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17 17: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薄荷粥
  【来源】 《医余录》
  【原料】 薄荷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粳米粥,临熟,入薄荷,再煮几沸,发香气即成。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疏散风热。治风热感冒,而见发热恶风、头目不清、咽痛口渴者。
葛根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
  【制作】 粳米洗净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500克,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即可。
  【用法】 当半流质饮料,不计时稍温食。
  【疗效】 清热除燥,生津止渴,降低血压,解肌透疹。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性糖尿病。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食。
生姜粥
  【来源】 《手集方》
  【原料】 鲜生姜6克,糯米50克。
  【制作】 先将糯米加水入锅,煮成稀粥,加入生姜(切碎),再煮片刻,备用。
  【用法】 睡前温热顿服,服后即睡,取微汗为佳。
  【疗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主治风寒感冒兼脾胃虚寒者,症见恶寒无汗、鼻寒头痛、呕逆不食等。
牵牛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牵牛子末1克,粳米50-100克。生姜2片。
  【制作】 先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后放入牵牛子粉末及生姜,煮成稀饭食。
  【用法】 每日服食1次。
  【疗效】 泻水,消肿,通便下气,驱虫。适用于腹水胀满、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脚气浮肿、小儿蛔虫病。
  【宜忌】 牵牛有小毒,用量过大,则会出现神经症状,血尿,大便有粘液血,剧烈腹痛,呕吐等。因此,本粥只能短暂使用,切不可长久服用。孕妇忌服。
粱米粥
  【来源】 《圣济总录》
  【原料】 青粱米100克。
  【制作】 将青粱米淘净,煮稀粥。
  【用法】 任意食用。
  【疗效】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用于糖尿病,症见全身无力、多饮、多食者,兼止泄痢等。
云母粥
  【来源】 《食医心镜》
  【原料】 云母20-30克,粳米或糯米50-100克。
  【制作】 把云母研成细粉末。另把粳米或糯米淘洗后,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薄粥。待粥煮熟时,调入云母,继续煮至米烂即可。
  【用法】 以上为一日量,分作2次空腹温热服食或当正常粥饭,早晚服食,连用3-5天或直至痊愈。
  【疗效】 温中、健脾、止泻。适用于小儿慢性腹泻、脾虚便搪、水泻等。
  【宜忌】 对急性肠胃炎泻痢者忌用。在煮云母粥时。一定要煮成稀薄粥,不宜稠厚。
猪肾粥
  【来源】 《饮膳正要》
  【原料】 猪肾去脂膜一对,粳米100克,苹果10克,陈皮10克,缩砂仁10克。
  【制作】 将肾切细,先煎诸药,去渣后入肾及米,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强腰滋肾,健脾益气。适用于肾虚劳损、气阴不足、腰膝无力、腹痛作泄等症。
鸡肝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雄鸡肝1具,菟丝子末15克,粟米100克,葱白2茎,食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将鸡肝洗净切细,与菟丝子(纱布包)。粟米同煮为粥,粥将熟时去药包,加入葱白、盐及胡椒粉调和,再煮1-2沸即成。
  【用法】 空腹温热食用。
  【疗效】 养肝肾,壮阳事。治肝肾不足,筋骨瘦弱,阳痿早泄等。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性欲亢进,大便秘结者忌服。
香菇粥
  【来源】 《家庭药膳》
  【原料】 小米,香菇各50克。
  【制作】 先煮小米成粥,取其汤液,再与香菇同煮即成。
  【用法】 每日服2-3次,持续服用。
  【疗效】 大益胃气,开胃助食。适用于慢性肝炎,气虚食少。
石耳粥
  【来源】 《粥谱》
  【原料】 石耳、大米各适量。
  【制作】 泡发石耳,选净,与大米共煮粥即可。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补益精血。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不孕、不育症。
胡桃粥
  【来源】 《海上方》
  【原料】 胡桃肉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胡桃肉研膏水搅滤汁。以米煮粥,米熟后将胡桃肉汁加入再煮,去掉生油气即可。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温肾固精,润肠纳气。适用于阳虚咳嗽、腰痛脚弱、阳痿滑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症。
雄鸡粥
  【来源】 《寿亲养老新书》
  【原料】 黄雄鸡1只,肉苁蓉、生薯蓣各少许,粳米60克,姜末、椒末少许,盐适量。
  【制作】 先将鸡宰杀,去毛剖肚,去内脏,洗净,切小块,与淘洗净的粳米、生薯蓣、苁蓉同煮粥,粥汁粘稠时,加入调料即成。
  【用法】 可佐餐食用。
  【疗效】 补肾壮阳,润肠通便。适用于老人五劳七伤,久病体虚,肠燥便秘,阳痉遗精,腰痛无力,妇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
  【注意事项】 大便溏泻,性欲亢进者忌用。
山鸡粥
