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张功耀:中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3 14: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答张功耀:中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曹东义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673835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张功耀教授口口声声说不应该划分西医与中医,世界上应当只有一个医。原来他对什么是中医,什么是西医,根本没有弄清。他只是远远地、以充满鄙夷的目光看了一眼中医,尚未见到中医门墙,更没登堂入室,不知中医药的丰富,也不了解中医药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中医药在他眼里,就好像楚之日、吴之雪,他不怪自己识见浅薄,却以“你的优秀,我永远不懂”为由,不断地乱攻乱咬。别的中医,有的没有见你的胡言乱语;有的人采取鲁迅先生“最大的蔑视,就是沉默”的做法,而懒得理你。现在,还得由我来告诉你:中医是怎样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
人是从哪里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激起世界各个民族人们的探索热情,也曾经产生过许多不同的说法。
信仰《圣经》的人,曾经认为是上帝造的人,先有了亚当,后来又从亚当的肋骨培育出夏娃,在伊甸园里产生了人类的后代。
中国曾经有过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认为女娲一口仙气,把泥人吹成了真人。
那么,产生于几千年的中医学是怎么认识的?
中医学不愧为最早的人类医学科学,完全没有上帝造人、神仙造人的说法,而是按着自然界自身发展的思路,说明人类诞生的原因。
中医几千年之前的经典著作,就明确地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界自身发展而形成的,也可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而且,人类出现之后,也要靠自然物质的补充与营养,人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界交换物质,才能维持生命的状态,古人称之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的五气,就是风、火、湿、燥、寒;地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风火湿燥寒的五气,构成了四季自然气候的主要因素;酸苦甘辛咸的五味,是一切食物的基本要素。五气、五味可以代表对人体有益的万物。
人的生存离不开五气与五味,离开了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因此说,古人对于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即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说,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生得自由,活得滋润。如果人不能顺应自然,不能从自然界不断获取物质,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既然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法则,那么,自然界的法则是什么呢?
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说“阴”与“阳”,是世界最为本质的东西,它们决定着天地之间最根本的规律;是一切生的源泉,是一切死的原因;是划分、归类万物最高的纲领,是一切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动力。
古人怎么就认识了阴阳?其实并不复杂。
古人开始观察自然的时候,他体会最深的东西应当是什么呢?应当是太阳的光照:有了太阳,就有了光明,就有了温暖。背离了太阳,就会产生黑暗,就会有寒冷。火与太阳一样,也有光明与温暖的属性,而且火还有向上,向外,轻盈易动的特性。水与火的性质相反,寒凉而且向下,沉静而质重。
经过千万年的观察、总结古人逐渐形成了阴阳的概念。古人认为,凡是温暖、向上、向外、光明、活动、清虚的物质属性,都是属于阳的范畴;与阳恰成对比的就是阴,凡是寒冷、向下、向内、黑暗、静止、浑浊的物质属性,都属于阴的范畴。
比如,四季之中,春夏季节因为温暖暑热而属阳,秋冬季节由于寒凉清冷而属阴。
一天之中,白天因为光明温暖而属阳,夜晚由于黑暗寒凉而属阴。
而且,阴阳之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阴阳。
比如,虽然春夏总体上属阳,但是春夏的每一天也有阴阳;一天中的阴阳,根据阴阳气的多少,还可以划分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
比如,上午整体上属阳,而且是阳气逐渐增加的过程,所以是阳中之阳;下午虽然总体上属于阳,但是由于属于阳气在逐渐减少的过程,所以属于阳中之阴。
阴阳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总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
阴与阳之间的互相转化,往往是阴消阳长,或者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而且,量变会逐渐积累为质变,古人称为“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比如,日出的时候,阳气逐渐增加,到了中午阳气达到最盛,然后逐渐衰退,到了傍晚转为阴。入夜的时候属于阴,而且阴气逐渐增加,到夜半的时候,阴气最盛,然后逐渐衰退,到黎明转为阳。
