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1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3 07:0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笔者按:应陈斌版主之嘱,以及近来否定经络实体的意见较多,本人不能不再文说明经络实体客观存在的,而且就在人们的视界之内,并且明显区别于国家攻关队伍占据主流地位的躯体性神经观点。本人只转载自己原创的论文,此文曾发表在《中国针灸》杂志网络版上。文中有一表格,但此处无法出表格,故只可意会,感兴趣者可参见原文。
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与韩秀珍和朱兵二位商讨“脉·经脉·经络”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摘  要]  古代经络概念在起源上是“脉”的同类,时间上是“脉”的后续,文献上是“脉”的代名词。因此研究经络的重点应放在“脉”,及与“脉”密切相关的“血”“气”“营”“卫”等方面。尽管我国古代早有“细筋”“系”等类似于神经组织的解剖学记载,但文献进一步表明经络概念不仅包含了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内容,而且也包含了神经组织,特别是还包含了与血管密切相关的交感性神经(传入和传出)的解剖生理学内容。多方面的现代研究已表明,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完全可以充任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是,对于认识中国医学的精华和特色,以及阐明经络本质都有重大意义。
[主题词]  脉,经脉,经络;经络本质;血管,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
拜读了近期韩秀珍和朱兵二位发表在《中国针灸》2002年第11期上的“脉·经脉·经络——细筋·系·神经 经络概念的内涵演化与神经的联系”一文,很受启发。该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经络概念从脉到经络方面,以及从筋、系到神经方面的演化过程,使人们对经络的物质基础从一个角度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揭示经络本质,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也谈谈“脉·经脉·经络”的内涵演化,以达百家争鸣之效。
近代以来,经络被许多人称为“千古之谜”。但奇怪的是,在人们利用现代科技苦苦探索经络本质的同时,却也很容易应用经络知识富有疗效地治疗各种疾病。这种矛盾的局面还要延续多久?提出脱离生物医学思路的更多假说是不够现实的。笔者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经络本质研究完全可以从古人关于经络的早期记载中受到启迪。其中,特别是关于脉、经脉、经络概念的演化,及与现代内脏性(交感性)神经的关系等问题的剖析,将有助于若干疑团的揭示。为此,本文就经络的古代含义和现代研究阐释如下。
1        经络之概念剖析
1.1  第1层意思:经是脉
(1)帛书之脉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展示了春秋战国前后我国文化真实而古朴的面貌。其中记载最早的医学帛书的一些特点引起了人们的重视:①只称脉(温),不称经。“脉”的最早出现表明它更为古老和权威,因而更为本质。可以说,“经”在晚于帛书的医籍中出现,大多数情况下是“脉”的代名词,如“太阴脉”可称“太阴经”等。即使在经络合称的情况下,亦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其重点仍是一个“脉”字。②脉的循行在《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出现了肩脉和太阴脉的远心性循行。古代医家通过当时初步的解剖生理学观察,面对复杂的人体结构,得到这样的结论已是难能可贵的了。学者们认为,上述帛书文献是经络学说的萌芽状态,并表明经脉系统是以脉管系统为雏型的,其中大致包括了相继发现的比较表浅的和深部的干线静、动脉。这就可以说,离开“脉”字意义的“经”是不应该存在的。③帛书中循行之“脉”,灸法刺激之“脉”,与脉法之“脉”通用,并且表明是同一事物。实际上从古至今对此种提法都是认同的。这就更提示了探求经脉的本质,应当在“脉”字上下功夫。
(2)经是脉  应该指出,马王堆帛书之后针灸医学有了系统的发展,特别是《黄帝内经》使经络学说定型至今。据有人统计,该书中有关“脉”字的占128篇,共1064个“脉”字。其中确指脉管者516字,泛指脉管与经络者274字,确指经脉者274字。在《灵枢》中有“脉”字占62篇,共462个“脉”字。其中确指脉管者180字,泛指脉管与经脉、络脉者136字,指经脉、络脉者146字。从中可以看出,“脉”字仍是众多概念中的关键词。古代的大量论述也是如此。如“十二经皆有动脉”(《难经》),“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界出十二,实出一脉。”(《医学入门》)。“治足热厥逆满,取其经血立愈,穴委中。”(《普济方》)。在这些意义上,应该说经就是脉,两者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近代的《辞源》这样总结道:经脉是“人体内的纵行脉管”,经络是“纵行的主血管为经,由经脉派分网络全身的支脉为络脉”。
1.2  第2层意思:经的脉
客观地说,在许多古代论述中“经”字常用作名词,意指书籍、典籍等,例如《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等之经字。另外“经”字还当作形容词,并以经典的、正式的、常规的等词义常用,例如经籍、经学、经费等。即使“十二经脉”之“经”,也可作为经典之脉或正式之脉解释;“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的“经”也应是这个意思。《圣济总录》说得明白:“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这里,脉是更为实质的,经是脉之常并区别于八脉。