  【来源】 《中国药膳学》
  【原料】 山鸡1只,大米适量,盐少许。
  【制作】 山鸡去毛及内脏(鸡肝留用),洗净,切块煮熟,取汁,再用鸡汁和鸡肝、大米同煮粥,调入食盐。
  【用法】 早餐温热服食。
  【疗效】 滋养气血,强筋健骨。为温补强身壮力之剂。
银花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银花、芦根、鱼腥草、绿豆各30克,粳米20克。
  【制作】 先煎上三味药,取汁去渣,将粳米、绿豆煮粥,待粥将熟时,入药汁共煮至熟。
  【用法】 分2-3次服完。
  【疗效】 清热解毒,佐以透疹。适用于麻疹出疹前期,症见发热、咳嗽、流涕、目赤怕光,眼胞浮肿。神疲纳呆,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黄芪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黄芪39克,人参10克,白茯苓15克,桑白皮15克,生姜6克,红枣5枚,小米100克。
  【制作】 先煎前五味药,去渣,后下小米及枣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健脾补肺。适用于脾肺气虚、气短乏力或肢体浮肿、尿少等症。亦可用于肺气虚而咳嗽痰多者。
坤草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鲜坤草30-60克(或干品15-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坤草煎水取汁,加入粳米、红糖煮粥。
  【用法】 每日分2次,温服,病愈即停。
  【疗效】 祛痰止血。适用于妇女产后恶露淋漓,涩滞不爽,量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
  【注意事项】 气血虚少引起的恶露不绝忌用。
梅花粥
  【来源】 《山家清供》
  【原料】 白梅花3-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 先煮粳米为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梅花,同煮2-3沸即可。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温热食用。
  【疗效】 舒肝理气,健脾开胃,解热毒。适用于肝胃气痛,梅核气,神经官能症,及乳腺炎、疮毒等。
启宫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制半夏、茯苓、陈皮、苍术各10克,香附、神曲各12克,川芎6克,大米100克。
  【制作】 将上七味药煎汁去渣,加入大米(洗净)同煮成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温服。
  【疗效】 健脾燥湿,化痰祛脂。适用于痰湿不孕、肥胖症。
五皮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白茯苓皮、大腹皮、冬瓜皮各15克,橘皮、生姜皮各1克,粳米100克。米,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
  【疗效】 健脾补气,利水消肿。适用于妊娠水肿,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小便不利,腹泻等症。
  【注意事项】 外感发热时不宜服。
豌豆粥
  【来源】 《寿世青编》
  【原料】 豌豆50克。
  【制作】 将豌豆洗净,加水适量,煮至豆熟且烂即成。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温热食。
  【疗效】 下乳,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
杏仁粥
  【来源】 《食医心鉴》
  【原料】 甜杏仁(去皮尖)10克,大米50克。
  【制作】 将杏仁研成泥状,与淘洗干净的大米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同煮成粥。
  【用法】 每日2次,可作早晚佐餐食,温热随量服。
  【疗效】 止咳平喘,防病强身。既可作为常人食疗,防病强身,又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症。
枣仁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酸枣仁60克,大米400克。
  【制作】 将酸枣仁炒熟,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熬,取其药液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再把药液例入煎煮,待米熟烂时即成。
  【用法】 早晚空腹服食,每次1小碗。
  【疗效】 养阴,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的心烦不眠等症。
松仁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松仁1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粳米粥,后将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内,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润肠通便。可用于老年气血不足或热病伤津引起大便秘结者。
酥蜜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酥油30克,蜂蜜15克,粳米60克。
  【制作】 先将粳米入锅,煮沸后,加入酥油、蜂蜜,煮熟待食。
  【用法】 每日1次,佐餐服食。
  【疗效】 补五脏,益气血,润肌肤。适用于体弱羸瘦,皮肤于瘪,枯槁粗糙。尤其对肌肤粗糙、毛发枯槁、脱落等,疗效为更佳。
菱粉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粳米100克,菱粉30-60克,红糖少许。
  【制作】 先将粳米煮粥,待米煮至半熟后,入菱粉、红糖同煮为粥即成。
  【用法】 可供早餐或作点心食。
