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382|回复: 4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4 23: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8/09/14 11:38pm 第 3 次编辑]

现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刚从《内经》挖掘出来的,供赏析。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内容提要
此书的亮点,是以《内经》为主要依据,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了。其中,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经络”究竟是什么、“经络”的起源、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从无到有的过程、“经络”与阴阳五行的关系、“经络”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经络”与腧穴的关系、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经络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被埋没的原因、以及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主要概念等,都以《内经》和古典文献为依据,没掺杂一己私见,都是新挖掘出来的,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据考证,这些内容曾是经络学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被埋没了数百年或上千年,乃至更久。经络学说必须充实这些内容,才能完善,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此书的重要意义,是为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纠正错误,提供了历史依据。并且,为中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打开了突破口,提供了历史性的学术资源。
石序
国医所兴,其来久远!传昔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参天应人,本命穷变,奠基功宏,绵惠庶黎。然历经沧桑,衍化千稔,尤迄近代以来,其学嬗变,其“经络”之学,真谛日湮,全貌难窥。有鉴于此,河北许进京先生,立志于挽颓,弃仕而研道,爬梳历代书典,吸纳考古新知,撰就《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之著。寻根觅节,复“经络”之古貌,正本穷源,原“经络”之本义。赐稿于余,并索以序。山野无名,市井老卒,承蒙厚爱,受宠若惊。惶惶之余,定心捧读,如晤昔贤,犹见古道。慨叹燕赵多高士也!钦佩之余,不敢拂美,惴惴拙笔以为陋序。
                  交城 石宝宝 于却波湖畔勤斋陋寓 时在戊子盛暑

自序
(待补)zxlfapai168@163.com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一,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二,哪些文献仍可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三,《内经》怎么说的
四,《难经》怎么说的
五,“经络”是怎么起源的
六,经络学说是怎么形成的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
八,《内经》是怎样告诫后人的
九,因有原始记载,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被挖掘出来
第二部分,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脉和经
二,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三,六合和八肱
四,隧、经隧、气脉
五,根和结
六,经络的终始
七,经络的起止
八,经络
九,经脉和络脉
十,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一,十二经
十二,奇经八脉
十三,十五络
十四,十四经别和十四别络
十五,浮络和孙络
十六,经筋和皮部
十七,正经
十八,血脉
十九,经络的归属
二十,六经
二十一,经气
二十二,经水
二十三,经穴和经外穴
二十四,药物归经
二十五,六经证
二十六,经络的分布
二十七,经络的开合枢
二十八,经络的循行方式
二十九,经络通过人体主要部位的方式
三十,经络的散系布
三十一,经络的交会合
三十二,离合出入
三十三,经络和脏腑的联系
三十四,经络之海
三十五,经脉之海
三十六,标本
三十七,四街
三十八,气海
三十九,经络现象
四十,经络感传现象
第三部分,参考资料摘录
一,古文献对经络的记载
二,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相关研究
三,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第四部分,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
一,十二经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四络脉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七,经络循行和分布的主要规律
八,各经联系的主要部位、脏腑器官和腧穴
九,各“经”在人体主要部位和脏腑器官的分布概况
十,《内经》和《难经》对各“经”所“主”病症的记载
十一,十二经之筋的病症
第五部分,经络的作用
一,经络的概括作用
二,经络的联系作用
三,经络的演绎作用
四,经络的临床作用
第一部分,总论
一,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1】经络学说最基本的概念是“经络”。但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不清,说不清“经络”是什么,说不清“经络”是怎么产生的。因此,经络学说现代理论的内容,已经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没能体现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理由很简单,必须说清“经络”是什么,必须把“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清楚,才能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体现出来。试想,如果连“经络”是什么都说不清,怎么体现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呢?
