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1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首发】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6-12-20 21: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12/20 11:45pm 第 1 次编辑]


[color=#0000FF]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东西方科学的共同对象和基石
赵洪钧
按:本文是最近可能问世的拙作《中西医结合20讲》的第一讲。

“气”和“气化学说”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故把它作为第一讲。
由于“气”和“气化学说”长期受到冷落或各种误解,本讲不得不说很多在不少同道看来不很必要的知识。
又,“气”和“气化学说”紧密相关,下文有时只提“气”而且不加引号。
[color=#0000FF]一 “气”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
应该说,在中医理论中,“气”至少是和阴阳、五行同样重要基本的概念。比较一下“气”和阴阳、五行在《内经》中使用的频率,就能初步说明问题。
《内经》中,有近3000个“气”字。 相比之下,其中“阴阳”连写出现约290次,“五行”连写约24次。今《内经》162篇,共约18万字。除外标点,大约16万字,“气”字约占1/50。显然,“气”比阴阳、五行出现的频率高得多。实际上,在《内经》中,气字出现的频率,仅次于虚词之、者,在所有实词中,它出现的频率最高。
再看宋本《伤寒论》,约4万字,其中“气”字,约300个。《医林改错》约2万7千字,其中“气”字,约370个。可见,自汉末到清末,即便不多说理论的方书,都根本不能离开气。或者说,离开“气”字,中医便无法说理。
不仅如此,“气”在当代汉语口语和一般文章中,出现的频率仍然很高,而中医之外,已经很少用阴阳、五行。因此,“气”成为中国人历久不衰的概念。没有“气”字,中国人说话、写文章都很不方便。
总之,“气”是中医(还有几乎全部中国古代科学)甚至当代中国人的最重要的概念或用语之一。
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研究相比,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界讨论“气”的文章极少,故虽然已经有人指出,气是“中医学的最高范畴”,(黄吉堂.论气:中医学的最高范畴.新中医,1989,1:2)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有关文章也远远没有把“气”说清楚。
也许,气和气化学说被中医先生们淡忘得太久了,当代中医教材,长期不把气和气化学说当作与阴阳、五行等平行(实则更基本)的理论教给学生。据笔者所知,2002年之前,只有何裕民、刘文龙主编的《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有气与气化专章。2002年孙广仁主编,“十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气化专章,但编排在阴阳五行之后。2003年出版的,张登本主编“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仍然没有气和气化专章。
问题是,即便有气和气化专章的教材,也远远没有讲深讲透。
这种情况颇令人费解。
多数中医基础教材,只在讨论精、气、神时涉及气。其实,精、神是气派生的,即精气和神气。正如李东垣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湖南中医研究所.脾胃论注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471)
不但精神是气所化,五行也是气所化。至于阴阳,《内经》虽然多讲“阴阳之道”,但古人认为,宇宙演化的第一步,就是“元气”化为阴阳之气。于是,没有气和气化,就没有宇宙,没有万物,更谈不上脏腑经脉等构造和功能。
总之,在笔者看来,若没有气和气化学说,中医的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腑、经络、药理、方剂和治则等,便都成了空的理论外壳。故气和气化学说,应该看作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更值得重视的是,它与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没有根本理论冲突,因而,与西医理论完全兼容,是中医理论中,科学潜溶性最大的学说。
但是,对“气”的来路和演变,至今研究不足。因此,本讲有必要首先就此进行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color=#0000FF]二 气的来路和本义——孟子之前的“气”
1.“气”不见于儒家之“经”
关于“气”的来路,几乎任何一本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和科技史等著作,都有所交代。不过,据笔者所知,从来没有人指出一个非常令人感到意外的问题。
就是,“气”字不见于儒家之“经”。
须知,除甲骨文、部分金文之外,儒家之经,是现存中国古代文化最早文献,也几乎是春秋末之前的全部现存文献。联系上文所说,气至今对中医乃至中国人如此重要,却不见于现存最早的全部文化经典,此事颇令人诧异。
所谓儒家之“经”,指习惯上说的“五经”。即《易》、《诗》、《书》、《春秋》和《礼》。
笔者通过微机反复遍查《易》、《诗》、《书》、《春秋》,发现这四“经”中,没有一个“气”字。
《礼》当中有没有“气”字呢?有的。不过,这个问题专业性太强。不专门研究先秦两汉文化,不必详细了解。简单说来,现有的《礼》,至少不全是春秋末之前的文献,不能与上述四经并列,或不能称之为“经”。“三礼”的成书下限,不早于《内经》,不能据以说明
“气”的来路。
这一结果,使笔者非常困惑。因为,阴阳、五行都能够在《诗》、《书》等经典中找到源头,证明它们不仅出现在先秦,而且出现在春秋早期或之前,“气”在上述四经中却毫无踪影。
据笔者所知,前人从来没有指出这一点。
2.“传”当中的“气”
如上所说,儒家之经没有“气”字。那么,“传”当中呢?
最重要而且可靠的儒家之“传”,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其中,也都不见“气”字。
其他儒家之“传”中,是否有“气”字呢?
剩下的是《易传》和《春秋左传》。
《易传》中共6个“气”字。依次是:
文言传:解乾卦九五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是至今还常用的成语。“气”的含义为水火、燥湿或风云之气。
文言传:解潜龙勿用说:“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据此,已有阴阳二气。
彖传:解咸卦说:“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二气就是阴阳之气。
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可见,有了“精气”说,而且有了气即物质的意思。
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这是讲所谓“伏牺八卦方位”。其中的气,略如今所谓水蒸汽。
说卦传:解上句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这句“说卦”,明确有气能够变化为万物的意思了。
不过,《易传》确实不能完全看作先秦文献,古文化学界对此早已有相当一致的看法。笔者在旧作《内经时代》中也曾说过:
“略读《周易》‘传’的部分,就能看出,它与《内经》难解难分了。”(赵洪钧.内经时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刊本,1985.123)
拙见以为,在所谓“十翼”中,只有“彖传”、“象传”,可能是先秦人所作。自“系辞传”以下,基本上是秦汉人所作。
总之,应该认为,《周易》的“传”成书下限和《内经》略同,不能说《内经》之“气”源自《易传》。
《春秋左传》是古史或古文化学界争议最大的“传”。即便取最稳妥或保守的说法——它是战国末或秦汉之际由原来的《国语》改写而成,也不能根据它推断“气”的来路。实际上,只要承认它是传——即解释《春秋》的,最早只能是战国成书。至于其中所用资料是否都是春秋时期或更早的,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书有多少气字呢?
查到19个。
其中最为后人熟知的是,“曹刿论战”中的“勇气”和“一鼓作气”。此外,还两次出现“血气”。如何理解“血气”、“勇气”和“一鼓作气”中的“气”,见下文讨论《论语》。
此外,最为医家重视的是昭公元年医和所说: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
引文中的“六气”显然指六种天气。
在《十三经》中,《左传》篇幅最长,大约25万字,占《十三经》总字数的三分之一强。其中如此少见“气”字,也能够说明,《左传》成书时,“气”字还很少用。况且,不能排除,有的“气”字,是改写者无意或有意掺入的。
3.《国语》当中的气
既然怀疑《左传》与《国语》有关,应该查查其中的气。
今《国语》确实比较零散,颇可看出有些内容被抽走。试看《左传》和《国语》关于鲁庄公和曹刿的记载,都提到长勺之战。《左传》很详细,《国语》只提一句。《国语》关于曹刿的其他记载,大多又是《左传》中没有的。否认《左传》采用了《国语》,此类现象无法解释。所以,不但近代中国学者用传统考据方法发现,《左传》和《国语》密切相关,近代还有国外学者通过语法等对比研究,认为和《左传》最接近的先秦文献是《国语》。
今《国语》不到8万字,约有24个气字。
《国语》论气也比较抽象。其中两见“血气”之说,也提到阴阳之气。
据以上所说,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首先,《易》、《诗》、《书》、《春秋》四经是春秋末之前的文献。其中没有气字,至少说明,那时气字非常少用。