  【疗效】 补五脏,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年老体虚、营养不良、慢性泄泻等。
莲子粥
  【来源】 《饮膳正要》
  【原料】 莲子(去心)30克,粳米30克。
  【制作】 莲子研如泥与粳米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健脾益气,宁神益志,补益精气。治心脾气虚、心神不宁、心悸、怔忡、乏力、失眠、遗精、久泻、淋浊、白带等症。
芙蓉鸡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母鸡1只,肉苁蓉10克,生山药500克,茯苓20克,粳米1000克。
  【制作】 将肉苁蓉、茯苓煎取浓汁,煮熟母鸡去骨。用鸡汤、鸡肉、山药末、药汁及粳米煮成粥。
  【用法】 早晚餐食,空腹最宜。
  【疗效】 补气,壮阳,安脏腑,调和气血。适用于老年神衰、精力不足、气血衰弱、头昏眼花、畏寒肢冷。常服可强壮轻身、延年。
三七粉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三七粉3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先将三七打碎研末,粳米淘洗净,大枣去核洗净,然后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汁即成。
  【用法】 每日2次服食。
  【疗效】 补血止血,化瘀清热。适用于崩漏下血及其它出血症。
石榴皮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石榴皮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先将石榴皮洗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用法】 每日1-2次,3-5日为1疗程。
  【疗效】 温肾止带。适用于脾肾虚弱,带下绵绵,腰酸腹痛。
  【注意事项】 发热期间及小便淋涩,湿热带下者均不宜用。
石决明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煅石决明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煅石决明打碎入砂锅内,加水200毫升,猛火先煎1小时,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再加水600毫升,煮为稀粥。
  【用法】 每日早晚温热食,5-7天为一疗程。
  【疗效】 平肝潜阳,清热明目。适用于高血压以及目赤翳障、青盲雀目、视物模糊等。
  【宜忌】 平素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枇杷叶粥
  【来源】 《老老恒言》
  【原料】 枇杷叶10-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将枇杷叶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入粳米、冰糖,再加水600克,煮成稀薄粥。
  【用法】 每日早晚温热服之。
  【疗效】 清肺化痰,止咳降逆。适用于百日咳痉咳期,痰多,呕吐。
  【注意事项】 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忌用。
包心菜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包心菜50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米煮粥。
  【用法】 日服2次。
  【疗效】 健身提神,散结止痛。用于胃脘疼痛、肾阳虚衰、乳汁不下等。
天花粉粥
  【来源】 《干金方》
  【原料】 枯萎根15-20克(鲜者30-60克),或用枯萎根粉10-1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 将枯萎根煎汁去渣,或将鲜者洗净后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煮粥。
  【用法】 每日1次,空腹服食。
  【疗效】 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热病伤津、口渴多饮、肺热干咳、消渴。
白石脂粥
  【来源】 《子母秘录》
  【原料】 白石脂(研末)1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粳米粥,临熟,入白石脂末,搅煮几沸。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涩肠,止血。治小儿水痢不止、体弱形赢者。
  【宜忌】 温热积滞者忌服。
大麻仁粥
  【来源】 《食疗本草》
  【原料】 大麻仁1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将麻仁捣烂和水滤取汁,与粳米煮粥。
  【用法】 任意食用。
  【疗效】 润肠通便,活血通脉。用于产后血虚便秘、小便不通、关节凝涩、风痹经闭等。
黑芝麻粥
  【来源】 《锦囊秘录》
  【原料】 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将黑芝麻炒熟研碎,再与粳米一同煮成粥。
  【用法】 可随意服食。
  【疗效】 补肝肾,润五脏。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大便干燥、头晕目眩、贫血等症。
乌雌鸡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乌雌鸡1只,糯米100克。葱白3根,花椒及盐少许。
  【制作】 将鸡去毛及内脏,切细煮烂,再入米及葱、花椒、盐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益气养血,止崩安胎。治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咣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以及妊娠间气虚血亏而致胎动不安等。
鲜竹菇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鲜竹菇、糯米各50克。
