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祸祟邪气病因与治疗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2 23: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祸祟邪气病因与治疗探讨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摘要】 祸祟邪气是病因之一,中医经典《内经》及历代医籍多有记载与论述。祸祟邪气即“鬼神”邪气、中恶、客忤者也。由于人体气不足、心神虚弱,或精神不全、心志多恐,或情志不当、所愿不遂,每因吊死问丧、入庙登冢等而罹患,属于以神志异常为表现的情志病。与西医的神经障碍性疾病相同,如癔症、急性焦虑症、特定恐惧症、抑郁症等。由于怕遭致封建迷信舆论的诋毁或恐误导,故现代中医工具书及高校教材等多避而未载,但确实存在。对其治疗,民间多采用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间或有效。
【关键词】 祸祟邪气;“鬼神”致病说;病因与治疗;祝由术
所谓病因,是指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云:“病因种类繁多,诸如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怒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1] 此乃截止目前,中医病因种类最为详尽者。但笔者认为欠尽完善,尚缺“祸祟邪气”之病因。因“祸祟邪气”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故诸多教材或恐误导而不录。临床观察发现,民间确有“祸祟邪气”病因致病说,而历代医籍中亦确有“祸祟邪气”致病说。
1 祸祟邪气概念释义
祸祟,《现代汉语词典》:“迷信的人指鬼神带给人的灾祸。”[2]何谓“鬼神”?鬼神者乃迷信之人的称谓。鬼者,人死后之灵魂也。神者,所崇拜之人死后其精灵也。祸祟邪气,即“鬼神”致病也。人世间从未有鬼神,相信科学的人绝不承认有鬼神之说,何来“鬼神”致病说呢?
2 “鬼神”致病学说源流略考
“鬼神”致病说,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本病论》:“人气不足……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等及“五色鬼”之称谓。《灵枢•贼风》:“黄帝曰……猝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歧伯曰:……志有所恶,及有所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未闻,故似鬼神。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其治法采用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祝者,巫祝之属,即祝由也。”[3]和《类经•论治类》:“祝,咒同……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谓非鬼神而何?”[3]
后世医家或多认同“鬼神”致病说者。如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得鬼击方》云:“今巫实见人忽有被鬼神摆拂者,或犯其行伍,或遇相触突,或身神散弱,或愆负所贻。”[4]该书乃“周流华夏九州之中,收拾奇异,捃拾遗逸,选而集之。”[4]其“备急方”多是从民间“捃拾”,其名词称谓亦源于民间,可见民间确有“鬼神”说,而对其治疗亦多采用道教医学之“巫”祝耳!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该书有“鬼邪”、“鬼魅”候。在《鬼邪候》云:“凡邪气鬼物所为病也,其状不同。或言语错谬,或啼哭惊走,或癫狂惛乱,或喜怒悲笑,或大怖惧如人来逐,或歌谣咏啸,或不肯语。”及《鬼魅候》中云:“凡人有为鬼物所魅,则好悲而心自动,或心乱如醉,狂言惊怖,向壁悲啼,梦寤喜魇,或与鬼神交通。病苦乍寒乍热,心腹满、短气,不能饮食,此魅之所持也。”[5] 根据症状描述,多是神志异常的表现。而对其病因,宋•陈言则认为是“精神不全,心志多恐”,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疰忤中恶证治》中云:“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为邪鬼所击,或复附着,沉沉默默,寝言谵语,诽谤骂詈,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或悲泣呻吟,不欲见人,其状万端,如醉如狂,不可概举。此皆鬼神及诸精魅附着惑人,或复触犯忌讳,土地神灵,为其所作。”[4]元•朱震亨则认为乃冒犯“不正之气”,吊死问丧、入庙登冢者多患之,如《丹溪心法•厥》云:“尸厥、飞尸、卒厥,此即中恶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昏不知人,头旋晕倒,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疾。”[4]上述临床表现,皆是神志异常之症状,与癔病(症)性昏迷、木僵、情感爆发、痴呆、精神病等似同。而清•莫枚士则直言“鬼神”致病病因学说,其在《研经言•原因》中云:“百病之因有八:……三鬼神,……鬼神之属,有冲击,有丧尸,有精魅,有祸祟。”[6]清•徐大椿则认为“神气虚则受鬼”,其在《医学源流论•病有鬼神论》中云:“人之受邪也,必有受之之处……凡疾病有为鬼神所凭者,其愚鲁者,以为鬼神实能祸人;其明理者,以为病情如此必无鬼神。二者皆非也。夫鬼神犹风寒暑湿之邪耳。卫气虚则受寒,荣气虚则受热,神气虚则受鬼。盖人之神属阳,阳衰则鬼凭之。《内经》有‘五脏之病,则现五色之鬼’,《难经》云:‘阳脱者见鬼’……若神气有亏,则鬼神得而凭之……治鬼者,充气神而已……其外更有触犯鬼神之病,则祈祷可愈。”[4]
