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30 11:4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为能确定已佚失之《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二书,是我国最早把阴阳五行理论应用于中医临床之中医药元典,有关五行生克学说产生于何时之问题,以及五行学说何时被应用于中医领域,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笔者想借此来界定该二典籍成书之代。为此,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然而,“在迄今发现的古代中国文化的最早文字遗存,甲骨卜辞和西周金文中,都没有阴阳五行观念。我们似乎只能从现存的其它古代文献中寻得些微线索,但这些线索,却是非常脆弱”(谢松龄著《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版)。由于“在一般人的心中,五行总是与神秘和迷信相联系”,因此研究者少之又少,更有甚者是“中华医药学中的阴阳五行,前此五六十年间,最为论者所诟病,他们多认为阴阳五行是迷信的、不科学的,遂使此维护中华民族健康达三四千年之久的医药,有一蹶不振之势”(林品石、郑曼青著《中华医药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即便是著名学者廖育群在《中国传统医药•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中亦云:“五行学说的重要,远不及阴阳学说”。故“五行门前可以罗雀……五行成了一个受人冷落的灰姑娘”(刘筱红著《神秘的五行——五行说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10月版)。
15
发表于 2009-4-14 10:1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中国的古代文化本产生与道德,从伏羲时代的易道文化到黄帝时期的法道文化,到成熟的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文化,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根底------道德,而认识道德的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就是义、仁、智、礼、信,也是对应五臟的肺、肝、肾、心、脾,道德在古代的伏羲黄帝时期本来就和现代我们所说的巫术差不多,这有啥迷信的???

我觉得迷信就是不明道理,胡乱的相信才是迷信。

14
发表于 2009-3-5 14:46: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巫就是古代专门掌握天文地族群啊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2:3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再辑录《七表八里三部脉》一卷与观者同享。
七表八里三部脉
佚名撰
七 表
      脉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满胃虚空,尺部得之风入肺,大便干涩固难通。
      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腹内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稠浊血凝脓。
        滑脉寸中胸满逆,关滑脾寒不消食,尺部得之脐似水①,饮水下焦声沥沥。
      寸实其人胸热癊,当关切痛中焦甚,尺部如绳应指来,腹满小便都不禁。
      紧脉关前头里痛,到关心下无能动,隐指寥寥入尺来,缴结绕脐长手捧。
      洪脉关前热在胸,当关翻胃几千重,鱼际之中长若此,小便稠数血凝脓。
        寸口紧跳脉似弦,胸中急痛似绳牵,关尺得之②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
注:①、水:《敦煌医籍考释》作“冰”。
②、关尺得之:《王叔和脉诀》作“关中有弦”。据文义,“关尺”当作“关中”为是。
八 里
寸口脉迟上焦寒,当关腹冷饮常难,流入下焦腰膝重,厚衣重盖也嫌单。
缓脉关前皮不任,当关胃气小难伸,尺上便逢微冷结,夜间常梦鬼随身。
微脉关前著不任,当关郁结气排心,尺上更微脐下积,体寒寒饮即呻吟。
软脉关前入足汗,当关气少精神散,尺部濡濡即恶寒,骨与肉疏都不管。
寸口恒沉胸有痰,当关气短①不能安,若在下焦②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关前脉弱少阳虚,关上逢之胃气无,若在尺上阳道绝,痿痛引肉及皮肤。
细脉寸口多呕逆,当关气胀排胸臆,尺部如斯痛在腰,小腹不通便色赤。
积气胸中寸脉伏,当关有癖胀瞑目,尺部如斯食不消,坐卧不安还满腹。
涩脉关前胃气□③,当关血散不能停,尺部如斯常逆冷,体寒脐下似雷鸣。
注:①、短:原讹作“足”,据《王叔和脉诀》改。
②、下焦:《王叔和脉诀》作“尺中”。下,原讹作“不”。
③、□:原卷此字残损不清,《王叔和脉诀》作“升”。
三部脉全
三部俱洪心家热,口臭胃翻唇破裂,狂言满眼见邪神,饮水百杯无足歇。
三部俱弦肝有余,目中疼痛伏悬虚,怒气满胸常欲叫,翳满瞳子泪如珠。
三部俱缓脾气结,口臭胃翻多呕逆,胃中寒结食不消,心下逼然长少力。
三部脉沉肾藏寒,唇焦燥痛毛发干,常梦鬼神将入水,觉来愁闷转悲弹。
三部俱浮肺藏风,皮干鼻塞唾稠脓,大肠满涩难虚秘①,嗓干喉颈镇痰疼②。
注:①、大肠满涩难虚秘:《王叔和脉诀》作“壮热恶寒皮肉痛”。难,原卷假作“男”。
②、嗓干喉颈镇痰疼:《王叔和脉诀》作“颡于双目泪酸疼”。嗓,原讹作“ ”;喉颈,原假作“ 胫”。 ,音侯,其义雨也。颡,额也(《玉篇》)。
—————————————————————————————————————————
注:以上为敦煌遗书,据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P316~321页厘定之文辑录而成。

