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5 15:4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
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王 勇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四川 宣汉 636150)
摘要:本文以《内经》“六腑以通为用”,活用经方治疗急腹症,疗效满意,从而领会经方的灵活、简练、严格、捷效。
关键词:活用经方 急腹症 体会
笔者临床遵“六腑以通为用”之旨,活用经方治疗急腹症,收到满意疗效,现结合病例介绍于下。
1、胆道蛔虫伴胆囊炎(妊娠蛔厥)
赵某,女,24岁,工人,1996年8月20日诊,因妊娠5月,右上腹阵发性钻心样疼痛,伴恶心,吐蛔来诊。昨日中午饮食生冷瓜果后右上腹隐隐胀痛,嗳气,呃逆,继而腹胀加剧,恶心,呕吐时吐蛔虫1条,因过去有类似腹痛病史,当地经抗菌、解痉、镇痛、对症治疗腹痛稍减,昨晚腹痛加剧。查:一般情况尚好,体胖,剑突下偏右腹部压痛,口苦,苔薄黄,脉弦滑数,口渴便秘。血常规:白细胞12¡10g/L,中性0.85,淋巴0.15,B超检查提示:胆道蛔虫、胆囊炎。辨证为蛔滞胆腑,腑气不通,以定蛔利胆,通腑止痛,和中安胎法。乌梅丸、四逆散、小承气汤加减:乌梅、槟榔片、枳壳、青皮、木香、枳实各12g ,柴胡、使君子、川棟子、黄芩、黄柏各10g、白芍、茵陈、金钱草各15g,砂仁、大黄、芒硝各6g。1剂水煎服,药后剧痛止,但右上腹仍胀痛,纳差,加厚朴、白术、山楂各10g,2剂水煎服,排蛔虫2条,后以疏肝理气,健脾安胎法善后,共服6剂,随访足月产1男婴,母子平安。
2、急性阑尾炎(肠痈症)
田某,女,54岁,居民,1995年10月27日诊,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来诊,前日中午饱餐肉食后,突发胃脘痛,继而恶心、呕吐,因有“胆囊炎”病史,服消炎止痛药见效不显,当晚右下腹胀痛。昨日右下腹胀痛明显,胃纳差,大便秘结。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强滑数有力,触之右下腹压痛明显,血常规:白细胞15¡10g/L,中性0.85,淋巴0.15,证属饮食伤脾,肝胃失和,气滞食积,血瘀热结所致肠痈症。西医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拒绝手术。治以行气止痛,通下祛瘀,清热解毒法。四逆散合大黄牡丹汤加味:柴胡、枳实、大黄(后下)、丹皮、桃仁、香附、厚朴各10g,冬瓜仁、紫花地丁、蒲公英、白芍各15g,芒硝(后下)、甘草各6g,1剂,水煎服,药后大便2次,右下腹胀痛减轻,仍纳差,原方大黄改为6g,去芒硝,加神曲、麦芽各15g,3剂后,右下腹痛消失,后以调和肝脾3剂善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3、泌尿系结石(石淋)李某,男,50岁,工人,1998年10月21日就诊。患者突发腰腹痛,以右侧为甚,小便频急,尿赤、痛,伴恶心、呕吐,右侧少腹阵发性绞痛,B超示,右侧输尿管中下段有0.5cm结石。查: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紧。中医诊为石淋,证属肝郁肾虚,湿瘀阻滞,治宜疏肝益肾,通淋化瘀法。四逆散、五苓散、石苇散加减。柴胡、枳实、桂枝、泽泻、猪苓、茯苓各10g,石苇、滑石、元胡、牛膝各12g,白芍、海金砂各30g,金钱草60g。1剂剧痛止,3剂腰腹痛消失,上方加减7剂结石排出,B超复查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4、体会:经方组方严密,但又非常灵活,可谓严而不乱,经方与后世方组合,能提高疗效,历代医家都有验证。以上三则验案病位均在六腑,病机均为腑气不通所致疼痛,病性寒热虚实夹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明确指出六腑之病满而实者,当用攻下法则。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通”,不通是由于气血凝滞或六腑积滞不通,治疗大法为通里攻下,疏通腑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若六腑传化排泄功能失常,食滞不化,胃肠积滞,虫积结石就形成了急腹症。由于“六腑以通为用”、“腑以通为补”,所以泻腑就是除滞,积滞除而病去正安,正如《药治通义》指出:“下之治病,陈苑去而肠胃洁,症积泻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所以在妊娠胆道蛔虫症中,因蛔滞胆腑,积滞肠腑,在安蛔止痛前提下,针对腑气不通运用经方小承气汤、乌梅丸、四逆散合用疏通泻下除病因,亦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笔者临床先后治疗数例妊娠胆蛔腹痛,疗效都较好,只是临床时要胆大心细,不可孟浪,结合现代诊断技术,审明虚实轻重,用泻下法,中病即止,是不会出问题的。正如《内经》云“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中医认为:急腹症的肠道、胆道、尿道、阑尾、胰腺、梗阻等腹部腑证,都是管道组织,属六腑范畴,其病因机制是湿热内蕴,气滞食积,虫积结石,腑气不通,升降失常造成瘀滞梗阻,都可按“六腑以通为用”理论指导,以攻下积滞,通瘀除积等法则治疗,以上3例所选经方均有通腑除邪滞功效,从而使气血通畅,气机调和而达到治病祛邪的目的。
[/watermark]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12:14: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下面引用由6526989952007/10/14 00:06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言之有理,谢谢!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临床有效
8
发表于 2007-10-14 00:06: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Maiweb_leobbs1]
7
发表于 2007-10-9 08:48: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弘扬中医,造福万代;救死扶伤,为民服务。但求天下黎民安康长寿,不求功名钱财。有志者请加入QQ群:47556663 共谈医之大道。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18:2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急腹症常见的病因为消化道的急性感染、梗阻、穿孔、出血、结石、胃肠道功能紊乱、慢性炎症等,中医认为其病因可概括为气、血、寒、热、湿、食、虫等七类,这些致病因素可以单独致病,且可相互转化而发病。急腹症中涉及到胆、胃、大肠等均为腑,六腑“以通为用”,肝宜疏泄条达,若肝郁气滞,气机受阻,腑气也会不通,上述病因均可引起消化器官的不通畅,因此,急腹症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不通则痛”。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18:25: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急腹症可分为外科急腹症和内科急腹症两大类,前者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而后者可通过内科非手术治疗。据统计,在临床工作中,就急腹症的病因来看,内科疾病约占半数以上,一些原需手术的外科急腹症也可应用非手术治疗而达到痊愈的目的。因此,对内科急腹症的救治正越来越被广大急诊工作者和内科临床医生所重视。中医治内科急症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桂林市中医医院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以清热通腑、疏肝利胆治疗胆道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并发急性炎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以扶正祛瘀化浊方法,并采用内服、外敷治疗肝硬化及肝硬化腹水、肿瘤疾病;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5:58: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原南开医院院长,现任南开医院名誉院长、急腹症研究所所长、研究院院长的吴咸中教授即开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研究工作。根据“肯定疗效、摸索规律、改革剂型、探讨机理”的总体研究思路,对每类急腹症都采取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分型与分期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做出病因、病位、病势的明确诊断,严格确定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的适应症和“中转手术”的指征,在继承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总结出急腹症常用八法(即:通里攻下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理气开郁法、清热利湿法、温中散寒法、健脾和胃法和补气养血法)和常用系列方剂。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5:5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称为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4 07:15 , Processed in 0.1075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