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谭素娟 艾华:传统中医药学的地理思想特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9 22:5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是中国古代医学界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中医药学注重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古医籍,尤其是《内经》中很多内容具有地理特色,它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变易的思维方式,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同,药材功效有别,治疗法则要随之而变。
    今之业医者应当由此受到启迪,灵活理解和运用古医籍中的理、法、方、药,以及今人辨证施治的经验。既要重视人的地域差异、也要考虑到药材是否道地。
    关键词:中医药;地理;生理;病理;药材;治疗法则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周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孔颖达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以“地理”为名的地理学专著,它标志着我国传统地理学至此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这之前,还有《尚书·禹贡》、《山海经》等书记载了《内经》前时代的地理知识。祖国医学强调“人与天地相参也”,就必然注重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特别是《素问·著至教论》提出:“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不仅可见“地理”一词,更见通晓天文、地理、人事是古代医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使学术长久存在的根本。
    古医籍,尤其是《内经》中很多内容具有地理思想特色,兹概述如下。
    1、重视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1 人与地的相应关系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其气九州(又称九野,《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窍,皆通乎天气。”《灵枢·邪客》云:“地有九州,人有九窍。”都是说人体与天(自然界)相通,与九州相应。《灵枢·九针论》还论述了“身形之应九野”的具体情况。《素问·三部九候论》:“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是说诊脉的三部九候,以合“天地人”,以应“九野”。《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运用五行学说,以五方配五脏、五体、五味等,说明人与地的相应关系。
    1.2 地理环境对生理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古代先民早已认识到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这是运用五行学说概述了我国五方气候的基本特点。
    《素问·五常政大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南方)热而左(东方)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北方)寒而右(西方)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这是运用阴阳理论,解释了地域有南北高下之不同,气候亦有寒热温凉之差异。
    由于地域不同,气候、水质、土质、物产等均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也各不相同,长期居住,便形成了地域性体质类型。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这些内容初步概括了《内经》时代,东、南、西、北、中五方,地形、地貌、水土、气候、物产以及人的生活习俗、体质等特点。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认为:“西北之人,阳气易于降;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也是强调西北地域属阴,所以气候较冷;东南地域属阳,所以气候较热。由于地理气候之不同,人的体质不同。
    地域不同,体质不同,人的寿命亦有差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阳精所降,其人夭。”“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阴精所奉,其人寿。”是说东南方阳气有余,阳精自上而下降,所以气候温热,人的寿命较短;西北方阴气有余,阴精自下而上奉,所以气候寒凉,人的寿命较长。
    现实生活可见,气侯温暖,万物生长快,收成比较早;气候寒凉,万物生长慢,收成比较晚。早成熟,早衰退;晚成熟,晚衰退。说明了地域不同,气温不同,影响万物生成速度,也是影响人体寿命长短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地理环境对病理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虽与时令季节同步,但阴阳之气盛衰各异,其影响人体发病,亦表现出地域性多发的倾向。古籍记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所在地域的水质、土质不同而造成的地域性疾病。如《吕氏春秋》云“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足部肿胀)与躄(瘸腿)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苦水所,多尫(类似鸡胸)与伛(脊柱弯曲)人。”《嵇中散·养生论》云:“颈处险(通“岩”)而瘿,齿居晋而黄。”
    古人虽没有认识到水土中缺乏某种成分,但已经认识到了这些病主要因于水土。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地理气候、饮食习惯、体质等特点,造成某些疾病容易在某些地域多发、易感。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其病生于内。”“北方者……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病挛痹。”“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温疫论》云: “西北高原之地,风高气燥,湿证希有;南方卑湿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时有感湿者。”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地域性的多发病。
    2、提出“因地制宜”的治疗法则
