与生药学
——本草、博物、中药和西药学
第 十八 讲 方无穷而法有限
——中西结合论方剂
附一:八法新论
附二:桂枝汤新解
第 十九 讲 治未病和预防 ——中西医预防思想与手段
第 二十 讲 中西结合论养生
——顺应自然和征服自然
跋
——中西医结合与文化交流
序 言
这本小册子的目的,是要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清算。一看本书的题目和篇幅,有些读者肯定会对它是否能否达到目的表示怀疑。人们可能不相信现在已经有了这种可能性,即使有,也会怀疑作者的水平。对此,笔者不想先作辩解,只好请读者先耐心读下去,最后再作评价。假如读者感到从中可得到一些有益的、系统的启发,笔者也感到欣慰,因为很难设想让所有的读者完全接受笔者的见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坚信现在已经有了必要而且有了可能作一番这样的清算。假如此番努力未能达到目的,即某些读者, 特别是此道中的权威人士不接受我们的见解,并不说明有关见解一定是错误的。很多科学理论不能指望开始就被人接受,相反,它们常常受到误解或压制。我们相信这种状况不会拖很久,有关学术界在不久的未来就会在重大理论问题上达成共识。
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比较彻底地清算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完成中西医基本理论上的结合。我们坚信有了这种清算的必要和可能,就是坚信目前已经有了实现中西医基本理论结合的可能。
说清目的和总看法之后,本书很可能立即变得非常敏感。自西医进入中国一百多年来,中西医双方都有不少人反对结合,甚至认为二者不必要、也不可能结合。目前“纯”西医界的专家们已无人反对--准确些说是不关心(各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不让他们关心)结合了。这对中医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因为这无疑是说连中国的西医专家们也不关心中医的存在了。讳言结合者目前主要在中医界,特别是其中的某些“上层”人士。有关论述相当多,在此无必要也不可能作一番综述。下面这段话或许有代表性。
“东西方人体生命科学认识方法与途径不同。东方是内达式,重体验与内省;西方则是外通式,要看得见、摸得着。中医持脏象论,西医为实体论。中医讲气化,西医详形迹。中医持有机论人体观,辩证论治之本在于目标选择论。西医宗构造性人体观,从病论治之要在于病因病理决定论。在方法论上东方重综合,西方讲分析。在医学美学上,中医重宏观讲谐和,西医攻微观循科学。中西医的价值观都包括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但两个体系的特质不可通约、互换,故中西医不能一律相绳。(孟庆云:中西医不能一律相绳.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年5月 第1卷 第2期 第18页)
不知道引文中所谓不可通约、互换,不能一律相绳怎样理解。只是没有不能结合的字样。其作者将中西医之间的区别说得那么截然,至少暗示结合很难。不过,该作者说得如此自信,那一定是不仅很了解中医,也很了解西医。连这样的学者都不欲言结合,中西医结合就很难说了。笔者却不得不先说结合。
一、什么叫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显然不单单指西学中、中学西或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交流以及相应的行政组织和管理。因为那只是手段、过程而不是主要目的。十多年前,笔者曾对此作过如下论述:
“简单地说,新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史可分为六步。第一步是号召中西医团结;第二步是中西医互相学习,以西学中为主;第三步是在新的条件下提出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的设想;第四步是中西医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广泛合作;第五步是进一步在西医界大面积普及中医知识;第六步是中西医结合队伍相对独立。这六个步骤或阶段都是中西医结合思想实施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把中西医结合理解得太狭隘,把中西医结合队伍看成孤立的、无源无流的西学中专家,把中西医结合成果视为纯学术的阳春白雪。上述六个步骤所取得的成绩,都应看作中西医结合的成就。这些成就对发展中医具有深远的意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年 第5 卷 第4期第249页)
总之,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应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以上所述,是其外部概念。即: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交流以及相应的行政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是中西医结合的外部概念。
那么,它的内部概念是什么呢?就是中西医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的全面结合--特别是理论体系的互相兼容和统一。用近代医家的话说就是:中西医融汇贯通、合为一体。
以上浅见并不意味着中西医作为个人实体、单位实体甚至行业实体都无必要或不可能单独存在。正如中西医目前都还有各自的内部专业分工一样,未来还会有中西医专业分工。可以肯定,未来还需要专业“纯中医”。这样说是指他们的知识结构以中医为主,也许有极少数人(从事单科或单病治疗)可以基本上不懂西医。但是,在较大的单位实体这一层次,便不可能有纯中医。一般而言,在我国也应该促成没有纯西医。实际上,目前我国医学界(在此主要指医疗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上述状况,只是我们似乎不很愿意正视这一点。
二、当前中西医结合的难处在哪里?