因此,阴与阳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还要不断地相互消长、转化。
人体既然是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产物,也必然会有阴阳的属性。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根本问题就提了出来:“治病必求于本”。
本就是根,本就是基础。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人体的本是什么?《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也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必须建立在自然阴阳变化的基础上。
具体地说,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腹部经常屈曲,因此属阴,背部经常伸展,因此属阳。人体的上部属阳,下部属阴。
古人的“标准体位”是坐北朝南,太阳从人体的左侧升起,从右侧降落,所以,古人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因此,人体左为阳,右为阴。
人的身体里的内脏,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特点,也被划分为阴与阳的属性。心、肝、脾、肺、肾,这几个内脏,由于它们主要是储存精气,而不是传导饮食水谷,所以属阴;胃、小肠、大肠、胆、膀胱,这几个内脏,主要属于传导水谷代谢产物,而不是储存精气,因此属于阳。
人的身体里阴阳之气的关系,决定人体的健康状态。也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的有机整体,这一点与现代生物学的认识完全一致。现代生物学认为,一切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新陈代谢。所谓新陈代谢,就是一方面要不断从外界获取有益的物质,另一方面把身体里已经代谢过的,不再需要的陈旧物质输送出去。吸收与排泄,不断进行,以便达到有机体内部的平衡。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得虽然很快,但是,人类依然需要不停地从自然界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也必须及时进水,排出尿液;人还必须进食,虽然可以饥饿几天、几十天,但是不能长久绝食。人类即使到了外太空,在空间站里也必须模拟地球的生活环境,必须和人在地面一样做这些事情;即使进到水里,也必须背上氧气瓶,否则就会因窒息而死亡。
需要说明的是,科学再发达,人也是要靠各种食物生活,而不能、也没有必要靠吃“化学合成的药片”生活。
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因为“科技的进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人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多少万年的“人以食为天”,甚至已经到了“人以食为害”的程度。
吸收与排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如果有了障碍,就会妨碍人体的平衡,就要产生疾病。吸收与排泄的过程的障碍,如果严重到停止,生命因此就会结束。
中医的经典《内经》因此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息,则生机化灭。出入废,气立孤危。”也就是说,生命代谢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基本的就是上升与下降的过程,或者是从人体里排出与从体外吸收的过程。这是一切生命都具有的基本特征,没有例外。
比如,人们的呼吸,吸气的过程,就是把外界气体吸进人体的过程,也是气体由上到下的过程。中医认为,气体的出入,虽然属于肺脏的事情,但是,与其他脏腑的密切配合分不开。也就是说,气体进入人体,向内、向下,是一个属于“阴”的活动过程。那么,气体那么轻浮,它为什么会向人体的内部、下部运动呢?这主要是,活的人体里,有属于阴的肝脏、肾脏的阴气吸引的原因。因此,中医认为,空气的吸入,在于肝脏与肾脏的参与,“肾为气之根”。我们经常会见到,年老肾气虚的人,一活动就气短,好象空气稀薄一样,这就是因为肾虚,“肾不纳气”造成的。
经过气体交换,陈旧的气体要排出体外。这是气体从人体的下部、内部,向人体的外部、上部运动的过程。向上、向外,就是属于“阳”的运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心与肺的位置最高,处于阳位。因此中医认为,呼出气体的过程,主要由心脏与肺脏主宰,叫做“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
这就是人体与自然界交换气体的代谢过程,古人运用阴阳变化的道理,很好地解释了气体升降出入的原理。这是一种系统关系的描述,而不是具体结构、管道的具体描述。
我们只有这样理解古人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出了,中医的呼吸生理描述,与西医的呼吸系统结构描述,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医这样描述,与它认识人体的疾病规律,进行中药治疗,或者进行气功锻炼,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经常见到,气功师练功,要气沉丹田。所谓丹田,就是肚脐之下的气海丹田。如果一个人的气,只是浮在上部,不能沉入丹田,气就没根,就练不成气功,也就不会借助于气功健身去病。
中医呼吸吐纳的气功术,在2000年之前的先秦时代就有了。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经过几千年的不断验证、改进,证明确实属于强身健体的好方法。现代中医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邓铁涛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他经常练习“八段锦”,就得益于中医的气功锻炼。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交换的物质,除了气体,就是饮食水液。饮食的五谷,是人体产生有益物质的源泉之一。中医认为,五谷的代谢,主要与脾胃、大小肠有关。
