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5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27 11:5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3/21 10:47pm 第 5 次编辑]


一、证的本质
      
证是什么?证是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
      

首先,证是一种状态。状态是什么?状态是过程的部分或片段。过程由若干个状态组成,全部的状态即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机体的生命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由若干个状态构成。这一个个状态,即一个个生命在时间上的部分或片段,即构成了生命的全部过程。而这一个个状态,即是中医证的本质之一。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就是将机体的生命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或片段——即状态,以状态为单位,对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时间统摄取空间,以状态统摄结构)。每一个状态包含有当时机体内部全部的生理病理状况,即具备全息性。每一个状态由前一个状态及所有过去的状态发展延续而来,又是下一个及所有以后的状态的萌芽。
      

证的本质之二,在于证描述的状态,指向的是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况。既可以是病理的、疾病的,也可以是生理的、健康的。故中医辨证论治,既可以评价机体的疾病状况,也可以评价机体的生理状况。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是与症状、病因相对的。固然生理病理状况与症状、病因密切相关,每一种特定的生理病理状况都有其特定的症状,由特定的病因引发,但生理病理状况与症状、病因还是有区别的。生理病理状况就是生理病理状况,症状就是症状,病因就是病因,彼此是独立的,不是一回事。辨证论治的思路,就是通过对外在症状的分析,去判断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推测引发的原因,预测其发展的趋势。
     


另外,机体在某一时间段(状态)内的内在的生理病理状况,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立体的状况。包含有不同层次,有系统器官水平的、有组织细胞水平的、有分子基因水平的;含有不同方面,按中医的分类方法,有主体的结构——五脏六腑,有机体能量供应的系统——气血津液,有沟通机体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系统——经络。从病症诊治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应当将病症诊治的战略重点放在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水平,而不是机体的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因为直接决定影响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是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状态。而决定影响机体系统器官组织功能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内体外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机体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状态,细胞分子基因的功能活动状态只是诸多影响因素之一,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全部的因素。
      

西医的病名,包含了病因、外在症状、内在病理状态,是一个以病因为核心,病因症状病理合三为一的统一体。而中医的证,则指的是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辨证论治的诊治模式,就是将症状、病理、病因分开,并以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和核心。

二、气血阴阳虚证之我见
      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脉细无力,舌淡。
      ——中医:气虚。
      ——西医:机体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低下,ATP生成减少,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低下。
      ——补气药:促进机体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增强,ATP生成增多,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增强。
      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淡白,爪甲色淡,脉细无力,舌淡。
      ——中医:血虚。
      ——西医:血液红细胞质与量不足。
      ——补血药:促进机体红细胞生成。
      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脉细数,舌红少苔。
      ——中医:阴虚。
      ——西医:灭解儿茶酚胺的一类物质不足,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
      ——西医症机: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腺体分泌亢进,久之腺体粘液不足,故口干咽燥;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故手足心热;神经系统兴奋性高,故心烦乱;白日间由于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对植物神经的紧张性有抑制作用,至下午、夜间对植物神经紧张性的抑制作用减低,而导致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突出,故午后夜间出现潮热盗汗;长时间的代谢亢进,分解大于合成,故形体消瘦。
      ——滋阴药:补充机体内灭解儿茶酚胺一类物质的不足,抑制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单纯阴虚者不可单用或过用温阳药,而使机体新陈代谢愈加亢进)
      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肿胀,舌胖淡,脉沉迟无力。
      ——中医:阳虚。
      ——西医: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和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低下。且以前者为主。
      ——西医症机:内分泌与交感神经功能低下,机体新陈代谢低下,热能不足,故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机体新陈代谢低下,代谢产物减少,故小便清长;内分泌功能低下,对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调节紊乱,故出现夜尿多或尿少。
      ——温阳药:促进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和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增强。若单用或过用温阳药,在促进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功能增强的同时,有可能使机体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过于亢进,而出现机体新陈代谢活动过于亢进,中医谓之“上火”。故在应用温阳药时,应加用滋阴药予以节制,使得既促进了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功能,又不致于出现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进于亢进。张仲景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金匮肾气丸在滋阴药的基础上,加用附子、桂枝二味温阳药,即是此道理。同时,从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补阳者必补阴,而补阴者未必补阳。