其次,一般认为,《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成书于战国中早期。其中没有气字,说明那时仍然相当少用。
其三,《左传》和《国语》中的气字也比较少,而且不足以作为断代根据。
其四,上述所有文献中,只有《易传》提及气和物的关系。只是,《易传》更加不足以作为断代的根据。为推断气字含义的演变,需要以确切无疑的古文献为基准。
最足以作为断代依据的文献是《论语》和《孟子》。
4.《论语》和《孟子》当中的“气”
儒家之经没有“气”字,却不能断言,春秋末的古人没有气的概念。因为,“血气方刚”这个至今常用的成语,最早出自儒家创始人孔夫子之口。
今《论语》中,共有6个气字,见于4处。
第一处是曾子所说,而且不太重要,略去。
第二处说:(孔子)“入公门……屏气似不息者。”(《论语·乡党》)
这里的“气”就是现在说的呼吸或空气。
第三处与饮食卫生有关,多引几句如下: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论语·乡党》)
引文中“食气”与肉相对,含义应该略如中医所谓“谷气”。
第四处是:“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注意!至今我们还常使用“血气方刚”这个成语。
“血气”连写成为一个固定词,很重要。简明而且准确地解释“血气”,“血”指肉体,“气”指精神或心理活动。《左传》中的“勇气”和“一鼓作气”中的“气”,也指精神或心理活动。看来,至迟在春秋末期,“血气”一词,已经为普通学者使用。医家使用它应该更早。
《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
这应该是很早的说法。
《内经》中,气血并提时,用“血气”远远多于用“气血”。《素问》中,“血气”连写约47见,“气血”约6见。《灵枢》中,“血气”约84见,“气血”约13见。故一般说来,用“血气”的文字应该较早。但是,《内经》中关于气的发挥远多于血。这大约是为什么,后世医家多用“气血”一词。这种用法的演变,说明“气”逐渐比“血”更重要,含义也更抽象、细密并发生了变化。读者大概知道,《内经》中的“气”,大多不是指精神或心理活动。
《孟子》当中,共约20个气字,不再细说。
最为后人熟知的,是他的“浩然之气”。
这里的“气”,也是精神或心理的意思。比如,今天常说“社会风气”、“民族气节”、“气贯长虹”、“气氛”、“气愤”、“鼓气”、“生气”等等(太多了,举不胜举),其中的“气”,就是指精神或心理状态。
值得重视的是,孟子论气开始有物质的意思。
《孟子·告子上》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蘗之生焉……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不必仔细讲这几句话。所谓“平旦之气”,仍然是空气的意思。“夜气”的后世理解,略如“阴德”。但原意和平旦之气相对,可以不太牵强地理解为:植物夜间呼吸之气。这两种气,是决定万物消长的。尽管孟子的本意更强调它的精神含义,却应该认为,开始有了不可见的物质的意思。
特别是《孟子·公孙丑上》说:“体,气之充也。”
据此,很容易把这种无形之气发挥为无形的物质。
孟子生当战国中期。据以上所考,似乎可以推断:孟子之前,国人不怎么说“气”,偶尔说,大多强调它的精神或心理含义。此外,就是现在说的呼吸或呼吸之气。孟子之后,或大体同时的学者们,开始就此发挥。“气”很快有了“物质”的意思。而且,此种发挥,很快占居主导地位。
那么,怎样继续追寻“气”的来路呢?
显然,最好看看已经释读的甲骨文中有无气字。
5.甲骨文有无气
笔者对甲骨文了解甚少,只能借助有关学界的研究成果。
今所知释读甲骨文关于“气”字的文章只有一篇,即于省吾先生的《释气》。此文可见于《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6.79~83)。于先生从事古文字研究四十余年,新释和新解的字近三百个。自序中首先提及的是“训(按:此处缺一甲骨文。此字为三横,中横短,需造字——直接用三四的“三”字,不很好)为气”。可见,作者很重视这篇文章。
于先生认为,商承祚释为三、容庚疑彤、郭沫若释为川是不对的。为了证明新释,他举出十一个个甲骨文例和一个金文例,且提及陈梦家先生比较赞同他的训释。然而,于先生认为:气训乞求、迄至、讫终。(注:“释气”中,乞求之乞作气,迄和讫字中的乞也作气)总之,没有从孔子所谓“血气”直到当代所说气的意思。换言之,甲骨文中没有中医所谓气,也没有当代所谓气。
看来,于先生的新释或新训颇值得怀疑。盖“气”字虽然三横,却应该是独体字,此种初文应该象形。况且,一字三训,除非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有多种引申义,不很说得通。加之,于先生的三种新释或新训都是抽象的,就很难理解。
又,于先生在此文中提及《说文》,而且《甲骨文字释林》中另有“释云”专篇。下文标题7将结合《说文》略述关于云、气二字的浅见。此不赘。
总之,还需要追查“气”的初文和初义。为此,最好再看看金文。
6.金文当中有无气
甲骨文中没有中医所谓气。金文当中是否有气字呢?如何训解呢?
近有陈初生先生编《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48~47)解气即全据于氏之说。看来,于先生的训释,得到公认。只是,仍然没有孔子所谓气的含义。
记忆所及,郭沫若先生有一篇关于“行气玉铭”的文章。也许因为不属于金文,陈先生解气字时仅顺便提及于先生的见解,谓“晚周行气玉铭,有?(按:为气内加火)”字,从气作?(按:为气内加火)”,又称“此例晚周古文常见,不备引”。这个(按:为气内加火)”字无疑与今气功之气相通,而且应该是炁字的源头。
是否可以说气字是晚周才出现的呢?显然不能。上文提及,孔孟都多次提到今所谓气。《左传》和《国语》中的气字也比较多。不能说它们是无源之水。
再查《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张再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中《西周金文字频研究》,没有发现气字。故至少可以说,至今没有发现西周金文中有气字。至于此书何以与陈氏之说矛盾,笔者不敢妄断。
再值得查考的,是《尔雅》和《说文》。特别是《说文》,虽然成书于东汉,却是公认内容最丰富且最早的字典。其中关于“气”字的解说,对我们应该有所帮助。
7.《尔雅》和《说文》解气
《尔雅》解气对我们帮助不大。其中4处涉及气字。分别为“郁,气也”、“四气和”、“天气……地气”、“中国之异气”。其含义均见于《内经》而且不涉及气的来路。
许慎说:“气,云气也。象形。”
又说:“氣,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
注意!今简化字“气”,才是它的本字。繁体的“氣”,不但不是本字,起初更不指“气”的本义。有的人解释“氣”,据其中的“米”字,说氣指细微物质,有些想当然。
许慎说,气是象形字,按说应该很早出现。那么,最初可能指什么呢?
且看许慎解雲:“雲,山川气也。从雨云。”
拙见以为,莫如解作“雨气也”。这样非常明白确切。这且不管。值得重视的是:尽管雨在雲字中也表意,其中的“云”,更应该是象形且同时表意部份。此所以许慎说:“雲,山川气也。”雨既然没有其他解释,雲中的“云”,就是“气”。再看《说文》,没有“云”这个部首,却有古文“云”的象形字——很接近“气”。故“气”的初义很可能是“云”。即“气”的象形字,是从描画云来的。今简化字“云”与“气”,仍然形近。最初很可能是一个字。至于“云”何时转义为“气”,不可确知。
8.其他子书论“气”
首先说明,即便名义上属于先秦的子书,大多经过汉代整理。其中可能掺入秦汉人的作品或见解。至于汉代及以后的子书,只能据以说明各有关时代学者对“气”的理解和发挥。简单说来,宋儒之前,子书对气的见解,没有超过《内经》。由于子书太多,各家哲学通史等已经基本上理过它们关于“气”的论述,下文会扼要介绍有关说法,这里仅略举重要子书中“气”字出现的频率。
为了利于分析,上文讲到的《论语》和《孟子》也列出。
《论语》约2.2万字,气字约6见。(血气方刚一段即3见)
《墨子》约9.4万字,气字约19见。(迎敌祠一篇即9见)
《墨子》另本(无迎敌祠等篇)约6.3万字,气字约6见。
《孟子》约4.5万字,气字约20见。
《庄子》约8.6万字,气字约46见。
《荀子》约9.1万字,气字约27见。
《吕氏春秋》约11.9万字,气字约97见
《淮南子》约16.5万字,气字约236见。
《春秋繁露》约7.2万字,气字约231见。
《论衡》约24.7万字,气字约831见。
总之,可以明显看出,自战国中期开始,气字出现的频率开始增大。进入汉代,突然大增。于是,《内经》如此多见气字,即可理解。
[color=#0000FF]三 战国中期至两汉的气和气化学说
据笔者所知,至今为止,没有一家哲学通史,像上文这样,把“气”的来路追寻这么远。当然,这不等于说,哲学史家完全没有把握好“气”的概念。只是,总的看来,他们所述,基本上是战国中期之后的概念。有关概念只能和《内经》互证,而且,哲学史家最重视的不是与自然科学关系密切的内容。
下面,谈谈战国中期至两汉的“气”和气化思想。
最先发扬气和气化学说的应该是道家。
由于《老子》过于简约含蓄,特别是,哲学界至今对此书争论很大,这里不谈。
庄子说:“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相生。”(诸子集成本.庄子·知北游.上海:上海书店,1986.323)
这两句话没有点出气字,但“有伦生于无形,形本生于精”,就是无形之气形成有伦之体的意思。精也应该指精气。
同篇讲人生死时,则说得很明确。他说: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同上  320页)
庄子持唯心观。在他那里,道是宇宙的本体,其次才是气。然而,既然“万物一”,“通天下一气”,那么,气就是物质——构成万物之质。至于“人之生,气之聚”,则是确切无疑地说,人体也是气构成的。上述引文中,显然还暗含了“气化”之意。庄子有很多话与《内经》相通,不再引。
庄子和孟子是同时代的人物,他还特别喜欢揶揄儒家。不过,他对气的发挥,还是可以看作在孟子思想上的进步。比如他说:“人之生,气之聚”,就和孟子所谓:“体,气之充”相距只有一步之遥。
从哲学角度看,先秦两汉是否明确提出过气本体论思想呢?只能说有很接近的思想,但不是很明确。
先秦显学中,儒家的荀子也接受并发挥了气和气化说。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诸子集成本.荀子·王制篇.上海:上海书店,1986.104)