五谷进入人体,首先是胃要接纳,因此说“胃为水谷之海”。胃不仅接纳水谷,而且还要腐熟水谷,也就是让水谷在胃中进行消化。古人认为,胃的腐熟过程,就象沤制皮麻的过程一样,叫做“中焦如沤”。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有生命活力,人没有了胃气,也就会丧失生命的活力。因此,中医说:“人有胃气则生,人无胃气则亡”。
“沤的变化”,就是质的变化。
食物的五谷,经过沤的过程,已经发生了质变。向下传导,在小肠的阶段,要进行“泌别”,也就是要区分精华与糟粕。精华的部分,上输于脾,由脾转输到肺,通过肺脏与全身血脉的关系,运输全身。也就是“肺朝百脉”,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输送精华到皮毛、全身,发挥水谷精微物质应当具有的营养作用。
心阳作用于水谷精微物质,就能化生心血,心血可以滋润全身。水谷精微物质,也可以化生人体的各种体液,比如泪液、汗液、唾液、精液、脑脊液、关节润滑液、乳汁等等,都是与血液一样,全部来源于水谷精微物质。因此,中医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就是“血汗同源”。失血的时候,人体的出汗就会减少;出汗过多的时候,或者烧伤、中暑之时,人的血液循环就会不足,甚至因此而休克、死亡。
中医认为,“精血互化”,肾主藏精,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可以充足、有余的时候,“溢于肾”,由肾进行储藏。所以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为封藏之本”。肾精之中,既有父母先天遗传下来的“先天之精”,又有水谷精微物质转化而来的“后天之精”。因此,中医认为“肾主水,主藏精,主生殖”。
肝主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也就是人体在休息的时候,为人体活动提供物质营养的血,在睡眠的时候要归到肝内进行储藏。人在醒来的时候,血又从肝里出来,供给全身需要。“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手受血而能握”,“血主濡之”,就是这种机能的体现。
由于“精”与“血”都是人体精微物质所化生,它们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共生共荣。因此有“乙癸同源,精血互化”之说。“乙癸”指的就是肝与肾。我国古代,在商代就发明了用干支记述事物的方法。
“干”就是主干,一共有十个,也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与“干”相对,就是旁支,一共有十二个,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商代的帝王,有的叫帝乙,帝太甲、帝辛等等,就是用天干记载的。甲骨文里边,已经用干支结合起来,记录每一天。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区别今天与昨天有何不同;只有把一天一天的不同记录起来,才能形成关于季节的划分。甲骨文里,已经有了年与月的概念,并且每一天都用不同的干支进行记录,所以说中华文明史有五千年。
古人在发明干支记录事物之前,用什么来记录呢?
那就是用符号、用结绳来记录历史。符号受记录材料的限制,不容易随时查阅。用绳子打结的方法记录事物,是中华先民的创造。“事大,大其结;事小,小其结”。一大串打满疙瘩结的绳子,传承着历史,传承着文明。天长日久,斗转星移,事情太多了,记录就容易混淆。怎么办呢?
黄帝的臣子仓颉开始造字,“以代结绳之政”,中华文明又掀开了文字记载的新篇章。关于人体健康、治病的知识,也告别了“绳子记录”的历史,有了文字的资料。
把各种事情用干支的数记录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什么数字表示什么事物,古人是下过一翻思考工夫的,这叫做“象数之学”。所有的物质、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或者是具体的形象,或者是抽象的形象,约定俗成,大家把一定的形象用一定的数字来代替,就有了“象与数的学问”。
比如人体的肝脏,古人认为肝藏血,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就好象春天一样充满生机,所以就把肝比拟为春天的象征,用甲和乙两个数字来代表;心主火,主神明,象夏天的气候,因此,就把丙与丁两个数字分配给了心;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象夏末秋初那样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把戊与己两个数字分配给了脾;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象秋天那样天高气爽,所以把庚与辛两个数字分配给了肺;肾主水,受五脏六腑的精气而藏之,象征着冬天的万物归藏,所以把壬癸两个数字分配给了肾。
通过五脏与自然界四季的变化关系的归纳比附,古人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系模型。所以,中医的五脏理论,来源于大体的解剖,又不是解剖的实体组织,而是一套关系模型。
肝有阴阳,肝的阳用甲代表,肝的阴用乙代表。肾的阳用壬代表,肾的阴用癸代表。肝血为肝阴,所以叫乙;肾的精为肾阴,所以叫癸。“乙癸同源”,就是血与精同源的意思。
看起来十分复杂的东西,只要你把握了它的规律,深入到它的精髓里边,你就能完全融会贯通。否则,就只能在外边徘徊,人云亦云,如坠五里雾里,永远也进不了中医的门墙,更不用说登堂入室,有所造诣了。
2006、6、23
7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09:04:55 | 只看该作者

答张功耀:中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医学对于人与自然的认识,如此其浅,怎么不能成为我们为中医自豪的理由呢?
