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7 14:5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属中医“淋证”、“腰痛”、“虚劳”等范畴。本病病机以脾肾不足为本,湿热滞留为标,与瘀阻肾络有关,湿热贯穿于整个病程,病机虚实夹杂,急性发作期以湿热蕴结为主,缓解期以脾肾亏虚为主,其治疗
可分五型。
    一、下焦湿热:症见尿频尿急,尿黄,尿道灼热而痛,小腹胀痛,腰痛,口干或渴,或发热,尿血,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急性发作期。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用八正散合石苇散加减,药用石苇、大黄、滑石、生地、茅根、益母草、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竹叶、甘草梢等。
    二、肝湿郁热:症见腰痛,小腹胀痛,尿频而热,尿短色黄,心烦喜呕,不思饮食,口干口苦,舌质红,
苔黄或微腻,脉弦数。多见于急性发作期。治宜疏肝泄热,利湿通淋,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柴苓汤加减,药用龙
胆草、柴胡、黄芩、生地、茯苓、泽泻、车前子、益母草、白花蛇舌草、虎杖、茅根、甘草等。
    三、肾阴亏虚、湿热未清:症见尿频而短少,小便涩痛,尿意不尽,手足心热,或低热缠绵,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不宁,心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多见于急性发作缓解后余邪未尽,出现不典
型反复发作,或为慢性持续阶段。治宜滋阴补肾,清热利湿,方用知柏地黄场合猪苓汤加减,药用知母、黄柏、生地、怀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猪苓、滑石、阿胶、益母草等。
    四、气阴两虚、湿热未尽:症见小便涩痛,尿少,余沥不尽,小腹微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急性发作缓解后余毒未必尽者。治宜滋阴益气,清热利湿,方用黄芪麦味地黄汤加减,药用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熟地、山萸肉、怀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益母草、白花蛇舌草等。
    五、脾肾两虚、湿邪留恋:症见久淋不愈,尿频,淋漓不尽,遇劳则甚,时作时止,神疲乏力,面浮足肿,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纳呆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多见于慢性期病程较长或年纪较大、阳气不足或素体阳虚者。治宜健脾补肾,利湿通淋,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无比山药丸加减,药用熟地、怀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杜仲、仙灵脾、黄芪、党参、白术、益母草、茅根、白花蛇舌草等。
    以上中药每日一剂,水煎服。总之,中药治疗本病,急性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宜早期治疗,长期用药,药量宜大,驱邪务尽;缓解期以补脾益肾为主,兼以祛邪。中药治疗本病,尿菌转阴多在1个月左右,故要注意守方,不可随意更换主方,一般以15天左右为宜,若已见疗效,宜继续治疗2—3个月。
3
发表于 2006-7-9 20:26:17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人云亦云
2
发表于 2005-12-17 15:37:44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谢谢。欢迎常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8:27 , Processed in 0.0689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