气对荀子认识生物和非生物、植物和动物、动物和人的区别显然很有意义。
荀子也提及治气养心之术,说: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诸子集成本.荀子·王制篇.上海:上海书店,1986.15~16)
这一套治气养心之术,显然经过儒家思想改造。
《孟子》论气上文讲过,大体同时的儒家是否有人多言气呢?
今本《春秋繁露》中,引用了《公孙尼子》一段话如下:
“公孙之养气曰:‘里藏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热胜则气□,寒胜则气□,泰劳则气不入,泰佚则气宛至,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则气慑,凡此十者,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故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第七十七.见: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447~448)
这简直是医家之言。
看来,孟子时代很多人谈气、养气。《孟子》原话也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而且是和“孟施舍之守气”相比较提出来的。
《汉书·艺文志》说,公孙尼子是七十子弟子,很可能和孟子同时。可惜此书已佚。
看来,儒家后学有过注重养生的人,而且主要从气的虚实阐发,似乎还有了“藏”(洪钧按:“里藏”含义是否略同《内经》之“藏府”,还须有更多的依据)的概念。这在孟子和其他儒家后学是不会看作大儒的。像墨家后学有别墨一样,公孙大概属于别儒,故被忘却了。引文中,没有阴阳五行字样,大约能说明,当时的医理很少用阴阳五行说。
注重科学的墨家那里,无明确的气的概念,特别是没有抽象的气的概念,此颇可疑又颇可惜。墨家是主张原子论的,这个学派的其他主张,受到儒道两家的排斥。气虽然未明确与原子论对抗,但暗含无限可分的之意。这也许是为什么,墨家少言气。不过,庄子、荀子之说已经很好了。
汉代学者纷纷言气。
应该先说一下董仲舒,因为,不少人认为,“元气”之说是他首先提出来的,而他恰好是汉代第一大儒。
查今本《春秋繁露》,没有专题论气。极端主观唯心论的他,不可能提出客观唯物主义“气”论。一般说来,“气”论更适合于客观主义者提出,不管他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以下引文俱本苏 舆撰,钟 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注篇名、页码)
比如,他这样说人:“为生(按:即父母)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本,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为人者天.318)
又说:“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春生夏长,百物以兴;秋杀冬藏,百物以藏。故莫精于气,莫富于地,莫神于天。……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人副天数.354)
又说:“地出云为雨,起气为风。风雨者,地之所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于天。命若从天气者,故曰天风天雨也。”(五行对.314)
可见,他虽然言气,却很浅薄。
那么,所谓元气是怎么回事呢?他说:
“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王道第六.100)
看来,董仲舒的元气从发挥《春秋》“王正月”三字而来,与《淮南子》中的元气说,目的不同。由于董氏和《淮南子》成书时代很接近,谁先提出元气说,不可确考。
不过,他又说:“为一元者,大始也。……唯圣人能属万物而系之元也。……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原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玉英.67)
此说倒很接近《淮南子》。所谓“大始”,即如《易·系辞》所说“乾知大始”。元在天地之前,正如《内经·天元纪大论》所说:“太虚辽阔,肇基化元。”不过,天地有终始的说法,不始于董仲舒。
《淮南子》中有更明确的元气说。如: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属属,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阳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按:淮南子·天文训.上海:上海书店,1986. 诸子集成本35页,此段无“元”字,遵注文加入)
这段话讨论宇宙演化过程,是那时的科学理论。值得重视的是,文中出现的元气,虽然在天地之前,却在道、虚廓、宇宙之后。《淮南子》属于杂家,故采入道家思想。“道”就比“元气”高两个层次。又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有绝对空间的思想,即宇宙和气以前的“虚廓”。按后世解释,“宇宙”即时间和空间之义,这里特别提出“虚廓”,应是强调绝对空间。在爱因斯坦之前,西方科学就预设有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淮南子·本经训》又说:
“天地之合阴阳,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淮南子·本经训.上海:上海书店,1986. 诸子集成本,116)
至此,气开始与阴阳联系了。不过,这句话的意思也很清楚:“气”是阴阳交合,天地陶化的载体。或者,没有气就无所谓天地、阴阳了。据此,我们只能说,气就是物质。
总之,先秦两汉的气和气化说,已具备物质和物质变化的意思,但气还未明确上升到宇宙本体。
东汉初年的王充,把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发挥到极致。
他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谈天.上海:上海书店,1986.见:诸子集成本,105)
显然,他认为,天地自然不过是气。
又说:“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以立长短之形,犹陶者用土为簋廉,冶者用铜为柈杅矣。”(论衡·无形篇.同上,13)
把人秉气于天而得形体,比作陶冶制作器皿,显然是很彻底的唯物论。
又说:“形之(包)血气也,犹橐之贮粟米也”(同上,14)
显然,在王充那里,生命现象毫不神秘。
又说:“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且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因气而生,种类相产,万物生天地之间,皆一实也。传曰:‘天地不故生人,人偶自生’。”(论衡·物势篇.同上,31)
王氏反对那时儒家的主观唯心论的“天地故生人”,是正确的。说“人偶自生”,而且和鱼生于渊、虮虱生于人体类比,则是受时代局限。可惜,直到李时珍,都没有超越他——认为一切生命都可以偶然地一步出现,此后才是“种类相产”。
六朝思想变迁纷乱,而且气和气化说确以两宋最发达,故以下直接说两宋。
[color=#0000FF]四 两宋的气和气化说
宋儒的突出贡献是,把气提高到本体论高度,并用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
最先提出气本体论的是张载。他说: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洪钧按:即客观规律)也。”(张载集·正蒙·太和篇.北京:中华书局,1978:3)又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8)
一句话,宇宙万物自始至终无非是气在变化,即气化。所以,气等于西方哲学所说的物质。
张氏不认为有绝对的无,把空间(即太虚)理解为物质(即气)的存在形式,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空前的。
显然,宇宙之本体为气。气是万物之质,它一直处于变化状态。正是基于这种本体观,张载讨论过许多自然现象,特别是天文或天体运动现象。读者不难从许多哲学史著作中查到,此处从略。但提醒读者注意,近代西方大科学家如伽里略、牛顿,当时所注重的,也是如何解释天文和天体运动现象。常人认为,天体及其运动是很奥妙的。这只不过是人类时刻接触地表的事物,认为对它们了解得比较多的缘故。其实,天体及其运动是相对简单的,因而,近代科学最先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突破。
张载还用气化分动植物,说:
“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有息者根于天,不息者根于地。根于天者,不滞于用,根于地者滞于方。此动植之分也。”(正蒙·动物篇.同上,20)
又讲声学:
“声者,形气相轧而成。两气者,谷响雷声之类。两形者,桴鼓叩击之类。形轧气,羽扇敲矢之类。气轧形,人声笙簧之类。是皆物感之良能,人皆习之而不察者尔。”(正蒙·动物篇.同上,20)
与张载基本同时,又是他的表侄的程氏兄弟明确提出气化说。
他们认为:万物之始,皆气化。
这种气化说,近于西方19世纪还盛行的“生物自然生成说”。如:
“殒石无种,种于气;麟亦无种,亦气化。厥初生民亦如是。致如海滨露出沙滩,便有百种禽兽草木,无种而生。……若已有人类,则必无气化之人。”(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880)
“生物自然生成说”——即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界中很快地自然生成,不但很不科学,而且没有最后摧毁上帝创世的教义。所以,西方科学家,花了很多功夫证明此说是错误的。最后摧毁此说的人,正是近代医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巴斯德。相信很多人知道他的著名实验。

