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肺心病心衰的中医辩治思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9 11:2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肺心病心衰是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死因之一。
    西药治疗本病,因低氧血症、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因素而使强心利尿剂的应用受到限制,疗效不尽如人意。
    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展示了较好的前景。
    笔者结合其中医的病理特点及研究概况,谈谈本病的辨治思路。
    益气温阳乃万变之宗
    肺心病心衰与中医之“肺胀”、“心水”等病相类似,其病机虽然复杂,但总不外正虚、血瘀、水泛、痰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正虚当以心肺之气虚、阳衰为主,因心主血脉、肺失治节之故。在此基础上,涉及脾、肾、肝、脑诸脏。至于痹多从气虚来,饮则由阳衰生,痰阻因于气不布津,外感缘自肺卫不固。因此,益气温阳、补肺强心是本病的一个基本治疗原则,常用药有人参、黄芪、附子等。临证不管病机怎样复杂多变,但选方遣药都万变不离其宗,始终以此法为主导。研究表明:人参、附子、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泵功能,改善心肌代谢,且能扩张血管,因此具有很高的强心作用,且一般无中毒之虞。
    利水消肿当灵活变通
    肺心病心衰均有因体循环衰竭而引起的下垂性水肿,甚则可有胸水、腹水。因此,利水消肿虽为治标之举,但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法则。此类药可起到西药利尿剂的作用,从而消除水肿、减少肺血容量、降低肺动 脉压、减轻心脏负荷,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而又无引起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之弊。药物可用汉防己、北五加皮、茯苓等药。因引起水肿的原因较为复杂,故其治疗当灵活变通。因阳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而致水液泛滥者,常加桂枝、白术;因邪实壅肺、治节失职而致水液的敷布、排泄障碍致水饮泛滥者,可加葶苈子、桑白皮以泻肺行水;“血不利即为水”,因瘀血而致水肿者,可加益母草、泽兰等化瘀利水。此三者中尤以泻肺行水为至佳,以“肺为水之上源”,泻肺即所以利水之故。例如:葶苈子确有强心、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故能强心逐饮、泻肺定喘,使心肺功能恢复。
    清肺化痰须适当运用
    肺心病心衰常因呼吸道的急性感染而诱发或加重,表现为一派痰浊或痰热阻肺,气道不利之象,如咳痰喘促、不能平卧等。其辨治时,须适当配伍清肺化痰、利气平喘药物,从而起到有效控制感染及改善肺部通气的作用,常选用浙贝母、桑白皮、鱼腥草、黄芩、地龙等。若配合西药抗感染,则疗效尤佳。
    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始终
    肺心病心衰之血瘀的病理特征非常典型。它既是本虚、痰阻等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正虚、水湿、痰阻等的重要原因。血瘀早在肺心病的前期病变中即巳存在,又对肺心病的形成和加重起了关键作用,因此,活血化瘀法当贯穿于本症治疗的始终,可用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水蛭等药。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有改善机体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脏的供血供氧、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从而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因此,活血化瘀治疗对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高粘血症的缓解,肺动脉高压的降低以及心肺功能的恢复等,均有独特的作用。
  综上所述,肺心病心衰应随证立法,组方遣药,常能取得满意疗效,若能配合西药抗生素的应用,则收效益更佳。笔者应用自制的抗肺心衰合剂,药用人参、黄芪、附子、葶苈子、桑白皮、汉防己、北五加皮、益加母、川芎、丹参、赤芍、水蛭粉、地龙、浙贝、黄芩、鱼腥草等,或用参附针、参麦针、黄芪针、丹参针、川芎嗪针、鱼腥草针等静脉点滴,收效甚捷,可不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实践证明,应用中药益气温阳、泻肺行水、化瘀祛痰为主治疗肺心病心衰,以减少西药强心、利尿剂的应用,是正确的思路。
2
发表于 2005-12-10 20:29:53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肺心病心衰的中医辩治思路

可在辨证基础上加用六神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0:55 , Processed in 0.0869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