如果我们承认当前我国医学界有不少人对中西医结合的现状感到不满意,对其前景感到困惑的话,就应该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哪里。
在临床实践方面,应该说没有人真正反对中西医结合。即便“纯中医”或“纯西医”专家得了自己专业疗效不好的病,大都会请对方专家治一治。公众更不会出于专业或行业偏见,宁死不求助于中医或西医。假如让专家们个体开业,只要精力有可能,绝大多数人也会中西医兼顾的(也可称为结合)。
如此说来,中西医结合怎么会有阻力呢?
我们认为阻力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1,认识定势障碍
所谓“认识定势”或“认知定势”是指人的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和知识结构会影响认识事物。即便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妨碍他接受与旧有知识结构相矛盾的东西--特别是在基本理论上与旧有理论一时不能兼容的东西。这样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中西医界都有名家在理论上不很赞成中西医结合,自己得了疑难病却很可能中西医结合着治。这种理论和实践(言和行)不一致,在有些人可以是不自觉的。即“认知定势”在暗中起作用。绝大多数非名家--主要是基层工作者的“认知定势”不那么稳固,又切近实际,因而不会反对结合。
2,政策疏导不够:
“文革”前和“文革“中,曾经过分强调结合,把它作为我国医学发展的唯一方向。结果,”文革“一结束,中西医双方都有些人士反对结合,发生了一番争论。最后,三支力量分家,各要独立发展,互不相谋了。这一点在决策层和决策谘询层(即智囊层)表现尤为突出,至今尚无明显进步的迹象。加之急功近利的大气候,认真进行研究者也不多了。有些有见地的文章,也不大受注意。笔者现在抛出这本小册子,很可能有些迂腐、不合时宜。然而笔者还是要作下去。我们不否认这样作有功利目的--主要是对我国医学发展有好处。但主要是相信它会解决我们和同行们面临的困惑而感到满足,同时作为学者的良心得到安慰。
三、怎样克服上述困难?
怎样克服上述两方面困难呢?