程氏认为,气是可灭可再生的。如说:
“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元之理。天地如洪炉,虽生物削烁亦尽,况既散之气,岂有复在?天地造化,又焉用此既散之气?其造化者,自是生气。”(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880)
这种思想,显然和物质不灭定律相矛盾。不过,在中国,这种认识并不直接通向唯心论,更不会成为神学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则不然。由于西方教义说万物(自然包括宇宙)是神造的,物质也就是神造的。于是,万物就是无中生有,最后必然有中生无。即世界有末日,物质会随着万物消灭。科学要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证明物质不灭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我国古代,集客观唯心主义之大成者是朱熹。他主张理是本体,认为理和气可以分开,而且理在气先。他说: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 (朱子语类·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96.1~2)
朱熹也曾用气化说解释宇宙演化、天地生成过程。他说: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朱子语类·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96:5)
朱子的上述见解,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天体论。
上文提及,古代的气化学说,在解释生物出现时,始终没有明显进步。到朱子,仍然认为,人也是一步气化形成的。如:
“问:生第一个人时如何?曰:以气化。二五(洪钧按:即阴阳五行)之精合而成形,释家谓之化生。如今物之化生甚多,如虱然。”(朱子语类·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96:6~7)
尽管朱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这方面的认识,和王充完全一样。
《朱子语类》可以从网上下载,部头很大。理气就占了前两卷,其他130多卷,也不时讨论
有关问题。古代学者中,讨论旧学而涉及自然科学者,以朱子最全面。
[color=#0000FF]五 物质和物质变化——东西方科学的共有基石
弄清气即物质,气化即物质变化之后,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气和气化学说是东西方科学的共有基石。换言之,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潜容性最大的学说。这一学说有三大要点。
一是肯定外在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是宏观有形之物由微观无形之气构成。
三是强调变化,特别是有形的变化应该以无形的变化来解释。
肯定了一个独立于人体主体的客观外在世界——气或物质的外在世界,就为自然科学提供了认知的对象。
古人基于这个学说,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的解释,自然难免粗疏、武断和猜测,这在近代西方科学家那里也很常见。
中国人似乎认识不到气和气化说这块科学基石之可贵,西方近代科学家则花了很多功夫,付出极大代价,才从上帝那里把客观的外在世界解放出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无论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是气还是原子,剩下的问题只需科学来解决了。
[color=#0000FF]六 气和气化说的当代阐释
气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概念,在古人那里有比较牢固的经验基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蒸发和固体燃烧过程,都是物质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万物生长发育,则是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有形的本意,是肉眼可见的意思。肉眼不可见之后,是否还有进一步构造呢?气化学说没有深究。虽然有元气、精气、清气、浊气等说,而且,古人显然知道,无形之气还带有原来有形之物的性质(如挥发后的气味等),但没有进行进一步猜测或思辨。
那么,气是否有类似今日基本粒子那样的含义呢?这点也不明确。只在解释宇宙生成时暗含此意。太虚之气要变为万物,第一步是分为阴阳二气。此前的气,应该是无区别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基本粒子,也可以理解为类似所谓“以太”或“场”等物质存在形式。
总之,应该说,气包括一切微观物质。
据此,怎样理解“气化”一词呢?显然就是现在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且主要指肉眼不可见的那些过程。现在已经可以借助物理、化学(对医学来说是生理学和生化学)基本上说清这些变化究竟是怎么回事了。人们大概不会拒绝当代科学,非要坚持发扬中医气化学说特色了吧!遗憾的是,至今有人把气说得玄而又玄。故这里不得不追本溯源,涉及广泛的领域,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
[color=#0000FF]七 墨家的原子论
气论和原子论都是关于物质的理论。近年来,不少人把中国古代科学发展迟滞主要原因之一,归罪于气论。也有人把气说成至今没有认识到的东西。上述说明已经足以驳斥这两种极端认识。其实,西方人也不是没有过类似“气”的思想,中国古人,也有过相当成熟的原子论思想。作为哲学思想,原子论可能比气论更能启发人们进一步探讨物质的分类、构造和功能的微观基础。但只是可能而已。就上文提到的,古人用气化学说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而言,它比原子论更方便些。而且,气论或气化学说并不完全排斥原子论。
不过,在中国,自战国末开始,气和气化学说确实占了上风。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物质学说,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墨家的原子论。
有关原子论思想,主要集中在《墨子·经说》。
墨家术语非常难懂,笔者不再引用原文,而直接介绍前人的解释。
“后期墨家认为‘宇’由物质构成,于是进一步对物体的组织构造作具体分析。他们认为宇宙间的万物由人体器官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粒子构成,由于物质粒子组织结合方式不同,也就产生了周围世界各式各样的物体。其组织结合方式共有五种:⑴有空隙的组织结合,叫做‘有间’。⑵相互充满的组织结合,叫做‘盈’。这是主要的组织结合方式,许多物质粒子到处充盈着,物质就可能积厚起来成为体积。例如有‘坚’的属性的物质粒子和有‘白’的属性的物质粒子到处充盈着,也就组织结合为‘石’。⑶相接触连结的组织结合,叫做‘撄’。如果接叠得完全契合,就和‘盈’一样;如果只有一部分互相接叠起来,叫做‘体撄’。⑷不规则的组织结合,叫做‘仳’。这种组织结合有的接叠,有的不接叠,是杂乱得没有规律的。⑸有秩序的组织结合,叫做‘次’。这种组织结合既没有空隙,也不相接叠,是有秩序地排列起来的。
“后期墨家认为,万物是多种物质粒子通过以上五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方式构成,而且认为这种物质粒子具有不可分割性,这和古代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主张万物是由一种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构成是一样的。墨经把几何学上的点叫做‘端’,同时也把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称为‘端’,并且对‘端’的不可分割性作了具体解释。
“后期墨家对物质世界作这样具体的分析,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空前的。”(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460~461)
