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21|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五期——陈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 21: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5/19 00:33pm 第 1 次编辑]


为了繁荣全球中医药论坛文化,活跃网站气氛,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了解,便于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现推出《论坛人物专访》栏目。
时间规定:不定期。
采访人选:会员推荐或自荐(须征求当事人的意愿)。
采访方式:由大家提出各种问题,被采访的人跟贴回答。希望大家踊跃跟贴,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要主动配合,积极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尽量将问题回答的详细一些……
采访对象:本期的专访对象陈斌,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哈。
一、自我简介;
二、个人主要学术思想或观点;
三、事业与人生之心路历程;
四、推荐书目;
五、推荐医家(古今);
六、业余爱好;
七、论坛感悟与建议;
(以上问题以自愿答复为主,可全部,可部分)
八、会员提问……


[color=#0000FF]论坛相关帖子:
南京陈斌原创帖子集锦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208&show=0
77
发表于 2009-4-25 19:41:3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4/25 06:25pm 发表的内容:

昨值班,未及时回复,尚望见谅。简单的谈谈个人对中西医长短的看法,以期望抛砖引玉。
个人认为,从整体上看,西医在对付处理流行传染及感染性疾病上,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的。而这种优势的根本原因,是 ...
谢谢陈斌先生的解答!
在生我养我的中国大陆,我没有资格谈医,只能以服务病人及自身用药的实践谈点体会.我认为西医的主要长处是1)检测形象;(2)治病方法统一;(3)权钱链条紧密配合;(4)药向食品进化;(5)断定创伤精确;(6)应急方便.中医的主要长处是1)断病精细;(2)和谐人体;(3)安全高效;(4)应急灵活;(5)方便价廉;(6)副作用小.西医的主要短处是:强制性观察病变;(2)副作用大;(3)手术过滥;(4)用药依附性强;(5)用物破坏人体机能正常运转;(6)对气性病无好方好法.中医的主要短处是;(1)临床获取或传承的精华技术未能集中展现;(2)病人没有发言权;(3)技术分散各具特色;(4)对药物的新陈炮制真假依赖性强;(5)利薄易被权势打压;(6)自认张仲景之徒以汤药治病为主,而放弃张仲景先贤应天合地和人用物的思维,灵活运用方法药物发挥所长祛病的理论.
76
发表于 2009-4-25 18:25:0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4/25 09:5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自然奥妙2009/04/23 09:47pm 发表的内容:
希望陈斌先生以"我"之见谈中西医的长短,谢谢!
昨值班,未及时回复,尚望见谅。简单的谈谈个人对中西医长短的看法,以期望抛砖引玉。
个人认为,从整体上看,西医在对付处理流行传染及感染性疾病上,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的。而这种优势的根本原因,是与西医认识处理这些疾病时,以病因、特异性的病原体为相关病症诊治的核心相关(其诊治思维或模式是以病因为病症的诊治核心)。
在对付处理内伤杂病上,则中医有着非常明显的疗效与优势。而这种疗效与优势的根本原因,个人认为,这与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的诊治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的诊治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围绕着如何认识与调节改善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而展开的。这种诊治思想或模式,恰恰抓住了内伤杂病诊治的关键,符合内伤杂病诊治的客观规律与要求,所以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与优势。
在流行传染与感染性疾病占疾病谱的主流的时候,西医有着显著的疗效与优势,中医渐渐势弱了。而现在,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流行传染与感染性疾病已从整体上得到控制,内伤杂病渐渐转化为今天疾病谱的主流,西医原有的诊治模式或思想,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疾病谱的诊治的需要,恰恰相反,中医的既有的诊治模式或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优势。包括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时代与客观的必然性。
