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5|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1 22: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cntcm.com.cn/text/1bq.htm

全国首家“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网”在冀医一院开通
  本报讯 (通讯员王振岭  王保中)日前,全国首家面向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公益性救助网站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通,只要在互联网上键入www.xxbjz.com,就可以登陆。
  该网站将提供先心病救助知识,解答患者家长咨询,介绍国内外先心病救助的最新动态,对贫困危难先心病患儿实施救助。这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家针对患病儿童进行公益救助的网站。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2:34:04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益气活血中药可干预心室重构
  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伴有心血管系统重构的发生和发展。心室重构的主要形态学改变为梗死区膨出(扩张变薄)、心室肥厚和心室总体扩张。重构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心肌细胞肥厚、过度的心脏胶原累积和冠脉血管的病理改变。在西医领域提到心室重构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对其机制已有较深入的研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效应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已在临床上成功地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预防。
  中药干预重构的研究历史不长,但不少研究已发现中药确实能多方面地影响心室重构的发生与发展,对其可能机制也有较多探索。
  心肌结构  中药可影响心室壁厚度、心脏重量及镜下结构改变。近年报告在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初步显示有效的中药包括益气活血方(黄芪、太子参、三七、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广地龙、鹿角片)、愈心梗液(黄芪、黄精、丹参等)、麝香保心丸、心肌康(北芪、丹参、栝楼、法夏、牛膝)、灯盏细辛、活血方(丹参、川芎、红花)、益气方(党参、黄芪)、钩藤和黄芪等。
  胶原表达  不少研究已证明中药可减少胶原表达,改变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比例,包括黄芪、心肌康、活血益气方、开心胶囊(西洋参、黄芪、麦冬、川芎、香附)、通心络(人参、水蛭、全蝎等)。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主要效应激素,对心室重构起着核心作用,局部的血管紧张素水平对重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成为阻抑重构的最佳药物。国内研究发现,中医中药可显著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如平肝益气、活血祛痰(牛膝、北芪、丹参、栝楼)能降低高血压大鼠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开心胶囊(西洋参、黄芪、麦冬、川芎、香附等)可明显降低心梗大鼠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含量。黄芪也可显著降低心梗兔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中药影响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为中药影响重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血流动力学  很多中药的单方和复方都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动力学。包括益气活血方、黄芪、麝香保心丸对左室、愈心梗液、心肌康、通心络等,它们对对血流动力学的有益作用可通过对心室壁结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的影响,进一步阻止心室重构的发展。
  血管重构  血管重构可明显影响心肌血供,从而影响心室重构。已有实验研究报告,黄芪和灯盏细辛对血管重构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范维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2:33:18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研究引起WHO重视
□ 林  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由于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对全世界的普遍影响,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疗法、天然药物的追求等,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学。我们依托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综合防治中心,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组织建设——制定相应的组织工作制度和标准工作时间表,对内如例会制、多学科人员调配制、会诊转诊制、学术交流制等,对外如科普宣讲日、俱乐部活动日制度等。
  多学科合作——建立由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肾病专科、骨质疏松专科、眼科、营养科、心理咨询科、专科护士等多学科组成的合作性医疗模式,使医疗信息在各学科专家中流动,提高了治疗的协作性、顺序性和合理性,减少了治疗的重复性,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专科会诊——在定期“一站式”、“一票制”的糖尿病工作日期间,实行糖尿病相关专科医生会诊制,依据循证医学,及时转诊,提高确诊率,制定多学科的、合作的和整合的医疗计划,合理诊治,延缓并发症的产生,同时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就医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专科护士——配备糖尿病专科护士,全程管理医院糖尿病患者群,定时坐诊专科护士工作台、测血糖和血压、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联络医患、活动通知、参与数据库维护等,成为医院与社区、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纽带。
  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糖尿病三级预防各阶段中的作用,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治未病法则,发挥中药内治和外治、中医针灸和穴位按摩等协同作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
  科研基地——中心组织内部各学科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各自确立课题负责人,共享医疗及病员资源;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疑难讨论等活动则由多学科组共同参与进行,使中心成员都能及时了解糖尿病防治工作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项目、新进展、新手段。
  社区服务——依托医院在社区健康宣教点开展延伸服务,定期下社区举办科普讲座,设置宣传栏,送发宣传手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预防危险因素的自觉性。
