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血独动”析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9-8 14: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东浩  周明爱
  《灵枢·癫狂篇》云:“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关于其中“血独动”与“不动”的含义,比较难以理解。难道刺出之血能置于瓠壶(即葫芦之意)之中而“独动”乎?
  参考历代医家注文,却找不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如杨上善注曰:“病有过者,视其络脉病过之处,刺取病血,盛之瓠壶中,至其发时血自动,不动者,灸穷骨也”,注文随文附义,并未进一步阐释。张志聪则注曰:“置其血于壶中,发时而血独动者,气相感召也。如厥气传于手太阴、太阳,则血于壶中独动,感天气太阳之运动也。不动者,病入于地水之中,故当灸骶骨二十壮”,明确认为血是位于“壶中”“独动”。至于血动是由于“气相感召”的说法,则近乎妄谈,离体之血,已无生机,怎么能被“感召”而“独动”呢?!
  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也依然未能使人明白“血独动”的含义。程士德先生主编的《内经》教学参考用书中认为:“至于‘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不动,灸穷骨二十壮’云云,令人费解……有待进一步研究”。王洪图教授主编的《内经选读》只是在文后“发挥”第五条“关于查血验癫的方法问题”中引用别人的观点说:“本篇文中提到采患者的血,放入葫芦制成的容器中,然后观察血之动与不动,既可作为判断是否将要发病的方法,也可作为是用刺法或灸法的依据。诸家对此之解,均难明了‘血动’之机理。姑且不论其科学价值如何,但仅就两千年前,古人能想到并运用验血查病,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的思路却是很有价值的”。
  笔者认为:血位于瓠壶之中“独动”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血独动”的真正含义是指血脉的“独动”。《灵枢·禁服》篇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灵枢·经脉》则说:“脉之猝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病也”,《素问·三部九候论》亦曰:“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知病之所在”,认为正常的血脉搏动应该是相似的,若某处经脉出现了明显的搏动异常,则意味着该经脉或经脉相关的脏腑发生了病变,而通过审查血脉搏动的“不与众同”,就可以推知病位于“何脉”。经文反复申明“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并一再强调“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认为必须仔细诊查脉搏搏动的不同情形,以此作为选择刺法或灸法治疗的依据。病灶相关动脉搏动与正常血脉相比明显不同,这是《内经》三部九候脉诊法的理论基础,同时这也是符合临床经验事实和现代医学原理的。临床上常常可以观察到:手术切口在恢复过程中一定时间段内切口周围的动脉常出现明显的搏动增强,随着损伤的痊愈,相关动脉搏动也渐渐恢复正常。在疖、痈等皮肤感染性疾病病程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依据现代医学原理,损伤或感染会引起局部免疫炎症的调节紊乱,从而使局部一氧化氮、血栓素A2等血管活性因子分泌异常,局部相关血管的搏动也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反之,通过审查各部分脉搏的变化,也就可以间接推测病灶的部位和紊乱的状态,从而给予适宜的治疗使之恢复正常。
  《内经》癫狂的论治其实就是这一理论在实际中应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癫狂》篇前文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诊察这么多经脉,以什么依据选择“其所当取之处”?又怎么判断哪一个是“有过者”呢?答案是:“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也就是说,要根据血脉的搏动异常来判断疾病的部位。血脉“独动”或“不动”之搏动“不与众同”者,此皆属“邪气居之”,即是所谓“有过者”、“所当取之处”。搏动较强、盛且坚者宜针刺以放血逐邪,搏动较弱、不坚而陷下者宜灸之以通阳散寒。(《灵枢·禁服》篇就曾解释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至于“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这句话《内经》作者只是用以强调放血量多而已,与下文“至其发时,血独动矣”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两者之间应该是个句号,而不应该用逗号隔开。
  可是为什么要把“至其发时,血独动”放在“置其血于瓠壶之中”之后呢?难道只能认为是错简?有没有更合理的解释?其实这只是古文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多称为“倒装”,也有称作“兜转法”的。这在秦汉古文中并不少见,在中医另一经典医籍《伤寒论》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的例子。《伤寒论》第二十七条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含桂枝、麻黄的桂枝二越婢一汤系发汗之剂,前文却说“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不是自相矛盾么?这就是用了“倒装”的手法,“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应接在“热多寒少”后面才是。即使在《内经》经文中,也可以找得到许多类似的情况。如《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其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中“刺足厥阴少阳”句也是用的“倒装”的方法。至于本文的“至其发时,血独动矣”则应放在“病至”以后才对。B18
7
发表于 2003-12-3 14:23:4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血独动”析疑