到了汉代,墨家的思想成了绝学,其物质理论竟然没有机会与气和气化学说融会而升华,这实在是中国科学思想史上极令人遗憾的事。
[color=#0000FF]八 《内经》或中医论气
1.关于重要的气的概念的统一
《内经》中有近3000个气字,必然有多种气。由于《内经》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关于重要的气的概念很不统一。至今,中医基础教材和有关文章在统一有关概念方面做得也不很好。
比如有的人看法如下:
“首先,对《内经》(含《素问》和《灵枢》)进行逐章逐句的分析和统计,确定各种气名共2997个,气名有271种,笔者将其分为5类:①物质性内气(如真气、陈气等共109种);②功能性内气(如气化、脱气等共79种);③物质性外气(如天气、杀气等共69种);④功能性外气(如气交、气迫等共9种);⑤内外气(即有时指内气,有时指外气,如真气、邪气等5种)。而《内经》所涉及的气学理论决非‘精气神’‘气血津液’和‘五运六气’等所能概括。其内容宏博多采,是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核。” ( 王明辉,王风雷.内经中的气.1998.1.14上网)
此文按物质、功能、内气、外气将《内经》中的气作了分类,却暴露了作者的思维混乱。比如若问:“功能性内气”难道不是物质吗?如果是(显然是),那么和“物质性内气”有何区别呢?故此种分类意义不大。又,把“气”说成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核”也不准确。如何总体把握气,见下文。
由于古人关于物质的详细认识太少,关于气大多是思辨的概念。笔者认为,以下重要的气的概念应该统一。
《内经》中,重要的“气”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综看全书,无歧义的。如:
“谷气”约21见,均指由食物消化而来的肉眼不可见的营养物质,即现在所谓食物的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邪气”约122见,均指外邪。
“上气”约19见,几乎无例外地指呼吸困难。
“气血”约19见,含义均与现代理解相同。
“血气”约131见,含义略同气血。
②略有歧义,但应该按经文定义理解的。如:
“精气”约39见,应该理解为后世所谓“正气”。即既包括先天之气,也包括后天呼吸以及水谷消化之气。试看《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应该以该篇为准理解精气。其中,精气与邪气相对,故“精气”即后人直至今日所谓正气。
“正气”约11见,除一处歧义外,均与《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精气”含义相同。今人多说“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故精气应并入正气。
“真气”约19见,应该理解为先天之气。
《灵枢·刺节真邪论》说:“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故真气指先天之气。
“营气”约15见,含义即血液。
《灵枢·营卫生会》说:“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卫气”约74见,大多不是后世所说卫外之气,而是指食物所化的血之外的营养物质。
《灵枢·营卫生会》说:“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③无须详解的。如
阳气约153见,阴气约82见,天气、地气各约52见,水气、火气各约10见,金气、土气各约2见,六气约18见,五气约22见,经气约15见,均无须详解。所谓无须详解,是因为它们可以按照“气合而有形,因变而正名”的原则直接理解。
④多歧义的。如:
神气约17见,有时指正气,有时指血液,有时指精神。
清气约17见,大多不是与浊气相对,而是指清湿或寒凉之气。
浊气约13见,大多指与营气相对的营养物质。
此类概念不很重要,又有严重歧义,不必勉强统一。
2.《内经》论气和气化的总评价
上文提及,把气看作中医体系的内核不很妥当。其实,说气是中医的最高范畴也不准确。本讲开头说:“气”和“气化学说”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也不很贴切。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气呢?把它和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一起看才容易说清。
“气”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理论的关系,就是传统哲学中“气”与“理”或“道”的关系,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物质和理论(或规律)的关系。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属于“理”和“道”——规律,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在客观唯心主义者那里——比如朱熹那里,气与理是可分的。在客观唯物主义看来,则不能离气言理。马克思主义就认为没有脱离物质的理论或规律。
故不能说气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核”,说气是中医体系的最高范畴也不准确,而应该说气是中医研究的对象。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庄子·知北游.上海:上海书店,1986.见:诸子集成本,320)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中,气怎样聚散的。
当然,《内经》论气又不限于人体。
今《内经》中,有大量论述气化的文字,但是,除七篇大论之外,“气化”两字连写而且是一个词,仅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其中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该篇还讲:“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此外如:“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灵枢·本藏》)文中所说的传导、变化、化物、化水谷、行津液等,都属于气化。类似说法,还见于《素问·五藏别论》、《灵枢·卫气》等篇,举不胜举。
如上文所说,气化学说不限于说明人体内的变化。我们的古人,很早就用它解释宇宙生成、天体演化、四时递变、万物出现、风雨阴晴、声光雷电、生物进化等,即一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现象。今《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一幅基于气化学说的宇宙万物演化图。这段话应该和《易传》乾坤两卦的彖辞同源,只是多了阴阳、五行字样。王冰注解说:“太虚,谓空玄之境,真气之所充,神明之宫府也。真气精微,无远不至,故能为生化之本始。”(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64)这段论述,很接近气一元论。
一句话,宇宙万物自始至终无非是气在变化,即气化。所以,气等于西方哲学中所说的物质。气化便是物质变化。气化而有形,便指万物有不同层次的构造而能为人眼看到。今物理、化学、生物学中,凡总称物质,仍系哲学的物质。因此,气化学说并非中医特有。自然科学就是研究物质构造、运动和变化的。说气化学说的科学潜容性很大,就是因为它与现代科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完全一致,即互相兼容。在认识事物、解释现象时,古今人之间,只有精粗之分。换言之,中医原可以接受一切近现代科学关于物质(包括生物)构造和变化的理论。现代科学(包括医学)也可以吸取中医学说的精华。
3.与阴阳五行无关的气化生理
中医基础理论,固然终于借助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建立了一种特色体系。然而,我们细查《内经》便知,在借助诸说之前(或不用诸说),古人靠当时的观察常识和气化学说,已足以粗略地说明人体生理。如讲人的生成: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经脉》)
上述说法可能太概括,但绝无与西医生理、生化根本不相容处。再如,解释人体维持生命: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灵枢·营卫生会》)
这种消化和部分循环、呼吸生理,只是比较粗略,但无明显错误。