  【制作】 先用鲜竹菇煎汁去渣,加入糯米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2-4次,稍温服。
  【疗效】 清热降逆止呕。适用于妊娠恶阻,呕吐清涎。
竹叶菜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竹叶菜100克,赤小豆50克,糯米50克。
  【制作】 竹叶莱切成段。赤小豆、糯米胀发,加水烧开,等米粒煮熟放入竹叶莱即成。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食。
  【疗效】 清热消肿,解毒凉血。适用于伤风感冒、热病烦渴、水肿、结石便淋等症。
扁豆花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白扁豆花10-15克,粳米60克。
  【制作】 先将粳米洗净,兑水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扁豆花,改用慢火,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 温热服食。每日1-2次。
  【疗效】 清热化湿,健脾和胃。适用于夏季感受暑热,发热,心烦,胸闷,吐泻及赤白带下等症。
大麻仁粥
  【来源】 《食疗本草》
  【原料】 大麻仁1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将麻仁捣烂和水滤取汁,与粳米煮粥。
  【用法】 任意食用。
  【疗效】 润肠通便,活血通脉。用于产后血虚便秘、小便不通、关节凝涩、风痹经闭等。
地骨皮粥
  【来源】 《食医心镜》
  【原料】 地骨皮30克,桑皮15克,麦冬15克,面粉100克。
  【制作】 先煎以上前三味药,去渣取汁,与面粉共煮为稀粥。
  【用法】 渴即食之。
  【疗效】 清肺,生津,止渴。治糖尿病、多饮、身体消瘦等。
韭菜根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鲜韭菜根2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鲜韭菜根洗净后,放入干净纱布中绞取汁液。先煮粳米为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根汁再煮即成,加入白糖调味。
  【用法】 温热食,每日2次,连服10日。
  【疗效】 补肾温中,壮阳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及虚寒久痢。
  【注意事项】 韭菜根宜采用新鲜的煮粥,现煮现吃,隔日粥不要吃。阴虚内热,身有疮疡以及患有眼疾者忌食。炎热夏季不宜食用。
赤石子粥
  【来源】 《斗门方》
  【原料】 赤石脂30-50克,大米50克。
  【制作】 把赤石脂30-50克,放在碾槽内研成细粉,过筛备用。用大米50克,淘洗后放入小沙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赤石脂粉3-5克,再煮2-3分钟即可。
  【用法】 每日可于早晚餐两次温热服食,连用5-7天。
  【疗效】 健脾、涩肠、止泻。适用于单纯性小儿水泻、慢性脾虚泄泻等。
  【宜忌】 对小儿肠道感染所致的肠炎、菌痢,不宜选用。
二冬枣仁粥
  【来源】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 天冬,麦冬(连心)、枣仁各10克,粳米100克,白蜜适量。
  【制作】 将枣仁微炒,同二冬水煎取汁,与粳米煮粥,熟后调入白蜜再稍煮。
  【用法】 分2次,1日内服完,可连服数天。
  【疗效】 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用于阴虚火旺之心悸不安、头晕目眩、烦热少寐、多梦耳鸣、手足心热等症。
安胎鲤鱼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鲤鱼1尾(重约1斤),芝麻根15克,糯米50-100克,盐、葱、姜各少许。
  【制作】 先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后切块煮汤,再煮芝麻根,去渣取汁,后入鲤鱼汤、糯米、盐、葱、姜等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安胎,止血,消肿。治疗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尿少浮肿等症。
阿胶龙骨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阿胶15克,龙骨15克,艾叶6克,糯米50-100克。
  【制作】 先煎龙骨及艾叶,去渣取汁,后入糯米煮粥,临熟,将捣碎的阿胶放入粥中,搅匀令烊化。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养血、止血、安胎。治血虚失养、冲任虚寒而致妊娠胎动不血等。
银翘解毒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竹叶、荆芥各10克,芦根15克,牛蒡子、甘草各6克,粳米100克。
  【制作】 上八味药洗净煎汁,去渣;再煮洗净的粳米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上药汁,煎1-2沸即可。
  【用法】 分2次,早晚温热服。
  【疗效】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汗而不多,口渴,咳咳咽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注意事项】 外感风寒,恶寒重,发热轻不宜用。
白果莲肉粥
  【来源】 《濒湖集简方》
  【原料】 白果6克,莲肉15克,江米50克,乌骨鸡1只。
  【制作】 先将乌鸡去毛及内脏,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加调味品即成。
  【用法】 食肉饮粥,日服2次。
  【疗效】 补肝肾,止带浊。适用于下元虚惫,赤白带下。
3
发表于 2006-8-18 19:05:13 | 只看该作者

药粥

