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29 10:4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治学方法
   学习要靠自己,一是认真读书,一是认真临床,二者不可偏废。读书可以在我这里,临证就不必了,这里高干诊室病人太少,实践机会不多。至于灵活,可参考现代杂志,有些文章真不错,不要小看有些是公社医院医生所写,水平并不低。又如我给你的八大传染病案(指何廉臣所辑《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有些治案就比我灵活。
  读仲景书一定要认真,他的特点是实在,没有废话,是什么病,就用什么药。后人的书好处就是详,可惜的是往往把医学道理当文章来做,动辄千万言,缺乏实在。
  不要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要不懂多问。我在成都时,曾向教伤寒多年的教师请教:“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这个气上冲到底是啥样子?教师一时穷于应付。后来我在临床又细细访问患有这种病的病人,病人说:“我觉得突然间,一股气往上冲。”有的又说:“感觉轰的一下,一股气往上走,内外都感到不舒服。”就这样,凡是不懂的切不要不懂装懂。
  如妇人患奔豚,冲至咽嗌,一医者竟云不治而死。某君概然谓之曰:“何不用桂枝加桂也?”余劝其细读《伤寒》、《金匮》,尔后见吾乃曰:“原来桂枝加桂是治欲作奔豚,已作奔豚则应服奔豚汤泻其肝也。”余欣然称是,可谓善读书者也。


谈用中药不能离开中医理论
  一妇人贫血,医予当归、丹参、白芍、熟地、龟胶、鹿角胶、枸杞、猪骨髓、山茱萸等一味蛮补,历时数周,红血球未见增长,乃就诊于我。我阅过原方,细观神色,切过脉后,问曰:胀乎?答曰:胀,不思食,食亦不化。我即处以理中汤,用羊排骨四两,熬汤煎药。两剂后饮食大增,两月后显著收效,后以异功、六君调理而瘥。
  有问何以贫血用补血药不效,而用理中效?盖脾胃为生化之源。《内经》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舍气而补血,反碍生化之源,甚则腹胀纳呆,此证是矣。中医讲究气

 谈治病求本
  凡治病必先找出发病的根本,即《内经》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一点,是临床治疗的绳墨。历代先哲的著述,无处不体现这种观点。
  观仲景《伤寒论》,同属太阳病,由于病人体质这个“本”不同,于是就有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的不同表现和治疗方法。
  以《金匮》而言,同属虚痨病,有的因中阳不足,有的因干血内停,由于这个“本”的不同,所以在治疗上也各不相同,一用黄芪建中汤、一用大黄蛰虫丸。
  后世各家,对这方面的总结,论述如汗牛充栋,不胜枚举,颇能启发人使之巧。
  三十多年前,我在蜀中曾治两例失眠患者。一例自述不思食、不思睡、夜愈欲睡愈兴奋,昼却头昏然寐亦不能,其他无任何不适。查其舌、脉亦无特殊变化。观其所服方药皆系养阴、清热、重镇安神之类。反复考虑不外如此治疗,何以毫无效验?详细询问,才知道患者在两月之内,几乎天天饮酒食肉。我猛然醒悟,此乃高粱厚味郁积蕴热,热郁阴分,内扰神明,神不安宅。故而精神亢奋。
此病虽未见脾胃积滞之实象,但不思食即可以从积滞论治,因高粱厚味郁积发热不能与燥热内结等同,山查最善消肉积,故用山查八钱、神曲五钱、麦牙五钱、茯苓三钱,令其煎服。一剂后小便较正常略多,且自觉发烫,极臭;当天即感睡意朦胧,两剂后即能正常入睡。之所以能够通过消积滞以达到安神的目的,就是失眠之“本”,乃是高粱厚味所发之郁热内扰阴分所致。
   另一例失眠患者,自述因冒雨行走,自后渐次身重、脘闷、失眠,前后达两月之久。病人极言失眠之苦,迫切希望医生药到寐安。观其所服三十余剂方药,多系养心,和胃,安神之类。我反复推敲,病在淋雨后发生,属湿邪作祟,再仔细询问,果然除上述症外,尚有头胀、呕逆、口苦、舌苔根部微黄腻,脉象沉缓。症与湿邪为病相符合,失眠显系湿邪阻滞气机所致,祛湿即可安神,以藿朴夏苓汤主方,进退加减三剂即告痊愈。
   两例患者虽同系失眠,但一因膏粱厚味郁积发热所致,一因湿邪内扰所致。致病的根本一经了然,治疗方案便容易解决了。
   对待标与本亦不可执一,二者是随时可以转化的。如我治漆某某之脑炎。前医治以清热解毒为主,其方中石膏用至四至一八两。迨我诊治时,病者已见神昏、呕逆、烦躁、汗出,舌苔白滑厚腻,呈现一派中寒亡阳现象,急以四逆汤大剂与之而取效。这时的“本”已由热中转为寒中,由热盛转为亡阳,故应以温中回阳救逆为主。
  又如张某某,患痹症十余年,其间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诸药,所进不知凡几,却不能制止病情的发展,到后来周身筋经挛缩如虾。以病者正在青年期,气血正旺,本不应坏至如此地步。皆因治者始终把风、寒、湿合而为一看作一成不变,反复使用温燥药如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草乌、松节,舒筋活血如乳香,没药、牛膝、姜黄诸品。从而导致营阴大损,以致液愈枯,筋愈急,终成废人。此病初期,风、寒、湿已不为病之本,燥热伤阴反倒为本了。治疗就应该以养液、柔筋为主,《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用芍药、知母,《千金》独活寄生汤之用于地黄,张洁古之天麻丸用羚羊角又为寒湿化火而设。思不及此,每易偾事,不可不知。
  人是一个活体,因此前贤非常强调病人因病源的不同,禀赋的差异,治疗方法应各不相同。另外,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人体自身亦随之变化,所以,病情随时都在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原来的本可以转化为标的地位,而标又可以转化为本,所以临床应以变的眼光去看待标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不管是新病还是旧病,导致机体 产生病变的主要因素就是本,在几种邪气合犯人体的情况下,对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本,也就是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他可以举一反三,切勿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以误病家也。