又如解释“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便完全据胃肠道解剖和气化生理说:“平人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灵枢·决气》)显然基本正确。
对人体一生中的基本生理变化,《内经》也有多处很概括但比较准确的说明。最全面的,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读者较熟悉,不再引原文。
有躯干,有脏腑,有血脉,有血脉中运行的气血,有胃肠化水谷补充气血津液,有呼吸补充精气,这样的人体已经相当完整了。其中最活跃的东西是谷气、血、津液。它们都是水谷化成。《灵枢·决气》对精、神、气血津液、脉有系统定义,不再引。他篇亦有多处说明。
注意!没有联贯循行全身的血脉,人还不是一个活的整体。那样的整体观,不能算是科学意义上整体观。又,《内经》讲水谷化为气血津液,一定要说从胃到肺,很可能当时有模糊的门脉和小循环解剖依据。
各种生命活性物质中,中医最重视的是血气(已非哲学上的气)。反复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灵枢·本藏》)“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五脏生成论》)这些认识都超出了常识,不是猜测,也没有错误。
注意!上引《灵枢·本藏》,血气与精神连写,这里的气不再指精神。
总之,单为较粗疏地说明人体生理,气化学说已够用,而且,其中没有与近现代生理、生化不相容处。
4.气与阴阳
阴阳不是气,而是道,即张载和二程所讲的道。朱子讲的“理”是可以与“气”分开的,而且理在气先,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是,论述阴阳与气的关系时,和张、程没有大区别。
这个道理,是天地(自然界)的总道理。原始无区别之气,变化为万物的第一步,就是先分为阴阳二气。万物既出,仍然不断变化。这时万物又有多层次的阴阳构造和变化。一般而言,在上者、在外者、活动者、主动者、热烈者、轻清者、味薄者为阳,反之为阴。《内经》对此有详尽的分类,而且相当一致。
阴阳说统帅气化最关键的一句是“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前所说,气化学说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式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以及天文、地理学。在医学中,我们自然更重视其生理、生化学含义。故气化(包括化物、传导、变化、化气、成形等次级概念)略同于现代医学的“代谢”一词。“阳化气,阴成形”,有助于我们总体把握代谢。如分解与合成,同化与异化,兴奋与抑制,亢进与衰退、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的阴阳属性都很容易判断。调控代谢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其阴阳属性也很清楚。凡兴奋机体,促进分解、异化、能量代谢的属阳。这一方面过盛,中医称为阳盛或阳亢(时间过久即变为阳盛阴衰)。反之,即为阴盛(过久必为阴盛阳衰)。对此作者已在“中西医结合论阴阳”(赵洪钧.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医学与哲学,1997(1):28)一文中讨论过,今从略。由此,我们应该悟到,阴阳盛衰证,是一种综合病理状态(中医没有微观阴阳盛衰证概念)。企图用分析实验方法,找出或某些微观指标,探讨其实质(特别是用作诊断指标)的作法,有待斟酌。由上文中西医结合探讨气化,大约已能明白,哪些反映整体综合状态的宏观指标,最适于用来判断阴阳盛衰。由此,我们也可以对某些动物模型到底属于阳虚还是阴虚的争论,取得一致看法。
5.气与五行
无论把五行看作五类物质还是五种元素,总之都是物质,也就是气。中国古人没有严密的元素概念,所以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篇》)那么,五行还有恶气,于是五行称不起元素。《内经》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却从未明言人直接由五行构成。因为,金木水火土与人的血肉之躯之间距离太大,古代的生产生活常识,不允许有这种推断。五行的理论作用,是和五脏与五味、五臭、五色、五窍、五时、五方、五音等发生逻辑联系。然而,这种联想推理很不可靠。后世中医理论,实际上把这些联系大部打破了。连其中最有用的五味所入,也不能统帅药理。比如,柴胡味苦辛,归心包、肝、三焦、胆经。五味子味酸(实则五味俱全,以酸为主)却归肺、肾、心经。几乎没有一味中药,是严格按五味所入归经的。至于生克理论,也基本被打破。李东垣主张诸病从肠胃而生;刘河间主火热论;朱丹溪主相火论;张介宾主阳有余;王清任主气血,均不重视五行生克。看来,从朴素的五行学说到复杂的人体生理之间,这一大空白,有待借助当代生理学、生化学来填补。
[color=#0000FF]九 气化学说的局限性
中医之外的气和气化学说的局限性,上文已经提及。这里直接说中医——实际上即《内经》的局限性。
简言之,气化学说的局限性,是因为古人对物质的分类认识太局限,无法细致准确地说明气化过程,只能辅以某些思辨概念进行探讨。所以,当代读者初读《内经》等中医书,会感到“气”难以捉摸。
到底怎样把握气呢?
从哲学高度讲气,允许有思辨性质。这一点,《内经》解决得比较好。《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由此,我们可以定义气为:一切有形之物聚合之所从来。怎样给气正名呢?即看它合成什么物。如谷气、水气、五行气等。
即便如此,仍需辅以某些思辨概念。
以《内经》推演最细的谷气而言,谷物入胃是直观的。在胃肠内分别糟粕、津液、宗气,就有些靠思辨了。宗气进一步气化,更要靠思辨。现在较公认的说法是,再分为营气和卫气。营卫最终变成什么,靠思辨也难猜测。
假如,古人知道食物原由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水(水当然是知道的,但它怎样在体内气化或代谢,古人不可能说清)等构成,必然会探讨这些有形之物怎样在消化道内气化,以及消化吸收的谷气怎样再进一步被细胞利用,即进一步气化。那样,最终也必然会发现三羧酸循环。
思辨色彩最浓的是真气和宗气(又称大气)。
《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洪钧按:今或称元气),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看来真气可以理解为遗传物质。但《素问·离合真邪论》却说:“真气者,经气也。”《内经》难读的原因之一,就是概念不统一。
宗气本来就是谷气。但是,古人无法解释,人怎样维持呼吸和心跳(《内经》时代,似乎不知道心跳,只知道今所谓心前区有“动气”),故猜测说:“宗气(《灵枢·五味》称为大气)积于心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这种猜测在当时很高明,和现代呼吸、心跳生理相比,就太模糊了。
也有最简单的气。《灵枢·口问》说:“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显然指空气。
有的作者说,气指能量或功能,似乎脏腑之气意指脏腑功能,这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在古人那里,气既指物质又指能量,而且更强调物质的含义。有形器官之气,首先指构成它的物质。以《内经》极重视的肾气而言,就应该理解为,调控某些生命周期、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物质,功能只能通过物质体现。其他脏腑的气,也应这样理解,即具有各脏腑特有功能的物质。
古人受时代局限,是不能责备的。倒是他们积极、认真地借用当时的各种学术,做出很多天才的猜测,值得我们钦佩。若中医先贤生当今日,必然不会满足于有限的观察常识和哲学思辨,必然不会排斥近现代科学的新理论。这应该是当代气化研究所持的正确态度。
最后,再次指出,古代医家对气和气化学说的认识是不足的。近代医家甚至有很浅薄的误解。比如:
唐容川说:“西洋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唐容川 《本草问答》)说明唐氏不大了解西医怎样讲代谢,以及那时西方的生命起源和进化理论。
曾觉叟说:“中医之根本在气化,西医之根本在物质。”(曾觉叟.以中以不能科学化之理由告国人书.国医正言,第一年汇刊)显然,曾氏不知道,“气”本来就是物质。
吴汉仙说:“细胞之学,创自德医,气化之学,始自灵素……气化其本也,细胞其末也。”(王慎轩编.中医新论汇编.第一册:7~8)吴氏批判细胞病理学的机械论倾向是对的,但显然不知道气化和代谢的关系。

