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9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3 15:1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这段经文中的“虚里”,一般认为是指现代医学所谓的心尖搏动处。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正常的心尖搏动并不能动而“应衣”。若能够牵动衣服一起活动,现代医学一般称之为心尖抬举样搏动,这是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波动幅度大、力量强的病理现象。再参照下文“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这句话,可以发现此处文字意义与下文不相连属,一定是《内经》辗转传抄过程中产生了笔误。
  中医内科四版《内经讲义》的注解也以为其非,而采用了《针灸甲乙经》的说法,其原注如下:“衣,《甲乙经》作‘手’。脉,动词,测候的意思。宗,聚也,虚里为众脉之所聚,故曰宗气。”这代表了现在大部分人的观点。
  可是证诸临床,大部分正常的心尖搏动并不易被手所感知,“其动应手”的说法对临床也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这显然不符合《内经》惜墨如金的文字习惯。清代医家周学海在他的著作《内经评文》中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衣字衍文”,并进一步解释说“其动应脉,谓(虚里)动数与寸口相应也”。如此,这段文字则表述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其动应脉,宗气也”。意思是说虚里搏动是与脉搏跳动相一致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宗气作用的结果。周氏的说法符合心尖搏动与桡动脉脉搏的跳动相一致的临床事实,并且比较妥善地阐释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无疑要比“其动应手”的解释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也更加符合《内经》的行文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把“衣”字看作衍文应该比用“手”去代替“衣”字更合适一些。B18
17
发表于 2003-12-17 13:04: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是否能看作是:
其动应依脉,宗气也.
此处的"衣"字,是否是"依"字之误?
管见,见笑了.
16
发表于 2003-12-16 20:2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谢谢!这个问题困惑我好久了,一直想不明白虚里其动应衣是什么意思.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解释!这样的观点和讨论希望还能看到更多.
15
发表于 2003-12-16 18:3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楼主的推测基本上是合乎情理的,探索精神可嘉。
    至于经文原来的文字如何,待日后发掘原版后自能揭晓,说不定是“其动应脉”?”其动应衣“?”其动应宗气也“?或则有另外的结果。
14
发表于 2003-12-16 07:4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我赞同这样的文章和这样的讨论;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2 17:1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在古人脉诊那么发达的情况下,认识到心脏跳动和脉搏一致是非常可能的
12
发表于 2003-12-9 23:47: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然同是心脏搏动,认识却有不同,一从宗气着眼,一仅为心跳而已,由是两者于病机(理)、治疗原则及方法跟着就不同了。
11
发表于 2003-12-8 20:54: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赞成千秋雪先生意见。”应脉,宗气也”,很容易理解。
10
发表于 2003-11-26 17:0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3/11/26 05:15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3/11/25 02:50am 发表的内容:
原文: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此言生理)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 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此言病理)
      王不留行先生的这些认识,我认为应是正确的。中医的先哲早就发现了心脏搏动的现象及与气血运行,脉搏跳动的关系。宗气是肺中吸收的天气与脾胃中吸收的谷气相结合的产物。虚里搏动的就是宗气。宗气产生于胸中。经脉搏流动而后输布到全身各部。
9
发表于 2003-11-25 21:19: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虚里其动应“手”辨

若先生的意思: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脉,宗气也。(此言生理)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 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此言病理)
确是可以理解的。可备其说,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8 09:43 , Processed in 0.1541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