好文章啊。一个疑团解了,如果能大家能解的东西集中起来,比随文衍义要好的多,还有多少好东西呀?期待当中。
6
发表于 2003-12-1 11:31: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血独动”析疑

周先生勤学深思者焉!希望能担当此分坛版主!
5
发表于 2003-12-1 10:12: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血独动”析疑

两位俱是吾师也,真是佩服!!!
插一句跑题点的:
         
   《伤寒论》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胡希恕老的观点是:这里的“阳气重”与27条的“无阳”合参,其“阳”的含义当是同一的。
   另:这一条的倒装应无疑义:)
  

4
发表于 2003-11-30 17:16:1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血独动”析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3/11/30 05:20pm 第 1 次编辑]

谢谢先生的补充
关于文中引用论据问题,先生的反驳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对伤寒论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条文的理解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先生所持的还是李克绍教授的观点,同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对这个观点我是熟知的,但我却并不认同它。退一步说,咱不争论“含桂枝、麻黄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是不是一“发汗之剂”,就按您的“不是倒装”的理解,单从把“含桂枝、麻黄的桂枝二越婢一汤”用于“脉微弱者”这一点上恐怕就说不过去。
当然,李克绍教授是解释“脉微弱者”中的“微”作“稍微”的意思,这就有些勉强了,况且,《伤寒论》桂枝古本,本条写作:“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脉浮大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更佐证了“桂枝二越婢一汤”并不是用于“脉微弱者”的,您说是吧。
至于《内经》的引用,我认为还是应该算是倒装,先生以为“先言证,后出治”也可以,毕竟这一段一般不会引起误解,不会有人以为人死以后再扎什么穴位治疗之类。
倒装这种修辞方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式整齐华丽,但切忌以辞害意。如果因此影响了意思的正确理解和表达,那就得不偿失了。“血独动”是倒装的观点我还是坚持的,虽然论据的选择也许有不够严谨的地方,但我并不认为这个观点有什么错。《伤寒论》还有很多倒装的条文,选择更没有争议的条文来作论据应该更合适,在此衷心感谢先生指正。
3
发表于 2003-9-8 22:15:2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血独动”析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3/09/08 10:19pm 第 1 次编辑]

“血独动”的说法,应该是没有道理;对于“血独动”可能是“脉独动”的解释,在下认为,可能性确实最大,足可以备存一说。
下面仍有几个证据,可参:
1、文字字形证据:
“脉”,或作“脈”,又可以写作“衇”。既然《伤寒杂病论》的“杂”,古文作“雜”,可以误作“卒”,那么,“衇”的误作“血”,就可以理解,至少有这种可能性。
2、理义证据:
“……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这里的“独动”、“不动”,当然是同一个主语,所以说,动与不动,应该是指的“脉”而言的;下文“脉满,尽制之出血;不满,灸之”,这里的,满与不满,正是同一个主语,皆指“脉”而言。
以上,是说“脉独动”的说法,可以略备一说。
然而,您说的“倒装”(也有称作“兜转法”的),则不敢苟同,尤其是两个例子,俱不能成立。申述如下: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越婢汤主之。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
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
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可知,桂枝汤与越婢汤都不是发汗之剂,而其实正主“汗自出”、“续自汗出”。那么,“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一句,就不是倒装;
此外,桂枝汤中有芍药,越婢汤中有石膏,先生却避而不提,而是说“含桂枝、麻黄的桂枝二越婢一汤系发汗之剂”,难免断章取义,攫金不见人,只看到了有力的证据一面,有失偏颇矣。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其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先言证,后出治,极合情理。而先生反认为“也是用的‘倒装’的方法”,未免臆断。不能证明的论点,更不能作为论据(也就是说,作为论据的“论点”的论据也不足)。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大方之家,有以正诸。
2
发表于 2003-9-8 15:50:4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血独动”析疑