  俱乐部活动——建立糖尿病俱乐部,采用会员制管理,定期组织活动,医患互动,联谊交友,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热线服务——建立通讯联络渠道,利用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站、信访等各种形式,宣传防治知识,查询检验结果,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心理治疗,以及疗效随访和活动通知。
  院际合作——各院学科之间建立技术指导和业务协作关系,充分开发、利用和共享医疗资源、信息资源和科技成果,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
  社会合作——与新闻媒体合作,争取给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以更多的舆论支持、经济资助,给糖尿病友以更多的关怀和实惠。
  效价评估——定期对中心的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科研成果、病人满意度、病人生活质量、卫生经济学等方面进行专项结局测量,评估防治工作对病人远期影响及病死率的影响,包括有效寿命、总病死率、疾病重要事件、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还将进行成本——效益、成本——效果、成本——效用的评估分析。
  这种组织化的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综合防治中心的模式将原有的以医治病人为重点的“治已病”,转变为防治疾病发生和并发症产生的“治未病”;将原先的单学科对危险因素干预,转变为多学科联合对多种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将过去以制定糖尿病治疗方案为主,转变为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科研、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支持、效价评估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同时也较好地利用了卫生资源和社会资源,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到充分体现。我国开展的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糖尿病的经验引起了WHO的重视。
41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2:32:57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开业
  本报讯(记者陈晨)关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儿童健康成长。2月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正式开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谢阳谷、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乔旺忠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等有关专家出席了揭牌开业仪式。
  该中心的服务主要涉及儿童生长发育呵护、营养指导、早期教育、心理咨询及疾病防治等多个领域,着眼于儿童智能、体能和良好个性的早期发展,为广大儿童及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该中心可为新生儿提供行为测定、黄疸治疗;婴儿游泳、沐浴、抚触、神经运动检查行为\心理发育测查、营养与护理指导、视听发育检查;高危儿、脑损儿早期干预指导;儿童微量元素测定及补充指导;为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育儿跟踪服务;开展科学育儿专题讲座;提供家庭医生及上门护理服务,以及婴幼儿各种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咨询、防治等。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22:31:50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沉潜内敛 心自飞扬——访“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史大卓
□ 厉秀昀 本报记者
  在采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史大卓副院长之前,我们电话短信联系过几次,不巧的是,要么是我出差,要么是他工作繁忙,几次都没能如约见面。虽然还未谋面,但他给我的感觉是谦虚低调,彬彬有礼。前不久的一个下午,采访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行,气氛是轻松惬意、真诚愉快的。明代吕新吾在谈人材的资质时说过:沉潜内敛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锋芒外露是第三等资质。我觉得用“沉潜内敛”来形容史大卓恰如其分,他在学术研究、为人处世方面,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
  成绩面前感谢恩师
  史大卓现在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他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对心血管病、风湿病等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在国内率先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方药制剂进行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相继承担和负责了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攻关课题,临床研究证实有肯定疗效,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这一国际性心血管病普遍关注的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中医药干预途径;根据现代西医内科临床疾病病理生理特点,系统提出中医临床分期、分阶段辨病、辨证结合治疗的学术思想,主编《常见难治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中医心血管病临床手册》等学术专著,对现代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针对性和疗效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根据心血管病的发病特点、病理生理变化和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继总结了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功能不全等病的中医治疗规律,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后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
  1996年10月,他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8年9月,被评为全国中青年中西医结合先进工作者;2005年8月,被评为全国“九三”学社先进社员;2005年11月,被授予全国无限极青年中医提名奖;今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上,又获得了2005~2006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谈到成功,史大卓谦虚地说,我算不上一个成功人士,若说工作有点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名老专家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我遇到的机遇好,读博士的时候得到陈可冀院士这样名师的言传身教。他学识渊博、思路开阔,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的平台。陈院士把我先后介绍到阜外医院、北医三院、美国哈佛医学院等国内外著名的医疗科研单位进修学习,使我结识了陈明哲教授、韩启德院士、毛节明教授(我博士的副导师)、惠如太教授、杨跃进教授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他们治学严谨,知识渊博,使我受益良多。