进一步说,《难经本义》这样区分:“谓之经者,以荣卫之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气之分袤行体者而言也。”以此,我们不妨认为经多与营(气)和卫(气)相关,脉则多与血气相关,但二者应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中的非血管成分在下一个问题再述)。尽管古代医家还深入发现了“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之脉,并进而称为经脉。但这种属于经的脉,还是受到当时盛行的阴阳学说和脏象学说规范化的影响,是对循行足臂和躯干的诸多常脉的概括性总结。因此,综合理解十二经脉的实质结构和属性,是研究经络本质的必需思路。
1.3  第3层意思:“经”等概念与神经系统的相似之处
在古代医籍的大量记述中,可以使我们看到现代神经概念的许多方面。尽管古代已有“神经”一词,其意义却是“神秘之书”。因此解剖生理意义上的神经概念,除了古代所提出的“系”“细筋”外,还可在医籍中的“经”“络”,以及与此相关的“气”“卫”“髓”“脑”等的诸多含义中去寻找。
例如《针灸甲乙经》中说,“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这里把经与络明确分开,并且又都与治疗身痛相关。按照现代的理解,感受痛觉应与神经系统相关,因此经与络也与神经有关。在与现代神经功能相关的古代概念中还有“气”。例如穴位是“脉气所发”之处,经络为“血气之道路”,“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等等。
再有,古代关于营气和卫气的论述更为中肯和精彩。《灵枢》指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素问》还指出:卫气“不能入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些论述特别是关于“卫”这种物质的论述,使我们更能分析到分布在血管壁上和壁外的,甚至还分布到胸腹内脏的交感性神经在结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的许多特点。可以说这是比“细筋”“系”等概念更类似于神经结构的古代论述了。如是,则不难理解古籍中的深入论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难经》)。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医家还认识到了现代神经中枢的许多作用。督脉的总结就与脊髓和脑相关(也不排除与胸腹腔大血管相关)。又如《灵枢》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素问》明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这些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述,能如此实际、准确和系统,在世界医学史上都是难能可贵的了。
1.4  第4层意思:经络与经脉是复合结构
鉴于古代的科技条件,许多医家对许多事物和结构进行多年的观察及所形成的概念产生一些混淆是可能的。但是根据以上分析,经是脉,经又是经,经络包括了经、脉、络3种概念,因此经络和经脉应该是复合结构。
关于经络和经脉是复合结构的现代探讨,我国学者早有见解并以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例如潘朝宠综合指出:“以神经和脉管(包括管壁的神经装置)的综合性结构,作为穴位的形态学基础,似乎属于多数作者的倾向,也是比较合乎客观实际的[1]。”龚启华等强调了“经络相当于现代的脉管系统……脉管壁上具有或伴行着丰富的神经;脉管内流动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和生物介质……经络似还应包含脉管内、外的这些成分[2]”。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形态研究室的文章表明:“我们认为《灵枢》和《难经》所描述的经络很大部分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些都是已知的结构。与这些小血管并行的‘卫’(气)是围绕它们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硷能神经……因此,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
在上述基础之上,笔者通过理论和临床对这些复合结构的长期研究,也就得到了本文的体会和观点。综合起来表述就是:经络和经脉确实是复合结构!其中络是小血管在学术界已无异议;脉则可以包括较大血管及淋巴管,这与现代的脉管系统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值得说明的是,解剖研究表明脉和络与在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都密不可分;经的概念可能要复杂些,也就是说它既包括了血管、淋巴管,也包括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的交感性神经,还可能包括了那些“伏行分肉之间”的许多混合神经干(如坐骨神经干、正中神经干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与脊髓和脑有密切的关系。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本人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4]。
2        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