[color=#0000FF]参 考 文 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3]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罗石标.也谈气.中医杂志,1962(3):26.
[5]危北海.答“也谈气”.[J]中医杂志,1962(3):27.
[6]洪梦浒.评“气”既表物质又表功能的两义说.[J]中医杂志,1983(3):4
[7]吴弥漫.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略论气的二元含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10
[8]王明辉. “气”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新中医,1980(2):1,(3):6
[9]储为忠.中医“气”的本质.[J]中医药学报,1981(4):18.
[10]洪梦浒.关于“气”的一义和多义.[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4):8.
[11]陈守中.试论气的多义性.[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4):5.
[12]瞿岳云,帅明华.略论中医学“气”的实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4~7.
[13]徐江雁,高天旭.论营卫与气血、脏腑的关系.[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3):51~52.
[14]杨玉辉.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1:15~20.
[15]余冬梅.中医之“气”的再认识.[J]江苏中医,2002(21)6:4~6.
[16]孙广仁.古代哲学的气化学说与中医学的气化理论.[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5:1~4.
[17]冯学中.气血论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之刍议.[J]山西中医,1996(3):4~6.
[18]王振瑞.中国古代精气论与古希腊原子论.[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45.
   
   
23
发表于 2018-7-27 18:28:47 | 只看该作者
费了很大的劲,用了很多的功,却在关键处出了问题。

气依然是不清不楚,文中的很多理解是有问题的。
22
发表于 2018-7-25 09:31:04 | 只看该作者
           “气”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
       应该说,在中医理论中,“气”至少是和阴阳、五行同样重要基本的概念。比较一下“气”和阴阳、五行在《内经》中使用的频率,就能初步说明问题。
     《内经》中,有近3000个“气”字。 相比之下,其中“阴阳”连写出现约290次,“五行”连写约24次。今《内经》162篇,共约18万字。除外标点,大约16万字,“气”字约占1/50。显然,“气”比阴阳、五行出现的频率高得多。实际上,在《内经》中,气字出现的频率,仅次于虚词之、者,在所有实词中,它出现的频率最高。
====================================================================
       气,是一个字。与其他不同的字组成一个词的时候,气这个字的含义大不相同了!大肠里的气与肺里的气是两回事。为什么阴阳、五行要求连写?气为什么不要求连写?为什么虚词要除外?……在统计之前,已经潜意识的按照自己预计设想的目的(先入为主)去寻找证据(疑邻盗斧),这种研究方法是错误的。
       如果按照公平原则,不预设条件,【虚词之、者,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
        这种做学问的方法,这种做学问的人,……
       我们不能把“气”单独拿出来做学问,也不能把物、质、精、经、五、行、阴、阳、意、识、会……单个字拿出来做学问?
        我很难想象,科学主义者怎么意会出来这么一个科学方法,美其名曰:大数据、尖端科技、云计算、软件设计……
21
发表于 2018-7-25 08:35:07 | 只看该作者
       【不但精神是气所化,五行也是气所化。至于阴阳,《内经》虽然多讲“阴阳之道”,但古人认为,宇宙演化的第一步,就是“元气”化为阴阳之气。于是,没有气和气化,就没有宇宙,没有万物,更谈不上脏腑经脉等构造和功能。】

==========================================================

       这种先入为主、疑邻盗斧式的做学问,差之分毫谬之千里。他就不知道还有理一元论、神一元论之说。把一辈子都折进去了。
20
发表于 2018-7-25 08:25:51 | 只看该作者
       气一元论、理一元论、神(心)一元论,论战的是:气、理、神之间的关系,哪一个是世界的本源。中医理论中的气,是讨论精气神的关系,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脏腑功能、气血沿经络运行、卫气营血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与世界本源没有必然关系。
19
发表于 2018-7-25 07:54: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7-25 00:18 编辑