方国强
2008年5月3日 18时26分毕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上文中所提到的“五行治病术”,据笔者理解,《敦煌中医药全书》中之《五脏脉侯阴阳相乘法》、《占五藏声色源侯》、《配伍组方法要》等书卷,即为“五行治病术”之内容,故将此三卷厘定之文辑录如下:(如引用本文,请注明辑录者与出处。)
五藏脉侯阴阳相乘法
佚名撰
肝者,东方木,万物始生,其气濡弱,宽而虚,故其脉为弦,而新张弓者死。
肝盛血,血舍魂,悲哀动中则相伤魂,魂相伤则狂。
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曰王也。反得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克木,十死不治;反得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肝,子之克母,虽病当差;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肝,母之克子,虽病当差;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肝,为土克木,土畏木,不死。
心者,主南方火,万物洪盛,乘枝布叶,皆下位,故名曰钩。
心藏脉,脉舍神,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
夏,心火王,其脉浮、洪大而散者,曰平。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心,水克火,十死不治;反得脉弦而长者,是肝之乘心,母之克子,虽病当差;反得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畏火,虽病当差;反得大而洪者,是脾之乘心,子克母,虽病差矣。
脾者,中央土,敦而福。敦者厚。万物色不同,得福者广。蜎蜚蠕动,皆蒙土恩。其脉缓而迟。
脾孤藏,以灌四傍。然则脾善者不可得见,恶乃可见。
脾藏营,营舍意,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伤则闷乱,四肢不举。
四季,脾土王,其脉大洪、洪而缓,曰平。反得弦长而短急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大浮而大洪者,是心之乘脾,母克子,虽病当差;反得沉濡而滑者,肾之乘脾,水畏土,虽病当差;反得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脾,子之克母,病差也。
肺者,西方金,万物之所终。其脉微浮毛。
肺藏气,气舍魄,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则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秋,肺金王。其脉微浮涩而短者,曰平。反得浮大而洪,是心之乘肺,火克金,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肺,母克子,虽病当差;反得沉濡而滑,肾之乘肺,子克母,病亦差矣;反得弦而长者,肝乘肺,木畏金,虽病当差。
肾者,北方水,万物之所藏,阳气下降,而阴气上升。其脉为淹,淹为在里,不可发汗。阴气在表,阳气在藏,慎不可下。
肾藏精,精舍志,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善忘。
冬,肾水王。其脉沉濡而滑紧,曰平。反得浮大而缓,是脾乘肾,土克水,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弦而长者,是肝乘肾,子克母,虽病当差;反得微濡涩,是肺之乘肾,母克子,须病差也;反得浮大而洪,是心乘肾,火畏水,虽病当差。
—————————————————————————————————————————
注:以上为敦煌遗书残卷,据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P283~291页厘定之文辑录而成。

占五藏声色源侯
佚名撰
肝有病,目不明则  (目篾 目篾),则呼及怒。心有病,奄奄不欲言,则忘言及唤。肺有病,鼻不闻香,则咳逆及哭。肾有病,耳不闻音,则欠及呻。脾有病,口燥舌弦,则歌吟苦噫。右,以此侯病,知病所在矣。
—————————————————————————————————————————
注:以上为敦煌遗书残卷,据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P294~295页厘定之文辑录而成。