再如,在中医学的各学说中,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是什么关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是什么关系?“经络”与人体各脏、各腑、各部位和各组织器官为什么都有联系?其联系之广,可谓无处不到,但在人的身体上为什么找不到“经络”?临床各科为什么没有“经络”本身的疾病?并且,在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中,人的头颈、四肢、躯干、脏腑、五官、皮、肉、筋、骨、脉、腧穴、症状、证候、以及药物和古代的河流、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时、星宿、方位为什么都可归“经”?为什么都与“经”有密切关系?这些问题,近代医书几乎都没解释清楚。显然,这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因此,对“经络”的研究,必须先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否则,对“经络”的研究若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相差太远,肯定不会有成功的研究结果。近百年来,对“经络”的研究一直没攻破,根本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被埋没了。特别是用科技手段对“经络”的研究,通过解剖或显微技术在人体上寻找“经络”的形态,已经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相差太远。
【2】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近代逐渐埋没的,所以,中医学在近代的发展很不顺利,已经歪曲了“经络”的作用,甚至酿成了方向性错误。比如,古代医家是在“气脉”和“血脉”的基础上创建了“经”和“络”,主要以“气脉”为基础,是用“经络”对“气脉”、“血脉”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进行系统研究,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研究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的规律,是以经络学说为方法论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开辟诊疗方法,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但是,中医学在近代以来却把“经络”当成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进行研究,其结果必然是,在人的身体上根本找不到“经络”,找不到“经络”本身的任何物质基础。在临床上,既没有“经络”生长发育的具体特征,也没有“经络”本身的疾病。显然,中医学在近代已经把“经络”搞错了,没有充分发挥“经络”的实际作用,这显然是严重的方向性错误。
中医学在古代和近代的发展状况表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被埋没后,“经络”的作用明显减弱了,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比如,在春秋战国乃至隋唐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很快,成就辉煌,经络学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医学各学说的基础理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但是,在近代,中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慢,逐渐落后,很不景气,“经络”成了难以攻克的科研课题。比如,对“经络”进行研究的专题论文数以万计,举不胜举。但是,对“经络”的认识仍未统一。其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埋没了。因此,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恢复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对中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表明,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并不是从古至今谁都不知道“经络”是什么,而是“经络”的起源和形成已历史久远,古文献资料少,太难理解。受此影响,到近代,虽然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了,却没把《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整理出来。因此,近代医书说不清“经络”究竟是什么,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但是,在《内经》中,仍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未被翻译成通俗语言。
中医学的历史非常悠久,曾经有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经络”不是解释不清的概念。春秋战国乃至隋唐时期,古代医家不仅知道“经络”是什么,并能充实、修改、调整“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不断丰富经络学说的内容,逐渐完善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内经》和古文献资料的记载,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比如,《内经》有明确的记载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
再如,《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等,对“经络”的循行路线都有记载,并有充实、修改和调整。《伤寒杂病论》虽没修改“经络”的循行路线,但把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开创了六经辨证。这都说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甚至,在宋代、元代、清代,仍有少数著名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通过考证宋元时期和清代的医学著述,可以证实这一点。比如《十四经发挥》,是元代滑伯仁的著述,对“经络”的循行路经和归经的腧穴,都有充实、修改和调整。假如不知道“经络”是什么,对“经络”的循行路经和归经的腧穴,怎能修改和调整呢?
