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1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20 19:0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4/07/20 07:05pm 第 1 次编辑]

    口唇紫绀,一般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哮喘病患者,寒冷,中毒等情况,属于一种症状。待原发疾病或病因缓解或解除后,口唇紫绀也会得到改善或消失。可前几天,我在门诊接诊了一13岁的小女孩,她口唇青紫了六、七年,却没有任何心肺疾患以及中毒、寒冷等情况。深感蹊跷,今公布于此,与大家共同研讨。
     患者张,女,13岁,学生,六岁时发生口唇发红,渐渐变得青紫,而患儿没有其他任何不适,生活、学习如常。曾到医院诊治,医院经过许多检查,亦不明所以,又因患儿别无所苦,依然健康、活泼,家人亦不再重视。三年前,患儿口唇青紫加重,并且渐渐干燥、龟裂,脱起皮屑,但不痛不痒。半年前,上唇又生出数个红色斑块,越出赤白肉际。家人为之焦急,多次到当地医院求治,百般用药,不见改观。三月前到省城大医院就诊,医院多方检查,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病因,后来决定取口唇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无奈活检也没有阳性发现。最后,嘱咐其到京就医。平日,因口唇干燥、不适,家人常以唇膏、香油等涂之,但仍不能减少干裂、脱皮,患儿说自己没有事儿的时候,就用手慢慢地抠揭唇部的皮屑,只有在揭皮过猛时,才感到疼痛。除感到口唇干燥外,全身无其他不适。饮食,睡眠,二便正常。患儿,发育良好,精神饱满,活泼大方。脉搏弦数,舌尖红,苔薄白。
     
   
23
发表于 2009-5-23 13:4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MESSAGE
22
发表于 2008-6-22 09:2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鸡子黄油,少加炒黑黄柏,效!
鸡子黄油,滋真阴以润燥;炒黑黄柏非泻火,实乃坚阴,故炒用少加!
21
发表于 2008-3-21 15:53: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若口唇青而深紫色,为内有郁热之征兆.
20
发表于 2004-8-4 09:37: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以上诸位的分析都对,但治疗起来一定收效不大,小女孩确实是唇胗,是脾胃有湿热,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她胃里有一个细菌感染的病灶,所处的部位刚好与唇有对应关系,如果是与牙齿有对应关系,那么她就是牙齿痛了.细菌感染的病灶是个老问题,人体与病灶应该早已处于共处状态,现在这个问题又提到台面上来,是因为她的肝热(孩子的小便一定黄),肝热是因为她正处于发育阶段,人体的能量都拿去成长发育了,没有能力制约肝脏的病毒(她的病毒来源于她的父亲或母亲,她应该是个浓眉大眼的女孩),木克土是常理,木太旺成了木侮土,就太过了.孩子的关键是能量有缺口,不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孩子身上还会出现其他问题的(例如停止发育,早熟,肌肉萎软),了解她的头发是否油性,大便的颜色是否很浅,很粗糙,易散,浮水面.现在的孩子十个有九个胆汁分泌不足.
19
发表于 2004-7-26 12:3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应该是热郁胃经,试用玉女煎加丹皮、栀子治疗。
18
发表于 2004-7-24 13:34: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中医讲,唇为脾之华,其实中医所讲的脾,实际包括了西医讲的脾脏,胰腺,淋巴,免疫功能。病人又是一女,以中医理论来说,其生理特性以血为本。以肝为本。
可以根据我的提示,去做相关检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14:1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又称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以口腔损害、生殖器溃疡、眼病及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系统损害。相当于祖国医学所称的狐惑病。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肝热、心火、脾湿和肾阴不足而使热毒内攻、湿热久停、熏蒸气血,脏腑肌肤受损所致。
西医对本病的病因认识不清,目前认为微生物感染、遗传素质及环境因素是该病的三大致病因素。其发病机理可能为免疫异常和中性粒细胞功能亢进引起继发性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或)功能紊乱,造成更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形成以血管炎为基础的病理表现,引起临床发病。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青年男性,男﹕女=2~4﹕1。
(一)口腔损害:复发性单个或多个针头到黄豆大小疼痛性溃疡。好发于唇、舌、颊及齿龈。
(二)眼部损害:较晚发生,常见为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结膜炎和角膜炎,偶有球后病变,可致盲。
(三)生殖器损害:复发性溃疡,较口腔溃疡大、深、持久,疼痛较轻,愈后可有瘢痕。男性多见于阴囊、阴茎或尿道内,女性多见于阴唇、阴道或子宫颈。
(四)皮肤损害:以结节性红斑多见,亦可有毛囊炎样损害、脓疱、疖、溃疡性脓皮病、痤疮样皮疹、迁移性血栓性静脉炎和多形红斑样皮疹。约40~70%可出现同形反应。
此外本病还可出现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血管病变等,全身症状为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病情缓解与恶化周期性交替进行,呈慢性经过。
【实验室检查】
本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外周白细胞轻度增高。活动期血沉加快,血清粘蛋白增高,白蛋白降低,血清α2球蛋白、γ球蛋白增高。部分患者C-反应蛋白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根据1989年9月国际标准:①反复口腔溃疡;②反复生殖器溃疡;③眼病变;④皮肤病变;⑤针刺试验阳性。凡有反复口腔溃疡,并伴有其余4项中2项以上,可诊为本病。其他与本病相关的次要症状及辅助检查有助于协助诊断。本病应与单纯疱疹、瑞特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急性女阴溃疡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相鉴别。
【辨证】
(一)肝脾湿热型:相当于急性活动期,以眼病和脓皮病为主。症见目赤湿烂,刺痛难睁,视物不清。毛囊炎、疖、脓疱疮、蜂窝织炎而红肿热痛;外阴溃疡较大,疼痛难耐,白带黄带,溢脓腥臭;口疮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二)心经郁热型:相当于急性期而口腔溃疡明显者。症见口腔溃疡周性反复发作,溃疡表面黄色脓苔,绕以红晕。伴眼病、生殖器溃疡或皮疹色红;侵及中枢神经系统者表现可类似多发性硬化症或脑膜炎;口干舌痛,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三)气阴两虚型:以久病不愈或体质虚弱者多见。皮疹以阴部溃疡为主,面积较大,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双目干涩发红,视物不清,皮疹色淡,伴体瘦纳呆,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治疗】
(一)中医治疗
⒈ 肝脾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以龙胆泻肝汤合五苓散加减(胡10g,黄芩、栀子、龙胆草、泽泻、猪苓各12g,茯苓、木通各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⒉ 心经郁热型:治宜清热泻火。方用泻心汤合导赤散加减(黄、黄连、竹叶各10g,黄芩、木通各12g,甘草梢6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⒊ 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和二至丸加减(人参、女贞子、旱莲草各12g,麦冬、黄芪各15g,五味子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二)西医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可缓解症状。近年来试用纤溶和抗凝疗法、反应停、转移因子及秋水仙素等治疗能使症状缓解。
【预防与调摄】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杨保华)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14:08: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又称唇粘液腺炎(myxadenitis labialis),是一种主要累及小涎腺的炎症性疾患。本病同中医“茧唇”相类似。
【病因病机】
中医的发病原因参见光线性唇炎。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不很清楚,先天性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天性者可能与局部刺激(如光、风、烟、酒和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及口腔卫生、吹奏乐器等有关。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下唇,主要表现为下唇肿胀,唇红及唇内侧有多数2~3毫米大,界限清楚的黄色结节,有扩张的唾液腺开口,挤压时有“露珠状”粘液排出。晨起时可见粘液样或粘液浓性分泌物增多,自觉局部紧张、触痛或敏感。单纯性腺性唇炎感染后有脓性分泌物者,称为脓性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 apostenatosa)。本病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腺体肿大与炎症细胞浸润。
【辨证】
参见光线性唇炎。
【治疗】
中药治疗同光线性唇炎。西医治疗应避免刺激,追寻病因,给予适当治疗或口服碘化钾。若有脓肿或漏管时,应切开引流。
【预防与调摄】
注意口腔卫生,提倡不吸烟、不喝酒。
(杨保华)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14:0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她为何口唇青如许?

