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1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15 12:5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按:我同意方舟子之【评】说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评】
   用同样的弱智逻辑,我们也可以说:风水要从娃娃抓起,算命要从娃娃抓起,
卜卦要从娃娃抓起,气功要从娃娃抓起……这些也都是传统文化,凭什么中医抓
得,它们就抓不得?推而广之,一切的迷信、伪科学,也都可以要求从娃娃抓起。
在现代科学面前一败涂地之后,迷信、伪科学的鼓吹者竟然想出了从小洗脑这一
招数出来,不仅暴露出其黔驴技穷,也暴露出其用心何其狠毒!特别是在人命关
天的医学问题上有此用心,更毒!
(方舟子)
  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武夷山
  科学时报,2004-11-01
  正如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的那样,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毫不夸张地说,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最宝贵贡献之一。有的有识之士甚至认为,经络
是中华先人做出的第五大发明,而经络在整个中医药体系中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遗憾的是,像传统文化中的其他许多内容(京剧及其他地方戏曲,中国书画,
武术,等等)一样,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不美妙。很多人以所谓现代科
学或现代医学的标准为唯一正确的标准,将几乎所有传统事物视为落后、迷信的
象征。于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传统文化知识领域乏人问津,以至于京剧名
角谭元寿先生的孙子谭正岩下定决心赓续谈派传统,继续在京剧艺术领域耕耘下
去,谈家的世交密友、评书大师连丽如女士就要额手称庆(据中央电视台戏曲频
道10月24日晚的《戏曲天地》栏目)。二是传统领域的精粹被忽视,变了味
的东西反而大行其道,例如,表演性的武术很热,真功夫越来越少。
  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就需要大力普及宣传优秀的文化传统。电视京剧大奖赛
的经验表明,在普及宣传上下力气,确实是成果丰硕的。而为了使普及宣传的效
果与效率最大化,就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培养孩子的兴趣,重建孩子的价值观
念,要比改变成年人容易得多。
  当然,从娃娃抓起,责任在成人身上,尤其在家长身上。如果家长们嫌熬汤
药费时费事,只愿意让孩子服用立竿见影的西药(这里且不谈立竿见影可能带来
的副作用),那么孩子形成习惯后,将来长大成人了,即使他们知道中药的疗效
好,也照样会拒绝。生命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味觉偏好是在幼年期形成的,从小
没有接触过臭豆腐的孩子,长大了不易接受臭豆腐的味道。同理,小时候接触过
中药的味道,长大后就不易强烈抵触这种味道。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如果对传统文化没有感情,
就不容易对中医药有感情。从娃娃抓起,不仅仅要普及中医药的知识(比如各种
食物的基本性味),还要努力普及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众多经典。出于这种
认识,我对“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是举双手赞成的。
  中医药的发展与成就,得益于中国人特殊的思维方式。这种中国式思维方式
与西方式思维方式若能集合于一身,一定大大有助于科学创新。事实上,杨振宁
等一批海外华人科学家做出杰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种文化、两种思维
方式的互动。台湾“中央研究院”前任院长吴大猷先生说过,“学生频频发问,
表面上是活跃,其实学生多问,是懒,是不肯自己多想”。这一论断会令许多现
代型教师大为愤怒。可是我们想想,我们身边的优秀中医主要是靠勤问获得成就
的呢?还是主要靠勤思、体悟提升境界的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从娃娃抓起进
行中医药科普,就需要认识、弘扬、发展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体味方式。
  视觉形象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很多孩子能够毫不费力地背诵大量
的电视广告词。因此,有关部门可以设计制作一些高水平的宣传中医药的公益广
告和产品广告,使我们的下一代不仅知道泰诺和“白加黑”,也知道六味地黄丸
和导赤丹;使他们不仅对“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公益广告词耳熟能详,也懂得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既可以是古人的职业取向,也可以是今人的高尚选择。
另外,十分有必要组织全国电视中医药知识大奖赛,甚至可以组织名老中医现场
把脉诊病判断与现代医疗器械理化检验结果对比的实况转播。这类节目一定可以
大大增强国人对中医药的理解与信任,使一批少儿观众心中萌生今后学习中医的
念头。
  科学探索永远在两个方向上展开:向外,一直要探索现代天文仪器所能探测
到的宇宙的边界,探索物质结构的微观层次与渺观层次;向内,要揭示人体的奥
秘,找到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妙方。可惜的是,就国内的情况看,似乎是“向
外看”的科普作品数量较多,从电视片《宇宙与人》到大量天文科普译作,数不
胜数;“向内看”的作品相形之下数量少,佳作更少,优秀中医药科普作品则少
而又少,笔者除了《中药趣话》,一时半会儿都想不出别的来。为此,科普界应
当创作更多“向内看”的作品,尤其是中医药科普作品,以取得适当的平衡。
(XYS200411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12
发表于 2005-12-8 02:31:5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11
发表于 2004-11-17 23:51:3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不独中医如此 整个中国教育都这样 每每看到伴读两个字 不由你不心痛
10
发表于 2004-11-16 01:55:0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小牛,请原谅,我是有点激动,你为何老跟中医过不去呢(这是我激动的原因),我的经历你也知道,中西医我都喜爱,但更偏重中医,原因就是感觉西医过分机械,灵活性不够,对未知病症临床医生不敢也不知如何下手。再说文章是说中医科普应从娃娃抓起,而不是要娃娃学经典;即使从小学抓,也是进行科普教育,循序渐进,到初高中再涉及中医的一些基础教育,也不是要全国统一,先搞试点也可以嘛,你说呢;我儿在幼儿园时就学了新编三字经,我觉得很好,也未见一个家长反对。再说现行的教育(应试)好吗,压抑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和刚萌发的好奇心、探索力!现在孩子的负担有多重,虽国家要求素质教育,但考试不改革,能做到吗,这个问题我们可单独讨论(在其它版里)。现教育模式也在探索,应允许试验,你说呢。论坛是中医药的论坛,是中医及其爱好者讨论和发表意见的地方,对现行政策和发展肯定有不同的意见,争论的也很激烈,我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很谨慎,因自己才初学,不敢班门弄斧!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6 01:15:0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请初学者斑竹不要这么激动,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论坛上大多是肯定和赞美中医的言论,哪怕仅仅作为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参考,主贴自有存在的价值,即使我不转贴,论坛斑竹都应该主动转些这类贴,以多少平衡一下中医万岁的论坛中心思想.我想,这也算是所谓的论坛管理吧.
关于洗脑的看法,正因为"中医是治病救人的神圣职业",才要求我们慎重考虑.
"中医要从娃娃抓起"的核心是从读经开始用古代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中国式思维,这是和现行的日趋国际化的社会教育模式存在很大抵触的......
不想多说了.
8
发表于 2004-11-16 00:12: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不管方舟子是何人,说的不对就应批评!小牛,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中医若是伪科学早就被国家取缔了,党和政府也就不会将与之和西医并重了,草菅人命的行当政府还允许其存在吗?!明明中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人民信赖、党和政府信赖,你为何与之作对!
  中医是巫医、神汉、迷信、宗教和伪科学吗,中医不是治病救人的神圣职业吗,为何不能从小教育(你所说的洗脑),什么能从小教育,请你和方舟子说说,什么逻辑!
  