配伍组方法要
佚名撰
【原文】 ……  他皆以  ……
【原文】 ……  二为一乃变可  ……
【厘定】 ……  二为一,乃变,可  ……。
【原文】 ……  此数万比失一
【原文】 ……  不愈
【原文】 ……  三辛□毒  五合一毒
【原文】 ……  药力□行矣夫合和法以酸和甘用酸缓甘
【厘定】 ……  药力□行矣。(夫合和法,以酸和甘,用酸缓甘)
【原文】 ……  分少  君十臣三使一也
         ……  分少  臣五君二使一也
         ……  分少  君一臣二使臣也
【按语】 此段原文论述组方时君臣使药在数量上的配合规律。
【原文】 ……  府不治藏亭苈滑石是也
【厘定】 ……  治①府不治藏,亭苈、滑石是也。
【校注】 ①、治,原缺,据下文义补。
【原文】 ……  高不能下桂子辛荑等是
【厘定】 ……  高不能下,桂子、辛夷等是。
【原文】 ……  高能下菊花蜀椒等是
【厘定】 ……  高能下,菊花、蜀椒等是。
【原文】 ……  用五菊等是
【厘定】 ……  用,五菊等是。
【原文】 ……  月大黄□□麻黄等是
【厘定】 ……  月,大黄、□□、麻黄等是
【原文】 利女人不利丈夫茵桂樗根等是
【厘定】 利女人不利丈夫,茵桂、樗根等是。
【原文】 ……  他依此推之
【原文】 ……  走于血血病不宜苦
【厘定】 苦入心①走于血,血病不宜苦。
【校注】 ①、苦入心:原脱。据下文义补。
【原文】 辛入肺走于  ……  
【厘定】 辛入肺走于毛,毛病不宜辛①。
【校注】 ①、毛,毛病不宜辛:此段原文原缺,据上下文义补。
【原文】 甘入脾走于皮皮脾病不宜甘
【厘定】 甘入脾走于皮,皮脾病不宜甘。
【原文】 春宜  ……
【厘定】 春宜酸、夏宜苦①。
【校注】 ①、酸,夏宜苦:据《内经》补。
【原文】 长夏宜甘甘味缓
【厘定】 长夏宜甘,甘味缓。
【原文】 秋宜  ……
【厘定】 秋宜辛,冬宜咸①。
【校注】 ①、辛,冬宜咸:原脱。据上文义推论而补。
【原文】 ……  肝病在头病人警宜酸以苦补以酸乌(写)②
【厘定】 ……  肝病在头,病人警,宜酸。以苦补,以酸泻①。
【校注】 ①、泻:原假作“写”。下同。
         ②、乌(写),不知是原卷中即此字,抑或印刷排版之误。笔者据意改为“写”。
【原文】 ……  在五脏在心宜苦以甘补以苦写
【厘定】 ……  在五脏,在心宜苦,以甘补,以苦泻。
【原文】 ……  辛补以甘写
【厘定】 ……  辛补,以甘泻。
【原文】 脾欲湿  ……
【原文】 ……  咸补以辛写
【厘定】 ……  咸补,以辛泻。
【原文】 胇欲炁 (辶羊)  ……
【厘定】 胇欲炁 (辶羊)  ……。
—————————————————————————————————————————
注:以上为敦煌遗书残卷,据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P652~654页辑录而成。