这是发表文,原文如下:
“血独动”析疑

《灵枢·癫狂篇》云:“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关于其中“血独动”与“不动”的含义,比较难以理解。难道刺出之血能置于瓠壶(即葫芦之意)之中而“独动”乎?
参考历代医家注文,却找不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如杨上善注曰:“病有过者,视其络脉病过之处,刺取病血,盛之瓠壶中,至其发时血自动,不动者,灸穷骨也”,注文随文附义,并未进一步阐释。张志聪则注曰:“置其血于壶中,发时而血独动者,气相感召也。如厥气传于手太阴、太阳,则血于壶中独动,感天气太阳之运动也。不动者,病入于地水之中,故当灸骶骨二十壮”,明确认为血是位于“壶中”“独动”。至于血动是由于“气相感召”的说法,则近乎妄谈,离体之血,已无生机,怎么能被“感召”而“独动”呢?!
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也依然未能使人明白“血独动”的含义。程士德先生主编的《内经》教学参考用书中认为:“至于‘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不动,灸穷骨二十壮’云云,令人费解……有待进一步研究”。王洪图教授主编的《内经选读》则对此避而不译,只是在文后“发挥”第五条“关于查血验癫的方法问题”中引用别人的观点说:“本篇文中提到采患者的血,放入葫芦制成的容器中,然后观察血之动与不动,既可作为判断是否将要发病的方法,也可作为是用刺法或灸法的依据。诸家对此之解,均难明了‘血动’之机理。姑且不论其科学价值如何,但仅就两千年前,古人能想到并运用验血查病,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的思路却是很有价值的”。这种避重就轻而且能从中阐发出所谓“科学价值”、“思路价值”的说法,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不能不令人叹服。
可是,血置于葫芦之中而“独动”并能指导治疗的说法,根本就违背了医学和生活的常识。大家都知道,人体“血动”的原因是由于心脏和血管的舒缩搏动,血到了葫芦之中却又缘何而动呢?!这又如何能指导治疗?!还不如干脆说是错简得了。
因此,血位于瓠壶之中“独动”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那么,“血独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上文的“血独动”实际上指的是血脉的“独动”。《灵枢·禁服》篇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灵枢·经脉》则说:“脉之猝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病也”,《素问·三部九候论》亦曰:“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知病之所在”,认为正常的血脉搏动应该是相似的,若某处经脉出现了明显的搏动异常,则意味着该经脉或经脉相关的脏腑发生了病变,而通过审查血脉搏动的“不与众同”,就可以推知病位于“何脉”。经文反复申明“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并一再强调“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认为必须仔细诊查脉搏搏动的不同情形,以此作为选择刺法或灸法治疗的依据。病灶相关动脉搏动与正常血脉相比明显不同,这是《内经》三部九候脉诊法的理论基础,同时这也是符合临床经验事实和现代医学原理的。临床上常常可以观察到:手术切口在恢复过程中一定时间段内切口周围的动脉常出现明显的搏动增强,随着损伤的痊愈相关动脉搏动也渐渐恢复正常。在疖、痈等皮肤感染性疾病病程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依据现代医学原理,损伤或感染会引起局部免疫炎症的调节紊乱,从而使局部一氧化氮、血栓素A2等血管活性因子分泌异常,局部相关血管的搏动也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反之,通过审查各部分脉搏的变化,也就可以间接推测病灶的部位和紊乱的状态,从而给予适宜的治疗使之恢复正常。
《内经》癫狂的论治其实就是这一理论在实际中应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癫狂》篇前文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诊察这么多经脉,以什么依据选择“其所当取之处”?又怎么判断哪一个是“有过者”呢?答案是:“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也就是说,要根据血脉的搏动异常来判断疾病的部位。血脉“独动”或“不动”之搏动“不与众同”者,此皆属“邪气居之”,即是所谓“有过者”、“所当取之处”。搏动较强、盛且坚者宜针刺以放血逐邪,搏动较弱、不坚而陷下者宜灸之以通阳散寒。(《灵枢·禁服》篇就曾解释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至于“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这句话《内经》作者只是用以强调放血量多而已,与下文“至其发时,血独动矣”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两者之间应该是个句号,而不应该用逗号隔开。
可是为什么要把“至其发时,血独动”放在“置其血于瓠壶之中”之后呢?难道只能认为是错简?有没有更合理的解释?其实这只是古文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多称为“倒装”,也有称作“兜转法”的。这在秦汉古文中并不少见,在中医另一经典医籍《伤寒论》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的例子。《伤寒论》第二十七条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含桂枝、麻黄的桂枝二越婢一汤系发汗之剂,前文却说“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不是自相矛盾么?这就是用了“倒装”的手法,“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应接在“热多寒少”后面才是。即使在《黄帝内经》经文中,也可以找得到许多类似的情况。如《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其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中“刺足厥阴少阳”句也是用的“倒装”的方法。至于本文的“至其发时,血独动矣”则应放在“病至”以后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1:32 , Processed in 0.0603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