在政策疏导方面,笔者不想多说。因为疏导的目的主要还是为克服一些人的认知定势。所以主要说一下怎样克服认知定势。在此仅说一点,即重视青年人,特别是中医在校生和未来的在校生。长远地看,中医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我们作得好,首先受益的是他们,反之,首先受害的也是他们。中医的教育方针、教材内容、教师队伍都应该为改善现行教育的知识结构作适当调整。
在“认知定势”方面,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似乎很难改变。但笔者相信这种功利方面的意识会随着人们知识结构的改变逐渐发生变化。即便从功利方面讲,中西医结合初衷就不是为了结合而结合,而是想对中西医(包括其中的个人)都有好处。这在逻辑上是无可挑剔的。 假如承认结合之后的中医对中国和世界人民会有更大的贡献,中国医界又何乐而不为呢! 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包括个人的利害得失,笔相信医界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名家们, 不会因一己之利而不惜妨害学术发展和大众利益。
为了克服知识结构的障碍,显然必须努力向医界说清楚中西医的大多数基本理论是可以会通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可以互补的。互补之后,双方都会大进一步。
这本小册子着力进行基本理论方面的中西医融会贯通,目的便在于此。
四、靠谁来结合?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笔者并不赞成再用中西医结合统帅我国整个医学发展。但是,不可想象中西医结合单靠一支队伍来完成,也不可想象外国人会完成。
笔者不赞成有些人为鼓动民族感情,向青年学生宣传外国人在中医研究方面要超过中国的作法。因为那既不是事实,更不宜单靠感情鼓动来促进科学进步。 我们欢迎国外一切科学家来研究中医,加速中西医结合进程。然而, 国外的中医土壤毕竟太瘠薄了,很难设想国外有关学者在整体上超过中国学者。
显然,中西医结合主要靠中国人来完成。在中国靠谁呢?浅见以为,至少目前中医界和中西医结合界要同样重视这一任务。
中国西医界就没有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责任和义务吗?显然不是。因为站在整个世界科学趋向一体的角度看,国外医界乃至全世界科学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国外有人潜心研究中医,不足为奇。不过,科学面临的任务太多了,科学研究还有个条件和兴趣问题,不可能号召大家都来作一件事。在中国,我们习惯称的中西医结合队伍主要是来自西医界,他们是对中西医结合感兴趣的人。目前,这个队伍大概有些老化,应该设法充实。
读者可能还会问:为什么要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混为一谈呢?中医难道不能直接与除西医之外的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代化吗?
要说清这一点需要再一次说什么叫中西医结合。
五、再说什么叫中西医结合
笔者在近著《伤寒论新解》(1996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一版)中有这样一段话:
“就科学的内在联系看当代医学或西医,它不过是生命科学在人体生命上的应用。生命科学则是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现象方面的应用。总之,医学的科学性,最终取决于它的基础学科--数学(暂按常识把数学看作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知识的科学性,至少在生物模式医学范围内可以这样看问题。”(336页)
所以,笔者不赞同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绕过西医直接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看法。中西医结合的完整含义就是中医借重西医与整个当代自然科学及部分社会科学相结合。拙著原稿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内部含义至今约有三种理解。
1.承认中医经验技术的实用性,不承认其理论的科学性, 中西结合就是将中医体系内所包含的经验事实按西医的标准从头验证一番,从而将它们纳入西医体系。
2.认为中医不仅技术上实用,而且其理论有特殊的、稳定的科学性。在中医发展过程中虽然不完全排除纳入西医的经验事实和技术──即也要结合西医, 但不必结合西医的理论,此即所谓发扬中医特色。
3.承认中西医在经验技术上的兼容性,更重视二者在理论上的可通约性或互补性。
读者可能会说,以上三种看法中,前两种是反对“结合”的。笔者认为, 无妨对不同看法取宽容态度。况且实际上也不可能禁止人们按自己的看法去结合。上述三种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曾实施过。我们更倾向于第三种理解。 即建立两家通用的科学方法并完成基本理论互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有机体系,才算实现了中西医内部结合。本书就是通过《伤寒论》这个样板,探讨如何实现中西医融汇贯通的。
