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5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29 21:1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36岁,咽喉有异物感,心烦难眠,每逢行经期加重5年。伴有胃脘嘈杂逆酸,嗳气,欲呕,饥不欲食,全身乏力,欲寐,口苦,易惊,饮热。舌淡红,苔薄,脉细。曾多方求治无效。十年前手术切除扁桃体。输卵管结扎术后至今月经量少,色黑无块,三十多天一行。体查:咽红,有滤泡增生。
  先从肝论治,试以小柴胡加味消息之:北柴胡12克,黄芩9克,法半夏6克,甘草8克,大枣5枚,生姜3片,党参15克,桔梗5克,夜交藤15克,当归6克,白芍6克  一剂
诸位行家看当否?
17
发表于 2003-12-14 23:06:0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所以然在 2003/12/14 11:24pm 第 1 次编辑]

本案患者的主诉是咽异物感,而其症是由增生的咽壁淋巴滤泡所成,病经六年,愚见可以诊断为增生型慢性咽炎。要想获得咽异物感之减轻乃至消失,就必须使增生的淋巴滤泡减少、消散并复原。
    其它症状的相关性尚宜辨析:如胃脘嘈杂、嗳气泛酸、口苦等症,说明患者有消化道逆蠕动、消化液返流的病理表现,此亦引发与加重咽炎的重要因素。至于输卵管结扎史、月经不调、腰累诸症是否与主诉相关则值得商榷。
    所以本人认为治疗仍宜以和胃降逆,化痰散结为主,予四七汤较合适。同时可采用药茶疗法:银花1克、甘菊1克、木蝶1克、胖大海2克、薄荷2克、桔梗2克、麦冬2克、生甘草2克,每日一剂泡茶含漱代饮,用局部与全身相结合的办法而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需要告知患者,本病非可速痊,惟宜缓图。待等咽壁淋巴滤泡消失以后,方始痊愈收功之时。
16
发表于 2003-12-14 20:55:0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看中医会诊,实在有意思啊!再多几个中医参加就更热闹了,我保证医家之间先乱成一团,然后是病家失望走人。
所以中医看病是绝对不能够会诊的。呵呵!
15
发表于 2003-12-14 14:04:5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试试看:
威灵仙20克 土牛七20克
   三付水煎
14
发表于 2003-12-6 21:54:5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下面引用由yangyang5202003/12/06 08:25pm 发表的内容:
做个食道拉网检查看看!
看完了怎么办?
手术?
13
匿名  发表于 2003-12-6 20:25:56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做个食道拉网检查看看!
12
发表于 2003-12-6 11:57:4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水不升则火不降,仍为火水未济之病,宜从离阴坎阳论治,不可但胶柱于血瘀痰凝也。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2:24:0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2003-12-3
      病人来复诊,腰已经不累,夜尿一次,偶有嗳气逆酸,口不苦,不渴,无腹痛,夜寐多梦,咽喉异物感不变,寐可,二便自调,舌淡,苔薄白,脉沉。拟方如下:制附子8克 干姜8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甘草8克 桔梗10克 法半夏5克 砂仁6克  二剂
请继续批评指正。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11-30 19:50:5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若谷在 2003/11/30 07:58pm 第 1 次编辑]

2003-11-30
    今早病人复诊,无嗳气、欲呕、胃脘嘈杂逆酸。口已不苦。但昨晚小便次数增多,觉得腰累,左上腹偶有隐痛。其他无明显改变。自思如果非阴证的话,服上方应该不会出现小便多,腰累,如果是阴证,自己上面的方则用错了。细细思虑,觉得较似郑钦安所描述的肾气不藏,上攻于喉之证,拟方如下;
    制附子6克,干姜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甘草8克,桔梗6克,砂仁6克   两剂
    为了能提高水平,只好不惜在行家面前露丑了,请批评指正。(不好意思,因上网不是很方便,刚看到上面诸位的回帖 ,请见谅。)
9
发表于 2003-11-30 19:44:0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今天接到的咽喉有异物感的患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灿烂乾坤在 2003/11/30 07:46pm 第 2 次编辑]

杂乱无张,根本不得其要。
学习章次公经验也不得要领,照猫画虎而已。
五积先生说的不对,章先生是走的仲景的路子真正的神农学派,有很好的经方底蕴(当然也或多少的受时代影响),但他的几个学生都是从后世入手所以只能承传他的药法,以其起点不同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8 04:13 , Processed in 0.1040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