75
发表于 2009-4-23 21:47:0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希望陈斌先生以"我"之见谈中西医的长短,谢谢!
74
发表于 2009-4-16 19:10:5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这个贴子最后由萧铁在 2009/04/16 07:1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4/08 08:56am 发表的内容:
...,“不可通约性”即意味着“不可翻译性”。这里说的是“无法翻译为另一种语汇的因素”而不是说根本不能翻译。例如藏象与器官,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具有不可通约性,就是说不能等同不能直接翻译,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问: 前面才刚说完"不是说根本不能翻译", 马上又说不能直接翻译, 究竞是能还是不能?
评:“不可通约性”, 以肝这个例子而言, 简单的说就是中医和西医的概念有不能等同的地方, 这点我想大概不会有人反对. 既然不完全等同, 翻绎出来就可能会"失真", 即
  1)外语原有的意思因母语本身没有而丧失; 或/和
  2)外语原来没有的意思却因母语本身原有而加进去
这其实自然不过. 但"不可通约性"的部分, 在各个具体概念(如肝和肾)比重也不一样, 当大家反复厘清后, 如把肝/liver的概念重新界定不就得了? 我觉得库恩(还是先生?)把这个"不能等同"的部分放大到好像一个不能逾越的普遍规律, 这并不合乎人们的认识作为一个发展过程的客观事实. 这两天刚看了梁启超讲佛学从印度传来, 有时一个概念花了几百年时间经好几个世代的专家才译出来, 有一些仍不满意, 干脆原音留下来成为母语的新语彙, 佛教在印度不传, 在中国最后成了禅宗, 这中间“不可通约性”起了什么作用? 我的意思是, 设想一下那些高僧当时就掌握了这个“不可通约性”的重要规律, 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现代医学中的许多概念、语汇、术语都与近代西医的概念、语汇、术语“具有不可通约性”,例如休克,近代西医认为休克的机制是血压降低,现代医学对于休克机制的认识可以达到分子水平,如此等等。
就以这个例子来说, 这难道不是叫对"休克"认识的"深化"? 怎么说成是“不可通约性”?
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统一的,不可通约性说的是革命前科学与革命后科学必须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在我看来, 现在的中医和西医都只能算是革命前科学, 科学革命(如我所推崇的王唯工的血液循环气流二重性)所导致产生的未来医学才是革命后科学. 严格按照先生这里所说的, 中、西医之间的概念差异根本不应用所谓“不可通约性”去理解. 否则, 按照这个说法, 什么革命将中西医分隔成一前一后?
73
发表于 2009-4-14 21:38:0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陈兵万里怕贼入,
和谐疆土民强生.
72
发表于 2009-4-14 07:37:3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辛酸苦辣,感触颇多啊,有同感啊,我亦是有相同之处啊。
71
发表于 2009-4-13 11:02:5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支持陈版主德意见!“学术的问题,尽可以畅所欲言。学术外的问题,慎言为好。”
70
发表于 2009-4-12 21:03:2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4/12 08:02pm 发表的内容:

学术的问题,尽可以畅所欲言。学术外的问题,慎言为好。网络管理部门查得很紧,论坛曾多次被禁封,为了维护绝大多数会员的根本利益,论坛管理层只有加强论坛的管理。否则,被堵嘴的,就不是少数人了,而是全 ...
确有其事.
陈斌先生天庭饱满,小家温馨,见解独特,不知为何要沾结合之光?以人为本,以病为因,以物为用,以时为君,以理为民,抛开一切约束,谈"我"之见解...人们常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这一点应该学习日本人,常有克制之心...
69
发表于 2009-4-12 20:02:0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下面引用由假部长2009/04/10 00:31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为什么,我作为本坛会员,有种随时会被“堵嘴”里的那种抑郁,小炎提出的问题,我有同感!
学术的问题,尽可以畅所欲言。学术外的问题,慎言为好。网络管理部门查得很紧,论坛曾多次被禁封,为了维护绝大多数会员的根本利益,论坛管理层只有加强论坛的管理。否则,被堵嘴的,就不是少数人了,而是全部的会员了。还望大家能够理解支持论坛管理层的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0:10 , Processed in 0.0555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