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9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纯中医”新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2 15:1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纯中医”新解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纯,纯中医,只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相对于中西结合医而言。因为单独用中医方法治病者,已经越来越少了。
纯中医看病,不用西医的任何仪器检测,仅凭四诊了解病情,用中医辩证分析症状,用中药组方,用中医手法技巧治病。
纯中医也懂得西医病理,懂得人体生理知识,懂得常用西药的作用,懂得养生保健常识,不然,怎能适合当今的医务发展形势?
纯中医应当成为大家保护的对象,不应该被排斥、被冷遇。
现在的纯中医已经成为凤毛麟角,没有几个了,但有众多的中医铁杆人士自愿加入到纯中医队伍中来,这是一件大好事,应该予以支持才对。把中医铁杆再砍劈再烧毁,森林可就要变沙漠了。
纯中医理应视为稀世珍宝,再不注重、爱惜、繁衍,以后再想找、想用、想挖掘,可是搬石头砸天,已是够不着了。
纯中医,死的死了,老的老了,不死不老的,也是被限制,残缺不全了,国之大国之丰,国之厚国之沃,纯中医趋向国之寡,实乃国之哀也。痛心疾首哉!
21
发表于 2016-6-19 20:21:04 | 只看该作者
jindong0407 发表于 2009-12-31 21:46
中医五诊(望闻问切查)遐想与现实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中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 ...

刘河间的后人就是有见解!支持!
20
发表于 2016-6-8 21:21:14 | 只看该作者
谢千总讨论。
19
发表于 2016-6-8 18:47:07 | 只看该作者
溪流 发表于 2016-6-8 07:34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纯,只要不失去传统特色,与时俱进是应该的。

溪流先生说得很好,赞成。
18
发表于 2016-6-8 15:34:05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纯,只要不失去传统特色,与时俱进是应该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
发表于 2016-6-8 15:32:56 | 只看该作者
强调纯中医,目的是不能失去传统中医的精髓,而这些现在在某些西化中医那里,确实丢了不少。是中医疗效下降的原因。
16
发表于 2016-6-8 15:29:43 | 只看该作者
强调中医不通过西医检查也能诊断冠心病,并不是完全同意纯中医,例如你判断一个肝硬化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做个肝功能和B超,比中医的判断可能更准确一些。治疗当然还得按中医理论来。
15
发表于 2016-6-8 15:1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6-6-8 07:24 编辑

再如在临床中碰到心脏病人(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有时只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的时候,最容易误诊为“胃病”给予诊治,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猝死,则易发生医疗纠纷。上腹痛中医可却诊为“胃脘痛”,但是临床上有部分心脏病却表现为“胃病”者,如果不做相关的辅助检查最易误诊,误诊就会误治,甚至病情加重或死亡,如果不做检查是不行的。
不做检查也可以诊断出冠心病,这要看你的脉诊功夫如何。听说某位泰斗也误诊了妻子的冠心病造成死亡,只能说他的医术还欠缺。
14
发表于 2016-6-8 12:45: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6-6-8 12:46 编辑