实际上,关于中西医结合的第三种理解仍然不够深刻。众所周知,当代西医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当代自然科学谱系的上层构成,它的根基是整个非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暂在生物模式内讨论西医)。当代西医不仅和当代科学精神一致, 它还包含了一切低层次的科学知识和一切有关的科学方法。因此,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全面而准确的内部含义应该是: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结合。”
不知道读者是否赞同,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首先借助西医的看法。假如不能接受这一点,恐怕更难承认中医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中西医结合。笔者不敢也不希望任何人勉强接受浅见,只是希望有关人士在考虑中医学发展方向时,视野更宽一些,态度也更宽容一些。只有尽量克服自己“认知定势”的局限性,尤其是克服了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的束缚,认识才能是理智的。
六、中西医结合与发扬中医特色
从理智上讲,中西医结合是发扬中医特色的最佳途径。对此可能有不少人持异议。但笔者以为,这一推理在逻辑上无可挑剔。所谓特色,是指与对方比较之后发现的不同于对方又长于对方的东西。对方有无特色呢?显然应该有。否则中医就将西医完全包容了,西医无必要、也不可能(在中国)存在。既然各有特色--长处,研究的对象和最终目的又一致,结合之后(至少可以取双方之长)不是发扬了双方的特色吗?如果承认特色是可以互补的,则发扬特色的最佳途径就是结合。
以上推理绝无让中医立即放下一切,专门去结合之意。必须允许中医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独立,进一步独自发扬特色。不过,就是这种“独自发扬”也是以西医及其作为基础的其他科学技术为参照系,才能实现的,只不过其直接目的不是为了结合。
现在的问题是有必要首先弄清中医有哪些特色,以及怎样发扬。
笔者不想在此只提出几句空洞的、笼统的原则提法说中医特色。有关浅见请读者参看正文各讲。仅提请读者注意,不要忘记本书开头第一句话,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自认为比较彻底的清算。因为我们认为理论障碍才是真正的障碍,故很少涉及临床具体问题。
再次强调,我们坚信已经有了清算的必要和可能,亦即有了实现中西医基本理论结合的可能性。本书是否能达到目的,只好请读者批评了。我们欢迎批评,因为那是贤达之士们和我们一起来清算。
跋
——中西医结合与世界文化交流
不知道同行们读过这本小册子或听完二十讲之后的感想怎样?或者简单说是否多数人承认本书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中西医基本理论的结合?
作为作者的导师,又是这本小册子的合作者,按说对本书的结论应该信心百倍。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也不敢期望读者们完全赞同本书的见解。
我深深感到,中西医结合确实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大问题。所以在这里再说一下我的看法。不敢说能说得很清楚,但可能让读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一下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拙见以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把中西医看作是纯科学,还是把他们看作一种文化的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她从属于中国文化,带有中国文化的深刻烙印。西医是纯科学吗?作者提出,西医——现代医学是现代科学的组成部分。这样说自然没有错,但是,现代科学无疑又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现代医学又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简言之,医学总带有文化的烙印。要想说清中西医结合,问题就复杂在“文化”上。
从纯科学的意义上讨论中西医结合,是比较容易的。科学应该只有一个标准或者一个体系。无论一开始各学派如何不统一,最后应该是统一的。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应该是形成统一的医学。无论是西医完全能解释中医还是相反——我倾向于前者,就算完成了中西医结合。
问题是医学不能看作纯科学,至少至今还不是纯科学。我们不能无视她的文化烙印或文化特色。
读者或问,文化难道不能结合或统一吗?
不要说与几个世纪之前相比,就是与几十年前相比,当代世界文化已经实现了大量的结合与统一。不过,若提世界文化完全统一,不但相当长的时间内做不到,目前各国朝野也不赞成这样做。大概没有那个国家不提倡保存传统文化,至少要保存自认为其中的精华。
什么是文化呢?