据上所述,历代医籍确有“鬼神”致病说,即祸祟邪气病因学说。中医是实践、经验医学,其理论来自实践,源于民间。故历代医籍中所记载的“鬼神”致病说,亦即民间之“鬼神”之说。
3 祸祟邪气乃中恶、客忤者
中恶、客忤者等,首见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该书有《救卒中恶死方》、《救卒客忤死方》等记载。在《救卒客忤死方》云:“客忤者,中恶之类也,多于道门门外得之……所谓中恶者,与卒死鬼击亦相类……客者,客也;忤者,犯也,谓客气犯人也。此盖恶气……虽是气来鬼魅毒厉之气,忽逢触之气衰歇,故不能如自然恶气治之。”[4]《诸病源候论•中恶候》:“中恶者,是人精神衰弱,为鬼神之气卒中之也。”及《卒忤候》:“卒忤者,亦名客忤,谓邪客之气卒犯忤人精神也。此是鬼厉之毒气,中恶之类。人有魂魄衰弱者,则为鬼气所犯忤。喜于道间门外得之。”[5]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客忤》:“客忤病者,是外人来气息忤之,一名中人,是为客忤也。虽是家人,或别房异户,虽是乳母及父母,或从外还衣服、经履,鬼神粗恶暴气,或牛马之气,皆为忤也。”[7]此等皆秽祟邪气也。
4 祸祟邪气非“鬼神” 乃神志衰弱之情志病
人世间从未有鬼神,何来“鬼神”致病说呢?这是因为吊死问丧、入庙登冢,此等多与死人有关,而人死后之灵魂曰鬼。“鬼神”为何能致病,主要是人体“正气不足,神虚则受鬼”的缘故。如《素问•刺法论》:“正气不足,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人虚即神游失守,邪鬼外干。”、“中恶者,是人精神衰弱。”、“精神不全,心志多恐。”、“神气虚则受鬼”等。若人体正气不足、心神虚弱,或精神不全、心志多恐,或情志不当、所愿不遂,此时出门吊死问丧、入庙登冢最易遇“鬼”或“鬼”附邪气而入则正不胜邪,致祸祟邪气或鬼神亡灵附体。祸祟邪气扰心则心神失守,神不归位,人体就会精神不定、魂魄游离、志意不存,或神昏魂荡、心中烦闷,或神志恍惚、迷蒙、痛痒不知,或痴癫发狂,或以死人的身份如语言进行日常活动等似“鬼神”缠身,莫可名状,甚至神散精竭而亡。
《素问•遗篇》、《灵枢•贼风》等之“鬼神”,似是而实非,故名之曰“似鬼神”,非“鬼神”。张介宾曰:“夫曰似鬼神,言似是而实非也。曰所恶所慕者,言鬼生于心也。曰知其胜、知其所从生,可祝而已者,言求其致病之由,而释去其心中之鬼也。何也?凡人之七情生于好恶,好恶偏用则气有偏并,有偏并则有胜负而神志易乱,神志既有所偏而邪复居之,则鬼生于心,故有素恶之者则恶者见,素慕之者则慕者见,素疑之者则疑者见,素畏忌之者则畏忌者见,不惟疾病,梦寐亦然,是所谓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故似鬼神也……心有所注,则神有所依,依而不正,则邪鬼生矣,是所谓知其病所从生也……鬼从心生,而实非鬼神所为,故曰似鬼神也。然鬼既在心,则诚有难以药石凑效,而非祝由不可者也……巫祝之用,虽先王大圣未始或废,盖借以宣诚悃,通鬼神而消灾害,实亦先巫祝由之意也。故其法至今流传,如……邪祟、神志等疾,间或取效。然必其轻浅小疾,乃可用之。设果内有虚邪,外有实邪,苟舍正大之法而崇尚虚无,鲜不误事!”[3] “张介宾从形与神、情志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入手,精辟的分析了祝由治病的心理医疗机制。张介宾认为,祝由治病主要是针对‘邪祟神志’这类情志疾病有效……运用祝由法治病,首先要查明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疏导排解,解除病人心理上的疑虑……消除了导致生理疾病的不正常心理因素,就可以愈疾。”[8]
5 情志病概念及治疗
5.1 情志病概念  “情志病,病名首见于明•张介宾《类经》,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症。”[1]而“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即是对现代心理学中情绪的中医命名……是对包括七情在内的所有情志特征与属性的抽象和概括……除七情之外,爱与恨、自豪与羞涩、尊严与蔑视等,也是人类基本的情志表现。”[1] 由神志衰弱导致的情志病,主要以“神志异常”为表现,此等与西医的神经症性障碍性疾病相同,如癔症、急性焦虑症、特定恐惧症、抑郁症等,皆属心理障碍性疾病。经仪器检查,未发现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属于功能性神经症。
5.2 情志病治疗----祝由术  民间百姓认为,此等疾病属“虚病”,正规医院很难治愈,从而多是求助于“香门”医治,即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间或有效。诚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只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正此之谓也。纵观古今学者对祝由的理解,祝由之法有两说。
5.2.1 符咒禁禳之法 《类经•论治类》:“祝,咒同。由,病所从生也……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巫祝之用,虽先王大圣未始或废,盖借以宣诚悃,通鬼神而消灾害,实亦先巫祝由之意也。故其法至今流传,如……邪祟、神志等疾,间或有效。”[3]明•马莳云:“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9] 张介宾和马莳都是明代大医学家,当时太医院就设“祝由科”,故对祝由即符咒禁禳之法皆认同。时贤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也云:“祝由,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10]因有《素问•五脏别论》所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及《史记•扁鹊》“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的论述和怕遭致封建迷信思想舆论的诋毁或恐误导,此法虽未登大雅之堂,高校教材亦不载录,但民间确有此法实行,而且间或有效。何也?主要是道教符咒治病术中暗含有很深的医药学底蕴[8]。符咒,是道教符箓和咒语的合称。