经络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发现,针灸术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杰出创造。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逐渐成书的医籍如《黄帝内经》、《难经》等都明确记载了经络的存在及属性。在古代医家心目中,经络是看得见(如“以竹廷导其脉,知所始终”),摸得着(如“十二经皆有动脉”),有一定分布规律(如“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还可以用于指导针灸治病(如“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等等。所以许多专家都不赞成把经络研究复杂化的思路。
笔者通过多年潜心钻研,在1986年9月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宣读了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此学说坚持了古代医家的一贯思路,合理地阐释了作为经络主要物质基础的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在经络学说的方方面面,独到地揭示了交感性传入神经纤维在循经感传、经穴-脏腑相关、经穴感知和平衡调节等方面鲜为人知的作用,从而使经络本质基本显示在了人们的面前。现将经络系统的本质性认识列如表1[5],以供参考。

  表1  经络系统与神经血管的分布关系
组成 内容“血管及其神经学说”的认识 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意义 经络基本功能归纳
经络系统十二经脉气血运动的主要通道,分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主要是四肢、躯干、头面等处的干线血管及其壁上,壁周围的交感性神经,也与相应部位的淋巴管及其交感性神经有关,还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如脊髓、脑中枢等结构的联系与功能的统一①是全身性血液循环的主要通道,由此提供血液和各种生命物质②提供各脏器和肌肉、皮肤的营养代谢及功能活动的物质③调整和制约血液供应,实现血液和淋巴液的再分配④交感性传入神经有广泛而原始的感受功能,独特的向中性传导规律,和与其它系统联系密切等特点⑤由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所以能够将体表的病变或刺激(如针灸)信息特异地反映到内部脏器并调节,反之亦然⑥交感神经系统和脉管系统的复合性如下丘脑,能够最有效实现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平衡或再平衡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以维持生命机制①运行血气(“行血气”“传注周流”)②濡养身体(“内溉脏腑,外濡腠理”)③联系和协调体表与脏器(“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④传导感应(“审于调气,明于经隧”)⑤反映病症(“邪在五藏,则阴脉不和”)⑥抵制病邪(“处百病,调虚实”)⑦在针灸刺激下起调节作用(“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如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分出支脉,通向“表”“里”,加强了经脉与脏腑和头面的联系,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经脉系统主要是与肢体和头面相联系的胸、腹、盆腔的某些大血管和干线血管,及其壁上,壁周围的交感性神经,还涉及到体腔内的内脏性神经干(如交感干)和神经丛
十五络脉从十二经脉各分出一络脉,再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四肢及躯干的前后、侧面,起沟通表里经脉和渗灌气血的作用主要是各相应部位的较小血管,又主要是体表内部的较小血管,还包括血管壁上的交感性神经
细小络脉经脉的细小分支,一般可称“孙络”,浮现于体表的叫“浮络”,充血的叫“血络”主要是各处的小血管和细小血管网,其中的“浮络”当指体表的小静脉,也与其壁上的交感性神经有关
内属五脏心(心包络)、肝、脾、肺、肾表达了内脏系统各器官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古代认识。反映了脉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对内与内脏器官的联系作用,包括营养、新陈代谢、感觉和支配、病症反应与治疗等方面经络学说强调了整体认识,注意到内外的横向联系,使“经穴-脏腑相关”成为经络学说的核心,也成为中医解剖生理学的特色,由此促进了我国中医学的发展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外联十二经筋受经络气血滋养的筋肉,按十二经的分布为十二个系统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表达了躯体各相应部位肌肉、肌腱、韧带的古代认识,并与现代观点的肌肉、关节和肢体运动有直接关系,由此涉及到了躯肢神经反映了血液循环和交感神经系统对躯肢肌肉等的营养性和功能性作用,依此建立了经络与躯体性神经及肌肉等的联系
十二皮部是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并按十二经脉的分布分为十二个皮肤分部表达了体表各相应部位的皮肤作用的古代认识,并与现代皮神经(应包含有交感性神经)的感觉作用和效应作用有直接关系反映了体表脉管、交感性传入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出)的营养性和功能性作用,及与皮肤的密切关系,由此使经络对疾病的反映和治疗有积极意义
  
备注①详细的阐释请参见《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②交感性神经的特殊感受功能与经脉经线的关系将另文阐述。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02:41:13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因论坛编辑过程中丢失了下文,已影响了感兴趣者的全面参考。故楼主将此文补充如下:
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下)
——与韩秀珍和朱兵二位商讨“脉•经脉•经络”        
3.  中、西医学发展的特色和区别;
3-1 西医学的特色发展之路3p>
正如韩秀珍和朱兵二位在他们的文章里所详细考证的那样,公元前后的几百年间,东西方都曾各自有过一段自然科学繁荣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埃及名医爱拉西斯拉特 (Erasistratus,约公元前310~前250) ,具体描述了神经是一个简单的、固体束体,是自主运动的动因;而切断该组织后,运动难以完成。几乎同时代的另一名医希洛菲利 (Herophilus)命名了神经(nerve),研究了神经通路,以及脊髓和脑的联系与功能。这些直观的研究和发现不仅开创了西方医学之先河,而且也使西医学具有了明显的唯物主义思想。简言之,西医学在公元前首先发现了主要是躯体性神经及其随意支配运动的功能,因而促进了解剖学、生理学及医学的巨大发展。值得进一步提及的是,在十七世纪英国名医哈维(Harvey)证明了以心脏为中心的循环系统;在十九世纪英国学者谢灵顿(Sherrington)研究了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的反射机能;直到二十世纪初叶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Павлов)创立了以大脑皮层为中心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才使西医学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境地。G~
3-2 中医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世界的东方,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221)到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中国医学也曾有过辉煌的发展。例如战国时期的名医秦越人 (号扁鹊),就善于应用经络知识进行脉诊、针灸、汤药、按摩等。在马王堆汉墓(公元前168年)出土的《经脉》帛书已有了比较系统的经络系统。但因中国文化的诸多特点,致使中医学注重了脉、经络、脏腑、气血等的属性及相互联系,从中充满了唯物和辩证的思想。按照笔者的观点和前文的阐述,我国医家在公元前就发现了脉及支配血管的交感性神经,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的经络学说。特别有意义的是在公元前后,我国医家早就全面掌握和熟练应用了经络的属性和规律,并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巨大发展。例如: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强调:“凡要和汤合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随后在晋朝,王叔和因重视“脉”而归纳创造了脉学,至今仍受医界推崇;晋朝的葛洪及南北朝的陶宏景因重视“气”而发展为气功学,长期为人们所应用;晋朝的皇甫谧因重视“经络”、“气血”而总结出了针灸学,使其硕果广播古今中外。\($,n';
对于以上我国传统医学的诸多显赫成就,可见经络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谜,而是充分认识了的和广泛应用了的一种人体结构!这种人体结构的特色是以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主要基础的,其中交感神经系统是属于不随意的、不特别依赖大脑的、但又确有内外感应和调节能力的内脏性神经系统。这种比较低级的神经其高级中枢是在下丘脑,后者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具有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和垂体门脉系统的双重作用。因此经络的中枢物质基础可以认定是在下丘脑。这不仅由经络的许多低级属性所体现,而且也由许多针灸科研所证实。ge
3-3  中西医学的互补与结合';V
由上可见,千百年来西医学形成了以大脑和躯体性神经系统为特色的整套体系(不排除已认识到了内脏性神经系统的知识),中医学却形成了以脉管和交感神经系统为特色的整套体系(不排除已认识到了躯体性神经的知识)。因此,从根本上认识这些以各自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医学科学,应该是研究者必须具有的正确思路。然而许多人并末知晓这一重要问题,更有甚者在妄自菲薄或削足适履。客观上也由于近代以来直至现今,在西方医学的强烈影响或主宰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从高级神经的知识和规律来研究经络,例如至今国家科研队伍的重点仍然是从躯体性神经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来研究循经感传机理。〔6〕笔者认为这是经络学以至中医学多年研究未获重大突破的症结所在。}-
“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西医学近代以来在神经学方面有了巨大发展(这是中医学所不及的),但却至今也尚少对与交感神经(定义是传出神经)相应的交感性传入神经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外周血管的交感性传入神经在感受功能(与循经感传相关)、神经节段(与经穴-脏腑相关)、对神经中枢的影响(与经穴感知和平衡调节相关)等等方面,也都是一个尚待发掘的新区。这条生物医学已知结构的已知功能和未知功能的研究之路,确实不利于经络科学本质的揭示,但同时也给具有中国特色的经络研究带来了历史性的挑战,以及或许是最后的创新契机。?