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06-6-17 17:09:59 | 只看该作者

药粥

白果羊肾粥
  【来源】 《饮膳正要》
  【原料】 白果10-15克,羊肾1个,羊肉;粳米各50克,葱白3克。
  【制作】 将羊肾洗净,去腮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白果、粳米淘净,再将它们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
  【用法】 吃羊肾、羊肉、白果,喝粥,每日2次,温热食。
  【疗效】 补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忌食。
白术猪肚粥
  【来源】 《圣济总录》
  【原料】 白术30克,槟榔10克,生姜10克,猪肚1个,粳米100克,葱白3根切细,盐少许。
  【制作】 将以上三味药捣碎,猪肚洗净去涎滑,纳药于猪肚中缝口,以水煮猪肚令熟,取汁,将粳米及葱白共入汁中煮粥,并加盐。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健脾疏肝理气。治疗妇人肝部气滞、月经不调、四肢烦热以及脾虚气滞、脘腹胀满等症。
补中升阳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黄芪30克,人参5-10克,柴胡、升麻各3克,粳米3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先煎黄芪、人参、柴胡、升麻,去渣取药汁,和粳米共煮为粥。加红糖调味。
  【用法】 每日1次,可连服7日。
  【疗效】 补气摄血,升阳举陷。适用于气虚月经过多,过期不止,色淡而清稀如水,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心悸不宁,小腹空坠,肢软无力,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大米荔枝粥
  【来源】 《泉州本草》
  【原料】 荔枝干30克,大米100克。
  【制作】 将荔枝与大米相和煮粥。
  【用法】 空腹分2次服食。
  【疗效】 壮阳益气。适用于脾虚泄泻,产后水肿。五更泄服此粥更有效。
  【宜忌】 荔枝性湿,阴虚火旺之人慎用。
五仁粳米粥
  【来源】 《千家食疗妙方》
  【原料】 芝麻仁、松子仁、胡桃仁、桃仁(去皮尖,炒)、甜杏仁各15克粳米200克。
  【制作】 将上述五仁混合碾碎,加入粳米共煮稀粥,调糖适量。
  【用法】 每日早晚服用。
  【疗效】 健胃破瘀,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虚亏引起的习惯性便秘。对妇女产后血虚便秘可去桃仁。
大米荔枝粥
  【来源】 《泉州本草》
  【原料】 荔枝干30克,大米100克。
  【制作】 将荔枝与大米相和煮粥。
  【用法】 空腹分2次服食。
  【疗效】 壮阳益气。适用于脾虚泄泻,产后水肿。五更泄服此粥更有效。
  【宜忌】 荔枝性湿,阴虚火旺之人慎用。
小米龙眼粥
  【采源】 民间方
  【原料】 龙眼肉30克,小米50-100克,红糖少许。
  【制作】 将龙眼肉与小米煮成粥。待粥熟,入红糖。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补血养心,安神益智。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怔仲等症。
胡桃芡实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胡桃仁30克,芡实30克,粳米50克。
  【制作】 将以上三味入锅,煮成粥即可。
  【用法】 每晚温热服食。
  【疗效】 补脾肾,填精益智,主治脾肾两虚之健忘。对脾肾两虚、智力日渐减退者常食效果更佳。
麦仁牛肉粥
  【来源】 《中国药膳学》
  【原料】 牛肉、麦仁(去皮后的小麦)各适量。
  【制作】 将牛肉切丁;麦仁洗净,煮粥。
  【用法】 每日1次,空腹温热服食。
  【疗效】 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适用于病后体虚、气血不足、食欲不振、瘦弱无力等症。
参芪白莲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人参6克,黄芪30克,大枣15枚,去心白莲子、粳米各60克。
  【制作】 先将人参、黄芪切片,并用清水300毫升,文火煮取200毫升,去渣;加入大枣(去核)、莲子、粳米,共煮为粥。
  【用法】 每日服1料,可连续服食7日。
  【疗效】 益气健脾。适用于年老体虚,或病后气虚,神疲倦怠,食欲不振,气短心悸,慢性腹泻,妇女月经先期,色淡量多。舌淡苔薄而润,脉沉虚无力。
  【注意事项】 热证、实证者忌服,服药粥期间勿与萝卜和茶同服。
红米生地粥
  【来源】 《食医心鉴》
  【原料】 生地黄50克,红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取生地黄,洗净后煎取药汁,与红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早晚空腹温热食。
  【疗效】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崩漏,鼻衄及消化道出血,还可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迟,劳热骨蒸,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
  【注意事项】 此粥不宜长期食用。服用期间,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鲢鱼小米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活鲢鱼l条,丝瓜仁10克,小米100克。
  【制作】 先煮小米,待水沸开时将鱼及丝瓜仁放入锅内再煮,至熟。
  【用法】 空腹喝粥吃鱼。
  【疗效】 通经下乳,治产后乳少等。
六味红枣粥
  【来源】 验方
  【原料】 大米60克,银柴胡10克,马齿苋25克,赤芍10克,延胡索10克,大枣10枚,山楂条10克,白砂糖10克。