符是指用朱笔或墨笔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以屈曲笔画为主,点线合用,字画相兼。而道符在制作过程中及所用的原材料多是中药。道符又称桃符,即用桃木制成,具有消毒防疾之功、避邪之效。而道符书写的颜料常用的是朱砂,具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之功效。道符书写的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专用符纸。制作时还经常加入一些名贵中药如虎骨、珍珠、麝香等。因符纸中包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用于治病自然就很灵验了。另外再送符过程中,多是用药汤送符[8]。如《肘后备急方•就卒客忤死方第三》:“扁鹊治忤有救卒符并服盐汤法。”[4]等记载
咒是指口中诵念的带有一定节律的口诀,即咒语、咒词。巫医(师)的咒词亦称祝,故云“祝,咒同。”主要是用祈祷、尊敬、祭祀、诅咒、鞭挞、驱赶等法术,以祈求先祖的庇佑、鬼神的宽恕,或将蛊毒排除体外。
5.2.2 祝说病由—心理疗法  祝由之法,即后世的心理疗法,指通过语言疏导解释、解说病情等方法来改变消除、缓解调整病人的情绪和心理障碍。如道教医家唐•王冰注云:“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11]《医学源流论•祝由科论》云:“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有,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4]日人•丹波元简《灵枢识•卷五》:“介按:吴鞠通曰……祝,告也。由,病之所从出也。……祝由,详告以病之所有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严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尔后可以奏效入神。”[12]盖建民云:“祝由治病带有心理疗法的医学底蕴,即通过祝说病由来‘移精变气’。‘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其中包含有心理治疗的机制,即‘移易精神,变化藏心,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8]又云:“道教医家在为人治病时,其‘祝说病由,不劳针石’的心理医疗的手段及其实际医疗作用通常被淹没在道教祁神上章、斋醮祈禳、画符念咒的宗教活动气围之中,不易为世人所觉察。”[8]
6 结语
    综上所述,祸祟邪气是中医病因之一,中医经典《内经》及历代医家多有论述,由于怕遭致封建迷信舆论的诋毁或恐误导,故现代中医工具书及高校教材等多避而未载,但并未遏制祸祟邪气即“鬼神”致病说之存在。对其治疗,民间多采用“祝由术”之法,间或有效。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6,228,224—225.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78.
[3]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80,352,352—355,352.
[4]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3780,3771,7550,7977—7978,7102,3778—3779,3779,7125.
[5]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12—13,126.
[6] 莫枚士.研经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
[7] 孙思邈.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82.
[8] 盖建民.道教医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328—329,283,302,23,329.
[9]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37.
[10]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83.
[11] 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96.
[12] 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卷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6.
              2009-12-12.[/water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2:00 , Processed in 0.0549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