4理论和临床的研究应用j;|
4-1  针灸学R >t
现以经络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的针灸学为例。古有“针之不为,灸之所宜” 之训,“针灸”二字也体现了一种复合治疗方法。现代研究揭示了其中的科学缘由。这就是因为经络和穴位都是复合结构!勿庸置疑经络穴位所在部位也分布有躯体性神经的感受器,但它们在感受银针的深层机械性刺激方面,在感受艾灸的温热和药物(化学)刺激方面,却逊色于外周血管壁及其周围所分布的交感性神经的感受器;即使前者的感受器可以兴奋,除了意识的感知之外,也还需通过反射让交感神经及其所调控的血管来完成机体对针灸刺激应发生的反应。这种神经-体液的复合反应是产生疗效的良好基础,也是古今中外医家善于和乐于应用多种针灸方法的根本所在。由此,总结和创造出科学的复合针灸疗法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必然之路。〔7〕9GK.<W
另外,大家知道“经穴-脏腑相关”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和取得良好疗效的道理所在。自古以来“心胸内关谋”、“肚腹三里留”的经验脍炙人口。其中所体现的特异的神经学基础,躯体性神经观点一直未解释清楚。然而,上肢(内关)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胸2-9)却是与心胸的交感性神经(胸1-5)有着相重合的脊髓节段;下肢(足三里)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胸10-腰3)却是与肚腹的交感性神经(胸6-腰3)有着相重合的脊髓节段。由此说明古老经验中蕴藏了深刻的神经学特异性反射基础!在这种基础之上发挥继承和创新,对于尽快促进针灸学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意义。〔8〕 4-2  中医学Te`g0
现代研究也证明了经络学说与之密切相关的脉学、脏象学说、阴阳学说等内容的本质性联系。例如脉诊,以桡动脉及其支配它的交感性神经所反映的脉象,就可以知晓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的各种机能状态。又如脏象所反映的内脏器官功能活动,以及在各种刺激(生理或病理的)和适应性变化中,基本上都是以交感神经系统为主来感受和调制的。再如阴阳本质的研究指出,阳虚与交感神经兴奋性不足和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相关,qPP
阴虚与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和肾上腺皮质机能增强相关;并且这种相关也可以分别从表里、虚实、寒热的本质研究中体现出来。新近朱江等撰文认为,实热证及虚热证多为交感兴奋型,针灸不仅对此型的疗效较好,而且还可以调整体质和预防疾病。〔9〕4cbu
4-3  现代平衡新理论2&#36;}?
