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2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 17: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赵洪钧
       
(河北省威县白伏村 054700)
摘要:本文通过因果关系分析法把疾病现象分为单因素或准单因素疾病、三因素疾病和多因素疾病三类。指出认识单因素或准单因素疾病是西医实验因果分析所长,此类疾病绝大多数已经基本上被消灭。热病属于三因素疾病现象,西医通过免疫预防等手段,可以把其中一部分变为单因素或准单因素疾病而基本上消灭。以正气不足为主要发病因素时,则中医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现代流行病基本上属于多因素疾病现象,而且病因大都不是环境的自然因素,对当代医学界构成严重的挑战。此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非常困难,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消灭。对付当代流行病,有必要中西医协同作战。

爱因斯坦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们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做出来了。”(1)
爱因斯坦的见解,是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说明西方科学发展的内在条件。中医学,尤其是《伤寒论》的形式逻辑原理,几乎可以和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相媲美,详见拙著,《伤寒论新解》(2),不赘。本文则主要从“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出发,看看中西医的异同,顺便说一下当代流行病对医学的挑战。
1. 实验因果分析法与自然哲学因果分析法
显然,东方人不是认识不到或不重视因果关系。无论古今中外,凡人类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都知道因果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不必谈与印度古代因明逻辑相关的佛教因果学说,因为那基本上和科学无关。中国人显然也很重视因果关系。特别是中医,早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病因学说。
那么,东西方科学,或更具体地说,中西医的因果分析方法有何异同呢?
浅见以为,两家相同之处是都知道因果关系的重要性,要解决“果”——在医学可以泛称为“病”,必须或最好找到致果之因。换言之,只有认识到致病之因并且能够除去病因,病才能好。不同之处是,近现代西医的因果分析法与近现代科学方法一致,是建立在系统的实验基础上的,应该称之为实验因果分析法。而中医的因果分析法基本上是自然哲学性的。
上述拙见,大概不需要详细说明。试看中医的三因说,归根结底还是内外因说,就是直接借助自然哲学形成的。西医分病因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和心理性等,就是直接借助于实验科学形成的。
2.疾病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与中西医
按照致病因素多少,疾病现象可以分为:单因素疾病或准单因素疾病、三因素疾病、多因素疾病三类。以下分别讨论。
2.1单因素或准单因素疾病现象与中西医
所谓单因素疾病就是说导致某种疾病的因素只有一个。
为说明这一点,不妨举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为例。
我们知道,导致此病的因素是环境缺碘。
中医早就认出了这个病,早就使用海藻治疗,而且疗效比较好。读者必知,地甲病主要流行于远离海边的山区。我们的祖先能够发明海藻疗法,非常令人惊奇。可能是由于海藻对甲状腺肿有效,中医又用它治疗其他肿瘤或积聚,效果就不会满意。这说明古人对地甲病病因的认识还相当模糊。换言之,处在自然哲学因果分析水平上的中医,不可能真正认识此类疾病的原因,因而不可能消灭之。
真正消灭地甲病,必须知道它的准确病因是缺碘。善于使用系统实验因果分析法的近现代西医,很容易认识到此类病因。而且,一旦认识到这一准确病因,采取普遍食盐加碘的方法进行预防,此病就迅速被消灭了。
准此,凡是属于单因素现象的疾病,与现代科学同步发展的现代医学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目前尚未解决的,也可以肯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解决得很好。
如:多数地方病(包括地甲病)、各种维生素缺乏、各种矿物质缺乏——包括微量元素缺乏等等,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基本上解决的。
也许有必要说明,很多单因素疾病不是一旦病因明确,有了根治或预防手段,就会立即被消灭,也不是单靠医学界消灭。
比如:就是这地甲病,在我国是最近才基本上消灭的。食盐加碘必须通过立法程序才能基本上保证实施。而发现地甲病病因大约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事了。
