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关于切脉(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0 09: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关于切脉(3)
引自,范小苒、王惟恒主编《脉学粹要三字经》
主审:国医大师周仲瑛
第二节  脉诊指要
中医所说的脉,指的是脉道,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心气推动营血于脉道中运行,所以说,脉象是“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的形象。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有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因而脉象就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如内脏有病,必然引起气血运行发生变化,就必然促成脉象的改变,所以凡脏腑经络有病,气血盛衰,皆可影响于心、血、脉,使它发生变化而从脉象上反映出来。
因此,通过切脉,对于诊察脏腑气血的盛衰,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一、“三部九候”与切脉
1.何谓“三部九候”?
【歌诀】
学诊脉,明三部,识九候,是基础。
遍身诊,仲景法,皆可参,知源头。
从难经,遵叔和,定诊部,独寸口。
【释文】
所谓“三部九候”,有三种解释:
(1)指全身遍诊法:早期的切脉方法,多为遍诊法,即于头部、上肢、下肢三部诊脉,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不同部的脉出现独大、独小、独迟、独数,即表示该经的脏气有寒热虚实之变化。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候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候心;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下肢: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妇女取太冲),候肝;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候脾,若候胃气配足阳明胃经动脉(冲阳);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溪),候肾(《素问•三部九候论》)。
“遍身诊”后来已不常用,甚至不用。其实,这种方法即使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我们知道,血液在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波叫脉波,脉波通过动脉管传到周身。脉波的形状随循环系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它反映心脏的情况,也反映动脉管的弹性情况。所以,观察全身各处的脉搏形状,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诊断体征。例如,主要由于主动脉弓等有关动脉发生病变而造戌的“无脉症”,因肢体积血,可使上肢和下肢的一些动脉搏减弱或消失。对这样的病人进行“遍身诊”,就可以帮助了解他的血管的病理情况。又如对心脏病人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用“遍身诊”也很有意义。
(2)指人体三个不同的切脉部位: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斥责庸医时说:“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这里的“三部”脉指的是“人迎”(喉结旁颈总动脉)、“寸口”(腕部桡动脉)和“趺阳脉”(足背部胫前动脉)。
(3)指寸口诊法: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指力按脉,分浮、中、沉。如《难经》在解释三部九候时说:“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这是专指寸口诊法。
2.切脉何以“独取寸口”?
【歌诀】
寸口者,脉大会,太阴肺,朝百脉。
肺之脉,起中焦,与脾胃,实相通;
脾胃者,生化源,气血生,五脏充;
脏与腑,气与血,盛与衰,气口见。
【释文】
关于诊脉的部位,历代各家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常用的脉诊部位即所谓的“独取寸口”。 寸口又叫“气口”,或叫“脉口”。关于寸口的所在部位,《脉经》已明确指出:“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口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 寸口实际上是寸、关、尺三个部位的总称。具体地说,寸口的部位,也就是掌后的高骨(即桡骨茎突)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如图 )。简而言之,寸口的位置在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主张独取寸口是《难经》,但当时这一主张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才推广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诊脉独取寸口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例如《难经•一难》说:“十二经筋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为气血会聚之处,因“肺朝百脉”,即五脏六腑的气血又均合会于肺,故脏腑病变均可反映于寸口。
此外,肺的经脉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五脏别论》说:“帝曰:气口何以独以五藏主?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说明肺与脾胃之相通,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反映于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的病变。
3.三部脉如何分候脏腑?