方国强
2008年5月2日 23时01分毕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2:3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为阐明笔者是以什么样的理由,把中医药学派分为“桐尹”与“农黄”二家,故对上文最后的第二段文字作补充并修改如下:(如引用本文,请注明著者与出处。)
就中华医药学而言,“医”与“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医典与药典是形成学派体系的先决条件,如今的“医学之有(神)农(伊)尹、岐(伯)黄(帝)二派”之分,笔者以为,有待商榷。按神农有《本草经》,伊尹有《汤液经》,合二为一或可形成“农尹”之派(笔者据《辅行决》内容考证,其实没有形成此种医药学派,而且汤液经失传已久,也无条件形成此医药派别);黄帝有《内经》,而早在后汉以前是有《岐伯(本草)》,然而现在所谓的“岐黄”之派,其实是由《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结合而成,在原理上应名为“农黄”之派。因此,论之“岐黄”,以医学流派名之或可理解,然欲以医药学派究之,则似勉强。据笔者研究,欲论吾国医药学之派别(恕笔者“狂妄”),则可按“桐尹”、“农黄”二家以区分。
“桐尹”医药学派,是以阴阳五行属性为基础理论之医药学诊治体系——“五行治病术”,偏重于对“五行理论”之运用,如“五脏补泻”;“农黄”医药学派,是以阴阳五行五味为基础理论之医药学诊治体系——“阴阳治病术”,偏重于对“阴阳理论”之运用,如“三阴三阳”。敦煌遗书中的《五脏脉侯阴阳相乘法》、《占五藏声色源侯》、《残本草》、《配伍组方法要》等书卷,从残存的内容来看,笔者推测,极有可能是“桐尹”学派之书籍(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P283页、P294页、P440页、P652页)。由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问世,“桐尹”派典籍随之佚传(阴阳属性由三阴三阳理论所涵盖,五行属性则消失无传),“桐尹”、“农黄”二家实际上已合流。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知,《伤寒》用“阴阳”,《杂病》用“五行”,故张机乃集汉代以前医药学之大成者,无愧于医圣之赞誉也。
然而,正由于仲景把《伤寒》列在《杂病》之前,且其书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而《金匮要略》在一段时期内曾无传,至公元1034年才由王洙发现并重新传世,故致其后医家学者对《伤寒》的研究代不乏其人,而对《杂病》之研究者则不多,此大概亦是《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失传的原因之一,此乃医圣始所料之不及也。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说明其医药学术之源流为《伊尹汤液经》,未注明其医方之来源,未说明其乃为《汤液经》派之传人,而在《自序》中却又注明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参考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中医药书籍,致使后世医家学者不明就里,各自猜测,各叙己见,莫衷一是。医圣之无意,导致汉代以降之医家,只知有《黄帝内经》,有《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与药物五味,并把《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定为中医药四大典籍,几不知有《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之理与法、医与药、症与治同药物五行属性相对应之汤液经法矣,此乃为医圣张仲景莫大之“过”也。
幸有华阳隐居陶弘景之《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传世,幸有敦煌之考古发现,幸有张偓南、张大昌、王雪苔、马继兴、丛春雨、钱超尘等先生之古道心肠,对是书的保护、研究与刊行,使吾辈能略知个中之原由矣。后世总结仲景的“辨证论治”原则,笔者认为来自《伊尹汤液经》与《黄帝内经》,从《辅行诀》与《内经》书中之内容可知之矣。汉代以后之医药流派,均在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而形成支流,粗分如“经方派”、“时方派”、“中西汇通派”;细分如“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经典考证派”、“临床经典派”、“温病派”、“伤寒温病汇通派”、“滋阴派”、“温补派”等等,乃仲景之后继者也。
方国强
2008年5月2日 10时25分重订
10
发表于 2008-5-4 13:0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力作!
期待考古和文献的发现。
9
 楼主| 发表于 2008-4-30 13:01: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谢却翁赏识
8
发表于 2008-4-30 12:10: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好文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08-4-30 11:5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与《桐君采药录》成书之代考


    就中华医药学而言,“医”与“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医典与药典是形成学派体系的先决条件,如今的“医学之有(神)农(伊)尹、岐(伯)黄(帝)二派”之分,笔者以为,有待商榷。按神农有《本草经》,伊尹有《汤液经》,合二为一或可形成“农尹”之派(笔者据《辅行决》内容考证,其实没有形成此种医药学派,而且汤液经失传已久,也无条件形成此医药派别);黄帝有《内经》,而早在后汉以前是有《岐伯(本草)》,然而现在所谓的“岐黄”之派,其实是由《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结合而成,在原理上应名为“农黄”之派。因此,论之“岐黄”,以医学流派名之或可理解,然欲以医药学派究之,则似勉强。据笔者研究,欲论吾国医药学之派别(恕笔者“狂妄”),则可按“桐尹”、“农黄”二家以区分,敦煌遗书中的《五脏脉侯阴阳相乘法》、《残本草》、《配伍组方法要》等书卷,从残存的内容来看,笔者推测,极有可能是“桐尹”学派之书籍(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P283页、P440页、P652页)。由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问世,“桐尹”派典籍随之佚传,“桐尹”、“农黄”二家实际上已合流,后世之医药流派,均在此基础上而形成支流,粗分如“经方派”、“时方派”、“中西汇通派”;细分如“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经典考证派”、“临床经典派”、“温病派”、“伤寒温病汇通派”、“滋阴派”、“温补派”等等,乃仲景之后继也。
    倘若《辅行诀》卷中诸医方之组方用药法则能够真正破解,倘若《汤液经》法能够复原,倘若《桐君药录》之内容能够知晓,“桐尹”之医药学派必将重新形成并流传于世也。

                                                             方国强
                                                  2008年4月27日 18时18分毕
                                                  2008年4月28日 23时40分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1:39 , Processed in 0.0583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