再如: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缺乏(脚气病和坏血病),曾经分别是东方和西方的典型流行病或地方病。它们的理论解决都和战争有关。前者是日本人在十九世纪末发展海军时解决的,后者的初步解决也受益于西方海战。孙思邈对脚气病的观察相当详细——几乎和近代西医没有区别,疗效也比较满意。但直至1950年代初,脚气病在上海等大城市还比较常见。目前西医还大量使用这两种维生素,但是已经不是用于防治脚气病或坏血病了。这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的本身,已经不会再出现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缺乏。
还有必要说明。严格而言,地甲病等也不是绝对的单因素疾病现象,而应视为两因素或准单因素疾病现象。因为,同样处在缺碘环境中,是否发病还有人体这个因素参与。不然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地甲病流行区,不是所有的人——往往也不是多数人发病。反之,在非地甲病流行地区也偶尔可以见到轻症甲状腺肿,其始动因素就不是环境缺碘,而应该是患者摄碘能力不足。
不过,地甲病的始动因素是碘摄入不足,应无疑义。只是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认为此类疾病是单因素疾病现象。
我们不能要求古人对病因的认识达到现代水平。中医的病因学说,在很长的时期中是遥遥领先的,而且至今仍有比较方便的长处。不过,一旦认识需要深化,找出准确的致病因素时,自然哲学的因果分析法就明显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
2.2三因素疾病现象——热病和中西医
值得重视的是,在人类疾病史上,还有一大类疾病属于三因素疾病现象。这就是曾经危害人类极大的热病。
热病指中医所谓伤寒、温病和某些杂病。在西医指感染性疾病或狭义地说传染病。
说热病属于三因素疾病现象,是鉴于此类疾病发病与否以及如何治疗要考虑到:人体抵抗力(正气)、致病微生物和气候变化(六淫)三个方面。中医只明确认识到正气和六淫两个方面,特别强调正气。近现代西医虽然三方面因素都看到,强调的却是致病微生物。
应该说明,中医虽然没有认识到致病微生物,但治疗过程中也使用抗微生物生药。所以,可以认为,中医对热病病因的认识,暗含着微生物因素。
在发现致病微生物之前和之初(大约1940年之前),西医对付热病没有一种现在看来比较满意的治疗办法。其疗效远远逊于那时的中医。微生物病因学以及相应的免疫学比较成熟、特别是抗菌素发明之后,西医的防治手段突飞猛进,后来居上。不过,一旦正气不足是发病的主要矛盾时,西医的不足仍然很明显,而中医至今仍然表现出优势。可见正确认识病因的重要性。
值得重视的是,西医的免疫预防和其他有关预防手段,使不少热病这种三因素疾病现象,成为单因素或准单因素现象。多数曾经危害人类很厉害的病毒性疾病以及部分细菌性疾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主要受益于免疫和有关预防手段。如:天花、麻疹、乙脑、猩红热、狂犬病、疟疾、伤寒、鼠疫、霍乱等被消灭或基本消灭即是。
正是由于上述单因素疾病和三因素疾病被消灭或受到严格控制,人类的疾病谱才在1960年代左右发生根本变化。
3.多因素疾病现象与中西医——当代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多因素疾病或现代流行病非常重要,故不与单因素和三因素疾病并列讨论。
导致疾病现象的因素,并不都像地甲病之类那样简单,也不像热病虽然属于三因素疾病现象,其外因却属于自然因素,而且不少热病可以变为准单因素现象防治。特别是现代流行病,致病原因常常很多,发病环节也很多。
爱因斯坦说:“当一个复杂现象中,起作用的因子数目太大时,科学方法在多数情况下就无能为力了。”(3)
于是,当代医学界遇见了严重的挑战。
这一挑战的严重性,还不仅仅由于致病因素多,更由于有关因素多数不是外部的自然因素而是人类组成的社会和人自身的心理因素。
因此,当代西医提出要改变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就是认识到社会、心理等因素已经成为人类致病的主要因素。
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其相关的心肾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瘤是现代流行病。它们都是多因素疾病现象。即便具体到一个病人,发病原因和发病环节也几乎都不是单一的。除多因素致病之外,现代流行病的另一个特点是病程很长,致使预防和治疗都很困难。更值得提出的是,社会、心理和遗传因素往往是发病的始动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如果说,遗传因素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在生物医学模式内解决,社会和心理因素则不可能在生物医学模式内解决。
新模式内是否可以最后解决社会和心理因素呢?
目前,现代医学界正在努力解决各种多因素疾病现象。此种努力,不能说没有成就,但是,前景很不令人乐观。
笔者的看法是,想彻底解决是不大可能的。无论是从中医看还是自西医看,彻底解决的希望都不大。即不可能像消灭地甲病那样彻底消灭现代流行病
不过,笔者相信,中医应该而且能够在防治现代流行病方面发挥优势。这不仅由于中医早就重视社会和心理致病因素,还由于中医有些比较可靠的调整心理状态的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具体内容,本文从略。
总之,中西医必须协同作战,对付现代流行病这类多因素疾病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范岱年译.爱因斯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第1版. 第1卷 574页.
[2]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第1版.
[3]同(1). 第3卷184页.
  