【歌诀】
寸口脉,分左右;寸关尺,脏腑候。
左寸心,合膻中,关肝胆,尺候肾;
右寸肺,关脾胃,尺命门,系三焦。
上候上,下候下,识总则,宜参照。
【释文】
小小的“寸口”,实际上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也就是说,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总体说来是体现了“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候下(躯体下部)”的原则,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也不能把三部候脏腑的方法机械地看待,临证时须结合各方面情况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二、切脉大要“四步骤”
【歌诀】
凡切脉,宜安静,平旦时,气血平。
阴未动,阳未散,食未进,脉调匀,
病之脉,易分明。持脉道,贵虚静。
【释文】
切脉应在病人安静时进行。《素问•脉要精微论》强调,诊脉常以平旦(清晨四至五时左右)。因为晨间,人体“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当然,都在平旦切脉难以切合实际,临床不必以平旦为拘。但不论什么时间诊脉,都要尽量使病人气血平静,周围环境力求安静,因此,《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这也就是说,医生诊脉时不可闲谈笑语,或边问诊边切脉,以致分散精力,扰动气血,使脉象不真,必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于指下,并调匀自己的气息,细心审察其脉象。
具体地说,切脉有布指定位、调息切脉、持脉运指、候五十动等四个步骤。
1.布指定位
【歌诀】
求诊者,须平臂,继仰掌,腕直展。
布指时,示指寸,无名尺,中定关。
切之要,宜悬腕,指如弓,三部看。
【释文】
诊脉时,首先令病人坐正,将前臂引伸放平,手掌向上,腕部展直,若病人不能坐起,则应仰卧、直腕、仰掌,使气血流通通畅,方能测得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情况。切忌侧卧、弯臂、曲掌,使气血流通受阻,则脉象不真。
病人平臂、仰掌之后,医者则应布指切脉。如何布指?朱肱《活人书》中说:“凡初下指,先以中指按得关位,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部也;后指,尺部也”。那么,关位在何处?《难经》云:“掌后高骨是为关上”。就是说医者先以中指取定关部(掌后有高骨隆起之处即关部),然后齐下前后二指于尺寸部,并以示指切寸,无名指切尺,不可前后颠倒。因三指之皮肉厚薄不同,敏感性也各不相同,其中食指敏感性最强,中指次之,无名指更次之,而脉管的走行是由深层逐渐走向浅层,其中寸部最浮,关部次之,尺部最沉。故须以敏感性最强之食指切于最浮之寸部,敏感性最差之无名指切于最沉之尺部。
切脉时,三指宜呈弓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接触脉体。布指的疏密要与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臂长则略疏,臂短则略密,以适中为度。对三岁以上的小儿,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                                          ○ 布指定位
2.调息切脉
【歌诀】
切脉时,须调息。气息调,呼吸匀;
神贯注,指下明。四五至,视为平。
【释文】
调息切脉,其意义有二:一是以息计数,一呼一吸,名为一息,正常情况下,一息脉跳四次(正常人呼吸是每分钟16~18次,每次呼吸脉动4次,间或5次,正常人的脉搏次数为每分钟72~80次)。二是强调医生切脉时,须气息调匀,呼吸平稳,全神贯注于指下,用一呼一息的时间,默数病人脉来的至数。
3.持脉运指
【歌诀】
持脉法,举按寻;察脉证,指力分。
轻取浮,知表证;中取按,冲和应;
重按寻,明里证。浮于外,病位浅;
沉于里,病位深。三部脉,九候定。
【释文】
切脉时指力大小,中医称之为“举、按、寻”。用轻重不同的指力,探测脉象,甚为重要。《诊家枢要》云:“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通俗的解释是:“举” 即“浮取”,是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能诊察有无表证;“按”即“中取”,是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能诊察脾胃功能的变化;“寻”即“沉取”,重用力按至筋骨,可以诊察肝肾内脏之病变。中医学上,把三指平布同时切脉的称为“总按法”,将单用一指切脉的叫做“单按法”。
寸、关、尺三部,每一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4.候五十动
【歌诀】
论切脉,有常规,五十动,不可违。
持其脉,数其至,莫匆促,实为贵。
【释文】
候五十动,系古代诊脉常规。候脉不少于五十动为度,有利于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诚如《灵枢•根结》所云:“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伤寒论•序》则强调指出:“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因此,切脉的常规要求是:每次切脉时间,不应少于脉来五十至,或至少一分钟,必要时切脉时间不可延长至3~5分钟,过短则不易精确判断脉象和节律变化。另外,初诊和久按的脉象也有不同,而且举、按、寻、循、推等指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三、以常衡变话“平脉”
1.正常脉象
【歌诀】
正常脉,谓之平。善知常,可达变。
平脉者,要者三:胃神根,三者全。
【释文】
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或“缓脉”。切脉,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平脉,以常衡变,然后才能辨别各种复杂的病脉。
平脉的特点: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一息四至),脉来和缓,节律均匀,应指中和。其中以“三部有脉,应指和缓”最为重要。前人认为,正常脉象应具备三个主要特点,即有胃、有神、有根。
(1)有胃:即胃气。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等一切生机的有无,决定于胃气的有无。《素问•平入气象论》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脉以胃气为本。何以知脉有胃气?《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一般地说,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凡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仍带有从容和缓之象,便是有“胃气”,就叫顺脉,否则就叫逆脉,预后往往不良。《灵枢•终始篇》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张景岳对诊病脉的胃气盛衰,也说得很清楚,他说,“欲察病之进退吉凶者,当以胃气为主。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病渐轻矣。”可见脉中胃气的重要性。
