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阴阳毒与白血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8 14:3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阳毒与白血的关系
1阴阳毒为“血分热毒”之病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记载的阴阳毒病极为精简,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宋代之前,多数医家认为阳毒即热极,阴毒即寒极,用雄黄、蜀椒是不合理的。故治疗上多弃仲景升麻鳖甲汤而自立新方。如王叔和、朱肱均持此说,用自拟的升麻汤、阳毒升麻汤、大黄散、栀子仁汤等苦寒之品治阳毒;用甘草散、附子散、白术散、肉桂散等辛热之类治阴毒。元末医家王履潜心钻研仲景阴阳毒,对其病因病机提出了新的见解,曰:“考之仲景书,虽有阴毒之名,然其所叙之征,不过面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而己,并不言阴寒极盛证,况其所治之方,亦不过升麻甘草当归鳖甲而己,并不用大温大热之药。是知仲景所谓阴毒者,非阴寒之病,乃是感天地恶毒异气。入于阴经,故曰阴毒耳。”这一精辟论述否定了宋元时期阴阳毒乃寒极热极之说,颇受后世医家的赞同。如尤在径讲得更为明确:“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阳毒非必极热,阴毒非必极寒,邪在阳者为阳毒,邪在阴者为阴毒”。提出了邪气郁久顽固便成毒的观点。
对于毒邪的性质,赵以德在《金匮玉函经二注》中说:“古方书谓阳毒者,阳气独盛,阴气暴衰,内外皆阳,故成阳毒,阴毒者,…故成阴毒。二者或伤寒初得便有是症,或服药后变而成,阳毒治以寒凉,阴毒治以温热,药剂如冰炭之异,仲景以一方治之,何也?且非一皆热毒伤于阴阳二经乎?”鲜明地指出阴阳毒同为热毒致病。但由于受体质差异、正气强弱、受邪轻重、病程长短、治疗得当与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出现“阳毒”、“阴毒”的不同证候。
究其病位,赵以德又云:“仲景于阴阳二毒之证,总用一方,盖可见矣。病形虽由阴阳发证,论邪则一属热毒与血病也。”明确提出其病位在血分。从临床上看,许多温热病在急性期表现为热毒炽盛、燔灼血脉,正气抗邪向外之“阳毒”症。邪毒蕴结,阳热亢盛,势必灼伤阴津而致阴津耗伤,甚至下焦真阴耗竭,即所谓“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温热论》) 因此,在温热病后期或缓解期常有正气无力抗邪致毒邪深伏、血脉瘀滞、阴精耗伤之“阴毒”表现。
2急性白血病的病机和临床特点与阴阳毒相类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呈克隆性扩张、分化障碍和凋亡受阻,致使过度增殖的白血病细胞向血液释放,并可向全身各组织浸润。具有起病急骤,来势猛烈,变化多端,表现重笃的特点。中医认为,温热毒邪入血伤髓是其基本原因。
由于温热毒邪致病力极强,具有火热酷烈、炎上燔灼之性,故极易灼伤血络,出现面赤斑斑、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热毒煎熬血液,则血液稠浊,血脉瘀滞,出现皮肤瘀斑、舌质紫暗等血瘀表现。正如《医林改错》说:“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热毒随血流行,攻注骨髓,则出现骨、关节剧痛难忍。此外,在本病极期,如果毒邪内陷心包,上攻脑髓,则出现神昏、谵语等神志病变。如不及时救治,可出现“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的不良预后。正所谓“无邪不有毒,热从毒化,变从毒起,瘀从毒结”。 急性白血病的这些病机和临床表现正与《金匮要略》“阳毒”特点相吻合。   
在急性白血病经诱导化疗或移植获得完全缓解后,由于许多患者体内仍然残存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即微小残留病灶(MRD),这些白血病细胞若在体内逐渐增殖至一定水平就会出现临床复发。中医认为,温热毒邪属阳邪,如果在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未能彻底祛除,势必灼伤阴液、精血,出现余毒深伏、血脉瘀滞、阴精亏虚的虚实夹杂局面,表现为面色苍白、身体疼痛、出血等症状。若正气不支,热毒壅盛,就会出现急性期的表现。这些特点提示我们,白血病在缓解期与《金匮要略》“阴毒”的特点有类似之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21:24 , Processed in 0.0976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