  
谈方剂中的药物剂量
  太阳病本寒而标热,故用辛温解表治之,力求其本也。然麻黄汤之汗必溱溱如虫行为合拍。若大汗淋漓,是为误治。中医研究院一老太太患伤寒太阳表实证,曾用麻黄汤不解,而问于我曰:“是否份量太轻,亦或未如您老之喜用葱白耶?”
  余曰:“葱白固发表通阳之良药,但症结不在此。你方中用甘草几何?”答曰:“二钱”。余曰:“得之矣,如何得汗?麻黄甘草相去无几,必不得汗。”
  乃减甘草量,麻黄二钱,杏仁二钱,桂枝二钱,甘草五分,一剂即得微汗而愈。
  平素学习方剂,往往只记药,草草读过,不研究其份量,实乃不善读书者也。日人云:“汉方之秘在于剂量”,此当为研究中医之金针也。


治病务先治其心
   有患者,求我诊治曰:“我神经衰弱,心脏亦有病,请开人参一两。”我只诊其病而弗听其说。诊其脉,沉而且弦,笑曰:“君堂堂男子,竟是妇人之恙。”其人怫然曰:“”为何?余告曰:“妇人多郁怒,君亦多气,是故言之。”与疏肝和胃之剂,越日复诊,已见应效,询知此人与其妻不睦,同床异梦,视为路人。感慨言之曰:“先生何料事如神也。”我对其人诚恳告之曰:“情志之病,药石不能为功,君当精神愉快,夫妇和睦,则不必服药。”彼乃欣然归去,以后果与妻和好,越年,病遂告愈,夫妇登门拜谢,不胜欣喜。看来医生治病,务先治其心。




14
匿名  发表于 2005-3-11 11:35:30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好!!!
13
发表于 2005-3-4 20:20:16 | 只看该作者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真知!
12
匿名  发表于 2004-12-23 19:10:25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赞同。。。。。。。。
11
发表于 2004-12-17 21:14:36 | 只看该作者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前辈风范,令人渴仰。
方药对证,一二剂必有显效。然后随病进退,加减药味,亦必灵活调整。

常见有些人开方,一次可以到六七十付,尤其是治疗癌症的时候。建议把这类医生划出来,另外单开一个科,名为“兽医科”。

10
发表于 2004-12-17 20:54:56 | 只看该作者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大家之谈,受益匪浅!
9
发表于 2004-12-11 11:43:16 | 只看该作者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偶就是,四四。
谈治学方法  真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啊,四四,多多发帖。
8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1 10:25:52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无人。。。。。。。
7
发表于 2004-11-26 11:47:31 | 只看该作者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请问大家:现在的中医有蒲老水平的吗?有几个?
6
发表于 2004-11-25 15:11:04 | 只看该作者

纪念蒲辅周先生-----医话

好东东,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0:16 , Processed in 0.0543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