  安于寂寞 潜心修和
  在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的青年时期,史大卓极少在晚上12点以前休息。查病房-做实验-读书学习,就是他一贯的生活旋律。谈到这里,他称很少去考虑家务杂事,自己心底十分感谢爱人的支持。读博士前,史大卓学的是日语,但很多医学前沿知识信息是用英文发表的。为了专业学习的需要,在陈老师的督促下,他在博士二年级时开始学习英语。当时他已经31岁,从字母“a、b、c”学起,此后一直坚持10多年。现在,他可阅读、笔译和口头交流。他说,“人的潜力很大,就看你怎样发挥”。
  史大卓说,学术研究必须安于寂寞,不能浮躁。这种情况下,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静下心来,踏实做学问。他说,自己也曾有迷茫的时候,在各种压力之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过怀疑,但经过一段心理矛盾后,反而坚定了信心。遇到困难是必然的,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胸能藏物天地宽
  史大卓说,工作取得一些进步,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名师、个人努力是互动的,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失偏颇。科学工作中不能讲个人英雄主义,成绩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在一系列国家级课题的资助下,在陈可冀院士指导下,史大卓和同事一起分别对中医药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再生、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快等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兔节段性动脉粥样硬化、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等系列模型,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机理探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分子水平,阐释了活血化瘀中药预防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保护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促进心肌毛细血管再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理;针对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和配伍关系这一中医药现代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复方为整体,利用现代药化分析结合生物效应综合分析追踪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的方法,构建了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的基础上组建有效组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现代复方的一个范例。通过连续10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他和同事一起研发国家5类新药2项,国家6类新药2项,获国家专利2项,获国家和部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他认为,一个人要有胸怀,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顺心,“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学会包容。当你真诚理解别人,帮助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得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史大卓说,吃苦勤劳,诚实忠厚,尽管会有一时的挫折,但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认可你。
  作为医院的副院长,史大卓分管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同时还负责心血管中心的医疗、科研工作。他说,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作为医院的业务领导要跟踪学科进展,了解学术方向,围绕重大研究方向整合资源,把各个环节有机协调起来,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大家共同发展,真正有才能的人就会脱颖而出。
  每个人都有局限性,知识结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认识自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在工作学习中,史大卓很善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他说,问题处于探索阶段的时候,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我想,这也是胸怀宽广的一种体现。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5:15:09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中科院副院长陈竺认为中西医整合可有效促进中医现代化
  新华社电  (记者张泽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日前在天津出席“中国泰达生物论坛”时表示,中医确实需要“与时俱进”,而中西医整合是促进中医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陈竺说,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也是至今世界上作为一个体系能够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中医的理论系统“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强调对人体整体平衡的调节,也强调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他说,中医护佑着中华民族繁衍至今,我们要特别强调对中医的尊重,要了解它,学习它,如果不知道中医的内涵是什么,它的优点是什么,精华是什么,当然也包括它需要改进和改善的部分是什么,就加以评论,这不是科学家应该有的态度。“当然,中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陈竺看来,中医确实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由于历史原因,医学没能对不同生命体的机理有非常深入的认识,而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和实践;中医的“八纲”理论还是朴素的思想,不够全面,有些疾病还归不到“八纲”的原则里;中医药的某些药方的作用,还缺少重复性。
  “因此,中医必须现代化。”陈竺认为,现在系统生物医学为中、西两大医学的会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把中医和西医整合在一起,是促进中医现代化的非常好的途径。如,利用核磁这种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的最新手段,可帮助揭示针灸的作用原理;以人参为代表的对Rg1和Rb1的双向解析,有助于思考中药复方的原理和多向调节的原理。