经络学说的历史和经络学说的学术成就表明,经络学说的创建者、以及对经络学说有创新、有充实、有修改或调整的古代医家、撰著中医经典文献的古代医家、乃至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为中医学开创诊疗方法的古代医家,一定知道“经络”是什么。否则,若从古至今谁也不知道“经络”是什么,决不会有“经络”这个概念,更不会有“经络”的循行路线和经络学说的理论体系。
但是,经络学说传承到近代和现代以来,确实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并且,对“经络”的解释越来越多,足有二十多种。比如,有的说“经络”是有形的、有的说是无形的;有的说“经络”是“管道”、有的说“经络”是“间隙”;有的说是“气”、有的说是“能量”、有的说是“体液”、有的说是“神经”、有的说是“血管”、有的说是“结缔组织”;甚至说是“电”、“波”、“场”、“离子”、“信息传导通路”等等,众说纷纭,各执己见。这种状况足以表明,确实已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不然的话,对“经络”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应该只有一种最准确的解释,怎么会有二十多种解释呢。
【4】在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中,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最早是《内经》传下来的。《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足以说明“经络”是什么,并能说明“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见于《灵枢·经脉篇》、《灵枢·经别篇》、《灵枢·根结篇》和《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内经》原书早已散佚,《素问》流传较广,《灵枢》流传不广。并且,北宋以前,《灵枢》一度丢失,几近绝迹,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
北宋元佑八年,《灵枢》唯一的孤本失而复得。南宋时重新刊行。受此影响,在南宋之前,《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因流传不广和丢失,保存的不完整,已罕为人知。
南宋以后,《灵枢》虽重新刊行了,但是,《灵枢》是战国时期编撰的文献,词古文简,寓意太深,很难理解。受此影响,后人对《灵枢》的注释,没把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翻译出来,埋没了最基本的内容。比如,《灵枢》对“经脉之始生”的记载、对“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以及对“根结”的记载,这都是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是经络学说最基本的问题,后人却没解释清楚。所以,到近代,一般认为,《内经》也没说清“经络”是什么。因此,经络学说从近代以来,掺杂了猜测、推论、假设、臆造或曲解误说,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其实,现存各种版本的《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是有解释的。并且,根据《灵枢》的解释,既能说明“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能说明“经络”是什么。比如,《灵枢》对“经脉之始生”确实有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原文记载的是雷公提出“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作了回答。这是《内经》成书时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古代医家对“经脉之始生”的原始记载,只要把原文理解透,足以说明,“经络”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而成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人出生时,已发育成的脏腑和组织结构,各有各的解剖位置,各有各的形态,没有“经络”的形态和组织结构。关于“经络”的产生,《灵枢·经别篇》已经说明,“阴阳诸经”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是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建阴阳诸经”的过程,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是“经络”起源的过程。《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的记载也可证实,经络系统最初的框架,是十二经的“根”和“结”,确实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所谓“根”,是“经”的起点,“结”是“经”的另一端。“根”和“结”之间,是十二经最早的直行主干。在“根”和“结”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逐渐形成了复杂体系。此外,《难经》可以说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
《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等古文献,不仅能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从无到有的过程,还能体现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过程。因此,根据历史,根据这些文献的记载和《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5】根据史学研究,在中国历史上,“阴阳”这个概念,最早见于《易经》。夏朝《连山》一书始有“阴阳”的萌芽。此前,由于“阴阳”的基本概念尚不明确,所以,早期的医学领域,没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没有经络学说。
中医学从春秋初期逐渐引用“阴阳”的概念。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已成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历史可以证明,经络学说是春秋战国期间形成的。这一时期对经络学说的记载,最能说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其中,《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对“经络”的记载尚不完整,《内经》和《难经》的记载已经达到了比较系统的程度。