我在这里,看见太多的批中医的文章,很少见到为中医扬威的文字。很奇怪。
6
发表于 2006-6-30 17:35:25 | 只看该作者

答张功耀:中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好贴
5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15:49:45 | 只看该作者

答张功耀:中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国医学论坛报
第1013期 (2006-06-22) 第32卷 第23期
WHO:全球24%的疾病由环境因素导致
2006年6月16日WHO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 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疾病由可避免的环境危险因素造成。这份《通过健康的环境预防疾病——对疾病环境负担的评估》报告,是迄今对可预防的环境危害如何导致疾病和伤害的最全面和最系统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估计,每年有1300多万例死亡可归因于可预防的环境因素。由环境因素造成的最大年度总健康负担疾病为:腹泻、下呼吸道感染、除道路交通伤害以外的其他意外伤害、疟疾、道路交通伤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围产期疾病。
峡江    责任编辑  头版
4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15:49:16 | 只看该作者

答张功耀:中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医学论坛报
第1011期 (2006-06-08) 第32卷 第21期
美科学家完成人肠道微生物组分析
国的科学家在6月2日出版的Science(2006,312∶1355)上发表了对人肠道微生物组(microbiome)环境基因组学(metagenomics)的分析报告。他们通过对2名健康成年人粪便标本的DNA测序发现,其仅有1%~5%不是来自细菌。他们又将已知的细菌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进行比对后发现,下消化道细菌的基因数量达6万多种,要比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的多出1倍。研究人员称,人类是一个超生物体(superorganism),即由细菌和人体细胞组成的混合体。该研究结果对许多人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有深远的意义。
峡江    责任编辑
3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17:07:19 | 只看该作者

答张功耀:中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医学对于人的认识,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大家可以比较,自然会有正确认识。
2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17:05:00 | 只看该作者

答张功耀:中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医学最新研究:“原基因”计划,《中国医学论坛报》发表了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文章,认为人体是一个“超级生命体”,由细菌与人体细胞组成。论述不详细。
现在把发表在《健康报》上的文章,复制过来。供大家参考。

人体内生活着比人体自身细胞数目还多10倍的微生物,其中能够在实验室纯培养的仅占30%左右。而正是在这个庞大的微生物群体中蕴藏着关乎我们健康、疾病以及药物治疗的众多秘密。为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正在酝酿着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人类元基因组计划”。
等待破解的微生物之谜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

2006.06.19  4版  医生论坛:前沿     编辑:郑颖璠
作者:罗刚
  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国屏研究员可是个大忙人,能够“逮”到他而且没受什么干扰地一气儿聊上两个多小时是采访之初不敢奢望的,可偏偏这样的“好事儿”就让记者给碰上了,也许是又谈到自己老本行的缘故吧。  ●及时抓住微生物学发展机遇  赵国屏为公众所熟知是他从事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后所获得的累累成果。从乳光牙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到钩端螺旋体基因组的测序和功能注释,从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到家蚕微卫星整合分子遗传图谱的绘制,在国际上都是值得一提的基因组研究成果,刊载其论文的《自然》、《科学》等权威杂志对此也曾不吝于赞誉之词。其实,他起先是一位专攻分子生理生化的微生物学家,与人类基因组和人类遗传的研究扯不上多少关系。  “1998年转向做人类基因组研究时我已经50岁了。古人云,‘人过三十不学艺。’孔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当时,我真不明白该不该转这个行,我的‘天命’究竟是干什么?但是我知道,这是国家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所以,自己只能勇敢地去面对这样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领域,只能边干边学。”他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从对病原微生物的认识、鉴定,到开发疫苗预防传染病,以及抗生素的应用,微生物学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辉煌。