以这个标准来看纯中医在国外比比皆是,甚至有很多原本就是西医。
13
发表于 2009-12-31 21:46:22 | 只看该作者

“纯中医”新解

中医五诊(望闻问切查)遐想与现实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中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积累和理论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两千多年来遵循其自身规律不断向前发展。随着近代医学东渐,中医药学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自然科学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医学,促进了西医学关于人体生理功能认识及疾病诊断治疗水平的飞速提高,对仍以四诊(望闻问切)为主要病情资料收集手段的中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现代科技条件下中医药学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1]。因此中医药学要想立足于医学不败之林、要想继续发扬光大,就必须充分吸收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并按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
由于历史环境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建立在传统四诊收集病历资料基础上的中医辨证分析理论,如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多属宏观定性的辨证方法,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是其优势和特色,但微观研究不足,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辩证方法[1]。因此为了促进中医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并按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就必须不断吸取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
吸取现代科技成果,指借助于先进的仪器,即西医的辅助检查方法,如理化检查与实验技术等,以完善、弥补中医四诊不足的一种诊查方法,作为中医四诊手段的延伸和丰富,从而形成中医之五诊即望闻问切查。
中医传统诊法四诊,历经两千多年,一直沿用至今。虽代有发展和补充,但变化不大。从目前临床观察,中医的四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临床诊断之需要,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四诊是不得已而为之。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创新,中医学也必须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成果,来发展、完善、弥补其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诊断方面这就是中医“五诊”的诊断方法。
实际上目前中医之临床,已在五诊实行中,只不过未有提出中医五诊这个名词、概念而已。无论是中医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还是中医各种不同形式的专著、临床报道、治验总结及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指南等,都已有西医相关辅助检查之内容,这就是中医之五诊。而且五诊中之“查”,是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如中医内科疾病中,肺系病证中的肺痈、肺痨等肺系病变,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如X线胸片、肺CT等;心系病证中的胸痹、真心痛等心系病变,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和或心脏彩超等;脾胃系病证中的胃痛、呕吐、噎膈、泻泄、痢疾等胃肠病变,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如消化道钡餐造影、电子显微内窥镜、大便常规及镜检等;肝胆病证中的胁痛、黄疸、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病变,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如腹部彩超/CT、血生化检查、头部CT/MRI、经颅多普勒(TCD)等;肾系病证中的水肿、癃闭等及气血津液病证中的血证、消渴、癌病与肢体经络病证中的痹证、痿证、腰痛等病变,皆必须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理化检查和实验技术的方法,以明确疾病的诊断,从而防止误诊和误治。
中医四诊作出的诊断,是按照中医自身规律给出的一个诊断,她是一个模糊、宏观的病证名诊断。如果没有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作为中医四诊的补充和完善,而从目前临床的角度来看,中医四诊误诊的概率会较大,并且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单纯中医的病证名尚不具备法律效应,在法律上不承认。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中医的病证名是不被法律所认可,是一种医疗缺陷。
如对于一个黄疸病人来说,黄疸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经过中医治疗后病情加重甚或死亡,家属要问:这是个什么病呢?回答说是黄疸病。恐怕不妥吧!一个病人出现黄疸症状后,如果去医院看病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恐怕没有不让做检查的吧?如果没有相应的辅助检查,到底是肝炎、肿瘤,还是结石?中医可确诊为黄疸病,甚至分成是阳黄、阴黄,按中医的几个证型给与治疗,如果没有西医之前,没有目前的辅助检查,其做法可能是正确的和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行吗?恐怕不行吧!肝炎、肿瘤、结石,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认为,这三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能治好如急性肝炎,有的是不能治愈如癌症。
再如在临床中碰到心脏病人(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有时只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的时候,最容易误诊为“胃病”给予诊治,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猝死,则易发生医疗纠纷。上腹痛中医可却诊为“胃脘痛”,但是临床上有部分心脏病却表现为“胃病”者,如果不做相关的辅助检查最易误诊,误诊就会误治,甚至病情加重或死亡,如果不做检查是不行的。
四诊是中医的,查是西医的,中医完全可以参照、借鉴之,以弥补自己诊断之不足。为了更好的诊治病人,防止误诊和误治,从治疗病人的角度不是更好吗?只要不误诊误治,能更好的治愈病人,什么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都可以使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没有这些仪器设备,现在有了,为什么不很好的去借鉴参考你?完全可以拿来为己用。这就是目前中医五诊之现实。
所以中医四诊加现代科技成果理化检查之方法,从目前临床来看,无论是在诊治疾病还是从法律角度来说,都是必须的,是非常客观、合理、科学和正确的,是符合时宜的。
以上乃管见,是自己临床工作中的感悟,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多谢了!
参考文献
[1]  吴以岭主编. 络病理论科学求证[M].科学出版社,2007:6-7,12.
                                             
中医五诊(望闻问切查)遐想与现实--后续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中医五诊是现代中医学者在临床诊断中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现代中医是与传统中医相对而言的。根据祖国医学史即中医学的发展史来分析,中医学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
传统中医学是指西医未传入我国以前的中医学,其诊断疾病的方法则是中医的四诊;而现代中医学则是指接受并吸收采纳了西医以后的中医学,即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前提下,吸取、吸收并采纳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学的某些知识内容而“融会贯通,合为一体”的中医学,与之相对应的诊断方法当然是中医之五诊了,具体时间应该在1851年以后。实际上目前中医之临床已属现代中医学范围。舆论界以及某些倡导所谓的“纯中医”理论和学说,从目前看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中医之临床已非过去传统中医时代,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的许多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中医里,而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吸取、吸收并采纳了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的某些理论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制药学及病名(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等等许多内容。
现代中医学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⑴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当属现代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其代表人物如恽铁樵的“新中医”等;⑵目前的中西医结合,当属现代中医学的发展阶段;⑶而现代中医学的成熟、鼎盛时期(阶段),当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是隶属于现代中医学的,从执业医师法中的执业范围可以得到证实。中西医结合的初衷并不是在中医学之外另立一门医学,在我国之医学号称三条腿走路的所谓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实际上就是指现代中医学与西医。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扬和发展中医学,如何来发展和发扬呢?当然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成果和西医的相关知识。中西医结合,既不是在中医之外另立一门医学,也并非为了消灭中医,而是指现代之中医。正因为现代中医不同于传统中医,所以中医的传统诊法四诊,已远不能适应目前现代中医之临床,故而提出“中医五诊遐想与求(现)实”这个内容,与同道共同探讨、交流、切磋和学习,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多谢了。
2009-12-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6:09 , Processed in 0.0833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