史学研究表明,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古代医家从哲学领域引进到中医学领域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原属古代哲学领域的方法论学说。阴阳学说以“阴”和“阳”为论理工具,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论理工具。所以,在中医学领域,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是哲学方法论,“阴阳”和“五行”属于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古代医家把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引进到医学领域以后,阴阳五行学说才成了中医学的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不是引进的,而是古代医家在春秋战国期间独创的,以哲学领域的“三阴三阳”和医学领域的“气脉”为主要基础,充实了人体主要部位和主要结构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和生理病理、腧穴、以及天体运行规律等很多内容,是多学科互相交叉,逐渐形成了系统方法论学说,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经”和“络”,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的论理工具。所以,在中医学领域,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关系,是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的关系。古代医家把阴阳五行学说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开创了经络学说。因此,春秋战国期间,中医学有了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也就有了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这是更加完整的方法论体系。由这个方法论体系逐渐完整的过程可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引进了阴阳五行学说以后创建的。
《内经》和《难经》的记载表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不是同时产生的,古代医家是先创建了十二经,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奇经八脉。
按古代律历之数,十二经是“六律”的形式,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是“八肱”的形式,即“四隅”和“四方”。“三阴三阳”为“六合”。“四隅”和“四方”为“八肱”。在古代,地理学领域的“六合”和“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医学领域的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代表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相辅相成,是个完整体系。
“整体观念”的世界观、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医家对“气脉”和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系统认识,为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奠定了基础。
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是“六合”和“八肱”的形式,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联系性和有序性。既能体现“整体观念”的世界观,又能体现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还能把人体气血运行规律、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阴阳属性、生理病理特点、互相联系、相互关系和互相影响等体现出来。比较而言,这比阴阳五行学说更能解决医学领域的具体问题。比如,十二经以手六经象天,足六经象地,奇经八脉代表八方,把人的气脉、血脉、筋骨、肌表、各脏、各腑、各器官,都规范了阴阳属性,联成整体,可以体现人与天地四时、星宿、方位、十二月、十二时、十二节、十二气、十二经水等多方面的对应关系,可以体现人体各脏、各腑、各部位、各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位置、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等很多方面。所以,中医学阐释人与天地相应、阐释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气血运行、津液输布、病邪传变、疾病的轻重和性质、乃至理论创新、开创诊疗方法、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阐释腧穴和药物的治疗作用,都是用“经”和“络”。显然,“经”和“络”在中医学各个领域的实际作用,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
以上说明,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独创的,“经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概括整个人体和整个宇宙的复杂体系。但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并没充分体现出来,其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6】在古代,中医学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看成统一整体,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整体观念”为世界观,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方法论,以经络学说为具体科学方法论,以“阴阳”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以“经”和“络”为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对铸就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中医学在春秋、战国、秦汉、乃至隋唐时期迅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在科技水平较低和解剖学手段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形成系统理论,不断开创诊疗方法,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临床各科取得显著疗效,主要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但是,经络学说形成后,在传承过程中,受文献资料曾经丢失、文字和语法不断变化、语言隔阂、以及《灵枢》原文对“经络”的解释太难理解等多方面影响,到了近代,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甚至,已经歪曲了“经络”的作用。比如,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以经脉为纪”,是把人的脏腑、器官、头颈、胸腹、躯干、四肢、气脉、血脉、体表、腧穴、病证分别归属各“经”,并与天体运行、河流分布、五运六气、一年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等建立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和诊疗方法创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近代以来,已经把“经络”说成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误认为人的身体上长着“经络”,把古代医家创建的论理工具误认为是人身体上的一种组织或一种结构,严重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若不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必然会有错误。对“经络”的研究,必然陷入误区。