  【制作】 银柴胡、马齿苋、赤芍、延胡索加水1000毫升,武火烧开,文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以药汁煮大米、大枣至粥熟,加山植条、白糖调匀。
  【用法】 顿服。
  【疗效】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适用于湿热下注、阻滞气血之痛经、经前小腹疼痛、血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等症。
糯米灵芝粥
  【来源】 《家庭药膳》
  【原料】 糯米、灵芝各50克,小麦60克,白砂糖30克。
  【制作】 将糯米、小麦、灵芝洗净,再将灵芝切成块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熬至糯米,小麦熟透,加入白砂糖即可。
  【用法】 每日1次,温热服。
  【疗效】 养心,益肾,补虚。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心神不安,心悸汗出。
糯米鲜藕粥
  【来源】 《寿世青编》
  【原料】 新鲜好藕200克,糯米50一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藕洗净,切成小块,同糯米、红糖一起放入砂锅,加水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3餐温服。
  【疗效】 适用于产后调养及老年体虚之症。
山药山萸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山萸肉6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山萸肉、山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分2次,早晚温热食。
  【疗效】 补肾敛精,调理冲任。适用于肾虚型崩漏。
山楂去痛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山楂30克,鸡血藤、益母草各12克,当归9克,川芎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先将上五味药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粳米、红糖同煮为粥。
  【用法】 经前1周开始服用,每日2次,温服,服至月经来潮。
  【疗效】 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瘀痛经,月经有块,经期延后。
粟米羊肉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瘦羊肉100克,小米100克,生姜6克,葱白3根,花椒、食盐各少许。
  【制作】 先将瘦羊肉洗净切细,与小米共煮。待沸后再入生姜、葱白、花椒、食盐等煮为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益气养血温中。治产后气血虚弱、精神萎靡、面黄肌瘦、食纳减少诸症。
小麦鸡血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小麦150克,鲜鸡血1碗,米酒100克。
  【制作】 用小麦加水适量煮粥,鸡血用酒拌匀,放入小麦粥内煮熟。
  【用法】 每日分2次服食。
  【疗效】 养心,益肾。适用于气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燕麦小米粥
  【来源】 《千家食疗妙方》
  【原料】 燕麦全草90克,小米、红糖适量。
  【制作】 将小米煮粥,然后加入燕麦草水煎汁,稍煮加红糖调和即成。
  【用法】 顿服或分次服。
  【疗效】 调经,催产。适用于胎产不下。
莲子饭焦粥
  【来源】 《医学从众录》
  【原料】 莲子肉50克,饭焦(锅巴)、白糖各适量。
  【制作】 将莲子肉,饭焦加水,用文火煮粥,等莲子肉烂熟,调入白糖即可。
  【用法】 早晚餐温热服食。
  【疗效】 健脾涩肠,益气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症。
扁豆山药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扁豆、山药各60克,大米50克。
  【制作】 将白扁豆、山药、大米等三味淘洗干净,然后同煮成粥。
  【用法】 可经常服食,小儿量减半。
  【疗效】 健脾益胃,消暑止泻。适用于脾虚胃弱,呕逆泄泻,食欲不振,食积痞块,小儿疳积,消渴等。
  【注意事项】 外感热盛者忌食,本品多食有壅滞作胀感。
冬瓜赤豆粥
  【来源】 《新中医》
  【原料】 冬瓜500克,赤豆30克。
  【制作】 将冬瓜、赤豆加水适量煮汤。
  【用法】 不加盐或少加盐。食瓜喝汤,每日2次。
  【疗效】 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止消渴。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尿少者。
  【注意事项】 慢性肾炎脾肾虚寒者不宜食用。
煨姜附子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炮附子10克,煨姜25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将两药捣细,过箩为末,每取10克,与米同煮为粥。
  【用法】 空腹食用,每日2次。
  【疗效】 温中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痢疾,或久痢不止,里急后重,腹中绞痛,喜按喜暖者
姜茶乌梅粥
  【来源】 《世医得效方》
  【原料】 生姜10克,乌梅肉30克,绿茶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前三味煎煮,取汁去渣,加粳米煮粥,粥将熟时调入红糖即可。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
  【疗效】 温中散寒,杀菌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注意事项】 湿热型菌痢忌用。