三、机体的能量供应系统及与临床病症的关系
      在中医的生理学中,人是一个由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的统一体。脏腑是机体的主体结构,气血津液是机体的能量动力,经络则是沟通机体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络系统。
      在这个母系统中,囊括了西医的生理学、生化学、免疫学、心理学,并且是按照功能的属性而不是按照形态结构的属性将其组织成一个认识体系。
      参照中医学对人的全面、完整的认识,西医学可以将人划分为以下若干系统来认识。
      局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整体:
      循环系统——心脏
      血液、能量代谢系统(含西医生化学)
      神经系统——脑(含心理学)、脊髓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含西医免疫学)
      周围肢体(包括周围血管、周围神经、周围淋巴管、骨、肌肉、皮肤等)
      在以上各个系统中,关于机体能量供应系统与临床病症之关系,现代医学谈得比较少,故我们来重点关注一下这个系统。
      一、能量供应系统的代谢过程
      (一)机体细胞能量的来源:糖、脂肪酸来自于胃肠的吸收,氧气来自于肺的吸收。
      (二)机体细胞能量的产生:在细胞线粒体中经三羧酸循环而产生。
      (三)机体细胞能量的贮存:以ATP、肌酸磷酸的形式贮存。
      (四)机体细胞能量的利用:转化为机体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
      二、能量供应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之关系
      (一)机体能量供应系统与血液系统之关系:二者之间是相伴相生的。机体脏腑组织的能量代谢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血液,通过血液运来了脏腑组织进行能量代谢的必需原料,营养生化物质、氧气等;通过血液带走了能量代谢的产物,水、二氧化碳等。故中医常气血合称,言气常言血,言血常言气,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血液是血液,能量是能量;血液运行是血液运行,能量代谢是能量代谢;血虚是血虚,气虚是气虚,是有区别的。
      (二)机体血液、能量供应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之关系:机体血液、能量供应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脏腑组织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血液、能量供应系统既是其他系统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其功能活动的产物;机体其他系统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血液、能量供应系统,而血液、 能量供应系统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其他系统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始终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能量供应系统常见异常及处理
      能量供应系统最常见的异常就是能量代谢低下,ATP生成不足,中医谓之气虚。
      (一)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淡,脉弱。
      (二)病因病机:常由久病、重病或劳累过度,而便能量耗散;或因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而使能量生成缺乏;或因年老体弱,脏腑机能衰退而能量生成减少,均可导致能量不足。
      (三)症机:由于能量不足,脏腑生理功能减退,故出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大脑能量不足则头晕目眩;植物神经能量不足,不能有效控制汗腺的分泌,故自汗;活动劳累时会消耗更多ATP,故诸症加重;血管平滑肌能量不足,则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细无力。
      (四)转归:
      对呼吸系统:肺组织能量不足,肺通气换气功能减退,出现气短胸闷;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能量不足,防御机能减退,出现易感冒、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
      对消化系统:肠胃平滑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出现消化功能减弱,纳呆、胀气、便溏、泄泻,当能量供应严重不足时,可出现平滑肌张力低下,出现胃下垂、脱肛等。
      对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时,可出现尿失禁、遗精等。
      对循环系统:心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时,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心律不齐等;血管平滑肌能量供应不足时,博动乏力,出现低血压、休克、血栓形成。
      对中枢神经系统:脑能量供应不足时,出现头昏、头晕、乃至于晕厥;及健忘、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对免疫系统:免疫细胞能量供应不足时,则防御、监视功能下降,机体出现易感染,肿瘤发生率增加。
      对周围肢体:周围神经能量不足,而出现肢体麻木;骨、肌肉、皮肤组织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而致修复能力下降,骨折、皮肉损伤不易愈合。
      (五)治疗:促进机体能量代谢——中医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等。
      四、关于机体能量供应系统与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及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系统之关系
      如果把机体的能量供应系统比作是一个火炉的话,交感——儿茶酚胺系统与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系统则是控制这个火炉火候的两个阀门。前者在能量供应的调节上起着主要的、直接的、即时的作用,后者在能量供应的调节上起着次要的、间接的、迟缓的作用,而在机体物质代谢上起着主要的作用。当二者功能低下时,机体的整个代谢就慢了下来,而表现出阳气虚衰不振的症候,对待这一类的病人,我们可以应用中医温补肾阳的药。在温补肾阳时,为了避免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过于亢进,可以加用滋阴药予以节制。
      当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时,则会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功能亢进,ATP生成增多,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增强。但这种亢进是一种虚亢,是以透支机体的生命为代价的。病人表面上表现得很有精神,但这种精神却是不能长久的。对于这类病人,我们可以用中医的滋阴药来治疗。