  陈竺说,事实上,中医的基本概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强调“阴阳平衡”,这与现代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这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环境十分相似;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类似于西方医学中的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个病人找到最适合的药;中医的复方理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西方治疗学越来越强调的各种疗法的综合使用。
  陈竺认为,中医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历史,其内涵不断丰富和进步。科学家应通过对中医本质的深入研究,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创造21世纪新的医学,这种医学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现在的西医。
  陈竺曾任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和上海市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民族基因组研究项目两协调人之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人类基因研究组织(HUGO)成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2000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38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4:40:02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痰湿体质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PvuII、AvaII多态性关系研究
□ 周  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痰湿体质人群已被证实存在遗传学异常,早期研究是在白细胞的HLA-A11,HLA-B40这两个位点上。痰湿体质人群易患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提示此类人群可能较早出现脂代谢与糖代谢的紊乱及遗传学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负责结合和降解循环系统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在胆固醇的代谢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基因突变和某些多态性与血清高胆固醇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群对冠心病或高血脂症的易发性。编码LDL-R的基因定位于19p13.1~p13.3,基因组长约4.5kb,由18个外显子和17个内显子组成。有报道LDL-R基因AvaII、PvuII与血浆胆固醇含量有关。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研究痰湿体质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基因型,并探讨痰湿体质者LDLR基因PvuII、AvaII多态性的相关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
  痰湿体质组:61名中男28名,女33名,年龄40~84岁。非痰湿体质组:48例中男36名,女12名,年龄40~85岁两组年龄均数无差异(P> 0.05)。痰湿体质诊断标准据《中医体质学》:苔白腻、舌胖、脉滑、胸闷、身重不爽、目微浮、腹部肥满松软、困倦、面色淡黄、口黏。
  统计学处理方面等位基因频率用χ2检验,对照组与痰湿组血脂、血糖、C肽及胰岛素含量比较用t检验,亚组间血脂、血糖、C肽及胰岛素含量差异用F检验。
  二、结 果
  1.痰湿体质组61例患者中A+A+基因型者4例,A+A-基因型者29例,A-A-基因型者28例,其A+等位基因频率为0.308,非痰湿体质组 48例患者中A+A+基因型者2例,A+A-基因型者13例,A-A-基因型者33例,其A+等位基因频率为0.177,两组A+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
  2.痰湿体质组61例患者中P+P+基因型者2例,P+P-基因型者7例,P-P-基因型者52例,其P+等位基因频率为0.09,非痰湿体质组48 例患者中P+P+基因型者7例,P+P-基因型者8例,P-P-基因型者33例,其P+等位基因频率为0.229,两组P+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别(P <0.05)。
  3.痰湿体质组甘油三酯、Apo(B)、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胰岛素均高于非痰湿体质组。
  三、讨 论
  痰湿体质是指在遗传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以痰湿内蕴为主要特征,并易引起痰湿证的体质状态。痰湿体质是一种常见病理体质。其表现方式有显性与隐性两种。显性痰湿体质在体型、肤色、神态、性情等方面有明显的特征。而隐性痰湿体质平时则无明显的表现。其特征只能通过相关疾病的发病得以体现。但此二者均带有同样的病理信息。同时由于痰湿体质所带病理信息在体内集结部位有所差异,从而表现为不同的疾病。
  《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即胸痹心痛的发生机制为心脉痹阻不通。痰湿体质体内潜在的病理信息若主要集结于心脉之中,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则易形成痰湿瘀滞痹阻心脉而发为胸痹。现代临床研究表明,痰浊作为一种致病因子,也具有导致类似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从而引发冠心病。
  有人从生理角度研究发现,痰湿体质是低度炎症的内在基础,而低度炎症又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起重要作用,与冠心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国内王琦等调查265 例冠心病病人,其中痰湿体质发生率为58.5%,高于其他体质类型发生率,近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发现,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冠心病的主要体质表型, LDL-R第13外显子AvaⅡ位点A+等位基因的携带患者多出现在痰湿质和瘀血质中,纯合子患者的TC升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痰湿体质者易发冠心病的遗传基础。局限于糖尿病病人、肥胖者痰湿体质的发生率达98.93%。Ahny等报告在健康的白种人妇女中A+基因有升高胆固醇和LDL-C的作用。刘爱萍等报告社区人群A+等位基因和高TC、高LDL-C水平相关,A-等位基因和低TC、低LDL-C水平相关。我国董治亚等研究发现P+等位基因与较低的血胆固醇水平相关,与国外报道一致。本研究显示痰湿体质组与非痰湿体质组之间TG、Apo(B)、FPG、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胰岛素等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痰湿体质者确实存在脂质代谢、糖代谢方面的异常,该人群易出现脂代谢及糖代谢紊乱,从而易发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痰湿体质组与非痰湿体质组之间,A+与P+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说明痰湿体质者与非痰湿体质者之间PvuⅡ、AvaII多态性特点可以作为痰湿体质者的遗传标记之一。
  本研究两组人群各基因型之间血脂、血糖无显著性意义,可能与部分基因型例数太少有关,可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37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3:16:36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中晚期肺癌化疗合并平消胶囊42例疗效观察