关于体内平衡理论,虽然十九世纪法国学者伯尔纳(Bernard)提出了以循环系统起核心作用的“内环境”学说,二十世纪初叶美国学者坎农(Canmon) 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中心的“稳态”学说,但至今仍无全面结论。可是经络学说及其科学研究却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中医学早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人体平衡思想,如果联系到经络的作用,那末就可以说:以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为枢纽的生理应激系统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内平衡是系统性调节的结果。〔5〕由此反映出经络学说及其科学内涵不仅在中医学中有核心作用,既使在结合西医学方面也有十分突出的作用。Mz
5 小结RRB
通过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孕育,由脉、经脉、经络等概念所包含的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在文献及本质等方面已如本文的上述论证和阐述,既使在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现代研究也证明可以是一脉相贯的。这些亮点从纷繁的研究思路中整理出了一个现实而清晰的头绪,可是并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目前的经络研究中,人们要么寄希望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将来揭示其实质〔10〕,要么认为经络是一种神经、肌肉、骨骼等的功能,并不存在实体〔11〕。这些与中医学及经络学的形成和发展并不一致的研究,因脱离了中国医学的科学特色而多年来事倍功半,并且也是导致针灸领域全面下滑的重要原因。3^@L';
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孟昭威教授生前曾指出,经络之谜的彻底阐明是诺贝尔奖级的科学大事。然而,我国古代医家早就在两千多年前的诸多医籍中,详细地记载了脉、经、络的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这些宝贵经验也明确地指导了现代的经络本质研究和针灸疗法开展。笔者认为只要研究者们实事求是地遵循古人的发现和思路发掘下去,中医学及针灸学必将再现辉煌。如果要表彰什么的话,那末完全应该归功于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医学文化!UNR
6  参考文献|q9nR
1  中医研究院编.针灸研究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92~101,eb=
2  龚启华,等.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84~185,中国针灸学会,1984 3  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形态研究室.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233~235, 中国针灸学会,1979J
4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E
5  袁其伦. 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c")
6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结题验收.中国针灸,2002;22 (4):251|DS&#35;fE
7  袁其伦. 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6aBI
8  刘炜宏主编.现代针灸临床论坛(第一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68~70k[';
9  朱江,等.通过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看针灸效应.中国针灸,2002,22(12):843i&#36;S
10 陈军德,李武.经络实质揭析.中国针灸,2002,22(1):25i9~
11 唐有为.经络论探源.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6):362)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06:54:1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回10、12搂:一、不讨论也讨论多次了。前述说法,即哲人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错!但,掌握了真理的少数人,必须能说出“可使多数人能运用和信服”的道理。这些话基本上是正确的。本人在网上的论文及宣传,就是想使“多数人能运用和信服”。例如关于经络实体及属性问题,尽管可能不是你所云云,但本人仍想深入地说清楚,所以敬请关注即将上网的“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七”。
二、话说回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人不打算为达到:必须能够在改变“以往经验性作用下形成的《不老不能成名医》”上有实际推动力作用之目的作深入探讨。名医者,有名望之医生者也。这不是自封的,起码应在当地有名望和对某些疾病有公认的卓著效验。不知贵君如何?老不老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如果你想“不老也能成名医”,则正是有些老中医认为“离经叛道”的表现之一。看来你在这方面是颇下功夫的。
三、再则,本人在“千古一脉”一文里这样写道:要在理论和临床中真正的科学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必须抓住 “脉”这条历史红线!也就是说,不论从传统或近代和现代的角度研究中华医学,如果背弃了“脉”,那才是真正的离经叛道!这个“脉”字,就是古籍中的脉、经脉、络脉、七经八脉、可动之脉、伏行之脉、脉象、大小周天、内景隧道……应该好理解!“离经叛道”的字面理解是背弃经脉和脉道,引伸理解是如果背弃了“脉”,则是脱离了正宗和传统的观点和方法。至于贵君的研究如何,自可深入理解之。
12
发表于 2006-5-29 23:58:32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yuanqilun2006/05/28 10:23pm 发表的内容:
 ...本人很忙,对你的大作不及细读,但可参考上述精神共勉之。
本人很忙,对你的大作不及细读,但可参考下述精神共勉之:
一、确定经络实体的圭臬,应是《与脏腑、肌骨、脑髓等器官都相对立》;
二、所确定的经络实体,必须具备《能够承载“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使皮部”的总形图结构和“卫气行、子午流注之经气行”的形图结构;