(注:本文曾发表于《医学与哲学》2004年第7期,此处略有改动)
22
发表于 2006-5-20 15:50:1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6/05/20 09:07am 发表的内容:
重點要找對"因"
內因"七情致病"
外因
不內外因
...
果真如此,很遗憾!
21
发表于 2006-5-20 09:07:5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重點要找對"因"
內因"七情致病"
外因
不內外因
現在有多少中醫真懂
又切實應用在"治病"上
20
发表于 2006-5-20 07:28:1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下面引用由说真话2006/05/20 03:06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层次、层面的疑问,
我一直有关于层次层面的疑问, 大概我本人层次比较低, 始终转圈圈于物质以及物质运动产生的现象的水平上, 始终不能体会层次是一种怎么样的差别, 不管是个人修炼的层次还是什么其他层 ...
可以有层面之说。赵文也有此意。即是从哲学高度认识因果关系还是从科学高度认识的。
“物质以及物质运动产生的现象的水平”就是哲学层面或层次,因为世间的一切都属于物质和物质运动。
19
发表于 2006-5-20 06:50: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5/20 11:51am 第 1 次编辑]

所讨论的问题是中西医的因果关系是不是在同一层面的问题。中医的因果关系是审证求因。是以果反究因的模式进行。如使之出现恶寒者之因为外感风寒邪;如使之出现了热象结果之因则为火邪。这就是中医的以现态之果逆溯求因的因果关系。
即便在同一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同一致病因素,于西医是为同一病因,而于中医则不尽然!中医则因人而因也异也。有的为风有的为火有的为温有的为寒而不尽同。会因人、时不同而异。难道这不是中医有别于西医的标志吗?
18
发表于 2006-5-20 03:06:5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关于层次、层面的疑问,
我一直有关于层次层面的疑问, 大概我本人层次比较低, 始终转圈圈于物质以及物质运动产生的现象的水平上, 始终不能体会层次是一种怎么样的差别, 不管是个人修炼的层次还是什么其他层次层面,始终对脱离客观存在和绝对运动之外的层次层面这样的概念不明所以,鉴于本人井底之蛙,十分希望天鹅大雁等高层此的给讲讲层次层面是怎么个事儿,总共有多少层次层面,希望高层次的人莫笑话。
17
发表于 2006-5-20 02:52:0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下面引用由张济风2006/05/19 05:39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观点是这几楼的跟帖都是很有价值的
如<无论如何,中西医两者的因果关系是不能也不可能在同一层面上。>
还请先生三思
您的意思大概只有您我清楚。
16
发表于 2006-5-20 02:38:5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下面这段话是当年答覆桂枝汤先生关于高血压和脑意外的。
未来社会能否基本上解决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呢?也许有可能。比如,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就不必为了谋生、名利地位、家庭纠纷、饮食男女(还有政治斗争、打仗等)等终日紧张、费尽心机、劳累、痛苦和烦恼了。我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就我个人来说,过了几年含饴弄孙、与世无争的日子。但生活在这样一个争名逐利,矛盾复杂的社会中,还是不可能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在别人看来,我的生活可能是“安逸”的,不过,只有全社会都相当安逸,才会基本上脱离烦恼。现在国家已经开始社会福利工程,但是,距离全民安逸还相当远。医生只能在本职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15
发表于 2006-5-20 02:30:3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引用:现在的流行病是怎样造成的???难道不是现在社会的大环境的作用吗???方法肯定会有的!找到致病源,早晚会找到相对的治病药!这就是因果关系!!!
这样的想法很美好。可惜,现代流行病还是有增无减。社会和心理因素,不像六淫或微生物那样有治他的药。比如,有的网友看到拙文立即七窍生烟,有什么药治疗七窍生烟呢?让他们生烟的远远不止拙文。职称没评上、工作找不到、生意赔了钱、夫人有外遇或者要离婚、孩子升不了学、女友分了手、工资比别人少、住房比别人差、开车上班堵了车,这些都不是药物能治的。吃得太好太肥胖,又不想节食和运动。知识更新太快,随时可能炒鱿鱼。等等。你有好药吗?
14
发表于 2006-5-19 22:28:1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因果关系分析法与中西医

笔者的看法是,想彻底解决是不大可能的。无论是从中医看还是自西医看,彻底解决的希望都不大。即不可能像消灭地甲病那样彻底消灭现代流行病——引用!
内经上早已讲了——中医的大原则!天人相应!
现在的流行病是怎样造成的???难道不是现在社会的大环境的作用吗???方法肯定会有的!找到致病源,早晚会找到相对的治病药!这就是因果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5:54 , Processed in 0.0726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