说清什么是文化非常困难,它包括一下几个要点应该没有疑问。
1、文化强调特色而不强调统一。
2、文化是环境和历史的产物——也就是传统。
3、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异文化的兴趣(包括反感与探索、尝试欲望)同样强烈。
4、文化是有价值观念的。
所以,文化结合和统一与科学的结合和统一不能同日而语。
为说清楚上述抽象讨论,举两个通俗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吃饭:
人必须吃饭——即为维持生命,人必须从外界获取能量和营养要素。这是科学原理,没有那个民族或国家的那一个人能违背这一原理。
可是吃什么和怎么吃,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中就大异其趣了。直到今天,某一民族的某一食物,另一民族会完全不能接受。具体到吃法,某一民族认为正常而且文明的,另一民族的看法可能相反。甚至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吃什么和怎样吃,也很不相同。这就是关于吃饭的文化。文化差异有些是渐渐趋同而且应该趋同的,有些就不应该趋同而且永远不会趋同。
第二个例子是医学或通俗的讲治病:
那一个国家的人都少不了治病,古代医学家曾经治好过很多病。其中必然有科学道理。但是,使用什么方法或怎样治病,各民族之间也是大异其趣。到目前为止,能比较系统的与西医抗衡的,大约只有中医了。看来,从文化角度看问题,保持中医特色的确应该提倡。
比如中医的第一方——桂枝汤,就不大可能想象历史上会由其他民族发明出来,今后也不大可能再有其他民族发明出来。
桂枝汤中至少甘草、生姜、大枣原产地在中国(或中国人最先发明并使用它们),后者至今在国外罕见。桂枝产于亚热带,虽然不是中国特有,但是和产于北方的大枣同用,又和作为观赏花卉芍药的根组成固定方剂,除了中国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不可能的。
处在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中的近代西方人,不会理解、因而不会接受这种疗法。
史实也如此,近代中国人迅速接受了许多西医疗法,那时的西方人却不可能接受中医疗法。更难接受中医理论——少数学者是例外。
由上述两个通俗的例子可以看出,科学原理或科学体系只有一个,任何人都必须遵循。但是,遵循科学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很不一样。换言之,科学的统一性与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并行不悖。
如果片面强调文化统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全世界的人都说一种语言,写一种文字,穿一样的服装,吃一样的饭,行一样的礼节,过一样生活,甚至长一样的面孔,.该是一个多么枯燥的世界——尽管可能有许多方便之处。这样的世界,再加上共同的信仰,同样高度发达的生产水平,消灭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无疑是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们所说的世界大同。这恐怕是很遥远的事情。
在我看来,在很长的时期内,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保持活力所必须的。
所以,即便全面实现了科学上的中西医结合,也应该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无论是中医完全能解释西医还是西医完全能解释中医,都不排斥对方的文化表现形式。
说到这里,某些同道对中西医结合不必要的顾虑应该消除了。即便彻底地完成了中西医结合,也不意味着中医不能作为一种行业实体继续存在并且继续发展。
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比较成熟的中国人,早年专业学习西方语言因而较多了解西方文化,后来长时期从事医学史研究,近来在英国居留十余年又很自然地与英国中医界联系密切,亲眼目睹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在中国和西方兴衰的全部过程。这种特殊经历,促使我更多地从文化角度看待中西医问题。所以,这里想先说几句似乎与本书主题无关的话。
当代世界的文化格局,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古代特点。大体上可分为基督教文化区——欧美澳新;伊斯兰教文化区——中东;佛教文化区——印度及其周边;孔教文化区——中国及其周边。近代以来的文化运动趋势是基督教文化逐渐向东扩张,因此,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晚。可是,从目前结果来看,孔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抵触最小。看来,孔夫子的学说本质上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试看其他三大区域的宗教文化至今不能相容便可知。中国早在近代之前,便可容纳其他三大宗教尤其能说明问题。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趋广泛,不同文化之间的趋同倾向也日趋明显。当代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大事还是在日常生活习惯等小事上共同语言越来越多。至于狭义的科技、艺术等文化方面更是日趋统一。到目前为止,最明显的统一是科技和经济生活方面——自然远不是指科技、经济和生活水平一致。最明显的抵触是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方面。
