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医治未病是健康养生之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1 20:2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中医治未病是健康养生之学
□ 王 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治未病是伟大医学思想的树立
  治未病思想发端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而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工治未病”(《灵枢·逆顺》),指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强调“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这里将医学的研究对象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将医学的功能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即:“上医”为维护健康的养生医学,“中医”为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下医”为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证治心传·证治总纲》)。申言养生防病是医学的主要目的与功能,这种医学观贯穿于中医学的许多著作中,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此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成,岂能治欤?”清·曹庭栋则指出“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
  一个较长时期以来,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治已病”所取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健康的欲求日益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消极被动的,是对医学主体功能的削弱与颠倒。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在名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指出了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发展;等等。这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国务院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治未病在保持人的身心健康,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非常重要”,并认为“中医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实践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具有战略意义。
  开展治未病是伟大的医学革命
  如果现在要求人们回答医学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人们常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医学的对象是发病的人群,医学的任务是对已患病的人进行治疗,因而医学是关于疾病的医学。西方医学经典的定义也认为,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并认为医学是研究人体偏离健康状态及表现出异常状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然而大量的社会实践告诉人们,针对疾病的医学思想和行为,在降低病死率的同时,却导致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医学与药物学进步的另一面又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上升、医疗费用日益上涨,造成了社会的极大负担和分配不公。世界性医疗危机的不断出现,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开始反思:“当代世界性的医疗危机,它根源于近代医学模式的、主要针对疾病的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医学的目的的再审查》国际研究计划)1996年WHO在《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说到底就是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来源于疾病的预防观。“预防”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下经》“君子以思患而豫(豫,通预)防之”。春秋时期亦提倡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如《管子》说,“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未形,故祸不萌。”实践以人的健康为医学目标,“宝命全形”的养生之道,是对健康的维护,“以平为期”的治疗思想,是使疾病向健康的转化。
  实践治未病是伟大的社会运动
  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不少家庭面临“因病致贫”以及“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卫生体系正担负着沉重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期望平均寿命延长,国人也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国家人口与卫生科技发展战略确定了要战略前移:即从疾病为主导向健康为主导转变,重预防、重保健、治未病,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和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报告指出,在人类健康长寿影响因素中,现代医疗的影响只占8%。因此,“治未病”要形成社会风气,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人们摆脱疾病的困扰,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
  时代在发展,健康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没有疾病,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在人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这个定义表明,健康应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适应状态的良好。学习研究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必将促进国民的健康。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圣人之道;治病十全者,所以为上工术。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著于《四气调神大论》,厥有旨哉!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未尝不以摄养为先,始论乎《天真》,次论乎《调神》。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既曰食饮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淳淳然以养生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学倡导的治未病的思想以及丰富的养生理论和经验乃是今天发展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的宝贵财富。
  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手段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如何应用于养生防病?重视人的体质状态,在防病治病上,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干预措施,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特色。我们研究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有助于把握中华民族的体质特点,可直接应用于健康评估,并用于具有疾病危险因素的、亚健康状态的、慢性疾病及康复期的人群与个体,进行生活行为指导、养生保健、医疗干预和个性化顺势健康管理服务。实践证明,体质辨识对“治未病”的理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防治模式的形成,对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经济建设有重要的贡献度。诚如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一批西方学者指出,“在我们西方所称的‘功能整体性医学’只是刚刚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但还没有给出特殊功能变化和一个明确定义的框架。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开创的中医体质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学中经过时间检验的方法学,可用于干预、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将有利于全球性的公共健康。”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愿我们在治未病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实现“人人享有健康”。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20:23:3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治未病是健康养生之学

读者来信:让“治未病”服务百姓
□ 林 宏
  读了《中国中医药报》(4月16日一版)刊载的《治未病思想服务百姓前景看好》一文后,笔者为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挂牌成立,把预防、保健、养生融于一体,造福于黎民百姓的健康事业的传统精神拍手叫好:这不仅是落实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重大举措,而且是传统中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重返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利国利民、济世救人的善举!