7
发表于 2004-11-15 21:39:5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中国是口号太多,务实太少!
6
发表于 2004-11-15 19:44:2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下面引用由天魔牛道士2004/11/15 01:04pm 发表的内容:
联系到颇多中医人士大骂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攻击中医教育、中医各项法规政策的实际现象,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
中医到底怎么了?

回:然而,令人值得担心的是,如果说有那么一天,当中国中医药被世界公认的时候,或是“洋中药”充斥中国大地的时候,真不知会有多少的中国老百姓,要加入这个“大骂”的队伍呢???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5 18:16:4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下面引用由初学者2004/11/15 04:43pm 发表的内容:
 文化艺术的继承发展要有良好的氛围,从娃娃抓起是应该的
同意!
但是中医首先是人命关天的医学问题.
我同意方舟子说:"在人命关天的医学问题上有此用心(从小洗脑),更毒!"
4
发表于 2004-11-15 16:43:5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药科普要从娃娃抓起》

  文化艺术的继承发展要有良好的氛围,从娃娃抓起是应该的,现在也是这么做的。人们良好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应从小进行养成教育,这已是人们的共识,难道还有疑问吗。
  中医药理论是在我国古代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特有的对疾病的认识、思维和表述与西医大不相同,也很难为高中毕业生所掌握,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带来很大的问题,目前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这一问题,这也是不少网友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
  我赞成中医院校办附属中小学,最起码要办中学,其目的就是从小认识、理解和初步掌握中医药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为中医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环境对认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邓公说过,好的环境能使坏人受到限制,坏的环境使好人得不到施展(大意);比如在音乐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喜爱听民族音乐,而对西洋音乐听不懂,也不易理解,这就是环境造成的;为此,中医从小抓起是积极的,是有现实意义的。
  那些把中医药与迷信、伪科学等同起来的人,不但无知,且在思想认识上是反动的(千万别与政治相联系,丝毫无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20:50 , Processed in 0.0538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