□ 罗素霞  张斌 邓巧容   河南省肿瘤医院
  我院1995年至今,选用平消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42例,与同期收治的42例单用化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84例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平消胶囊配合化疗者为治疗组,单纯化疗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历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根据WHO肺癌TNM 分期,本组均为Ⅲ或Ⅳ期。一般情况基本相等,按karnofsky评分均在60分以上,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7 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病理类型为:治疗组小细胞肺癌12例,非小细胞肺癌30例;对照组小细胞肺癌11例,非小细胞肺癌31例。
  2.治疗方法。82例患者均接受联合化疗两个周期或两个周期以上,化疗方案两组基本一致,主要根据病理类型选用,治疗组患者在化疔前开始服用平消胶囊,每次6~8粒,每天3次,连服8周以上。
  3.疗效评价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CR,完全缓解,指肿瘤完全消失,持续四周以上;PR,部分缓解,指肿瘤两个最大垂直径线乘积缩小≥50%,两个以上病灶需它们乘积之和缩小≥50%,持续四周以上;NC,无变化,指肿瘤缩小?刍50%或增大?刍25%;PD,进展,指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有效指CR和PR。
  4.观察项目。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检查X线胸正位片或胸部CT片,心电图、腹部B超或CT、肝、肾功能血常规等。
  5.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42.86%(18/42),对照组为33.33%(14/32),说明平消胶囊与化疗合用,效果优于单一化疗。
  临床症状主要观察咳嗽、气短、胸痛、乏力四项,全部病例至少有其中三项症状,结果提示;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者占50%(21/42),症状减轻者占23.80%(10/42),共计 73.80%的病人减轻了症状;对照组病人症状明显改善者占30.95%<13/42),症状减轻者为21.42%(9/42),共计52.37%的病人减轻了症状,说明平消胶囊与化疗配合应用,在改善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面也优于单纯化疗者。
  6.毒副反应。化疗后两组患者大部分出现白细胞下降,以Ⅰ、Ⅱ度多见,治疗组白细胞降低者仅8例(19.04%),而对照组有15例(35.71%),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偶有患者服用平消胶囊后出现轻微头晕、胃部不适、大便干燥等,但能耐受,不需停药。
  讨  论
  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多半已是中、晚期患者,丧失了手术机会。故多采用放疗、化疗等措施,又因为癌症患者多有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正气不足等现象,所以单纯化疗效果不甚理想。
  平消胶囊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和辨证施治原则组方:由郁金、马钱子、仙鹤草等8味中药组成,是一种纯中药成分的抗肿瘤药,有抑制肿瘤生长,缩小瘤体,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的作用,从而延长患者生命,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功能。故能协助机体增加抗菌能力,辅助白细胞增强吞噬微生物的活力。从而有效地遏制和杀灭变异细胞的过度增殖,从整体上改善病人的抗病能力,缓解症状,改善肿瘤周围血运状况,增加抗癌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浓度以提高近期疗效,减轻化疗药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我们近几年通过对8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组对比观察,治疗组42例有效率为42.86%,对照组42例有效率为33.33%;治疗组咳嗽、胸闷、乏力、气短症状改善占73.80%,而对照组症状改善仅占52.37%。说明平消胶囊具有抗癌作用和辅助化疗增加疗效、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D4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3:14:52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心理实质的中西医心理学比较
□ 张明雪  刘宁  辽宁中医药大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自古以来人类对心理现象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争论不休。由于中西医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因此,在心理实质的认识上亦各成体系并有着根本差异。
  西医心理学:脑是心理的实质
  西医学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中,大脑皮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皮质结构不但对进入皮质的各种冲动进行分析,做出反应,而且使得大脑皮质具有高度分析和综合能力,从而构成思维和语言活动的物质基础。皮质又分为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嗅觉中枢、内脏运动中枢等功能区。后来,神经心理学家们又发现,心理活动比生理活动更为复杂和高级,不能单单定位于大脑皮质的狭隘区域,而应该是在更多的协同的功能区组成的复杂机能结构中。并提出了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结构,主要有调节紧张度与觉醒的结构,信息的接受、加工和贮存结构,制定活动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活动的结构。任何意识活动,都依靠以上三种结构的共同参与和协调完成。
  脑是心理的实质得到了现代社会的公认,但这一公认的学说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不少心理现象在这一学说下得不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例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很少有患者是因为大脑的直接损伤导致的。再如,心脏移植手术出现之后,国外屡有心脏移植手术后,术者的性格发生改变的报道。这种现象促使了人们对心脏与人的心理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心脏能分泌一种心激素,这种激素能帮助大脑思维,缺乏它,人就会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这些用脑是心理实质解释不清楚的现象,促使科学家们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人体的心理活动并不仅仅受大脑,也就是神经系统的调节,还要接受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复杂调节和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系统。这就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
  中医心理学:神是人体最复杂的生命活动,由人体整体协调完成