【7】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认为:人体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引自《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第三章经络系统简表)这种说法,已经把经络系统的组成搞错了。
例如,最明显的错误是:经脉系统不应该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系统不应该包括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因为,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根本不是经脉,而是筋和肌表。并且,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属于络脉系统的一部分,而是属于血脉系统,其实质是血脉的分支,即血管。对此,《内经》和《难经》都是有解释的。
根据《内经》和《难经》对“经络”的解释,所谓“经络系统”,只包括“经”和“络”,除此之外,不含别的。虽然“经”和“络”可以称之为“经脉”和“络脉”,但是,“经脉”是指“经”,“络脉”是指“络”,“经”和“络”合称“经络”。“经”和“络”的区别是:“经”是直行主干,“络”是“经”的分支。“经”和“络”构成经络系统。因此,所谓“经脉系统”,专指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只包括三部分,一是十二经的主干,二是十二经别,三是奇经八脉的主干,除此之外,在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构成的经络系统中,凡不是直行主干者,都不是“经”,都不能称之为“经脉”。因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根本不是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所以不能称“经”,不属于“经脉”的范畴。经络系统是古代医家独创的体系,既不是血脉,也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三阴三阳”、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和生理病理、气血运行规律、天体运行规律等各方面密切结合的复杂体系。
以《内经》的原始记载为依据,进一步考证可知,十二经筋的实质,是全身诸筋。十二经筋和十二经的关系,是把全身诸筋分别归属十二经。十二经筋的实际内容,是按十二经的分布把全身诸筋划分成了十二部分,故称十二经筋。因此,《内经》记载的十二经筋,其循行路线和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只是大致相同,但不完全相同。《内经》对十二皮部的记载表明,十二皮部的实质,是全身的肌表。十二皮部和十二经的关系,是把全身的肌表分别归属十二经。十二皮部的实际内容,是按十二经的分布把全身的肌表划分成了十二部分,故称十二皮部。因此,《内经》记载的十二皮部,不是线状分布,而是条状或片状分布,合起来恰是全身的肌表。由此说明,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确实不是“经”,都不属于“经脉”的范畴。既然不是“经”,就不能算是经脉系统的一部分。所以,经脉系统不应该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在《内经》中,《灵枢·经脉篇》记载着十二经的分布,《灵枢·经筋篇》记载着十二经筋的分布,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说明,十二经筋决不是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所以不是“经”,不属于“经脉”的范畴。《素问·皮部论篇》记载着“十二皮部”的划分方法,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说明,十二皮部也不是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所以也不是“经”,也不属于“经脉”的范畴。比如,《素问·皮部论篇》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并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所谓“其所生病各异”,是说皮、脉、筋、骨各有各的疾病。所谓“别其分部”,是分别划分人的皮、脉、筋、骨。所谓“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是说皮部的划分以“经”为纪。“脉有经纪”也是这个意思,是说血脉的划分以“经”为纪。所谓“以经脉为纪”,是按“经”的分布把皮、脉、筋、骨归属各“经”。因此,皮、脉、筋、骨都不是“经”,而是以“经”为纲纪把皮、脉、筋、骨划分为各“经”。由此可知,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确实不是“经”,不是经脉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筋和肌表。
再如,《内经》和《难经》记载的“络脉系统”,专指“络”,都是“经”的分支,只包括两部分,一是十二经的分支,二是奇经八脉的分支。十二经的分支是二十一个,奇经八脉只有任脉和督脉各一个分支,其余诸经没分支。按左右两侧合起来计算,十二经的分支共四十二个,再加任脉和督脉各一个分支,总计四十四个分支。其中,不包括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这是因为,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既不是十二经的分支,也不是奇经八脉的分支,而是血脉的分支。并且,《内经》、《难经》和古文献对“经络”的记载都可证明,经络系统只是“经”有分支,“经”的分支是“络”,“络”不再分支。“络”共两种,一种是“经”和“经”之间互相联系的“络”,另一种是“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互相联系的“络”。其中,“经”和“经”之间互相联系的“络”都有固定名称,总共二十六个,即十二经的二十四个“络”再加任脉和督脉的各一个“络”。“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互相联系的“络”尚未命名,共十八个。因此,络脉系统只有四十四个“络”,除此之外,不含别的。(详见《灵枢·经脉篇》、《灵枢·经别篇》和《难经》第二十八难)。
《内经》对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另有解释,可以充分说明,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都不是“经”的分支,而是血脉。比如,《灵枢·经脉篇》的记载表明,脾之大络和十四别络不同,“脾之大络”有“罗络之血”的特征,并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但“十四别络”都没这些特征。