发汗豆豉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豆豉10克,荆芥10克,麻黄10克,葛根15克,栀子10克,生石膏30克,葱白7根,姜1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煎以上诸药,去渣取汁,后入米煮稀粥。
  【用法】 空腹食之。服后盖被卧床,得微汗出为度。
  【疗效】 祛风清热。治外感寒邪、内有蕴热,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口渴、喜欢、舌红苔黄、脉浮数等症。
人参扁豆粥
  【来源】 《食鉴本草》
  【原料】 白扁豆5-10克,人参2-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扁豆,将熟时入米同煮成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人参汁兑入,调匀即可。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
  【疗效】 健脾止泄,益精补肺。适用于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
生地枣仁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生地黄30克,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生地黄放入沙锅内,加水煎煮两次,取汁100毫升备用。然后将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成粥,待粥熟时,加入生地黄汁、酸枣仁汁,煮l-2沸即可。
  【用法】 每日服食1-2次,以晚餐服为宜。
  【疗效】 滋阴养血,安神宁心,敛汗。适用于阴虚内热、虚烦不眠、心慌虚汗等症。
绿豆葫芦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绿豆50克,葫芦壳50克,冬瓜皮50克,西瓜皮50克。
  【制作】 先煮绿豆,再入以上后三味,一同煮成稀粥。
  【用法】 随时饮服。
  【疗效】 清热利水。治疗腹胀、小便不利或有肢肿等。
石膏绿豆粥
  【来源】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 石膏30-45克,鲜竹叶30片,鲜芦根100克,绿豆30克,粳米100克,沙糖适量。
  【制作】 将鲜竹叶、鲜芦根洗净,与石膏共煎取汁,再与绿豆、粳米煮稀粥,调入沙糖。
  【用法】 日服2次。
  【疗效】 清暑泄热,益气生津。适用于暑温(暑入阳明)、高热心烦、头痛昏晕、面红气粗、口渴汗多等症。
麦冬竹叶粥
  【来源】 《活人书》
  【原料】 麦门冬30克,炙甘草10克,淡竹叶15克,粳米100克,大枣6枚。
  【制作】 先将麦门冬、炙甘草、淡竹叶、大枣煎水,去渣取汁,入粳米一同煮粥。
  【用法】 随意食用。
  【疗效】 甘淡清热,益气和胃。适用于暑热口渴、气短乏力、不思纳食等症。
加味绿豆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绿豆30-60克,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上四味淘洗干净,浸泡后同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1-2次,温热服。
  【疗效】 清热利湿,宣通三焦。适用于暑温、暑湿弥漫三焦。症见身热面赤,胸闷脘痞,下痢稀水,小便短赤,舌质红赤,苔黄滑。
加味黄芪粥
  【来源】 《岳美中医案集》
  【原料】 生黄芪、生薏苡仁、糯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
  【制作】 先将黄芪放入砂锅内,煎煮取汁去渣,再加入生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最后加入鸡内金末和糯米,煮至米开粥稠为止。
  【用法】 每日2次,温热食。
  【疗效】 健脾,益气。适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
  【注意事项】 急性肝炎忌用。
茯苓大枣粥
  【来源】 民间验方
  【原料】 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大枣1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熟时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即可。
  【用法】 食时加白糖适量,每日2-3次。
  【疗效】 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适用于小儿脾虚久泻等。
  【宜忌】 腹胀及小便多者,不宜用。
人参扁豆粥
  【来源】 《食鉴本草》
  【原料】 白扁豆5-10克,人参2-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扁豆,将熟时入米同煮成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人参汁兑入,调匀即可。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
  【疗效】 健脾止泄,益精补肺。适用于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
姜艾薏苡仁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 先将干姜、艾叶煎水取汁,然后加入洗净的薏苡仁煮粥。
  【用法】 每日2次,温热食。
  【疗效】 温经化瘀,散寒除湿。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症见经前或行经期少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暗有块,恶寒肢冷,大便溏泻,苔白腻,脉沉紧。
大蒜马齿苋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大蒜30克,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大蒜去皮,新鲜马齿苋洗净切碎,然后煮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 可供早晚餐,温热食。
