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阳有余阴不足论与四时养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15 12: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阳有余阴不足论与四时养生
“阳有余阴不足”是丹溪对人体阴阳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即使再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人体就存在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的情况。这是他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天、地、日、月、阴阳的状况及观察人体生命发生发展的过程而得出的结论。
养生,又称为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意。注重养生是保持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而养生最根本的就是善于调理阴阳。人体的阴阳,是生命的根本。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之变化,即所谓“四时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跟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善于养生者,就要使人体中的阴阳于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延年益寿。
    一、春培本
    刘禹锡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四季春为首,春比喻生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二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包括我国的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此时天气逐渐变暖,养气渐升,草木萌发,万物生长,一派欣欣向荣之象。春之气候多变,扎暖还寒,最易受外邪。所以有“春夏养阳”之说,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医贯·阴阳论》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因此,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根阴根阳,天人一理也。春季万物初长,固护阳气,阳气乃足,补阴为补阳气生化之本,生化之源也。
    二、夏滋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从立夏至立秋前一日,大约为农历4、5、6月份。此段时节草木茂盛华美,万物长极,阳气达到鼎盛。由丹溪“阳常有余,阴长不足”来看,此时阴气相对阳气之鼎盛更为不足。《格至余论》云:“四月属已,五月属午,为火大旺,火为肺金之夫,火旺则金衰;六月属未,为土大旺,土为水之夫,土旺则水衰。”故夏季滋养阴气,以助阳之化生。丹溪云:“古人于夏必独宿而淡味,兢兢业业于爱护也。”一些好发于冬天的慢性病,如老慢支等,也常在夏季调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夏季炎热,又常遇暑热兼湿之候,阴气虚损,则阳气无所根据。
    三、秋调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秋三月,此谓容平。”秋天天气干燥,气候逐渐转凉。此时阳气始消,阴气初长。此时应及时调和阴阳,使之达到一最佳状态。秋气肃杀,五行属金,五脏属肺,若阴津不足,肺气不得敛,则易患咳嗽痰喘之症。秋季寒凉,逐日变冷,养生者必须保持足够的阴津,只有阴足,才能阴生阳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因此常服润燥生津之品以食疗;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养阴津;精神上应注意心神护理,培养乐观情绪,收敛神气,以静养生。秋以收为主,敛阳气以使阴津固守于内,滋阴气以使阳气不断生化。阴阳二气和谐运动,则天人一理也。
    四、冬固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阳气闭藏,阴寒盛极。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一养藏为本。丹溪于《格至余论》中说:“他÷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正火气潜伏闭藏,以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发生升动之本。”《内经》云:“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温。”所以冬季养生,精神上要采取适当的调神方法,勿使情志过极,勿扰乎阳;起居上早卧晚起,注意饱暖;饮食宜热,以护阴潜阳为原则;冬季亦可进补,以增肾脏的藏精作用。
综上可知,丹溪“阳有余阴不足”对指导养生有重要作用。“顺四时而适寒暑”,丹溪的阴阳理论符合天人合一的观点。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观念。
纵观古今,健康长寿一直是世人所追求、所向往的最朴实、最美好的愿望。合理的养生习惯才能起到预防疾病,维护身心健康和延缓衰老进程的作用,才能尽其天年。  (本文已被浏览 21 次)
2
发表于 2007-12-24 10:40:4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阳有余阴不足论与四时养生

支持![UploadFile=hanghai_040906@y_1198464045.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 18:26 , Processed in 0.0760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