《灵枢·经脉篇》还特别指出:“络脉异所别也”,由这六个字的出处可知,这里所说的“络脉”,专指脾之大络。这里所说的“别”,指十四经之别,即“十四别络”。如: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督脉之别,名曰长强;脾之大络,名曰大包。以上是“十四别络”和“脾之大络”的名称。《灵枢·经脉篇》明确指出:“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所谓“凡此十五”,是十四经别和脾之大络的合称。所谓“络者”,专指脾之大络。由此可以看出,凡《灵枢》原文称“别”者,都是“经”的分支。但是,《灵枢》原文对“脾之大络”没称“别”,故“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很明显,所谓“别”,是“经”的分支,即“络”。十二经和任督二脉合起来,共十四个“经”有“别”,即十四个“经”有分支,故称“十四别络”。其中,“脾之大络”既不是十二经之“别”,也不是任督二脉之“别”。所以,《灵枢·经脉篇》又明确指出:“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由此可知,“络脉异所别也”六个字中的“络脉”,在此专指脾之大络。这是说明,“脾之大络”不同于十四经之“别”。“脾之大络”有“罗络之血”和“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十四经之别”没这种特征,故曰“络脉异所别”。因此,《内经》的原始记载可以证明,“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是经络系统的“络”,而是血脉。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脾之大络”,确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其实质,确实是血脉。所谓“见”,既可以说是显现,也可以说是能够看得见,多见于实证。所谓“下”,是血脉下陷,多属虚证。所以,《灵枢·经脉篇》对“脾之大络”的解释和临床实际情况都可证明,“脾之大络”的实质确实是血脉,不是“经”的分支,但十四别络是“经”的分支。
对经络系统进行研究,必须弄清哪是“经”,哪是“络”,一定要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否则,很容易把“经络”和“血脉”混淆。比如,在古文献中,经络系统的“经”,有时称“经”,有时称“脉”,有时称“经脉”,有时称“其直者”,但其实质都是“经”,“经”都有固定名称。经络系统的“络”,有时称“络”,有时称“别”,有时称“络脉”,有时称“其支者”,但其实质都是“络”,“络”不是都有名称,而是一部分有名称,一部分没名称,但“络”都是“经”的分支。再如,“大而在里”的血脉,有时称“经脉”,但不是“经”。比较表浅的血脉,有时称“络脉”,但不是“络”。最小的毛细血管,有时称孙脉或毛脉,或称孙络、浮络,但不是“络”的分支,而是古代医家对毛细血管的通称。因此,阅读古文献时,必须把“经络”和“血脉”分辨清楚,决不能混淆。凡是血脉,无论大小深浅,都不是“经”,也不是“络”。凡是“经络”,都有明确的起止、分布和循行路线,无论是否冠以“脉”字,都不是血脉。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把孙络、浮络和脾之大络都说成络脉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没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而是把血脉和“络”混在一起了。
《灵枢·小针解》说:“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所谓“经络各有所主”,是说各“经”都有所“主”的“皮肉筋脉”。由此可以看出,“经络”和“皮肉筋脉”的关系,是把“皮肉筋脉”分别归属各“经”。这更说明,“经络”和“皮肉筋脉”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各有各的内涵,各有各的作用,决不能混淆。
以上说明,在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中,把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说成经脉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错误的。把孙络、浮络和脾之大络说成络脉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错误的。另外,有的学者认为,“经络”的实质即是血脉。还有的认为,“经络”的实质是神经或结缔组织。这些说法,都把经络系统的组成搞错了。因此,若按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所说的经络系统对“经络”进行研究,必然会走弯路。如果先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对“经络”的研究就不会走弯路了。
【8】众所周知,经络学说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理论,已经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灸学和中药学等各个领域。如果说不清“经络”是什么,弄不清“经络”和脏腑、肌表、血脉、筋、骨、腧穴的关系,中医学各学科的科研、创新、发展和提高,都将面临难以攻克的障碍。因此,中医学的各个学科都需要弄清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9】当前,中医学已面临逐渐衰落的严峻形势,在这关键时刻弄清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明确“经络”是什么,再挖掘出经络学说被埋没的传统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创新、发展和提高,都将注入新活力,出现新转折,一定可以迅速扭转逐渐衰落的局面。
二,哪些文献仍可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1】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在近代已逐渐埋没了,所以,近代医书大部分说不清“经络”是什么。特别是中医学的新编教材,几乎都把“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错了,甚至把经络系统的组成也搞错了。但是,《内经》和《难经》等经典文献对“经络”的记载没错误。因此,根据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2】在中医学的古文献中,《内经》最具经典性。从战国时期到现在,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内经》传下来的。因此,《内经》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确实有解释,确有“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还记载了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时的方法,能从根本上说明“经络”的起源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所以,根据《内经》的记载,可以弄清“经络”是怎么产生的?可以弄清“经络”是什么?可以弄清“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可以弄清哪是“经”?哪是“络”?在此基础上,能够如实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3】《难经》成书比《内经》稍晚,是仅次于《内经》的经典文献。《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比《内经》更详细,弥补了《内经》的缺陷和不足。