三、哲人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错!但,掌握了真理的少数人,必须能说出“可使多数人能运用和信服”的道理。如是目前发现的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真理,则必须能够在改变“以往经验性作用下形成的《不老不能成名医》”上有实际推动力作用。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06:23:4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回10楼:欢迎商讨。关于“脉”,本人认为起码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实体,即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血管和淋巴管,以及本人通过研读《内经》等所体会到的交感性神经----这就是古代医家所大量描述和应用了的脉或经脉的全面含义!顺便提及:关于经络本质的结缔组织假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有提及,并且结缔组织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真很难与经络相提并论。
二是功能及应用。经络的生理病理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既使把脉或体会脉(桡动脉)的变化,直说就是在测知经脉的变化。鉴于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着全身血管的变化,故反过来又测知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医学达到这种层次算是很高明的了,西医在此方面也略逊一筹,因此美国科学家称道切脉是:无创伤诊断的巅峰。
根据“脉”的上述两层意思,本人认为:只抓住其中之一者是片面的。如果两者都未抓住,则就背弃了古代医籍中关于“脉”的精华部分。目前国内经络本质占主导研究的是骨骼肌及其躯体性神经,这是肯定背弃了“脉”的,因此是不可取的----但他们还认为自已是正宗的,是正确的-----这也是本人需要警醒他们的原因。哲人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本人很忙,对你的大作不及细读,但可参考上述精神共勉之。
10
发表于 2006-5-28 08:23:1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yuanqilun2006/05/27 10:44pm 发表的内容:

  回本版所有网友:大家心平气和地商讨经络学术,应该是一个好现象。关于“脉、经、络”概念,本文已有明确说明。值得注意:络已被整个针灸界视同了小血管,如剌络疗法和剌血疗法,都是以肉眼可见之小血管为对象。血管上不可见的还有交感性神经(解剖生理学已证明机体绝大多数血管只有交感性神经支配,故称血管及其植物性神经不够准确。),这在剌激血管有痛感并收缩时正体现了后者的功能。聪明的古代医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结构,并被称作卫或卫气。可是,现今许多学者如朱兵(任国家经络研究委员会主任)等并未认识到此点,而且在他们的许多实验中也提示了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竟然还是未引起关注!?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循守旧思想作怪,二是西医对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所以使我国的经络研究走了多年弯路。现今许多网友已经重视了脉、经、络与血管的关系,如寸口脉法是既以桡动脉为脉、为经、为经脉,又以其变化反映心血管系统和支配它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后者就可被“论理”一番(脉法),但其中工具实体乃经脉结构也。因此如果再深入一步,就会使经络实质水落石出的。相关问题除参阅本文外,还可参见本人“千古一脉”一文。谢谢大家!
从本帖内容可看出:先生在经络实质的研究上,也是把《现代解剖学、生理学》作为方法进行探讨的。
既然我们的研究方法一致,则我们相互之间就只能存在着《各自所达境界之间的不同》而不会有《目标方向上的不同》!《使经络实质水落石出》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千古一脉”和‘经络实质及其生理学’是我们的《各自所达境界之间的不同》。
当初,我反对先生《将与你不同观点的理论,定义为“离经叛道”》的做法!后来,我多次反省,我的‘经络实质及其生理学’是否属于先生《背弃了“脉”》的范畴呢?------一直未得要领。
为了《使经络实质水落石出》这个我们的共同目标,我能否请问先生:不学《把脉》的‘经络实质及其生理学’,是否属于先生《背弃了“脉”》的范畴?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06:44:28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回本版所有网友:大家心平气和地商讨经络学术,应该是一个好现象。关于“脉、经、络”概念,本文已有明确说明。值得注意:络已被整个针灸界视同了小血管,如剌络疗法和剌血疗法,都是以肉眼可见之小血管为对象。血管上不可见的还有交感性神经(解剖生理学已证明机体绝大多数血管只有交感性神经支配,故称血管及其植物性神经不够准确。),这在剌激血管有痛感并收缩时正体现了后者的功能。聪明的古代医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结构,并被称作卫或卫气。可是,现今许多学者如朱兵(任国家经络研究委员会主任)等并未认识到此点,而且在他们的许多实验中也提示了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竟然还是未引起关注!?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循守旧思想作怪,二是西医对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所以使我国的经络研究走了多年弯路。现今许多网友已经重视了脉、经、络与血管的关系,如寸口脉法是既以桡动脉为脉、为经、为经脉,又以其变化反映心血管系统和支配它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后者就可被“论理”一番(脉法),但其中工具实体乃经脉结构也。因此如果再深入一步,就会使经络实质水落石出的。相关问题除参阅本文外,还可参见本人“千古一脉”一文。谢谢大家!
8
发表于 2006-5-24 19:54:4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5/24 01:31am 发表的内容:
“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证,似可作六经病解,这里的六经病,不是指经络发生病变,而是用经络名称命名、指代六种病候。可参见:刘绍武、胡连玺《论“六经”当为“六病”》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 ...