  记得笔者在孩提时代(20世纪50年代),祖母就说我是“肝火体”,她老人家虽然没有文化,但却知道用传统中医辨体质的方法给我下“检查结论”,并叫我要多吃“滋阴”类食物,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同时,我又经常听祖父(中医世家第六代传人)对他的病人说:你是“阴虚”、“阳虚”、“水湿体”、“气血不足”、“气虚”、“心脾两虚”体质,并嘱咐平时应注意调养,食用适合以上体质的凉、热、滋阴、补阳等食品或中成药。在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中,传统中医在药食同源保健食疗的推广应用,都是家喻户晓的平常事,就如家中必备的油盐酱醋一般,还有许多治常见病的草药,如马齿苋、蒲公英、艾叶、菖蒲、鬼针草、车前草、桑叶、菊花等,都有精彩的描述。在今天,我国广大农村、工矿企业还有喝“凉茶”、“六一散”(中草药熬汤)防暑降温的习惯;日常生活中,民间百姓的方言中,“上火”、“受凉腹痛”、“头风”、“气色不好”、“脾冷”(食欲不好)等,还深深烙下祖国传统医学“中医术语”的印记。
  但是在21世纪,古代华夏民族黎民百姓生活的寻常事,在今天却要进行试点,虽然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事业是一件大好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却不能不令国人感到遗憾:由于长期以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缺失,以致现代年轻人和不少的成年人对祖国传统医学——中医缺乏了解,似乎是“天外来客”,不知与自身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更不知她竟是我们华夏民族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瑰宝”!
  在近代,国人对祖国传统医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对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药”?它们来自何方?恐怕是一无所知。若有哪位记者有兴趣的话,不妨做一番社会调查便有结论。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关于卫生基础知识方面一贯采用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主要是西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对祖国传统医学在古代为华夏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以及中医药在现代仍在为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对那些现代医学(西医)治不好或无法检查治疗的疑难杂症,而经中医用传统的辨证论治诊察治疗方法予以治愈的事例没有进行宣传教育,若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子孙将与祖国传统医学渐行渐远,若干年后他们或许会跟今天来华学中医的“洋学生”一样,要漂洋过海到外国去学“中医”了!有位日本学者就这样说过:今天我到中国学中医,明天你们要到日本学“中医”!听了此话,国人将有何感想?
  因此,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要实施“中西医并重”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宪法精神,就应当加大祖国传统医学知识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学校基础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年青一代进行传统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在中小学课本中有选择地引进有关中医药历史源流、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著名医家及医学成就的基本知识,以及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前景和基本用药常识等,为国家培养中医优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衷心祝愿“治未病思想服务百姓”的中医传统预防保健疗法中心在广大城乡、社区和农村生根、开花、结果,重放光彩!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20:23: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治未病是健康养生之学

《中医治未病解读》序
□ 王永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是研究生命规律的科学。当今医学的目标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体现人文关怀。综观全球自然学科只有一个通行的学术体系,而医学则不然,至今仍存在中医与西医两个独立的体系。面对现实人们关心的是健康长寿,需求高质量有意义地过好每一天,由此可见取中西医学之长互补互动,阐发各自的优势服务于人类的保健医疗事业,应是中医与西医的共同愿望。晚近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与扶持“治未病”理念的宣教及相关保健医疗措施的探索和推广。为此,继承先祖养生、预防的方法,融通中外健康管理的经验,构建现代人的精神调养与生活方式,将是时代赋予医务界同仁的重要工作,具有历史意义和实际价值。
  近闻中国科学院戴汝为院士在《光明日报》发表《从信息时代迈向“概念时代”》的文章,明确指出中国文化的形象思维被大量运用于中医药领域。以形象思维阐述中医的天人观、整体论及比类取象等相关学说,结合综合集成思想了解辨证论治,并从我国首创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诠释中医理论,诸如证候、体质、藏象及治则治法等,从思维科学出发落脚到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学,将为我国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联系到“治未病”的研究途径,首先是概念的理解与诠证。王琦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应时应势撰写了《中医治未病解读》一书,从养生——治未病的基础,体质——治未病的根本,亚健康——治未病的重点,到特殊人群——治未病的关注对象,可谓从实际出发阐释了概念、把握了要领,弘扬了中医学“上工治未病”的原创思维和丰富的内容。提到“亚健康”,尽管社会学术界有诸多争议,然而它引领着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蕴含着预防医学的科学内涵,作为专门的学问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后向社会推广研究成果,我表示赞同。王琦教授是国内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著名学者,曾做出富有开拓创新的重要成就。本书就体质与治未病一篇中的体质三级预防的意义确是创新见解。曾有学人提出体质证候学与证候体质学,我主张将宏观与微观、综合与分析的研究加以链接,重视描述性的观察及应用,才能做到使更多的人接受中医中药的服务。
  进入21世纪初叶,中医药学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受世人瞩目,国家倡导科学发展观,实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医药卫生服务重心下移到农村社区,重心前移到预防保健。王琦教授领衔的作者群体富有创新精神,潜心钻研,勤于写作,著成本书。解读中医治未病的原创理念立意深远,颇具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对于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书稿已成,邀我写序,有感作者群体的信任与鼓励,爰为之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 22:40 , Processed in 0.0501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