  【疗效】 清热止痢。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注意事项】 脾虚慢性泄泻者忌服。
薯蓣鸡子黄粥
  【来源】 《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料】 生山药30克,熟鸡子黄3枚。
  【制作】 将山药切块,研成细粉,用凉沸水调成山药浆,然后再将山药浆倒入锅内,置文火上,不断用筷子搅拌,煮2?沸,加入鸡子黄,继续煮熟即成。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温热服。
  【疗效】 健脾和中,固肠止泻。适用于脾气不足,久泄不止,乏力少气等症。
  【注意事项】 大便秘结及湿热痢者忌用。
生地益母草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鲜益母草汁10克,鲜生地黄汁、鲜藕汁各4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煮成稀粥即可。
  【用法】 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疗效】 滋阴,消瘀,解渴除烦。适用于糖尿病及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血晕,恶露不净,瘀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
  【注意事项】 煮制时不宜用铁锅,大便溏薄者,脾虚腹泻者忌用,吃粥期间忌葱白、薤白及韭白。
野鸭赤小豆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野鸭一只去毛及内脏,赤小豆50克,陈皮10克,花生米50克。
  【制作】 将以上四味共煮成粥。
  【用法】 每日服2次。
  【疗效】 补中益精,健脾利水。适用于脾虚水肿,症见全身虚弱、不思饮食、尿少肢肿等。
绿豆花生米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绿豆50克,花生米50克。
  【制作】 将以上二味一同煮成粥。
  【用法】 任意食用。
  【疗效】 清热明目。可用于暑热眩晕、头目不清、胸闷烦热等症。
狗肉小麦仁粥
  【来源】 《千家食疗妙方》
  【原料】 狗肉500克,小麦仁(即小麦去皮)100克。
  【制作】 将狗肉切成小块,与小麦仁共煮粥。
  【用法】 空腹适量服食。
  【疗效】 补虚消肿。适用于营养不良,体虚浮肿。
灯心花鲫鱼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灯心花5-8札,鲫鱼1-2条,白米30克。
  【制作】 将鲫鱼去鳞和内脏,用纱布包好与灯心花和白米同煮粥。
  【用法】 连服2-4次。
  【疗效】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消肿止渴。适用于儿童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肠风下血,疳症;成人失眠及神经官能症等
加味车前子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车前子15-30克,木棉花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车前子用布包好与木棉花共煎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同煮为粥。
  【用法】 每日早晚温热食。
  【疗效】 清热止泻,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性肠炎、尿道炎、膀肮炎。
菟丝螵蛸止遗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菟丝子10克,桑螵蛸10-12克,复盆子10克,五味子6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上四味药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加白糖调味。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
  【疗效】 补肾,固摄,止遗。适用于肾虚所致的遗尿,及成人遗精、滑精。
  【注意事项】 感冒期间,及发热病人不宜食用。
加味柴胡疏肝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柴胡、香附、积壳、白芍各9克,合欢花12克,当归、沉香、路路通、川芎各6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先将上药煎汁去渣,后入粳米煮粥,临熟下白糖调味,稍煮即成。
  【用法】 空腹温热食用。
  【疗效】 疏肝理气,解郁宁神。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症见烦躁易怒,情绪不定,两胁胀痈,善太息,心悸,失眠,多梦。
茯苓赤小豆薏米粥
  【来源】 《千家食疗妙方》
  【原料】 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苡仁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先将赤小豆浸泡半日,与薏苡仁共煮粥,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加白糖少许。
  【用法】 每日数次,随意服食。
  【疗效】 健脾祛湿,清热解毒。适用于黄疸型肝炎,湿重于热者。症见面目色黄,不甚鲜明,脘胁胀痛,头昏身重,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象濡缓。
  【注意事项】 热盛便结者忌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6:34 , Processed in 0.0530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