回陈版主:
如你所说,六经在〈伤寒杂病论〉不是指经络发生病变,而是用经络名称命名、指代六种病候。这正说明,六经在〈伤寒杂病论》发挥的作用,恰是发挥了论理工具的作用。在〈难经〉也是如此。比如,〈难经〉开创独取寸口脉法,是诊寸口脉,实质是桡动脉,而不是“经”。但是,根据寸口脉诊断全身的疾病,其理论,是以经络为论理工具。
回袁其伦老师:
如你所说:“本人并不否定古代医家在许多场合将经络学说做为说理工具,但不能以此断定经络就不存在了!除你们辛苦引证的资料之外,大部分的资料都可说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们在这方面下功夫,收获是会全面的。”
所谓“说理工具”,与论理工具没区别。这不用讨论。根据《内经》对经络的记载和解释,经络确实是“说理工具”或是“论理工具”。因此,经络与脏腑、血脉、病证、腧穴的关系,是论理工具与人体内各种脏腑和组织结构的关系,这才是〈内经〉的本意。简言之就是说,经络是论理工具,脏腑、血脉、病证、腧穴、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淋巴、结缔组织等,都是被研究的对象。如果把每个基本概念,都弄清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至于经脉是“大而在里”的血脉,肯定对。但这里所说的经脉,不是“经”,而是古代医家把血脉分类以后的称谓。至于各“经”都有比较浅表的血脉和皮部,是把人的体表分别归属各“经”。如〈内经〉说:“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对各“经”都是这样说的)所谓“浮络”,即浅表血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归属太阳经的体表,观察到浅表血脉,都属太阳经的血脉,这也是以“经”为论理工具。
由于古代医家把人的脏腑和主要结构都分别归属了各经,所以,每一经都有脏腑和相关的组织结构。不仅包括脏腑,也包括血管、腧穴、筋、骨、肌肉、以及神经和淋巴等。这是很清楚的。
至于经和络、经脉和络脉的基本概念,只要弄清在古文献中有不同的含义就可以了。并且,〈内经〉对此有解释,是完全可以说清的。
。。。。。。。。。。。。。。。。。。。。。。。。。。。。
最后再说一句,也是最关键的一句:在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中,经和经脉,络和络脉,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按〈内经〉的解释,把这四个基本概念的含义都弄清了,一切问题就都可以解决。明白了吧,不信试试!!!!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6年05月24日 08:11pm 时添加 -=-=-=-=-
再补充一点:
袁其伦老师说:“除你们辛苦引证的资料之外,大部分的资料都可说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们在这方面下功夫,收获是会全面的。”确实如此,在古文献资料中,凡是可以证明经络客观存在的,都是血脉。有时称经脉,有时称络脉,最细的血脉,称孙脉或毛脉,也称孙络或浮络。除此之外,没别的。但是,这并不是经络。仍如以上所言,把以上所说的四个基本概念弄清,再区别开就行了。
。。。。。。。。。。
警句:对经络的研究所走的弯路,都是因为没把基本概念弄清。混淆了基本概念,能不争吗?能一致吗?能有结果吗?
冷静下来,对照〈内经〉,还可以对照〈难经〉和〈伤寒杂病论〉,把概念弄清,大家会统一的。历史可以说明一切。研究经络,离开〈内经〉,是绝对不行的。
7
发表于 2006-5-24 16:28:5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张济风2006/05/24 02:41pm 发表的内容:
袁其伦先生.拜读的先生之文,我认为是我见的最有说服力的好文.但您关于经络包括神经.我认为缺少证据,.因为经络来自内经.只有内经的我认为才成立.所以.您能就内经的描述见连系您指的神经吗谢谢
張先生您的專業顯然不足
6
发表于 2006-5-24 14:41:41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袁其伦先生.拜读的先生之文,我认为是我见的最有说服力的好文.但您关于经络包括神经.我认为缺少证据,.因为经络来自内经.只有内经的我认为才成立.所以.您能就内经的描述见连系您指的神经吗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38 , Processed in 0.0697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