然而,以纯培养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学研究手段此时也遭遇到了瓶颈,“已经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则太难知道”,微生物学面临向何处去的抉择,微生物学家出身的赵国屏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人体内生活着比人体自身的细胞数目还要多10倍的微生物,对人的消化、免疫、抗病和药物代谢等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各种药物特别是中草药的代谢与体内菌群关系也十分密切;体内共生菌群的结构不同可能是影响其药理作用和毒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能够在实验室纯培养的微生物还仅占世界上微生物总数的1%~10%,对肠道细菌而言,也仅占30%左右。绝大多数尚未能培养的微生物的代谢功能还未被认识;而就在这里面,蕴藏着微生物领域中最多的未知。”已在基因组领域奋斗了八年多的赵国屏院士,此时重新审视微生物学发展方向的时候,意识到基因组研究技术将成为帮助微生物学家破解众多未知领域的有力武器;其效率要比其他方法高得多。  八年轮回之后,赵国屏带着最新的基因组技术一起回到了老本行;但这次他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这个起点就是“元基因组”,其目的是解析微生物群落中所有基因组信息的总和。由于微生物基因组DNA序列具有种属特征,用基因组DNA序列的种类及其被检出的频度就可以代表群落微生物种群的种类和数量。因此,采用高通量、大规模和系统化的基于DNA序列的方法就能够分析、监测和认识微生物群落及其生命过程,从而破解这本微生物群落的大部“天书”。  ●憧憬人类元基因组计划  “人类元基因组”是指人体内共生的菌群基因组的总和,包括肠道、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等处菌群。赵国屏院士指出,目前由于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决定其功能的规律缺乏认识,没有分析和控制复杂微生物群落的先进、可靠的技术方法,因此在实践中就体现出四个“不清楚”,即群落的菌种组成结构不清楚,关键的功能菌类型不清楚,群落的功能基因组成不清楚,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在不同环境下的动力学变化规律不清楚。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目前基本上是凭经验在进行“黑箱操作”,甚至完全忽视微生物群落作用的状况。譬如,目前的药物代谢研究基本不考虑实验动物肠道菌群对药理和毒理的影响;目前使用的各种微生物群落多为自发建立,控制水平低,运行效果不稳定,缺乏干预、调控手段,不能实现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优化。  有鉴于此,英、美、法、中等国科学家正在酝酿启动“人类元基因组计划”。这项被称为“第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项目将对人体内所有共生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和功能分析,以试图阐明许多疾病的发生机理,研究新的药物,控制药物毒性。  ●进入整合系统生物医药学新时代  事实上,元基因组研究在我国并非初次出现。之前,我国科学家经过约10年的努力,已经用分子生态学方法对很多重要的与能源、环境和健康有关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结构解析,初步建立了调控和优化废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群落结构的技术方法,部分技术方法得到工业化应用。对牛瘤胃、沼气池、废水处理反应器等群落的元基因组文库构建和重要功能基因的分离也已具有相当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我国已经建立了大规模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的技术平台,具备了对复杂基因组进行解析的能力。  基于这些业已取得的进展和技术储备,赵国屏院士希望通过在复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高通量、大规模、系统化的解析和分离技术(包括DNA指纹图技术、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技术、高通量分离培养技术以及序列引导下的细胞标记分离技术等),微生物群落全序列测定的技术策略和方法,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网络和胞间通讯网络的解析、监测与重构技术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全面破译我们身边这群既熟悉又陌生的“小不点们”的生命密码。  预计,“人类元基因组计划”将有可能发现大量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功能。当然,更重要的是了解它们在群体中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并由此深入了解人类正常菌群的发育规律和生化机理,了解它们与人类代谢和生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理,最终在整合系统生物医学的基础上实现新药研发、药物毒性控制和个体化用药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到那个时候,也许在寻医问药时人们除了要带上记录有自身基因组信息的“身份证”之外,记载体内菌群遗传信息的“元基因组身份证”也必不可少呢!  专家简介  赵国屏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和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微生物基因组和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研究病原生物基因组及致病机理和分子进化规律。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7:56 , Processed in 0.0710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