  中医学中对心理的认识主要是有关“神”的内容。《内经》认为,“神”主要是心的机能(指心理),《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又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的记载。从以上记载不难看出,在对神的认识上,《内经》把心放在了主要地位。但是历代医家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如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的说法。后人还从《内经》中找到了脑与神明相关的记载,如《素问 ·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受其影响,更有诸多医家提出了“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或者“心为神体,脑为神用”等观点。
  《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在中医理论中,广义的神泛指一切人体生命活动;狭义的神,乃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中医心理学中的“神”既有广义神的内容,也包含狭义神的内容。《灵枢·本神篇》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描述了人的心理表现(即神的具体表现):感觉、知觉、意志、思维、记忆、智力。《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又云:“血者,神气也。”说明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即心主血脉。而《灵枢·本神第八》又有:“心藏脉,脉舍神”之说。至此可以理解,心主神明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心主血,而血又是神明的物质基础。中医学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基于此,没有把神明的主要功能器官脑作为“神明之主”,而是把为其提供物质基础的心当作“神明出焉”。值得强调的是,神的物质基础——血,并不等同于现代医学认识的血液,而心也不等同于人体的解剖器官心脏。
  除了心主神明之外,中医学对神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就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上的“五脏神”的观点。《素问·宣明五气论》中说:“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提出神分五种,藏五脏,因为“神”作为人最复杂的精神活动,不可能由某一器官独立完成,而是应该全身各脏器协作所产生的综合性功能的结果。另一方面,五脏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系统,又强调心神的活动不是孤立的,五脏皆参与神的活动。所以,虽然心在神的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但任何一脏功能出现异常,都能够左右神的活动,使之发生异常。五脏藏神,其实质在于强调人体内部有承担心理活动的统一系统。五脏神即为 “系统神”。当然,心乃君主之官,心是五脏系统的指挥官,与神明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心理活动的关键在心神,心神不明则五脏无主,即“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中医心理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自然也应该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构建自己的理论,应该从整体出发去认识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因此可以认为:中医学心理实质是由心提供主要物质基础,五脏参与整体调控的一个系统。
  总之,脑是心理的实质,直接、形象,更容易为现代人理解和接受。但心理作为人体最复杂的生命现象,仅仅从脑出发来认识显然是不够的,脑是心理的实质已不能完全满足心理学发展的需要,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的出现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中医学对心理实质的认识虽然不能被现代科学所接受,但其从整体出发对心理进行研究,是符合系统论的思想,有其先进性。通过比较,可以掌握各自优势特色,有利于发展医学心理学和身心医学。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2:42:20 | 只看该作者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中国中医药报》

三联疗法灭幽门螺杆菌
  小张近一周来经常上腹痛,有时半夜痛醒,还出现了黑便,感觉浑身无力、头晕,来医院检查,医生给他做了急诊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幽门螺杆菌(Hp)感染”,需住院治疗。
  说幽门螺杆菌是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祸根”,并不为过。首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Hp阳性)都证实有胃窦炎。若经抗菌治疗,Hp根除后,胃炎可消退。第二,在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十二指肠溃疡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0%~100%,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0%左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第三,目前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癌也有一定关联。
  目前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三大类:
  一是质子泵抑制剂,代表药物是洛赛克等。它不仅能直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还能帮助抗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更好地发挥作用。原来大部分抗生素在胃酸中易被降解,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后,胃酸分泌减少,使不耐酸的抗生素能发挥最大的杀菌效应。
  二是铋剂,主要药物有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复方铝酸铋颗粒等。本类药物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同时该药还能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层牢固保护膜,隔绝胃酸、胃蛋白酶及食物对胃部溃疡黏膜的侵蚀作用。
  三是抗生素,主要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三种。
  以上三类药物该如何应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呢?用药方案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中的2种;二是以铋剂为基础,加上述抗生素中的2种。这被称为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疗程一般7天。
  此外,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前,必须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因为它能减轻症状,导致诊断延误;进行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时,若同时因病情需要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感冒药等,因后者会引起胃黏膜损坏,应终止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吴东方 郝建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3 21:32 , Processed in 0.0552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