    “因地制宜”是源于《内经》的中医重要治疗法则之一。《素问·五常政大论》根据在西北寒凉之地多胀病,东南温热之地多疮疡的病变特点,提出了“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的治疗大法。该篇还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是说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里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故易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的阳气,而温其内寒,这是所谓的“同病异治”,即同样发病,因地域不同而治法不同。
    所以说气候寒凉的地方多内热,可以用寒凉药治之,并可以用汤液浸渍的方法。气候温热的地方多内寒,可治以温热的方法,以加强内部阳气的巩固,治法必须与该地的气候相同,才能使之平衡无病,但必须辨别相反的情况。如西北之人有假热之冷病,东南之人有假寒之热病,又当用相反的方法治疗。
    《素问·异法方宜论》在逐一分析了五方区域各自的地理环境、人的生活习俗、体质特点以及发病情况后,还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东方之域,其治宜砭石;西方者,其治宜毒药(泛指药物);北方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治宜温针;中央者,其治宜按跷。因东方之人易患痈疡,其病在肌表,热毒血壅,故宜取砭石宣泄热毒,排除脓血。西方之人多内伤,宜服药物调治。北方之人多脏寒腹满,宜用艾火烧灼,以温经散寒。南方之人易生筋脉拘挛、肢体麻木,宜用针刺,以疏通经络气血,祛除湿热之邪。中央之人,生活安逸,易发生肢体痿弱、厥逆、寒热等病证,宜用导引按跷等方法,以活动肢体,疏通经脉气血。
    该篇还说:砭石的治法来自东方,药物治法来自西方,灸焫的治法来自北方,九针的治法来自南方,导引按跷的治法来自中央。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结合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出适宜各种不同病证的治疗方法。该篇最后还指出:“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之所宜。”是强调上述的治法不可拘泥,一个高明的医生应当结合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特别是《内经》中的这些治法是结合当时的情况制定的,由于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的改变,病变特点、治疗方法都不同前,但中医“因地制宜”的大法是亘古不变的。
    3、强调药材的“道地”性
    五方地域各自所产的动植物,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内经》中除了《素问 ·异法方宜论》有所论及外,《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东方色青…… 其畜鸡,其谷麦”、“南方色赤……其畜羊,其谷黍”、“中央色黄……其畜牛,其谷稷”、“西方色白……其畜马,其谷稻”、“北方色黑……其畜彘,其谷豆”。《素问·汤液醪醴论》还指出稻谷的生长,得益于适宜的地理气候环境。
    古代对药材质量的判定,除了考虑外观、质地、气味等因素外,药材的产地、采收季节、自然地理环境都是判断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古人特别强调药材的“道地”性,即有名产地出产的。
    “道”,古代行政区划名。东汉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云“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强调了区分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而且,在所收载的365种药物中,不少从药名上看就带有道地色彩,如巴豆、蜀椒、秦艽、吴茱萸、阿胶等。
    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例》云:“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并在《千金翼方》中用“药出州土篇”专门记载了十道各州的药材,他首先按当时行政区划的“道”来归纳药材产地,这为后世正式采用 “道地”的术语奠定了基础。唐·苏敬等编著的《新修本草》亦认为“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唐·蔺道人传《理伤续断方》中云:“凡所用药材,有地道者,有当土者。”
    书中大量使用川药,如川当归、川独活、川牛膝等。“道地”作为专有名词正式见于明·刘文泰等编修的《本草品汇精要》,该书每种药都列“地”项,标明药材产地,并在某些药材的“地”项下又列“道地”专项,特别指出来源于特定产地的药材具有更好的疗效。如川芎:“地: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岭及蜀中秦州、山阴、泰山。道地:蜀川者为胜”。又如当归:“道地:以蜀及陇西、四阳、文州、当州、翼州、松州者为胜。”宋·苏颂的《图经本草》和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两书,对药材的产地和质量论述比较详细,成为目前查找药材历史上产地的主要依据。
    由于道地药材的产量难于满足临床需要,因此人们对药材进行了大量的移地引种,扩大产区,虽为解决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却忽视了药材生长的特定生态环境,致使品质退化,疗效下降。清代医家徐大椿在其《药性变迁论》中云:“今以(古)方施用,竟有应有不应,其故何哉?盖有数端焉:一则地气之殊也,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移种他方,则地气移而力薄矣。一则种类之异也,当时所采,皆生于山谷之中,元气未泄,故得气独厚,今皆人工种植,既非山谷之真气,又加灌溉之功,则性不淡而薄劣矣。”明确提示医者在临床治疗中,虽然辨证准确,选方得当,但如果药材不道地,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综上可见,传统中医药学具有浓厚的地理思想特色,它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变易的思维方式,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同,药材功效有别、治疗法则要随之而变。今之业医者应当由此受到启迪:一是不仅重视人的地域差异、也考虑药材是否道地。二是同一个地域,生态环境从古至今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应当灵活理解和运用古医籍中的理、法、方、药。三是同在今日,对南北各地临床辨证施治的经验不可拘泥。
3
发表于 2008-5-10 06:06:25 | 只看该作者

转载谭素娟 艾华:传统中医药学的地理思想特色

内经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经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全本周易.系辞上传

天是阳的,地是阴的,
天是动的,地是静的,
天是刚的,地是柔的,
天的物质,是属于整体层次是象征性的,
地的物质,是属于个体层次是有形有款的,
阴阳,是宇宙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所以阴阳是科学的,所以,中医也是科学的.
2
发表于 2008-5-9 23:16:18 | 只看该作者

转载谭素娟 艾华:传统中医药学的地理思想特色

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9 03:30 , Processed in 0.0548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