四、中医五脏之我见
      

中医之五脏,心肝脾肺肾,不是五个相应的器官,是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所做的概括和分类,是五个子功能系统的概念。
      

其中,“心”是指“心”系统,涵盖了西医的循环系统中的心脏泵血功能和神经系统中的脑意识思维功能,中医用“心”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肝”是指“肝”系统,涵盖了西医神经系统中的情绪过程和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中医用“肝”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脾”是指“脾”系统,涵盖了西医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中医用“脾”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肺”是指“肺”系统,涵盖了西医呼吸系统中的肺通气换气功能,中医用“肺”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肾”是指“肾”系统,涵盖了西医泌尿系统中的肾分泌重吸收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中的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功能,中医用“肾”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至于西医中的血液系统、体液系统和机体的生化过程,中医用气血津液的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西医循环系统中的周围血管和神经系统中的周围神经,在中医学中被分别从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剥离出来,重新组合在一起,中医谓之“经络”。
      

整个中医的生理学——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是从机体的功能属性出发,将机体的内部结构进行归纳、分类而加以进一步研究


五、六淫本质之我见
      

六淫,风寒暑湿燥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病因,致病因素,一是指病性,病变的性质。
      

作为病因来理解,六淫应包含有两类性质的致病因素。一类是物理性的,指的是空气的流动(风)、空气的温度(寒、暑、热)、空气的湿度(湿、燥)等。空气的流动、温度、湿度可以引起许多物体,如无机物、有机物等内部发生变化,人的机体也不例外,可引起机体内部固有的生理病理状态发生变化。对于这点,中医认识得很清楚,而现代医学对此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极待加强。
      

六淫作为病因的概念,还含有生物性的致病因素。如引起温热病的“温热”邪气,即暗含细菌、病毒等生物性致病因素。从整体上言,六淫作为致病因素,既包含有物理性的、又包含有生物性的,但应以物理性的致病因素为主。
      

六淫的另一层含义,为病性。在这里,风寒暑湿燥热,可理解为机体出现的六种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这六种机体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中医用风寒暑湿燥热的名词来命名之、概括之、反映之。如“寒”,包含有哪些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呢?可以含机体的畏寒状态、机体新陈代谢不足,热能不足的状态、及肌(骨骼肌、内脏血管平滑肌)痉挛的状态。如“热”,可以含机体发热状态、机体新陈代谢亢进的状态。又比如“风”,也是指机体处于某种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风痹,是指机体关节、肌肉等结缔组织出现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状态;风疹,是指机体皮肤、皮下组织出现一种变态反应的炎性状态,并不是真的有什么所谓的“风”进入了机体;祛“风”、散“风”的药也只是能改变机体的这种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并不是真的把什么所谓的“风”驱出了体外。
     