   其二,哲学里的物质与精神意识与医学里的物质与精神意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医学里,物质是指具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电解质……,而意识是指昏迷与清醒、意识昏浊、精神错乱……等等具体的病理状态,这与哲学里的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风马牛不相及。所以,气一元论中的气,与中医理论中的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18
发表于 2018-7-25 07:44:28 | 只看该作者
        气一元论中的气与中医理论中的气是两回事!
         气一元论、理一元论、神(心)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内的三个学说,这与现代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中的物质与意识,具有相似性。唯物论认为先有物质,后与精神意识;唯心论认为先有精神意识,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形成的。同样,气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理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道);神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神。现代的气一元论把气解读为:微细的物质,完全套用唯物论,岂不知唯物论有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之分,当把气等同于物质的时候,已经滑到了机械唯物论的怀抱,把中国古典哲学的辩证唯物观改造成了机械唯物论。这是其一。
17
发表于 2018-7-24 18:50:28 | 只看该作者
“气”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理论的关系,就是传统哲学中“气”与“理”或“道”的关系,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物质和理论(或规律)的关系。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属于“理”和“道”——规律,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在客观唯心主义者那里——比如朱熹那里,气与理是可分的。在客观唯物主义看来,则不能离气言理。马克思主义就认为没有脱离物质的理论或规律。
故不能说气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核”,说气是中医体系的最高范畴也不准确,而应该说气是中医研究的对象。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庄子·知北游.上海:上海书店,1986.见:诸子集成本,320)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中,气怎样聚散的。--------------------------------------------
  【“气”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理论】的依据是天体运动,阴阳是日月运化之气,五行是日月,五星七星周肇之气,天人相应,应在共守生长化收藏的五行大法。【传统哲学中“气”与“理”或“道”的关系】是把天体运化的规律理性化,因此,哲学具医学之理,但不是医学。医学是阴阳、五行之气气化和生化的真实表现,是气化万物,生化人体的生命理论,是哲学思想的基础,而非哲学思想的产物。
  故,气和气化不是中医研究的对象,而是中医人体生命理论的本质,

点评

完全正确。气一元论中的气与中医理论中的气是两回事!  发表于 2018-7-25 07:31
16
发表于 2018-7-23 07:48:51 | 只看该作者
        “气一元论”的陈词滥调而已。气一元论、理一元论、神(心)一元论,是一个范畴内的事。
         在中医里理论中,精气神合则为一,分之为三。中医理论中没有气一元论。
         作者不懂得哲学范畴里的概念与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是严加区分的概念。
15
发表于 2007-1-3 06:51:05 | 只看该作者

【推荐】【首发】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四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12/28 11:17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张先生一语中的,妙!
老山羊先生妙!
14
发表于 2007-1-2 01:54:5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首发】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赵洪钧先生南京报告稿之四

下面引用由江满月圆2006/12/28 05:57pm 发表的内容:

张先生:您好!和您讨论问题比较高兴,看得出您对于东方哲学特别是佛学有所研究,我之所以走上中医的道路也是因为热爱传统哲学的缘故。不过,我们的分歧仍然非常巨大,细枝末节的问题不讨论了,我现在问一个 ...
    答江满月圆先生:无分别智是佛学智慧的一种,我不是信徒,但感佛、道思想深奥广博,在生活中不断地印证,以探其真。
    达到主观不分辨,这要靠修、行结合。例如,满脑科学知识的我辈,在修炼中首先针对的是疑障,此疑障也是一种法执,破法、我两执始终贯彻在修、行之中,我与自然相融,渐渐模糊边界,无我与自然之分辨。法也如此,法无定法,因自然界本无法,法因缘由理而生,此缘起则此法起,无此缘则无此法。至于如何达到,各人有各人的障,则各人有各人的法,万法归一,归于一理,归于道,归于空无之处,则度一切苦厄,当然包括障。不妄作,试图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
    至于成就,则毫无成就,只是去除了一些人力私智的妄作。本来,对身边的事物,不应作对错之分辨,只要见其因何缘而起,将随何缘而灭的通达即可(在高一层次说来)。但因不能勤而习之,也不敢落于大笑之,充其量仅在若存若亡之境,所以见身边事物,还有发表己见的冲动。只因现代医学的糟糕,被豪华的外表掩盖的现状引入歧途,而高智慧的传统文化,也被这种现状致入支离之境而破碎,所以,以修、行实践参与问题讨论来印证,也希望自己能对传统文化处于正见的状态。
    至于天花,因本人不是医生,不甚了解,只是印象中种牛痘可免疫,但我并不会回避此一问题。28日晚见先生提问,想来中医理论应该可以解释此一现象(高层次可以解释低层次),因俗务缠身必须集中精力完成,至今节日假期略得偷闲,试以方法论的角度回答。
    从中国文化、中医思维来看,以扶正却邪、疏导、自然为本,而不是替代自然、单去灭邪为出发点,这从大禹治水可以佐证,这从许多中医药在实验中没有灭菌作用,或作用不大,但到了人体中却有了强烈的却邪作用可以佐证。带着这一想法,在网上搜索“天花”、“牛痘”知识,原来是因英国外科医生琴纳,偶尔发现挤牛奶的女工很少得天花,而研究发现了牛痘可以免疫。接种牛痘实际上是让人小病一下,激发出人体抵抗天花病毒的正气,不是将天花病毒堵在体外,而是即使有天花病毒来犯,体内也有正气去却邪,这正符合中国文化、中医思维呀,尽管这不是产生在中国,而外国人偶尔的发现,也证明了中国文化、中医思维的正确,并没有证明中国文化、中医思维没有指导意义。而相反的,牛痘的例证,更证明科学与西医指导思想的错误,因为假如不是“偶尔发现挤牛奶的女工很少得天花”的事实作为已知条件,单把牛痘与天花病毒放在一起,实验结果将证明牛痘不能抑制、抵抗天花病毒。另外,正因为是让人小病一下,所以必须要有度,不然若正气极弱,则小病以致并发引发大病。手段是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而使指导框架充实的,它还是被笼罩在正确的指导框架之内的。主观不分辨此时在于:牛、人、少得天花、牛痘病毒、牛奶等等要素的不缺失,才能导致天花疫苗的出现,假如分辨出牛痘也是病毒而加以剔除,研究结果会出现吗?会不会发现吸入牛喘的气而少得天花,或接触牛奶而少得天花等结果呢?
    唯物和科学只可能证明已发现的事物是存在的,不能证明不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所以剔除气的非物质性的“科学”结论,实际上是伪科学的。同时,因为是主观臆断去支离中医理论,以片面的研究用“如果是(显然是)”去批判中医理论,而不进行“如果不是”的探索,是不是非常错误的逻辑呢?且用以对学子们宣讲,阻碍有灵性的学子们进行“如果不是”的探索,是不是误人子弟呢?他自己也将失去向有灵性的学子们学习的机会。

    老山羊先生好!有两个多月不见了,很想念,忙什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13:24 , Processed in 0.1259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