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阳明病篇其内容,也有独特见解,该怎样进行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 21:4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答:阳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既有误汗伤津化燥,也有由风寒直接引起发病的,正如柯钧伯所说的意不在表。胃肠实热为阳明病的病机。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51:14 | 只看该作者

问:阳明病篇其内容,也有独特见解,该怎样进行总结?

学会总结:
湿热发黄是胃热影响三焦枢转,造成气机升降所引起。由于三焦失枢,使津气不升,故阳明病由原来自汗变为无汗,无汗则阳明之热不能外越,决渎失职,水道不通,则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体内之水湿无从下泄,湿热相瘀,郁蒸于内,使胆汁外溢,于是引起发黄。湿热发黄的特点黄色鲜明。若见有腹满、口渴等胃肠症状的,以茵陈汤为主方。方中的大黄,不是用于通便,而是用以协肋茵陈清热利小便,故用量不多,若邪热偏盛,郁于阳明之表,则宜用枝子柏皮汤。若兼表证,则宜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阳黄之法,本篇基本巳备,但为了提高疗效,还须中西医结合。若身不发热、便溏腹胀、黄色暗晦,为脾虚湿聚,寒凝气滞所引起,此种病变、现时称为阴黄,治法以温中化湿为主。主有因食滞酿成湿热而见发黄者,称为谷疸。由风寒直接引起的阳明病,当未有里热之时,治同太阳。如初起即见里热症状,当从温病论治,非本病篇讨论的重点。阳明病虽以胃家实为其病机,但治疗阳明病时应随时照顾胃气。本篇内列胃虚寒症多条,目的在使人知常观变,顺应病机,撑握清下两法之尺度,此亦为辩证论治之要领也。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50:46 | 只看该作者

问:阳明病篇其内容,也有独特见解,该怎样进行总结?

热结亡阴:
是实热内结的最后阶段,此时不但胃肠的津液受伤严重,肾液亦受到影响,由于津液热伏,巳转为潮热的热型。胃热和秽浊之气不断上扰心神,烦燥澹浯为必见之症。因津液不能全身有汗,但四肢为阳明胃所主,胃热内迫,反而手足不断出汗,腹胀痛的程度较小承气汤证历害,燥屎内结,便秘亦甚,宜用大承气汤攻汗。大承气汤重用破气攻积的厚朴,分量比大黄增加一倍,且大黄后下,又增强了它的泻下之力,同时再加芒硝,增枳实之用量,攻下之力更竣,目的是急下存阴。凡呕多,心下硬满,或面合赤色,或津虚里无实热,俱为大承气汤之禁。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50:08 | 只看该作者

问:阳明病篇其内容,也有独特见解,该怎样进行总结?

热伏于肠:
邪热下伏于肠的发病原因是胃津受损,使消化失常,邪热与食物残渣互结所致。其主要症状有腹胀痛、大便硬结、身热微汗或无汗。因为邪热重点在小肠,小便频数为本证的特点。有时可以出现澹浯潮热,但脉象仍滑疾流利,小承气汤为本证的主方。小承气汤中的大黄分量特多,它的作用主要是通便泄热。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49:43 | 只看该作者

问:阳明病篇其内容,也有独特见解,该怎样进行总结?

热结于胃:
热结于胃的病因是津伤胃燥,如胃津耗伤太甚,胃气亦随之而虚,邪热内迫,故有欲吐不能吐的症状;气津不下濡于肠,因而引起便秘,胃气痞塞不通,故有腹胀满的见症。因热结于胃,尚未下伏于肠,故尚有蒸蒸发热的热型,调胃承气汤是这证侯的主方,其主要作用是清热润燥通便。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49:08 | 只看该作者

问:阳明病篇其内容,也有独特见解,该怎样进行总结?

学会总结:
实热内结:可分为热结于胃、热伏于肠和热结亡阴三种证候。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48:32 | 只看该作者

问:阳明病篇其内容,也有独特见解,该怎样进行总结?

学会总结:
实热外发这种类型,当邪热未炽盛时,先见到无汗、身热、心中懊侬不安。这是胃中津气不化,热郁上焦的见症,治宜清热透邪,以枝子豉汤为主方。如病情发展到热盛热盛津伤,便出现高热、汗大出、身热不因汗衰、心烦口渴等症。不恶寒反恶热,既是阳明实热外发的热型,也是和太阳病热型的主要区别。白虎汤是这种类型的主方。如果邪热过于亢盛,使津气受伤过甚,这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见口干舌燥、烦渴更甚、甚至气粗似喘,治宜白虎加人参汤;二,引起膀胱的气化失常,水热互结于下焦,出现身热口渴心烦,由有汗变为无汗、小便不利、小腹胀满不舒等症。此时宜改用育阴清热利水的猪苓汤。汗出而小便利者,禁用猪苓汤。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47:47 | 只看该作者

问:阳明病篇其内容,也有独特见解,该怎样进行总结?

学会总结:
阳明病有三个类型:一为实热外发,一为实热内结,一为湿热发黄。前两种类型是阳明本病,后一个类型为阳明病的兼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8:40 , Processed in 0.0742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