在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中,《内经》对“十二经”的记载和《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是经络学说最经典性的文献。因此,《难经》也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4】《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开创的六经辨证,是经络学说指导临床医学的典范。所以,《伤寒杂病论》可以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伤寒杂病论》开创六经辨证时,把十二经简化为六经,由此可以进一步说明“经络”是什么。
【5】《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内经》和《针灸甲乙经》对腧穴的记载,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每一“经”都有腧穴。但是,到了元代,《十四经发挥》对腧穴的归经作了修改和调整,把腧穴归了十四经,而不再是每一“经”都有腧穴。所以,《针灸甲乙经》和《十四经发挥》可以从针灸学的角度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根据“经络”和“腧穴”的关系,也能说明“经络”是什么。
另外,在针灸学的历史上,《针灸逢源》最后一次调整腧穴的归经,可为佐证。
【6】四川绵阳永兴镇出土的《人体经脉漆雕》,记载了十条经脉,缺两经。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简帛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缺一经。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记载了完整的十二经,但奇经八脉尚不完整。《难经》比《内经》稍晚,则记载了完整的奇经八脉。并且,《难经》第二十五难还记载了经络系统补充手厥阴心包经的情况。所以,若把《内经》、《难经》和这些出土文献互相对照,可以从经络系统逐渐充实和逐渐完善的角度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7】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最早的经络专书是《明堂孔穴》,已佚。其内容,散见于《针灸甲乙经》。《明堂孔穴》还有经络穴位图,古称“明堂孔穴图”,也称“明堂图”。晋代《抱朴子》曾引用过《明堂流注偃侧图》。后来又称“明堂三人图”。唐代甑权曾进行修订。孙思邈著《千金要方》时还加以引用,说:“归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甑撰为定云。……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作之”。随后,王焘撰《外台秘要》,又改绘成“十二人图”,将“督脉”并入“足太阳经”,“任脉”并入“ 足少阴经”。但是,这些图都没传下来。所以,迄今为止,《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等经典文献,仍是对“经络”进行研究的关键性文献。
经络穴位图的传承史,也可说明一个问题,在经络学说的传承过程中,“经络”的循行路线以及腧穴的归经,曾进行过多次修改和调整,并有传写错误。《十四经发挥》对腧穴归经的调整也说明这一点。由此可以佐证,“经络”决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否则,假如“经络”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决不能删除,决不能修改和调整,更不能兼并。
《千金要方》所说“指南”二字,显然是说“经络”有指导作用。
【8】从《内经》以后,自战国秦汉以来,历代中医文献都有经络学说专用的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据初步统计,最主要的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约五十多个。若以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逐一弄清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名词术语的词义,最能在各个方面或具体细节上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反映出来。比如,弄清“经”、“络”、“脉”、“经脉”、“络脉”、“六经”、“十二经”、“十二经脉”、“正经”、“奇经”、“奇经八脉”、“经别”、“别络”、“浮络”、“孙络”、“根结”、“起止”、“终始”、“标本”、“气街”、“四海”、“属络”、“经水”、“经气”、“经隧”、“经穴”、“经筋”、“皮部”、“经病”、“经证”、“开合枢”、“离合出入”、以及“经脉之海”、“经络之海”等名词术语的词义和基本概念的内涵,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这些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无一例外都能说明,“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经络”本身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
【9】最近出版的《发现经络》,根据《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明确提出“经络”是古代医家在春秋战国期间为中医学创建的论理工具,进一步明确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经络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等各学说的相互关系,可参考。
43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2:38:19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哲医感谢诸位同仁和诸位老师关注此贴,并对此书提出很多意见。非常感谢大家。深表谢意。
包括提反对意见者,一并感谢。中医是我们大家的,我们都热爱她。
43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2:26:53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5/18 10:33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此贴到此为止吧,截止今天,此书已正式出版了。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35
发表于 2009-5-17 10:49:24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张东炎问,林中鸟、庄鼎、薛崇成、都引出气感循行去幻肢,特别是林中鸟引出的气感,循行全身过程中反复多次循行去幻肢,证明循经感传导,感在中枢,传在中枢,这是中枢兴奋扩散论的唯一法宝。
我问你幻肢痛是否感在中枢,传在中枢?为什么?