个人之管见,供大家参考。

36
发表于 2008-8-14 10:4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8/10 10:27a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很多有关中医药的概念,是很先进的,只是所谓的现代化和“科学的”现代人还没有发明和研制出检测这些指标的仪器,就让我们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是科学的落后、是人们认识的滞后所致。”
----------- ...
是的,我在《破解中医药》一书里列举了一个完全是利用“骗术”对患者进行干预的例子,比较明白地说明了一些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和认可的方法对一些心理问题的良好作用。——我是如何骗了一个“骗子”的。
35
发表于 2008-8-10 20:15: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POSTISDELETE= ]掌握了芝麻点权力,动不动就删,就禁止发言,谁还跟你讨论??
34
发表于 2008-8-10 10:2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我认为,很多有关中医药的概念,是很先进的,只是所谓的现代化和“科学的”现代人还没有发明和研制出检测这些指标的仪器,就让我们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是科学的落后、是人们认识的滞后所致。”
---------------------------------------------------------------------------
  同意王耀勋先生的上述观点.对于现代科学尚不能解释的中医药概念及理论,不要急于否定他,错误地认为是迷信,巫术,玄学,必须清除.他们并非完全错误,有时候是我们还没有认识清楚.例如跳大神,可以治疗具有迷信思想的人所患的某些心理性疾病,利用迷信思想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是有道理的,正如我们现在提倡的人性化心理护理与治疗.再例如,人中黄,粪清,人尿作为中药是有道理的,不能否定.  
33
发表于 2008-8-9 18:16: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10楼说:“显然,“辨证论治”不是正确的治病方法,或缺了“求本”这个关键环节。由于失去了本质的追求,坚持“辨证论治”的中医就像当年党内机会主义分子,只能随机应变行动,掌握不了主动权。”我认为不正确。中医治病必求其本,任何时候都从整体上把握,以人为本,调动内部抗病能力。辨证就是把四诊得来的症状和体征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阴阳、邪正双方的胜负,从经络、脏腑、病因、病机诸方面分析寒热虚实,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不是瞎猫碰死老鼠。
[DISABLELBCODE]
32
发表于 2008-8-9 15:54: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张仲景先贤没有什么辨证论治东西。都是后人望文生义搞出来的东西。
31
发表于 2008-8-9 15:4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8/08/07 08:29pm 发表的内容:
气虚、阴虚、肝气不舒等证,具有独立的诊断地位与价值。其诊断的依据或标准,当以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变为主,而不一定非有相应的理化指标。西医上也存在着许多这样的诊断标准,如休克早期,神经功能失调症,肠道 ...
我与你、与中西医融合观的很多观点是一致的,所以,我有了17楼的如下回复:“我认为,很多有关中医药的概念,是很先进的,只是所谓的现代化和“科学的”现代人还没有发明和研制出检测这些指标的仪器,就让我们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是科学的落后、是人们认识的滞后所致。”
另外,所谓证、证候、征候的区分,我认为是模糊的(不精确  fuzzy),就像:烦躁、心悸,中医可以把很多西医的所谓症状可以看为证候或征候。
30
发表于 2008-8-9 15:3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8/07 04:10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关心!
     第一,如果符合前两项,能够诊断为SIRS吗?
     第二,如果具备前两项者是一个麻疹患者呢?
     这是一个问题.白虎汤证与SIRS是一个证态.
...
中西医融合观 20楼: 我认为,很多有关中医药的概念,是很先进的,只是所谓的现代化和“科学的”现代人还没有发明和研制出检测这些指标的仪器,就让我们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是科学的落后、是人们认识的滞后所致。
---------------------------------------------------------------------------
   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目前还不能完全认识中医学中的全部内容,但是,现代的科学仪器能够检测出中医绝大部分证的指标,
+++++++++++++++++++++++++++++++++++++++++++++++++++++++++++++
其实,我是针对先生20楼回复我的问题所说,我不但支持中西医结合,也是一个实施者,只是对人们认为中医药的很多概念不可能用所谓的现代化东西检测出来发表的一点评论,这不能说明中医药的落后,而恰恰说明了现代化的滞后。
29
发表于 2008-8-8 09:2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我们现在讨论"中医证的本质",实际上是:中医证的西医本质是什么!而且中医的证已经不是<伤寒论>时期的证概念了!"证"已经变化成了单纯的诊断单元了!我们已经自觉不自觉的走上了中西医融合观的道路.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20:29: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下面引用由王耀勋2008/08/07 03:07pm 发表的内容:
第四,气虚、阴虚、气血不和、烦躁、阴阳失调、心悸(排除了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肝气不舒等等西医是怎么检测出来的呢?
气虚、阴虚、肝气不舒等证,具有独立的诊断地位与价值。其诊断的依据或标准,当以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变为主,而不一定非有相应的理化指标。西医上也存在着许多这样的诊断标准,如休克早期,神经功能失调症,肠道易激综合症等。
烦燥、心悸是症状。
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内涵范围太宽泛,难以确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9:08 , Processed in 0.0638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