近代及其以前的世界文化交流,固然包括科学技术交流。不过,那时的文化交流主要是打着宗教信仰旗号的军事征服和经济侵略——这并不排除平时不占主流的其他文化和经济交流。近代的情况有所好转,科技交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直到近代后期,科技交流仍然主要为政治、军事、和经济交流(更准确的说是侵略)服务。历史事实如此,我们毋庸讳言。
近代医学交流就是很好的例子。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时,几乎没有一位西医不依附于教会,而教会不是受控于罗马教廷,就是背靠着所在国家的政府。某些医生本人可能抱有良好的愿望,只想传播医学,但他们还是首先要为宗教和政治服务。且不说多数人认为西方宗教教义和西方政治观念或许更能拯救中国。这样以价值观念统帅的文化交流,必然首先受到抵制。况且,在宗教的背后实际上追求的是政治和经济利益。
不少人可能至今不大了解的是,单就临床疗效而言,近代中医在很多方面领先于西医。然而,那时的西医不会承认这一点,普通西方人也很少接受中医。更令当代人奇怪的是,不但近代西方人看不起中医,许多中国人也曾经看不起中医。于是,在近代中国曾经出现了长时期的中西医论争。读过作者所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一书的同道,对此应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假如没有读过,最好能读一遍。
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因为那时西方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大,使一些人产生了错觉,以为西方医学也必然全面先进。西方文化应该而且可以取代其他一切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医学尚且如此,其他比较弱小的文化中的医学部分就更加抵挡不住而被淘汰了。除中医学之外,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基本上没有成系统的流传下来,原因大体相同。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文化交流中,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仍然很激烈。但是科学技术交流日趋重要。人们的偏见越来越少,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医学获得了被西方接受的大环境。特别是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中国全面向世界开放,同时也意味着西方全面向中国开放,中医学走向世界,就成为必然。
读者须知,中医诊所在海外出现,纯粹是个人行为。因此可以说,中医学走向世界完全不是国家组织的,其中毫无政治目的。说其中有经济目的,也只是个人需要谋生,完全没有经济侵略的意思。这大约是到目前为止最纯粹的文化交流。
不过,有形的传统中国文化中,最先成系统的走向世界的还不是中医,而是中国饮食文化。此种现象应该不难理解,和医学相比,饮食毕竟更容易被异文化接受。和中医走向世界一样,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也完全没有政治和宗教目的。其经济目的也只是个人需要谋生。
没有到过西方,或者到过西方但没有文化思想准备的人,大约不会发现中国饮食在西方大传播的文化意义。
中国饮食业在西方大发展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先从英语国家中开始。
在英国这样老牌的西方国家中,华侨的大约百分之八十从事中国餐饮业。大都市中,中国餐馆随处可见。即使较小的城镇或较大的村庄中也必然有中国餐馆(这在西方几乎没有例外)。外来餐饮业中,没有比中国餐馆更多的。所以,中国人在海外谋生第一靠餐饮业,换言之,中国人初到海外,首先要靠中国传统文化谋生。他们也因此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大约十年来,中国人在海外谋生又增加了另一种职业,这就是中医。华侨中,靠中医谋生的人数,仅次于中国餐饮从业人数。
显然,中医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较高。中医学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也比中国餐饮业走向世界大。
至此,我想到一位日本籍德国妇女的感慨。她在二战结束不久,嫁给一位日本富家青年,完成了家庭主妇一生的主要任务之后,于2000年第一次随丈夫访欧。在伦敦就诊于我所在的诊所,接受治疗过程中竟然热泪盈眶。此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日本在这里毫无影响!(HERE JAPENESE IS NOTHING!)
