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7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
发表于 2003-11-26 09:48: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据小虫所知,这本书已第三次印刷,在南宁、兰州、北京、上海、济南的新华书店或三联书店应还能买到。
如当地无,又需要多本,不妨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信要求邮购。或给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去信,直接找刘老师问问。
如只需个一本几本的,给俺小虫发个消息,小虫愿与欲读此书者成为朋友,敬赠寄去,为见面礼:)
书中关于上问的内容,小虫摘抄了一段,因太长,就单独传上去了。帖子主题叫:
               “回  黄岐建中 前辈”。也在这个“医理探源”中。
18
发表于 2003-11-14 20:19: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下面引用由庸三2003/11/14 10:31am 发表的内容:
晚辈无主见,故又引用师长的见解来掺一言: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大作〈思考中医〉中谈及此:
    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本质,“阴阳消长”是表象。——也不知在下的理解对不对——好书大家参考,请读原著 ...
"有道理”!
请问先生可有此书?我对这书极感兴趣,可否对“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本质、“阴阳消长”是表象这一段论述加以介绍?多谢。另外,哪里能找得到这书?
17
发表于 2003-11-14 10:31: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晚辈无主见,故又引用师长的见解来掺一言: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大作〈思考中医〉中谈及此:
    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本质,“阴阳消长”是表象。——也不知在下的理解对不对——好书大家参考,请读原著,当不无收获。
16
发表于 2003-11-9 19:08: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同意黄先生的说法。抱先生言太极图之阴阳消长,我认为阴阳鱼中之二鱼,应鱼头对鱼头、鱼尾对鱼尾,才是阴阳之理。
15
发表于 2003-10-3 17:5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3/10/03 10:0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玄隐子2003/09/28 03:00pm 发表的内容:
寒热不叫阴阳
寒热亦无非阴阳
寒热不叫阴阳;
寒热无非阴阳(的表现):寒热只是阴阳的表现,就像水火是阴阳的表现一样(“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14
发表于 2003-9-28 15:00: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寒热不叫阴阳
寒热亦无非阴阳
13
发表于 2003-9-28 10:36: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下面引用由抱残守缺2003/09/28 09:25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所论只阴阳之一端也。观太极图可知阴阳之消长,且中医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直接用的是阴阳消长之理,至于景岳所述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阳者,必于阳中求阴,则为互根互用之理。阴阳之理当不可偏执。 ...
“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寒热不叫阴阳,正如水火不是阴阳:是水就不是火,形而上的五种状态;阳破则阴必散,形而下的共存机制!
“形而下”:有多少阳气,就能守住多少阴气;正如有多大的瓶子,就只能装得下多大容量的物质——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生阴长。
“形而上”:是东就非了西,是冬就否了夏;五者不可以同日而语,只可以暂居其一!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用水灭火,火燃木烬,不出于形而上的“不两立”的机制。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请先生全之,不可偏执!
12
发表于 2003-9-28 09:2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先生所论只阴阳之一端也。观太极图可知阴阳之消长,且中医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直接用的是阴阳消长之理,至于景岳所述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阳者,必于阳中求阴,则为互根互用之理。阴阳之理当不可偏执。窃以为先生百密一疏耳。
11
发表于 2003-9-26 23:5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五藏藏象理论——兼对金正方先生作答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3/09/27 01:32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抱残守缺2003/09/25 12:55pm 发表的内容:
对于《素问》“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本人颇有疑义,……素疑为错简,然与经文不符,……“阳长阴消、阳消阴长”此为千古定论,似乎不必讨论。
您还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疑为错简?与经文不符?
我不这样认为;相反,在下以为,这正是“经文”,而且是《素问》中不止一次地出现的经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1:00 , Processed in 0.0534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