(2)有神:即脉中的神气,亦称“脉神”。古人认为,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气充足,心神健旺,脉象自然有神。心神虚衰,脉神便受影响。所谓脉之有神,多指脉象柔和有力,形体充实。正如《诊家枢要》所说:“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谓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若数极迟败,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总之,脉之有胃,有神,都是脉具冲和有力之象,有胃即有神,所以在临床上胃与神的诊法,难以截然分开。
(3)有根:即脉的根基。脉学中认为,人身十二经脉,全靠肾间动气为之生发。肾气犹存,好比树木之有根,枝叶虽枯,根本不坏,尚有生机,肾气未绝,则脉必有根。诊脉中,凡是寸、关、尺三部或尺部的脉,沉取应指有力的,谓之有根的脉象。所以有“沉以候肾,尺以侯肾”的说法。临床上多以尺脉是否有根,尤为重要,正如《脉诀》所说:“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若肾脉独绝,是为无根,标志着病情的危笃。
2.平脉的变异
【歌诀】
人形体,与生理,有特性,各不同。
论年龄,儿急数;青壮年,脉有力;
瘦人浮,胖者沉;喜乐时,脉和缓;
恼怒时,脉弦急;因人异,作常议。
反关脉,偏臂侧,曰斜飞,非病脉。
人之脉,应四季,春脉弦,夏见洪,
秋如毛,冬主沉,脉和缓,视为平。
【释文】
脉象和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气候环境等的影响,或人们年龄,性别以及精神状态等因素的不同,脉象也可以随之发生某些生理性的暂时变化。这些脉象的变化,不是病脉,我们把它叫做脉象的正常变异,正常脉象的变异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脉与内在因素的关系:根据人们生理性的特点,脉象亦有所不同。如:
性别: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跳濡弱而稍快。妊娠后常见滑数而冲和之脉象。
年龄: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脉搏120~14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老年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来较弱。
  体型:身材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较薄,脉多稍浮;胖人肌肉丰厚,脉象多沉。
生活状态: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喝酒饱餐,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脑力劳动者,由于与体力劳动者平素活动状态有别,故比体力劳动者脉象稍弱。另外,疲劳饥饿时,脉来亦较弱。
精神状态:如喜乐之时,其脉较缓;恼怒之时,脉来弦急;惊恐之下,气机暂时逆乱而见动脉等。这些变异之脉象,随着情绪的平静恢复之后也就趋于正常。
反关脉: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部,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斜飞脉”,也有的人脉搏显现在寸口部的背侧,称为“反关脉”。反关脉是寸口常见的畸形脉。清代周学霆在《三指禅》中说:“寸口为脉之大会,诊家于此候吉凶生死,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关。”又说:“脉反其关者,得天地之偏者也,然偏也,非病也,均为得气以生也,其三部定位,与寸口无异”。这说明反关脉是挠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不作病脉论。
  (2)脉与外在因素的关系:根据人与自然相应的理论,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的变化,正常人的脉象亦必然相应的有所变化。如四时脉:春脉微弦,夏脉微洪(钩),秋脉微浮(毛),冬脉微沉(石)。为何会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之分?古人认为:春天是阳气初升,而阴气未尽之际,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开始生长,树木正待抽条一样,因此脉气来时,柔软而直长,状如琴弦,故《内经》称为弦脉,夏天阳热之气亢盛,树木茂盛而呈现垂枝布叶,都向下弯曲好象钩子一样,故脉气来时应手略快有力,去时略慢无力,《内经》称为钩脉;秋天阳气乍衰,万物生长到已极,将要收成的时候,草木花叶,一般都将枯萎脱落,只有枝条还单独存在,好象人体的毫毛一样,所以脉气来时,显得轻虚带有浮象,故《内经》称为毛脉;冬天阳气收敛,万物潜藏,好比水凝结成冰如石块一样,故脉来沉伏,但应指有力,《内经》称为石脉。总之,上述四时脉象,是古人根据气候特征或阴阳变迁等变化,对人体脉象作出取类比象的描述。但这种脉象的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正如《四诊举要》中说:“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为平脉”。
  此外,地理环境亦能影响脉象,如张石顽认为:“江南之人,元气最薄,脉多不实……西北之人,惯拒风寒,素食煤火,内外坚固,所以脉多沉实……,滇粤之人,恒受瘴热,惯食槟榔,表里疏豁,所以脉多微数,按之少实。”
  上述脉象,无论受何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浮沉迟数等正常变异,只要脉来不失其从容和缓,充实有力,沉取不虚(即有胃,有神,有根)之象,均属正常脉象。临床上应注意与病脉相鉴别。
3.六阳脉与六阴脉
【歌诀】
论常脉,因人异,无病时,亦有殊。
六阳脉,浮滑大;六阴脉,沉弱细。
【释文】
人的脉象,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平素无病时,所见到的脉象如浮、沉、强、弱,或滑、大、微、细等,有时可以认为是正常的脉象。浮、滑、大者皆为阳脉;沉、细、弱者皆为阴脉,即所谓“六阳脉和六阴脉”。明代张景岳说:“持脉之道,须明常变,凡众人之脉,有素大素小,素阴素阳者,此其赋之先天,各成一局也”。故诊得此脉时对临床诊断意义不大。

[/watermar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6:45 , Processed in 0.0857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