目前,日本在西方的经济实力应该比中国大,但是那似乎不值得骄傲,代表中国文化的这些中医小诊所(应该还有那些更常见的中国餐馆),反倒令人感慨。
确实,众多中国餐馆,特别是也比较常见中医诊所,在海外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它们会随时提醒人们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存在。它们是大多数华侨谋生的场所,又是外国人体验中国文化的场所。到中国餐馆吃一顿饭,来中医诊所看一回病,都蕴含着很深的文化交流意义。据我所知,有的人就是为了体验中国文化来中医诊所的。喜欢中国饭菜或者受益于中医的人自然会对中国抱有好感并且想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假如他又是有影响的人物——政治家、企业家、学者、新闻媒体从业人,这种好感会产生何种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英国的中医热乃至世界中医热,就是从英国报纸正面报道中国草药“神奇”的疗效“突然”开始的。我用“突然”一词,是由于中医热起来,表面上只是一夜之间的事,这是我亲眼目睹的。那时的英国只有伦敦中国城有一家中医诊所。她的创办人罗鼎辉大夫,就是为中医开创海外天地的文化使者。按着中国标准,她的诊所也很简陋。但是居然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门前排长队,有时需要警察维持秩序。罗大夫必然也应该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据一页,不过这显然不是偶然的一次个人成功。机遇早就等待着一位中医造诣深厚又有文化头脑的人来创造奇迹了。这位开创者把“原汁原味”的中医展现在海外。
如此说来,中西医结合是否就成为多余的呢?显然不是。从文化角度看问题,中西医结合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只要接触,交流就不可避免,中西医交流必然会发生。中国人首先做了比较多的结合工作是自然而且应该的。我所谓“原汁原味”的中医,只是相对而言,罗鼎辉大夫就是同时熟悉西医的中医,说她是一位中西结合医生或者更准确。正是因为她了解西医之所短,才以中医之长开创了局面。一位“纯”中医,不大可能做到这一点。总之,即便在海外,中西医结合也是势在必行。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位外国医学家。在中医学传到你的国家以前,你可以无视中医学的存在。现在,中医来到家门口了,而且确有长于西医之处,难道你不想了解中医!外国的西医研究中医,自然属于中西医结合。
再试想,您以中医的身份到海外,难道丝毫不了解西医对你的业务更有好处!假如那里允许你同时用西医疗法,难道你不会同时使用中西医治病。假如外国西医向你请教中医治病的道理,您能中西医结合地说清楚不是更好吗。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中西医结合都不单单是对哪一个人有好处。她既有利于中医发展,也有利于西医发展,因而会造福于全人类。近代中国的中西医汇通学派初衷如此,现代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的初衷也如此,今后也不会改变。浅见以为,单就学术而言,中西医结合首先对中医学发展有利。当初提发掘提高,提高的首先是中医学术水平。
中西医的根本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很多专家进行过讨论,不再一一列举。拙见以为,从文化精神或科学精神角度来看,作者在本书中的见解是对的。西医与西方文化精神一致,强调控制自然或人定胜天;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或顺应自然。西方文化已经认识到它的不足,这也是西方人开始接受中医及其类似疗法的原因之一。
有的同道还指出了多种促使西方人接受中医的原因,在此不再列举并讨论。最重要的原因,上文已经指出,而且应该是同道们尚未指出或强调不够的。
至此,我想再说一下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其最终社会目的是造福全人类。直接目的有二。一是发掘提高中医学水平,二是使中医学获得现代医学的解释或认同,因而使中西医学合流。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科学接受中医,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扫清道路。所以,也可以说,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就是将中医推向世界。应该承认,中医学能像今天这样走向世界,与中国有关学界长时期坚持中西医结合直接相关。假如当年根本不提倡中西医结合,不可想象现在的中医是什么样子。也不可想象她今天能否走向世界。首先是大陆中医而不是台湾中医走向世界很能发人深省。一个讲究实用理性的民族,长时期有组织地大规模研究自己的传统科学,不可能不引起其他文化的注目。针灸术走向世界与尼克松访华直接相关决不是西方政要一时兴致所至。
据说,中西医结合在国内不像从前那样热了。某些学者有些忧虑,我看大可不必。出现目前局面,深层的原因上面已经交待清楚。从中医方面讲,就是她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存在的必然性。人们不再担心中医会迅速消亡。从西医方面讲,中国人已经做了大量超前的中西医结工作。其成果有待世界医学界逐渐接受,这需要一段过程。同时,随着中医走向世界,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界共同面临的任务,不必单靠中国中西医结合界孤军奋战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界暂时小小的沉寂,正是有关学界需要的反思时间。近年国内许多有关反思文章的出现,完全可以理解。
从这个角度讲,本书算是一篇较大的反思文章。它是否能达到作者的目的,还要靠各位同道来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