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6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大经典”不能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5 22:1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冯立中
  
  衡量一个中医学院毕业生的优劣,究竟是看其外语、计算机水平,
还是对中医理论和实际知识掌握的程度?在前不久安徽省中医管理局
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很多中医专家指出,要想发展和振兴中医,中
医的传统不能丢,“四大经典”不能丢。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浩瀚,其中《黄帝内经》、《难经》、《伤寒
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四大经典”。它们确立了我国医
学独特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自古以来,学
中医必学“四大经典”,学不好“四大经典”,就成不了一个好中医。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医学的飞速发展,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
强烈的冲击。在一些中医院校,“四大经典”成了选修课,衡量毕业
生的标准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等指标;有的毕业生能朗朗
背出8000个英语单词,却背不了3个汤头方剂,不知道“独参汤”是
什么。一些年轻中医对开刀、动手术情有独钟,却很少能讲出中医经
典的来龙去脉。有专家说,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不好“四大经典”,就
如同抽去了中医的立身之根,什么继承、发展都成了空话。
  很多人崇尚西医,认为西医是科学,而中医不科学,他们往往拿
出现代循证医学的理论来责难中医。在座谈会上有专家就提出,其实
循证医学的精髓如随机、双盲对照、重复等,在中医的理论中都有鲜
明的体现。像《黄帝内经》就不是一个时期或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
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汉几百年间,由许多医书汇集,不断
增补而成,是无数中医前辈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之所以托名“黄帝”
,诚如《淮南子·修务训》所分析的,是由于“世俗之人,多尊古而
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的缘故。在此中间,
医家们接待病人都是随机的,治疗方法都经过和前人方法的对照,同
样病人治疗方剂都有大量的重复,至今已经重复2000多年了。
  还有中药的复方也常遭致责难,被认为治疗机理、效果不确切。
其实,中医的各种方剂也是几千年不断修改、完善后形成的,它符合
现代医学强调多靶点、多弹头、多因素治疗的要求,像今天我们治疗
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就是复方治疗。西医治疗高血压强调“小
剂量多药物联合治疗”,也是复方治疗,而且能取得疗效好、副作用
少的优势。
  殊不知,当代医学科学的很多研究课题,如生命科学、气功原理、
经络实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也或多或少地从“四大经典”博
大精深的论述中获得过新的发现或有益的启迪。至于中医理论的精髓,
如讲整体、讲辨证、讲个体差异、讲天然药物等,不仅都可以从“四
大经典”中找到源头,而且已经逐步被现代医学所认可。缘此,中医
专家们呼吁:要想继承、发展祖国医学,就应该珍惜前辈留下的这份
瑰宝,“四大经典”绝不能丢。
健康报
21
发表于 2007-10-18 16:39:13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好!
20
发表于 2007-10-7 20:45:04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不能丢!!!
19
发表于 2007-9-26 07:51:07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基础为重。。
18
发表于 2007-9-25 23:11:51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英语害人
17
发表于 2007-9-12 18:56:47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关注。。
16
发表于 2007-9-11 22:10:51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大家说的太好了!!!中医
专家们呼吁:要想继承、发展祖国医学,就应该珍惜前辈留下的这份
瑰宝,“四大经典”绝不能丢。
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不好“四大经典”,就
如同抽去了中医的立身之根,什么继承、发展都成了空话。
  
15
发表于 2007-9-5 15:23:26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慎重思考。
14
发表于 2007-9-5 12:52:02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丢了四大经典学出来的中医还算是中医吗?
13
发表于 2007-9-1 19:25:44 | 只看该作者

“四大经典”不能丢

若要读懂四大经典与临床巳是十分艰巨和困难。英浯只略记一般医学符号而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10:02 , Processed in 0.0546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