林中鸟答:此情节见于截肢术后,西医骨科医生人人明知,50年前我的老师查房中告诉我,此患者感幻肢痛,残端处有压痛,压痛处可能是神经末稍纤维瘤,经病者同意,试行手术,瘤切除后幻肢痛消除。推导原因,神经末稍纤维瘤将信息传送大脑,大脑感到了幻肢痛,切除后不痛了,证明原因消除,证明痛因是神经纤维瘤,也证明痛信息由神经传送大脑,经络只是古书上的名词,不能传送信息。同理针灸信息也必须由感觉神经传送大脑,才能感受气感,气感在大脑形成兴奋灶,沿着脑中的14经和奇经八脉循行(请读吕承福先生的论著——脑中有亿万年前的遗传结构)。(2009-5-15日)
434
发表于 2009-5-17 10:21:3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谢谢大作!

-=-=-=-=- 以下内容由 直上终南山2009年05月17日 10:23am 时添加 -=-=-=-=-
受用,受用!
43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23:08:32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下面引用由xxx193204152009/05/10 10:14am 发表的内容:
请求逸湘与哲医说清是两人还是为同一人。
xxx19320415先生你好:
逸湘与哲医是两人还是为同一人,难道你真的看不出来,那我告诉你,哲医是河北省人,逸湘是台湾人,你说是不是同一人?
432
发表于 2009-5-10 16:53:07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勘查历史走现代人的路探索经络
“逸湘”认为:经络不是在娘胎内生成的。而是中医学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即春秋以后、战国以前,由古代医家创建的。
   “哲医”认为:运行气的是气脉,运行血的是血脉。胎儿气血的运行,主要靠胎儿的心脏和母体的脐带完成,出生时剪断脐带,则靠新生儿的心和肺。气脉和血脉,是古代医家创建“经络”的基础。六合和八肱,为古代医家创建经络提供了基本形式,经络是在春秋以后、战国以前,由古代医家创建的。
   “林中鸟”认为:古书说的经络,处处描述针灸穴位引出的气感,记录气感循行经过的线路,定名为经络,说它不是娘胎内生成,说它由古代医家创建的,表面看说的无错,但不能揭开经络的本质,是不着边的胡诌。经络记录的是气感感觉的循行轨迹,虽说有错,但说的真心,不沿着气感循行勘查历史,怎能查清经络是什么?从膝木人经脉到11经脉,从14经脉到气感循行全身,从络穴只成在于足臂下段,发展到上臂、股、腹、腰、背、胸,这也是历史,也是现实;古书中的精华与糟粕并成,一定要摆脱古书中的胡诌,沿着气感循行轨迹,走现代人的路,探索经络本质。(2009-5-10日)


-=-=-=-=- 以下内容由 xxx193204152009年05月10日 05:05pm 时添加 -=-=-=-=-
古书认定络穴只成在于手足臂下段,发展到今天,观察到上臂、股、腹、腰、背、胸也分布有络穴,这是历史,也是现实;古书中的精华与糟粕并成,一定要摆脱古书中的胡诌,沿着气感循行轨迹,走现代人的路,探索经络本质。(2009-5-10日)
431
发表于 2009-5-10 10:14:2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请求逸湘与哲医说清是两人还是为同一人。
430
发表于 2009-5-9 16:32:33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请读——经络是现象,是气感感受的循行轨迹一文,

-=-=-=-=- 以下内容由 xxx193204152009年05月10日 05:17pm 时添加 -=-=-=-=-
建议nmnbi 读有关对孟竞璧(同位素示踪)的裁判,请到blog.sina.com.cn/yyy19320415细读。
429
发表于 2009-5-9 16:27:30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请到读——经络是现象,是气感感受的循行轨迹一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9:39 , Processed in 0.0623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