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医家与教育家程门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12 21:1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家与教育家程门雪
单健民
  程门雪(1902~1972年),名振辉,号九如,别号壶翁,江西婺源人,中国现代著名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早年从上海汪莲石学医,后入丁甘仁创办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2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务长暨广益中医院医务主任。解放后为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学院首任院长。
  程门雪医学理论精湛,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精确,立法严谨,方药合拍;知机识微,反应敏捷。能根据病变先兆预事堵防,而临变又能处理果断,不稍迟疑,故疗效显著,深得患者信赖,医名远扬,求诊者络绎不绝。他热爱中医教育事业,对学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曾说:“医者不但要知常,贵在知变,变化之来,又临事不慌,指挥若定,才能应变和定变”。所以他鼓励多读书:“今日读此虽觉无用武之地,一旦遇见此症,则灵感自来,如旧相识,胜算可操,苟非烂熟于胸中,安能变于顷刻”。这令人信服的至理名言,博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程门雪多才多艺,生平喜爱金石、书画、诗词等艺术,品题、鉴赏水平亦很高。其书法与古体诗造诣,可与他歧黄之术媲美。他早年自我评价是“诗为上,书次之,医又次之”。但后来仍以医扬名。他在所著的《藏心方》自序中写道:“幼而荒嬉,长入五都之市,目迷于色,耳惑于声,同学诸子皆好嬉而不好学,不得切磋之益,忽忽十年,驹光电驰”。所谓“好嬉”,实质上是迷于诗、书、画。序中又说:“自二十五、六岁以后,方稍稍知为学之道”。一变而由博转专。
  书法是程门雪一生爱好,初学北碑,继习赵撝叔,中年后酷爱刘墉,上而追溯魏晋,旁涉唐宋诸家,晚年则溶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独有的浑厚、清脱俊秀的风貌。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收藏程门雪书写楹联一副,文日:“客至肯空谈,四壁图书聊当酒;春来无别事,一帘风雨欲催诗”。书作法度谨严,笔力遒婉,趋让自如,奇偶相成,反映出书家雅静洒脱、蕴藉多姿的气韵。   
  1940年,程门雪为丁济民评点之《新编金匮要略方论》题辞:“ 读书亦有道,于医籍为尤甚。不在能读,而在能化能用书,而不为书所感,斯得之耳”。可见程门雪善于读书,能在化字上下功夫,终于达到了能“用”而不为“惑”的境地。他写过一副对联;“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短短十六字,也可以说是程门雪勤奋学习各家之长,又不为所拘泥学风的自我写照。程门雪晚年有“书穜室”、“晚学轩”等别号,系取勤奋学习,到老不倦之意。他之所以对中医学有如此深隧之造诣,是与他一生谦虚好学的精神和治学谨严的态度分不开的。兹选录其诗四首:
  (一)
  书家第一尚风神,绝世仙姿不染尘。
  留得兰亭真本在,好从明月认前身。
  (二)
  鹤铭无字不清新,经石粗豪已隔尘。   
  此事故应输一着,似欹反正得真神。
  (三)
  淳化仅存皮貌在,大观偏少小王书。
  萧条千载寻遗墨,幸此残篇能启予。
  四、题清代名医何鸿舫手书方药笺
  每于漫烂见天真,草草方笺手自亲。
  不独医林仰宗匠,即论书法亦传人。
  程门雪生平著作甚丰,诗有《晚学轩吟稿》,医有《金匮讲义》、《金匮篇释》、《伤寒论歌诀》、《妇女胎产经带歌诀》、《校注未刻本叶氏医案》、《程门雪医案》等。B0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2:27 , Processed in 0.0666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