光线性唇炎(actinic cheilitis)又名光线性剥脱性唇炎(cheilitis esfoliativa actinica)。临床表现为湿疹样变化。本病属于中医“唇风”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内蕴,郁久化火,火邪熏蒸而成。
本病好发于长期野外工作者,与日光的紫外线辐射有关。亦可能与粘膜角质层对光保护作用较差有关。涂擦含有光感性物质的口红、唇膏亦可引起。慢性刺激和吸烟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
损害多局限于下唇红部,初期为青红色炎性肿胀,数日后起小水疱,继之糜烂、结痂或溃疡,亦可继发感染,自觉灼热不适。慢性者表现为局部干燥、脱屑、粘膜增厚、变硬、皲裂。如出现灰白色角化斑块应因考虑恶变之可能。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前有日光曝晒史,下唇部湿疹样变化及好发人群等可作出诊断。本病需与唇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相鉴别。
【辨证】
本病常表现为下唇部红肿,糜烂结痂或溃疡,自觉灼热,口干,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辩证属于脾胃湿热。
【治疗】
(一)中医治疗
治宜除湿清热,健脾和胃。方用健脾除湿汤加减:山药、扁豆各15g,茯苓、白术、芡实、枳壳、黄柏、银花、甘草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二)西医治疗
⒈ 全身治疗:口服维生素类、氯奎,严重病症可短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⒉ 局部治疗:外用清凉软膏、避光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有恶变倾向者应冷冻治疗或手术治疗。
【预防与调摄】
(一)加强预防,避免日光曝晒,不宜应用口红或唇膏。
(二)对日光敏感患者,夏季外出时注意遮光或涂避光防护剂。
(杨保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01:21 , Processed in 0.1525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